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市場

三板市場

證券市場按證券進入市場的順序可以分為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發行市場又稱一級市場,交易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這同主機板市場、二板市場,以及三板市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三板市場的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目前在三板市場由指定券商代辦轉讓的股票有61隻,其中包括水仙、粵金曼和中浩等退市股票。作為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板市場
  • 外文名:The third board Market
  • 分為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
  • 別名:一級市場
有關券商,投資流程,沿革,現狀,三大變數,市場的定位,轉主機板,全流通問題,投資機會,美國,前景預測,

有關券商

目前擁有代辦股份轉讓資格的券商有:中信建投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大鵬、國信、遼寧、閩發、廣發、興業、銀河、海通、光大和招商證券等44家證券公司。根據相關規定,證券公司從事非上市公司股份報價轉讓業務的條件為:最近年度淨資產不低於8億元,淨資本不低於5億元,且營業部不少於20家,且布局合理。這一條件並不算苛刻,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106家券商財務數據,符合上述標準的券商有85-90家。

投資流程

從中國證券業協會了解到,並不是所有的證券公司營業部都能買賣特別轉讓的股票。目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只批准了七家證券公司從事代辦股份轉讓業務。他們分別是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大鵬證券、國信證券、閩發證券、遼寧證券、興業證券。投資者可以到以幾家證券公司下屬的營業部辦理手續。
投資者如要參與股份轉讓交易,必須開立專門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賬戶”。開戶時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及複印件,到具有代辦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網點開立帳戶,並與證券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委託協定書。開戶費用為人民幣30元。如果已退市公司的投資者要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轉讓股份,也需要開立“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帳戶”,並將退市公司股份轉託管到所開立的專門帳戶後才能進行交易。
老三板市場的交易規則是,股份轉讓以“手”為單位,一手為100股。申報買入股份,數量應當為一手的整數倍。不足一手的股份,只能一次性申報賣出。從去年9月20日開始,根據股份轉讓公司的質量,在三板市場上實行股份分類轉讓制度。淨資產為負和為正的公司分別實行每周3次(周一、三、五)和5次(周一至五)的轉讓方式,轉讓委託申報時間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後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同時,股份轉讓價格實行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限制為前一轉讓日轉讓價格的5%。投資者委託股份轉讓和非轉讓過戶(掛失除外),要交納印花稅和手續費。轉讓日申報時間內接受的所有轉讓申報採用一次性集中競價方式配對成交。在交易時間上,淨資產為負值的公司實行每周三次的轉讓方式;淨資產為正值或盈利的公司實行每周五次轉讓方式。其行情可在中國證券網首頁“市場直通車”欄目及相關代辦證券公司網站查詢。買賣操作指南可以到中國證券業協會及相關證券公司網站查詢。

