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四光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四光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四光學院,以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中國科協第一任主席李四光先生名字命名,旨在通過整合校內外相關優質教學科研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培養一批“品格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在學術研究和知識創新方面善於探索、勇於爭先的拔尖創新人才,探索創新型科研人才培養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四光學院
  • 英文名:School of Lisiguang
  • 所屬地區:武漢
  • 現任院長:殷坤龍
學院名稱,青春誓言,青春誓言,引導詞,成立,教學模式,管理機構,招生計畫,地圖信息,

學院名稱

“李四光學院”以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中國科協第一任主席李四光先生名字命名。
院旗院旗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四光學院

青春誓言

青春誓言

忠於祖國,熱愛人民;崇尚科學,追求真理;誠實守信,自立自強;
大氣做人,靈氣做事;和諧互助,自由飛翔;勤奮學習,誓做棟樑。

引導詞

在這神聖的時刻,
在這莊嚴的殿堂,
用青春作證,讓夢想輝煌。
選擇了大海,就去乘風破浪。
選擇了藍天,就去展翅翱翔。
我以青春的名義承諾:
“忠於祖國,熱愛人民;崇尚科學,追求真理;誠實守信,自立自強;
大氣做人,靈氣做事;和諧互助,自由飛翔;勤奮學習,誓做棟樑。”

成立

為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2011年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上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高校與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大力提升地球科學領域協同創新能力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水平,在教育部、國土資源部共同指導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科學院共同攜手,於2012年4月12日在北京簽約成立了“C科教戰略聯盟”。 C來源於中國科學院(英文縮寫:CAS)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英文縮寫:CUG)的英文首字母,採用“C”的展現方式,寓意實現各方合作的倍增效應。
2012年6月,根據“C科教戰略聯盟”協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出台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關於組建李四光學院等二級機構的通知》(地大發【2012】26號)檔案,李四光學院正式組建,掛*學校教務處。

教學模式

李四光學院以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中國科協第一任主席李四光先生名字命名,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共建。旨在通過整合校內外相關優質教學科研資源,培養獨立思考、自主表達、崇尚學術、勇於探索的拔尖創新人才,推進知識發現、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的協同發展。

管理機構

學校成立“地球科學菁英班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由校長擔任組長、分管教學和學生工作的副校長、副書記、中國科學院大學分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副校長、相關科研院所副所長擔任副組長,參與“科教結合,協同培養”工作的相關學院、部門和科研院所負責人擔任組員。“地球科學菁英班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負責研究確定菁英班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方案,指導菁英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解決菁英班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李四光學院負責“地球科學菁英班”的招生、學生事務管理以及與中科院所的聯合培養工作;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分別負責“地球科學菁英班(地質學、地球化學方向)和地球科學菁英班(地球物理、遙感方向)的專業教學和實習實踐。

招生計畫

李四光學院地球科學菁英班年度招生計畫為60人,納入學校本科招生總計畫,由學校學生工作處招生註冊辦公室按照教育部、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以及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執行招生錄取工作。
地球科學菁英班入校時不區分專業方向,一年級上學期統一學習通識教育課程和學科基礎課程。一年級下學期初,學院將根據學生一年級上學期平均學分績點排序,結合學生本人專業意願,劃分為地球科學菁英班(地質學、地球化學方向)和地球科學菁英班(地球物理、遙感方向)。
李四光學院將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的實驗區,體制機制改革的實驗田,協同創新的示範體,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溫馨家園。學校全力整合校內外相關優質教學科研資源,聘請校內外優秀的教師共同指導和培養一批富有活力、有思想、具自主意識、自學能力與國際化視野的學生,教學相長,學研結合,師生共同探究自然奧秘、社會規律,實現知識發現、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的協同發展。

地圖信息

地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東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