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地學人才培養的主要教育機構和地學研究的基地,在國際地球科學界享有盛譽的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為中國的地球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現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個獨立的辦學實體。2006年起,教育部國土資源部共建中國地質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
  • 外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Geomatics
  • 共建單位教育部國土資源部
  • 校訓:艱苦樸素,求真務實
  • 二級學院:地大五大學院之一
  • 簡稱:CUG   IGG
  • 創辦時間:1952年
  • 類別: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 現任院長:熊熊
  • 知名院友:林少春,王安順,黃清華等
  • 所屬地區:中國武漢
  • 主要院系:地球物理學
  • 校歌:勘探隊員之歌
  • 景點:逸夫博物館
  • 學校性質211985優勢學科創建平台
  • 學校類型:工科
  • 目標定位:特色鮮明、國際一流地球物理學院
學院概況,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專業方向,從事領域,知名校友,院士風采,兩院院士,科研成果,

學院概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的前身是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探礦系,屬建校初期最早的四個系之一。1952年國際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傅承義教授(195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受聘主持籌建工作,1953年4月正式成立國內第一個地球物理探礦系和地球物理教研室,由薛琴舫教授出任系主任,傅承義、譚承澤教授分別任教研室正、副主任。
1952年開始培養第一批本科生,國內許多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如傅承義院士、秦馨菱院士、翁文波院士、曾融生院士、顧功敘院士和劉光鼎院士等都曾先後在該院任教。20世紀50年代開始培養研究生,前蘇聯專家古爾維奇、克維亞特克夫斯基和諾維克夫等曾先後來我系工作兩年多,參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及教學環節的建設。建國後,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地球物理學家大部分畢業於此。
1975年學校遷址武漢,暨為武漢地質學院地球物理探礦系,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套用地球物理系”,1999年更名為“地球物理系”,2003年5月更名為“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
1975年隨校遷武漢後,經過25年的發展,現擁有套用地球物理、固體地球物理、測控技術與儀器及信息與計算科學四個專業,跨四個一級學科;擁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固體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工程、地學信息工程五個博士點,地學工科博士後流動站;有固體地球物理、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球物理工程、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地學信息工程等六個碩士點;並擁有一個省部級“工程地球物理開放研究實驗室”。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現有教職工64人,外聘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7人,正高職稱16人,副高職稱21人,且多數青年教師具博士學位,不少教師曾被派往國外留學進修或訪問,有一支層次高、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重點發展的學科方向是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資源勘查地球物理及與信息相關的軟、硬體技術。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11 工程”重點建設單位, 無論在學科與實驗室建設、師資力量,還是在辦學規模、辦學模式、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都有長足的發展。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 以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資源與能源勘查地球物理、海洋與深部地球物理、測控技術及信息技術為重點發展方向的學科體系。地球物理系凝聚著一批高水平人才和一支賦有豐富教學與科研經驗的師資隊伍,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各專業實驗室配備有先進的大型現代化儀器設備,已成為國內地球物理領域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最重要的基地,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美國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協會(SEG)在國際權威刊物 GEOPHYSICS 上撰文稱讚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系是中國“電法與電磁法勘探”的人才教育中心。今天的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已經成為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培養 21 世紀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及地球空間信息技術人才的搖籃。