沿革

2002年12月27日,《證券公司從事代辦股份轉讓主辦券商業務資格管理辦法(試行)》頒布,5個月之後廣發證券與興業證券成為《辦法》出台後首批獲得該資格的券商。三板市場終於邁出擴容的步伐。
日期
事件進展
“三板”市場的前世——STAQNET以及“老三板”
1992年7月和1993年4月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中心和中國證券交易系統有限公司先後在北京分別成立了STAQ 系統和NET 系統。不管是STAQ 還是NET,都以交易法人股為主,因此,它們一度也被稱為“法人股流通市場”。鄧小平南巡談話以及“十四大”以後,產權交易市場進入發展的高潮時期。至1997 年1 月份,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全國就有100 多個地方場外股票交易市場。這給中國的金融系統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1997 年11 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定關閉非法股票交易市場。1998 年在整頓金融秩序、防範金融風險的要求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將非上市公司股票、股權證交易視為“場外非法股票交易”,予以明令禁止,隨後STAQ、NET 系統也相繼關閉。
2000年
2000年是中國產權交易市場出現轉機的一年,許多地方恢復、規範、重建了產權交易所,很多地方政府重新肯定“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登記託管業務”;實質上具有產權交易性質並更具有創新能力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在各地蓬勃興起,這些交易機構全部都是由當地政府部門牽頭髮起設立的,如上海、北京、深圳、成都、西安、重慶,很多地方的產權交易所出現了聯合、整合的趨勢。
2001年
中國證券業協會為解決原STAQ、NET 系統掛牌公司的股份流通問題,開展了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指證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業務設施,為非上市公司提供的股份轉讓服務業務,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規模很小,股票來源基本是原NET 和STAQ 系統掛牌的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公司和從滬深股市退市的公司。
2001年7月16日
為了解決主機板退市問題(包括水仙、粵金曼和中浩等)以及原STAQ、NET系統記憶體在有法人股歷史遺留問題(首批掛牌交易的公司包括大自然、長白、清遠建北、海國實、京中興和華凱),“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成立,後被稱為“老三板”。
“三板”市場的今生——“新三板”
2006年初
由於“老三板”掛牌的股票品種少,且多數質量較低,再次轉到主機板上市難度也很大,長期被冷落。為了改變我國資本市場櫃檯交易落後局面,同時為更多高科技成長型企業提供股份流動的機會,2006年初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建立新的股份轉讓系統,因與“老三板”標的明顯不同,被形象稱為“新三板”。新三板與老三板最大的不同是配對成交,現在設定30%幅度,超過此幅度要公開買賣雙方信息。
2009年7月
目前的“新三板”市場格局是在2009 年7 月《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報價轉讓試點辦法》正式實施後形成的。
三板市場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首批掛牌交易的公司包括大自然、長白、清遠建北、海國實、京中興和華凱,全部是原NET、STAQ 市場的掛牌企業。STAQ和NET是兩個法人股流通市場,1992年到1993年為解決股份公司法人股的轉讓問題,在國務院體改委領導下,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和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分別成立的。
但由於監管力度不足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上市交易的企業只有17家。而原本面向法人投資者的市場,流通股份90%被自然人所持有。1999年9 月9日在國家治理整頓場外交易的背景下STAQ和NET市場被停止交易,大量資金被套其中。直到2001年三板開設,這些股份才重新得以交易。可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是三板市場創建伊始所承擔的重要任務。
而三板開設的另一個目的是承接主機板的退市股票,在特定的時期起到化解退市風險的作用,並禰補證券市場的結構性缺陷。
2006年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正式推出,是國內證交所主機板、中小板及創業板市場的補充。
2006年10月25日,中科軟和北京時代正式公告定向增資,這標誌著新三板融資大門正式打開。之後,新三板的定向增發大約每年放行1-2家。
2009年底,管理層總結了試點期間的做法,確定三項定向增發原則:新老股東雙贏、增資數額根據公司發展需要確定和券商把關,宣告新三板定向增資制度日漸明朗。
同時,創業板的推出也催生了新三板企業的上市預期。隨後,2010年,與創業板發行“三高”的火爆局面相呼應的是,新三板定向增發迎來井噴。

現狀

截至2010年底,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公司有75家,股票58隻,投資者開戶數12萬人,市值83億元人民幣,其中A類股份流通市值為35億元人民幣,B類股份流通市值為2,500萬美元。
三板市場交易制度與原PT公司類似,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漲跌停板限制為5%。盈利而且淨資產為正值的股票每周交易5次,其餘每周交易3次(逢一、三、五)。
三板行情幾乎完全克隆了PT股票的走勢特點:不是連續漲停,就是連續跌停。從統計表可以看出,三板股票的波動幅度相當大,在特殊的交易制度下確實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在2002年“紅5月”井噴行情中,水仙電器從1.99一口氣衝上7.99的天價,投機氣氛甚為濃烈。6月5日證券業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風險揭示工作的通知》成為三板行情的終結者,從此進入三板進入漫長的下跌階段。今年三板行情更為淡靜,受利好政策遲遲未能兌現、轉板公司進展緩慢以及全流通政策等因素的影響,投資者明顯已失去耐心,行情單邊下跌。近期5家三板股票創下上市以來的新低,其餘股票也接近上市以來的最低點,成交極度清淡。5月27日清遠建北創下日成交量新低點,當天成交量只有9500股,換手率不足萬分之一。
與去年三板公司的重組熱潮相比,今年三板公司重組幾乎停頓。在有關轉板、全流通政策明朗之前,三板公司重組不大可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因此大自然與建北等公司的轉板進展備受關注。而多數三板公司與投資者一樣處於一種觀望的狀態之中。首家衝擊主機板公司的成功與否將對整個三板構成重大影響。

三大變數

三板行情的日漸低迷顯示該市場正面臨信心危機,政策仍將主導三板發展的方向。目前困擾三板的變數主要包括:

市場的定位

關於三板市場的定位一直以來就是業內爭論的焦點,尤其是在歷史遺留問題股的流通、承接退市股票這兩大任務得到順利貫徹以後,今後三板市場的發展定位更為迫切。由於承接退市公司以及歷史遺留問題公司,三板不可避免的充斥許多績差公司、問題公司,甚至有人把三板稱作為“垃圾市場”。缺乏富有活力的上市企業,三板市場如何尋找發展的基礎呢?作為櫃檯市場,三板理應具備更好的兼容性,吸引有潛質的中、小企業掛牌交易,成為主機板或二板市場的儲備資源。但是目前國內二板仍未推出,三板與主機板只是單向流動,代辦轉讓系統的定位變得模糊不清。並且具有國內櫃檯交易雛形的三板市場還面對來自競爭者的挑戰。以成都技術產權交易所為代表的各地“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託管轉讓業務”也正在緊鑼密鼓的探索之中。

