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王

青山王

青山王,全稱青山靈安尊王,傳統民間信仰之一,屬道教神靈。是福建泉州三邑惠安縣青山的守護神,不僅有山神、行政神的神格,也頗具司法神的職能,相當於三邑的城隍爺,故青山王配祀有判官、諸司、范謝將軍等神,也常常有出巡、暗訪等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山王
  • 目的:察轄區善惡
  • 聖誕: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三日
  • 起源:青山王原名張滾
簡介,起源,傳奇,封贈,各司,

簡介

主要目的就是明察轄區善惡,緝捕惡鬼凶神,日本學者鈴木清一郎在《台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指出青山王有代天巡狩的智慧型,亦與王爺信仰有關。隨著泉州三邑移民在台灣的開墾,台灣的青山王信仰也日益擴大,其最有名的廟宇是台北市的艋舺青山宮。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三日為青山王聖誕,二十日、二十一日青山王暗訪,二十二日繞境夜行。

起源

其一是:青山王原名張悃,是東漢、三國時代東吳將領,人稱張將軍。212年,張滾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頗有治績,因受人民懷念,奉之為神明,稱“青山王”。明代何喬遠的《閩書》惠安縣觀應篇,主此說,認為“青山王”是孫吳的將軍“張悃”。
其二:五代十國時,“閩國”的將軍張悃,人稱張將軍,奉命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因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故尊稱其為“青山王”。明世宗嘉靖時編撰之《惠安縣誌》主此說:“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御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

傳奇

有一個知名的傳奇:傳統民間傳說,張將軍原葬在惠安縣衙門附近,惠安縣每有新官上任,皆前往祭之。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縣令崔知節上任,原不去參拜,後因民意,不得已而前往,祭拜時,墓碑突然傾倒,才看到墓碑竟刻有四句詩:“太平興國間,古縣本惠安;今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崔大驚,並將其墓遷往青山山下(今福建省惠安縣山霞鄉青山東麓),建“青山宮”供奉之,從此被鄉民稱為“青山王”。
在台北艋舺,有一個著名的青山王傳說:台灣日治時期艋舺青山宮附近,有些聲色場所。每次華燈初上,正是青樓開市良辰,而青山宮配祀的范謝將軍就在此時顯靈,於附近頻頻現身,嚇得那些日本風塵女郎紛紛避走。

封贈

宋高宗建炎年間,金朝軍隊入侵,青山王顯靈助戰,因此被加封為“靈惠侯”,青山王夫人也被封為“昌順夫人”。宋端宗南渡時遭遇風浪,青山王顯靈救難,端宗於是加封青山王為靈安王。明太祖征元時,青山王又顯靈助戰,於是明太祖加封青山王為“靈安尊王”,夫人為“昭安妃”。

各司

陰陽司、速報司、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