學科建設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現有學生數近 900 人,其中本科生 752 人,碩士生 101 人,博士生 28 人,所設本科專業有:地球物理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還有三、四年紀兩個班);碩士點有:固體地球物理(理)、海洋地質(理)、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工)、地球物理工程(工)、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工)、地學信息工程(工);博士點有:固體地球物理(理)、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地球物理工(工)、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工)。學院的本科辦學特色是:重視基礎、分層次培養、個性化發揮、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人才培養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是理科(地質學)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所在地。現有地球物理學(物探),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等兩個專業學科。這些學科全部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並設有固體地球物理,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球物理工程,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四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固體地球物理,海洋地質,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地球物理工程,環境工程與地球物理,地學信息系統七個以及碩士培養中心,現有首批長江人才基金特聘教授崗位四個。建設有“湖北省地球物質與區域資源和環境重點實驗室”、“湖北省地球表層系統重點實驗室”,作為主要參與單位共建了“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岩石圈構造、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中科院院士4人(殷鴻福、於崇文、張本仁、金振民)、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桑隆康)、博士生導師38人、教授和副教授85人。承擔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黃石、長江三峽、江西廬山等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為該校人才培養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培養的學生具有紮實的地學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除為地球科學研究和發展輸送高層次人才外,還將在資源、環境、災害、寶玉石、地質工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國土資源規劃等地學及其延伸領域中拓寬,使學生在上述部門和領域具有較強的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及發展的能力。

科學研究

地球科學學院的地質學科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優勢學科,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地球物質科學、地球表層科學和地球動力學三大學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多年來在高解析度地層學及層序地層學、微體古生物學和分子古生物學;青藏高原隆升與氣候變遷、西部地質填圖;大別-蘇魯超高壓帶結構、組成、形成和折返機制;中國東部岩石圈結構、組成及殼幔交換;固體地球系統內廣義地質作用的非線性動力學及其時空結構;長江中下游環境變遷、災害防治、資源開發利用及國土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等領域,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科研經費持續增長,年均科研經費到位1500餘萬元。每年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近30篇(光碟版)被三大檢索收錄,共有4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的《Nature》雜誌上發表。

專業方向

研究目標:
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始終瞄準“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目標。具體體現在:爭取SCI論文,包括國際SCI論文達到國內地學領先水平;爭取中科院院士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創新群體、教育部創新團隊、重點基金項目數達到國內地學院系領先水平;努力保持國家重點學科領先水平;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平台建設取得突破;使獲國家級獎勵和在國際著名刊物(如Nature)上發表的文章數領先,實現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
在科學研究方面始終堅持重視人才培養,重視科研團隊和科技平台建設,堅持以地球科學基礎研究為重點,在學科前沿進行創新性探索,並結合國家目標和地區經濟建設目標,開展資源(礦產、能源)、環境、地質災害等領域的套用基礎和套用研究。
主攻:複雜地質演化與成礦作用;青藏高原南部板內造山與金屬成礦大爆發;重大地質轉折期生物與環境協同演化;晚新生代以來全球變化紀錄;長江流域山-河-湖互動和湖泊濕地環境等領域。
具體研究方向:
1、岩石圈三維結構的地質—地球化學研究
2、造山帶結構、組成、演化和動力學研究
3、生物找礦、生物選礦技術
4、區域地質調查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
5、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及其在地質環境監測上的套用
6、3S(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技術、遙感)集成技術及其應 用
7、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旅遊資源等)調查規劃和開發
8、套用礦物學和寶玉石學
9、古生物化石鑑定和微體古生物化石樣品處理鑑定

從事領域

多目標地球物理調查的理論與方法
⒈金屬和油氣資源的勘查與開發技術
⒉環境地球物理可以從事以下三方面工作:
① 環境地球物理與人體健康:重點是地方病成因研究;
② 自然環境中有害污染物的存在形態、含量分布和遷移轉化研究及防治對策;
③ 地球物理與全球環境變化研究:通過系統研究1.5萬年以來環境變化的地球化學記錄,預測全球未來五十年的環境變化。
地理信息系統與數字信息技術
⒈國土資源遙感調查與信息技術;
⒉城市地理信息與動態監測技術;
⒊土壤侵蝕遙感與水土保持監測網路系統;
⒋線路工程地質遙感與選線環境評價;
⒌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與水利信息化建設;
⒍配網地理信息系統與電力、電訊資源管理系統;
⒎流域資源環境綜合資料庫建設與套用;
⒏車載GPS與智慧型交通系統。
套用地球物理研究
⒈地質災害機理預測與防治:主要是區域地殼穩定性預測、大河流域防洪減災研究、區域可持續性發展研究;
⒉國土資源規劃及城鄉資源環境設計;
⒊岩溶地貌與旅遊資源開發
四、生物找礦及生物選礦技術
五、海岸帶工程地基勘查、海洋旅遊資源規劃、海洋砂礦勘查開發
六、危機礦山隱伏礦體的成礦規律、成礦預測研究及外圍找礦
七、各類石材勘查與開發利用
八、金屬、非金屬材料開發套用

