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福業

三福業,佛教用語,出自《增一阿含經》 ,指施福業,平等福業,思惟福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福業
  • 出處增一阿含經
  • 所屬類別:施福業謂修行之人
  • 含義:名施,平等,思惟
1.
須食與食。須衣與衣。乃至臥具醫藥。隨其所欲。皆悉施與。因施獲福。是名施福業也。二平等福業謂修行之人。能持戒律。不興惡想。梵行端嚴。語言和雅。以平等慈悲愛護之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隱。以平等心而能致福。是為平等福業也。三思惟福業謂修行之人。以智慧觀察。了知出要之法。遠離世間塵緣雜想。以此思惟。為出世善福之業。是為思惟福業也。
2.
四、三法,《三寶品》第二十一,說歸三寶之德,施等三福業,受胎三因緣,心於三寶安住不動,身、口、意三善業,諸根寂靜等三法得漏盡,三病三藥、三患、三惡行,欲、色、痛三法有味著,敬、戒、施三牢要,身、命、財三不牢要等,共十經。《三供養品》第二十二,說三應供養,於三寶所種善根,滅三毒使,三事宜復不宜露,三事宜露不宜復,生、死、老三有為相,愚智各有三相三法,戒定慧三成道法,少壯等三不可保法,貪慾等三墮惡趣法,貪飲睡三無滅足法等,共十經。《地主品》第二十三,佛為波斯匿王說作福無滅當如過去王,次為尊者二十億耳以調琴適度喻比丘學道,提婆長者過去因緣戒聞施三妙香,佛不與惡提婆達兜相見,並戒阿難莫與愚人從事,不著利養得戒定慧三法,三善趣三惡趣,等、邪、不定三聚,欲恚害三觀,出要、不害、不恚三想等,共十經。《高幢品》第二十四,說念三寶得無畏,念三幢得無怖,次說度那優羅,釋種請佛為王,佛說法勝於輪王,佛為五比丘說法,說惠施慈仁自守三法,度三迦葉及弟子等入道,三齋日受八關齋法,三事獲福無量法,長壽王讓國因緣,跋耆國有阿那律等三族姓子,得大善利,三結系縛人不到彼岸,三三昧不久住生死等,共十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