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

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

《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是2009年4月1日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光輝、楊國樞。本書集結兩位作者多年來有關華人孝道的系列研究,從實用心理學的觀點出發,將原本以文化色彩著稱的孝道概念,由人文學的研究範疇,引介到華人本土心理學的實證研究中。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
  • 作者:葉光輝、楊國樞
  • ISBN:9787562448174
  • 頁數:401
  •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紙張:膠版紙
  • 字數:413000
  • 印次:1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葉光輝,楊國樞,圖書目錄,緒論,第一篇 孝道的社會態度取向研究,第二篇 孝道的認知發展取向研究,結語,附錄,

內容簡介

《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一書分孝道的社會態度取向研究、孝道的認知發展取向研究2篇,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孝道的認知結構與發展:概念與衡鑑,孝道困境的消解模式及其相關因素,親子互動的困境與衝突及其因應方式:孝道觀點的探討,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8章。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孝道,對提倡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起推廣和宣傳作用。
本書分從“社會態度”與“認知發展”兩種不同取向切入,探究孝道如何在日常生活運作中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行為:前者主要針對孝道的靜態組成內涵進行檢驗,進而探討各成分間的關聯及其作用;後者則強調由動態的認知思考歷程,分析影響個人孝道行動的各項認知特徵,以探討各項特徵是否組合成不同認知組型,並據以界定不同的孝道認知發展階段及其影響效果。
本書不僅有助於從事本土心理學研究者的理論思考,對於關切家庭與親子互動、華人社會文化變遷等議題的其他人文社會學科者,亦可提供研究取向上的互補與聯結。
二千多年來,孝道一直是華人社會的倫理核心。它不僅是華人家族制度與社會結構維持穩定的基礎,同時也是多種人際交往行為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即便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有關孝道的探討與分析,對了解華人日常生活的心理與行為,仍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在“社會態度取向”和“認知發展取向”的孝道研究心得與成果,正好是本書架構內容中所呈現的兩個研究心得主軸。基本上,這兩個取向的孝道研究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僅在研究題材重點、心理與行為範圍、及性質層次上很不相同,在使用的分析方法與策略也各有其擅長與強調之處。本書所匯集的文章都是兩位作者近年來陸續發表在國內重要期刊及專書中的孝道文章,共有九章,加上最後補上一章討論回顧與前瞻的短文,全書總共十章。

編輯推薦

《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為博雅華人本土心理學叢書之一。 博雅華人本土心理學叢書, 這套叢書還有《如何研究中國人》,《華人人際和諧與衝突》,《華人本土心理學(下)》,《如何理解中國人》,《華人本土心理學(上)》, 《中國人的自我》,《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

作者簡介

葉光輝

葉光輝台灣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副研究員。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合聘教授。曾獲頒台灣心理學會蘇薌雨博士論文獎、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最佳論文獎及研究貢獻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研究興趣為華人家庭成員的互動關係及其影響,主要課題包括華人孝道觀念、代間交換、孩童的社會化歷程、青少年自主性、親子衝突與消解、渴望父愛情結、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以及華人家庭文化特徵。至今已發表中、英文期刊及專書論文五十餘篇,在台灣學術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也具有相當的影響了。
葉光輝葉光輝

楊國樞

楊國樞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並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中原大學心理科學研究中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國人的性格、社會行為及其變遷,主要研究課題如心理傳統性、心理現代性、家族主義、孝道心理、基本性格向度、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及社會取向自我。採取本土化研究策略,並在台灣、香港內地及國際倡導心理學的本土化運動。編著有專書二十餘種。
楊國樞楊國樞

圖書目錄

緒論

孝道之心理學研究的理論、方法及發現
第一節 有關孝道的以往研究的檢討
第二節 兩個孝道研究的取向:社會態度與認知發展
第三節 未來孝道研究的方向與課題
第四節 結語:孝道研究的展望與意義

第一篇 孝道的社會態度取向研究

第一章 現代社會的新孝道 楊國樞
第一節 傳統孝道與泛孝主義
第二節 孝道的社會心理學觀
第三節 孝道為後天逐漸習得
第四節 新孝道不同於舊孝道
第五節 以新孝道來實現自我
第二章 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 楊國樞、葉光輝、黃囑莉
第一節 概念架構
第二節 目的與方法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 葉光輝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總結
第四章 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 葉光輝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第一階段的研究方法及樣本組成
第四節 第一階段的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第二階段的研究方法及樣本組成
第六節 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七節 總結

第二篇 孝道的認知發展取向研究

第五章 孝道的認知結構與發展:概念與衡鑑 葉光輝、楊國樞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孝道研究的回顧與探討
第三節 研究取向與概念架構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結果與討論
第六節 總結
第六章 孝道困境的消解模式及其相關因素 葉光輝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資料與方法
第四節 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總結
第七章 親子互動的困境與衝突及其因應方式:孝道觀點的探討 葉光輝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進行步驟
第四節 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總結
第八章 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孝道概念的七個爭議性論題
第三節 孝道概念的七個心理學認知向度與其特徵
第四節 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
第五節 結語

結語

孝道之心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葉光輝、楊國樞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孝道觀念的雙元意義架構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課題

附錄

附錄一 孝道認知量表(Fc)
附錄二 孝道意願量表(n)
附錄三 孝道行為量表(FB)
附錄四 孝道情感量表(FA)
附錄五 孝道個別施訪問卷
附錄六 孝道兩難情境測驗
附錄七 個人基本資料調查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