知名校友

溫家寶:1968屆碩士畢業生,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國務院總理 ,黨組書記。
趙鵬大: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地質大學校長
張宏仁:1954屆畢業生。現任國際地質科學聯盟主席
歐陽自遠:1956屆畢業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研究員
李久林: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的總設計師
張文岳:1967屆畢業生。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原中共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書記。現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壽嘉華:1965屆畢業生。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兼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
王安順:1983屆畢業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北京市委原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
孫金龍:1990屆畢業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原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現任安徽省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
方曉宇:1976屆畢業生。原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常務副省長。2010年5月13日21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7歲。
黃詒純:1968屆畢業生。現任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蔣承菘:1962屆畢業生。1998年至2001年任地質礦產部副部長。
嚴宏謨:1957年畢業生。1985年6月至1995年9月任國家海洋局局長、黨組書記。現任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張一偉: 1956屆畢業生。原中國石油大學校長。
武能樂:1959屆校友、越南留學生,原河內礦業地質大學副校長
王富洲:1958屆畢業生。原國家登山隊黨委書記、現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李致新:國家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協會常務副主席。1985屆畢業生。1988年參加中、日、尼雙跨珠穆朗瑪峰並獲成功,李致新是唯一登頂的漢族隊員。也是中國地質大學第二位登上世界高峰的運動員。是中國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兩位登山家之一
王勇峰:國際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隊隊長,1984屆畢業生,1993年參加海峽兩岸珠峰隊登頂成功。他和李致新為中國目前僅有的兩為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
佟璐:1985屆畢業生,1990年登上了海拔8012米的西夏邦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8000米以上獨立山峰的漢族女性
次洛:1999屆畢業生,1998年5月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頂珠峰在校大學生
高崚:羽毛球運動員,2004屆畢業生,2000年悉尼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銅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銀牌
袁復棟:2005級大學生,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隊員,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珠峰火炬傳遞,並成功登頂珠峰,被選為2008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15]
高山:1989年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博士學位,地球化學家,2009年11月當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康學增:中國地質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振華重工總裁[17]。
曾玉康:教授級高級經濟師,畢業於湖北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專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郭清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副教授,2010年被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授予埃貝爾蒙獎,以表彰其在高溫水熱系統的水文地球化學研究領域取得突出成績,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學者[18]。