轉主機板

登入主機板是三板市場最具魅力的題材,也是支撐三板公司重組的生命力所在。
事實上,首家成功轉板個案具有深遠意義。“轉板”的具體條件由於未有先例仍是最大的未知之數,從現有的上市法律來衡量,這幾家公司基本能夠滿足“最近三年連續盈利”等硬性指標,但是以現行的發行上市審核標準衡量恐仍有不足。所有NET、STAQ公司以及資歷較長的投資者都把中國證監會2000 年發布的題為《關於答覆STAQ、NET系統股民詢問口徑的通知》中,明確指出證監會“對兩系統原掛牌企業的上市申請,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優先考慮,抓緊審核”。

全流通問題

全流通問題源於2002年9月16日,當日三大證券報頭版刊登中國證券業協會負責人談話:“退市公司重組後股份可全流通”。該項政策出台被視為“6·24”國有股減持叫停後,對市場影響最大的政策,當日三板股票全線跌停,A股市場也受到牽連。當訊息反饋為過激反應,管理層暫時放緩了步伐。雖然“全流通”政策的初衷是鼓勵退市企業重組改善企業質量,同時消除非流通股的弊端,從一開始就為三板市場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政策的實施有待周密的醞釀與安排,不確定性的增加只會促使投資者用腳投票,反而延緩改革的進程。
三板市場的雙向擴容是可以預見的,但如何去經營、監管,如何把握市場的發展方向、保持市場的活力是擺在證券業協會面前的一連串考驗。通過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嚴格篩選掛牌企業;進一步改革交易制度與競價方式;引入做市商制度;允許企業融資;打通連線主機板或二板的通道等舉措將有效激活市場,提高市場流動性。

投資機會

目前,已有不少符合在中小板上市的企業開始選擇在“三板”掛牌。這主要是由於自去年以來,主機板市場上的融資活動放緩,而與此對應的是,中小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渴求正在不斷加劇。然而主機板市場上市過程的漫長僅是企業選擇“三板”上市的原因之一。由於去年下半年以來,巨觀經濟環境惡化導致大批企業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因此“三板”上市的低門檻,甚至是虧損企業也可以掛牌的優勢無疑也成為吸引眾多企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此外,由於成本低、時間短、程式便捷等,“三板”的吸引力在增大。
相關制度改革呼之欲出
隨著“三板”市場越來越為廣大企業所熟悉和認可,市場自身的擴容速度也在加快。統計數據顯示,新掛牌公司從2007年的14家增加到2008年的17家,2009年前兩個月的新增掛牌家數已達10家,為歷年最高。 據預測,今年將會有200餘家企業在“三板”掛牌。
在擴容步伐加快的同時,制度層面的改革也呼之欲出。正在積極推動中的交易制度改革,將包括推出券商端電子化報單,增加定價委託方式,將代辦系統賬戶與深交所主機板賬戶合併等一系列舉措。“三板”市場的流動性有望得到顯著提升。而一直備受市場關注的主機板、創業板和三板市場之間的“轉板綠色通道”也正在擬建中。
三板市場的定位
為了讓投資者更好的把握三板市場的投資機會,我們首先簡單了解一下什麼是三板市場。中國的三板市場起源於2001年“股權代辦轉讓系統”。目前包含三類企業股:第一類是歷史遺留問題公司,主要指從STAQ、NET法人股市場轉過來的股票;第二類是因為連年虧損、走投無路而被迫從主機板上摘牌的企業;第三類,是2006年初,國家批准中關村(5.39,0.01,0.19%)科技園區的高科技企業在三板市場進行交易後掛牌的企業。同年1月23日,高新技術企業世紀瑞爾和北京中科軟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三板市場開始擺脫“垃圾股收容站”的角色。第三類企業股,被稱為“新三板”。
從發展目標來看,未來我國資本市場架構的設計應分為主機板市場、中小企業板市場、創業板市場、三板市場、大區域的產權市場以及地方性的產權交易市場等六個層次。“三板”在其中的定位,是為非上市的高新技術公眾公司提供高效、便捷股權轉讓和投、融資平台。“三板”對企業具有以下的功能:(1)宣傳功能;(2)培育功能;(3)價值發現功能;(4)融資功能。融資是中小企業最關心的問題,而“只掛牌、不融資”,曾是人們對三板最大的遺憾。2006年11月,北京時代和中科軟兩家公司私募增資案例宣告:三板是具有融資功能的。
三板市場的投資機會
從本質上來講,三板市場的主要任務是承載與緩減上市公司退市的壓力,應該做到適度的活躍,既不應該被看成“垃圾桶”,也不要被想成是現成的“金礦”。我們認為,在整個市場體系有望得到改善的背景下,三板市場在未來是存在投資機會的。這是因為:1、為了減輕主機板上市公司的退市壓力,激活三板市場將成為管理層的政策方向,推出相關的政策利好應在意料之中;2、目前在三板市場轉讓的大部分公司僅將三板轉讓作為一個過渡,最終在主機板上市將是這些公司的主要奮鬥目標;3、國內投資者進入三板市場成本低,基本沒有投資進入壁壘,管理層對擴大三板市場投資者規模有極大的調控能力;4、目前三板市場部分股票的價格較主機板而言有明顯優勢。
歷史一次次證明:一個大幅暴跌,幾乎沒人賺錢的市場,就是一個未開發的金礦。曾經的粵傳媒(7.60,-0.01,-0.13%)如今轉板成功,且在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賺錢效應,那么其餘的個股就更值得期待,尤其是絕對股價極低個股對遊資是極具吸引力的。