院士風采

劉光鼎院士
院士劉光鼎院士劉光鼎
劉光鼎院士,原海洋物探教研室主任。山東蓬萊人。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地球物理學報》、《地球物理進展》主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學術指導委員會主任,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從事地球物理工作,是中國海洋地球物理科學的開拓者。50 年代,曾擔任北京地質學院講師、教研室主任、蘇聯專家翻譯; 1980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他主持完成的《中國海地質構造及含油氣性研究》獲 1982 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海區及鄰域地質 - 地球物理系列圖》及專著獲 1993 年地質礦產部科技一等獎和 1995 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曾獲 1992 年竺可楨野外工作獎, 1993 年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 1997 年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等。
秦馨菱院士
秦馨菱院士,原石油物探教研室主任。地震、地球物理學家。生於 1915 年 10 月 17 日,山東安邱人。1937 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參加了中國早期的地震觀測、地球物理勘探工作。1955 年開始在北京地質學院兼課,講授磁法探礦和放射性探礦等課程。1957 年他兼任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物探教研室主任,不斷為產業部門有系統地培養大批地球物理勘探人才。
翁文波院士
翁文波院士,原地震教研室主任。著名地球物理學家, 1912 年 2 月 18 日生,浙江鄞縣人。1930 年考入中央大學物理系,後入清華大學, 1934 年畢業於物理系。1934 ~ 1936 年在北平研究院工作。1936 年赴英留學, 1939 年在倫敦大學獲博士學位,回國任中央大學理學院地質系教授。1940 年後任玉門油礦工程師、上海中國石油公司勘探室負責人。1952 ~ 1954 年間任地震教研室主任。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傅承義院士
傅承義院士,原物探教研室主任。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及地震學家。1909 年 10 月 7 日生於北京。福建閩侯人。1933 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1 年獲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44 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1957 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專長固體地球物理學、地震學和地球物理勘探。1953 年,他在北京地質學院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地球物理教研室,又於 1956 ~ 1961 年間在北京大學創建了地球物理教研室。50 年代處,他和助手劉光鼎、曾融生、譚承澤等密切配合,在北京地質學院為中國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培養了一批年輕教師和許多本科畢業生及大專畢業生。
曾融生院士
曾融生院士,原物探系實驗室主任。固體地球物理學家,福建平潭人, 1924 年 8 月 16 日出生於福建福清。1946 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理系。現為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3~1954 年,他協助傅承義創辦了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 1956 年隨傅承義到北京大學組建固體地球物理教研室,並講授地球物理勘探課程。

兩院院士

姓名
生卒
籍貫
畢業時間
當選院士時間
成就
1931年9月13日-
天津
1953屆
1991年
沉積學家
1933年1月4日-
吉林長春
1955屆
1991年
構造、地震地質學家及減災專家
1932年6月20日-
1997年5月1日
山東威海
1955屆
1991年
前寒武紀地質學家
歐陽自遠
1935年10月9日-
江西吉安
1956屆
1991年
地球化學家天體化學家
1933年7月14日-
上海
1956屆
1991年
有機地球化學家及沉積學家
1936年4月17日-
江蘇南京
1991年
古生物地層學家及
古脊椎動物學家
1939年7月21日-
廣東鶴山
(生於香港)
1962屆
1991年
礦物學家
1930年10月7日-
河北欒城
1953屆
1993年
區域地質學家
殷鴻福
1935年3月15日-
浙江舟山
1956屆
1993年
地質古生物學家
1943年7月11日-
上海
1965屆
1993年
冰川凍土學家
1933年6月1日-
遼寧瀋陽
1956屆
1995年
海洋地質學家
1935年10月11日-
江蘇吳江
1956屆
1995年
地熱學家
1934年10月30日-
安徽安慶
1956屆
1995年
礦產勘察專家及礦床地質學家
1934年11月27日-
江蘇如皋
1956屆
1997年
構造地質學家
1941年12月7日-
上海
1962屆
1997年
地層古生物學家
1934年3月25日-
北京
1997年
石油地質學家
1934年11月29日-
江蘇南京
1956屆
1997年
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學家
1931年5月22日-
福建福州
1953屆
1997年
水文地質學家及工程地質學家
1934年11月7日-
福建漳州
1997年
礦床地質學家及鹽湖學家
1931年2月5日-
天津
1956屆
1997年
鹽湖地球化學家
1929年5月28日-
安徽懷遠
1956屆
1999年
地球化學家
1933年8月11日-
山東青島
1954屆
2001年
構造地質學家
1936年-
江蘇南京
1959屆
2003年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
1941年9月-
浙江溫州
1965屆
2005年
構造地質學家
1942年10月-
廣東大埔
1964屆
2005年
地球物理學家
1961年-
內蒙古
1984屆
2009年
地質勘探學家
1938年12月-
廣西融水
1960屆
2009年
岩石學家

科研成果

ISTP 收 錄 論 文 清 單
論文名稱
作者
出版日期
發表刊物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 radar in highway roadbed investigation,
Zeng Chong,陳超,Shunfang Xu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 P257-260,2004
The basic intern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mery Ice Shelf,East Antarctic,determined from the
鄧世坤,Bo Sun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227-232,2004
Using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to delineate potential karstic ground collapses at Beifenqiao,near 107National Highway,China
鄧世坤,Jianbo Qin,Debin Zhu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239-246,2004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eet dust from the Chibi city,Hubei Province,China: its implications for urban environment
劉慶生,Yang Tao,Fu Yuanyuan,L. S. Chan,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76-479,2004
The applic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survey technique to metal pipelines
. Jian Zou,羅銀河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23-426,2004
Study of adaptive filter used to reduce industri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data processing of the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
..Hao Jiang,昌彥軍,Ying Zhang,Lei Liu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15-418,2004
The applications of sonic method in quality detection of bulky concrete
.Guoqiang Xiao,劉天佑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190-194,2004
A study on explain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 by improv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Libing Cao,魯永康,Yu Guo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68-373,2004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of marin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MAPGIS..
Jianjun Lu,Jianbo Zhang,昌彥軍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610-614,2004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omagnetic effects and seismicity in west Gansu and its adjacent areas using Higher-Order Statistics method
Tao Yang,劉慶生 et al.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510-514,2004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subgrade sinking using seismic techniques
Weisheng Hou,劉江平,Chao Chen,Xiuzhong Li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138-143,2004
The characteristic-frequency of the elastic random medium model
Xian Xi,姚姚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178-183,2004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method on locating karstic cave,hot-spring source and leakage area at a reservoir dam
Xianwen Cui,Guohua Zhang,羅延鐘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59-367,2004
Application of CSAMT to exploring karst in Yuanliang Mountain tunnel along Yuhuai railway line
Xingchang Zhang,羅延鐘,Qingyun Gao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74-381,2004
The Key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of virtual instrument based on sound card
Yunsheng Wang,Xiaoxiong Chen,王家映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575-578,2004
The GPR weak signal identification in bispectrum field
Yushan Yang,劉天佑,Yuanyuan Li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272-278,2004
Suscept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lake sediments from Donghu Lake in Wuhan city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Zhendong Liu,劉慶生 et al.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515-518,2004
Definition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correction of the non-far-zone field for EM sounding data of the stratagem EH-4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maging system.
昌彥軍,Ning Qiu,Yanzhong Luo,Ying Zhang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01-305,2004
Study of the Time Spectrum Resistivity Method
昌彥君,羅延鐘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90-392,2004
Geophysical techniques in detection to river embankments—a case study: To locate sites of potential leaks using surface-wave and electrical methods
陳超,Jianping Liu,Shunfang Xu,et la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65-469.,2004
Distributed multi-electrodes resistivity imag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董浩斌,Chuanlei Wang,Yanli Zhang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09-414,2004
A database desig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on Wuhan Economic Developing Area
范萍,Haiyi Du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608-609,2004
The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 body in tunnel using seismic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顧漢明,Chengguo Cai,Yunsheng Wang,Zheming Cao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106-110,2004
Application of CSAMT to the detection of solution cavity
胡祥雲,Kunfa Shi,Miaoyue Wang,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28-331,2004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landslide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
李振宇,Junli Li,Huiming Tang,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97-502,2004
Reflection responses of vertical cranni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non-invasive detection..
Application of wavelet compression algorithm in linear geophysical inversion
張世暉,Gao JY,Liu TY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721-725,2006
Surface-related multiple subtraction using Curvelet transform
張素芳,徐義賢,Lei D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85-89,2006
Static correction of refraction applied in multiple coverage technology of reflection wave exploration
張學強,Yan Z,Zhu XP,Zhang XM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119-123,2006
The suppression of seismic source's multiples in the water seismic reflection
張學強,Zhu XP,Yan Z,Shi XM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74-78,2006
The wavelet compression algorithm for the equivalent dipolar layer method in the reduction of potential field data to a horizontal plane
楊宇山,Liu TY,Li YY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733-736,20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