美國

美國的證券市場分為主機板(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國內俗稱“二板”)和OTCBB(櫃檯交易市場,國內俗稱“三板”)三個市場。  OTCBB成立於1990年,全稱是場外電子櫃檯交易市場(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是納斯達克(NASDAQ)的管理者——全美證券商協會(NASD)管理的櫃檯證券交易實時報價服務系統。一般而言,任何未在全國市場上市或登記的證券,包括在全國、地方或國外發行的股票、認股權證、證券組合、美國存托憑證等,都可以在OTCBB市場上報價交易。
雖然OTCBB股票與NASDAQ股票同樣由做市商通過NASDAQ電腦網路進行報價,又同在NASD的管轄之內,但OTCBB與NASDAQ有本質不同。
OTCBB採取了一種上市方式和門檻更為靈活的機制,對企業沒有任何規模或盈利要求,只要有3名以上做市商願為該證券做市,就可向NASD申請掛牌。我國現在有很多企業號稱在美國上市,其實是在OTCBB上市,很大程度是對美國證券市場的不熟悉,和受不良中介、財務公司欺騙。中國的企業家應該明白,從功能上說,OTCBB板塊是沒有融資功能的,它注定只是一個過渡的板塊,因為它不能發新股。它存在的價值就是給眾多“摘牌公司”一個擱置的地方,在那裡進行資產重組,或者收購,也可以進行私募。有些公司通過自己改造升級,重新把業績做上去,升級到主機板; 有些不行的就另外找大股東,通過注入資產把業績提升到能升級到主機板的地步。所有OTCBB上的公司應該最終要去三大主機板,誰如果把上OTCBB當成一個終點站,絕對是不正常的。一般來說,到OTCBB上利用“殼”做反向收購掛牌的公司應在半年到9個月之內升級主機板,然後發行新股籌資。
掛牌後的企業按季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報表,即可在OTCBB上市流通。達到一定條件後,更可直接升入NASDAQ小型資本市場或NASDAQ全國市場。
這使得許多公司選擇先在OTCBB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再“升板”。其中,微軟和思科就是這種模式最成功的代表。
經過十幾年的運作,OTCBB已確立了在美國非主機板市場的霸主地位,最多時有超過3600家公司、交易的證券超過6667種、近400家做市商活躍於該市場。
但由於OTCBB面向的是小企業,因此形成了發行證券數量少、價格低、流通性差、風險大的顯著特點。目前,OTCBB上有3300多家掛牌企業,其中不乏幾美分的垃圾股票和空殼公司,股價不到1美元的“殼”公司有近1200多家。
近幾年來,參與OTCBB市場的美國投資者越來越多,而掛牌企業也陸續暴露出一些問題,SEC的監管隨之變得更為嚴格。

前景預測

對於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並承擔探索建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歷史任務的三板市場,其發展注定不能只依靠市場力量來推動,政策扶持與制度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面對種種難題,三板發展道路幾乎不可能是平坦的,但是如同A股市場建立初期所遇到的阻力一樣,發展才是解決問題根本方法。廣發證券、興業證券獲批代辦券商資格也許會成為三板加速前進的里程碑。代辦券商的增加有效完善三板覆蓋全國的交易網路,交易品種的增加必然引入大批投資者加入,一旦制度建設趨於成熟,三板市場地位也就水到渠成,實現代辦轉讓系統向真正意義的“三板市場”轉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