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成語

三字成語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辭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套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從字數上看,成語字數的,如“莫須有”、“落水狗”,有五個字的,如“小巫見大巫”、“天下無難事”,有六個字的,如“既來之,則安之”、“五十步笑百步”,有七個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韙”、“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個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個字,十個字的甚至十個字以上的。成語言簡意豐,使用得當,可以使語言簡潔,增強修辭效果。要準確使用成語,必須正確理解把握成語的含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語
  • 外文:chengyu,idioms
  • 成語語言:簡意豐,使用得當
  • 字數:三或四
成語輯錄,成語釋義,活學文言,相關故事,

成語輯錄

阿堵物 安樂窩 傲霜枝 白費蠟 白日夢 百里才 百世師 擺架子 敗家子 拜把子 半吊子 半面妝 半瓶醋 絆腳石
幫倒忙 飽眼福 保護傘 抱不平 抱佛腳 暴發戶 杯中物 背黑鍋 比翼鳥 閉門羹 壁上觀 避風港 表面光 並蒂蓮
並頭蓮 不成器 不倒翁 不二門 不旋踵 步後塵 擦邊球 擦屁股 拆爛污 唱反調 唱高調 炒冷飯 炒魷魚 車輪戰
吃白食 池中物 醜八怪 出風頭 出鋒頭 出氣筒 出頭鳥 出洋相 初生犢 杵臼交 吹鼓手 吹牛皮 醋罈子 催命鬼
打邊鼓 打光棍 打擂台 打埋伏 打前站 打秋風 打死虎 打頭風 打圓場 大鍋飯 大手筆 單相思 膽小鬼 擋箭牌
刀筆吏 倒栽蔥 稻粱謀 地頭蛇 墊腳石 釣鰲客 掉書袋 掉文袋 頂樑柱 頂頭風 定心丸 東窗計 東道主 東方騎
東家丘 蠹書蟲 短平快 對不起 多面手 奪錦才 惡作劇 兒皇帝 爾汝交 耳報神 耳邊風 耳旁風 二把刀
二而一 二桿子 二流子 二五耦 方便門 方寸地 方外人 放空炮 放空氣 放冷箭 肥皂泡 風涼話 風馬牛 風木嘆
風樹悲 風月場 夫己氏 夫妻店 斧鑿痕 釜生魚 釜中魚 父母官 父母國 父子兵 付東流 附驥尾 趕潮流 趕浪頭
趕時髦 乾瞪眼 箇中人 溝中瘠 狗吃屎 狗腿子 狗咬狗 故紙堆 瓜蔓抄 刮地皮 管城子 灌米湯 鬼畫符 鬼門關
滾雪球 過時貨 海底眼 邯鄲夢 喝倒彩 禾生耳 合家歡 和事老 和稀泥 鶴乘軒 鴻門宴 狐狸精 糊塗蟲 糊塗賬
虎而冠 護身符 花腳貓 黃粱夢 活現眼 火傘張 激將法 及時雨 急就章 急先鋒 集大成 擠牙膏 寄生蟲 佳弟子
家天下 假慈悲 假惺惺 賤骨頭 江海士 交際花 嚼舌頭 佼佼者 叫化子 階下囚 揭蓋子 街溜子
節骨眼 解人頤 解語花 金不換 金石交 金石聲 緊箍咒 揪辮子 九折臂 九迴腸 救世主 捲地皮 捲鋪蓋 掘墓人
軍令狀 開後門 開小差 扛大樑 空城計 孔方兄 口頭禪 扣帽子 苦行僧 苦肉計 寬心丸 拉皮條 拉長線 批逆鱗
攔路虎 爛羊頭 撈稻草 撈一把 勞什子 老掉牙 老古板 老古董 老皇曆 老黃牛 老江湖 老來俏 老學究 老油條
老油子 了不起 冷板凳 冷熱病 里程碑 連鍋端 連理枝 連珠炮 良家子 兩邊倒 兩面光 遼東鶴 遼東豕 撩虎鬚
撂挑子 吝嗇鬼 留後路 留尾巴 留一手 留餘地 龍虎榜 露馬腳 露一手 亂彈琴 落水狗 落湯雞 驢肝肺 捋虎鬚
馬大哈 馬後炮 馬屁精 馬前卒 馬生角 賣關子 賣人情 滿堂灌 滿堂紅 滿天飛 莽大夫 冒牌貨 冒失鬼 每事問
母老虎 母夜叉 拿一手 囊底智 泥飯碗 鳥獸行 鳥獸散 寧馨兒 牛馬走 牛眠地 怕死鬼 拍馬屁 拍胸脯 跑單幫
跑江湖 跑龍套 泡病號 泡蘑菇 炮筒子 蓬間雀 碰釘子

成語釋義

【傲霜枝】 傲:傲慢,蔑視。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為嚴寒所屈。
【安樂窩】 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
【阿堵物】西晉的一些士族階層人士自命清高,恥於言錢,錢被稱為“阿堵物”。後人指為錢的別稱,有諷刺意義。
閉門羹】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出自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百世師】 品德學問可以做為百代的表率。
白眼狼】比喻反恩為仇的人。
【白費蠟】白白浪費。
【拜把子】 朋友之間結為異姓兄弟。
【擺架子】指自高自大,裝腔作勢。
【杯中物】 杯子中的東西,指酒。
【表面光】表面上光潔,形容虛有其表。
【保護傘】比喻賴以不受傷害的資本,保護某些人或某一勢力範圍,使其利益不受損害或不受干涉的力量。(多含貶義)例如,核~ㄧ拉關係,找~ㄧ官僚主義往往是貪污分子的~。
打秋風】指假借各種名義向人家索取財物,或依仗與權勢有某種關係,招搖撞騙,收受賄賂。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賢僕夫》:“當今北面官人,入則內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打雨,你何不從之?”
打死虎】比喻抨擊已失威勢的人。
打頭風】指逆風。出自唐·白居易《小舫》詩:“黃柳影籠隨棹月,白苹香起打頭風。”
打前站】行軍或集體出行時先派人到將要停留或到達的地點去辦理食宿等事務。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馬飯完也未?”
打擂台】參加擺擂台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競賽。擂台:比武而專設的台子。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擂台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
【敗家子】指任意揮霍家產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費國家財物的人。
【百里才】 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才。
【半吊子】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半瓶醋】比喻對某一門知識只是一知半解卻好在人前賣弄的人。出自《古今雜劇·無名氏〈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絆腳石】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幫倒忙】指主觀上想幫忙,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
【抱不平】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一方。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暴發戶】 指突然發了財得了勢的人。
【飽眼福】 看到想看而又難以看到的東西,並看個充分
【抱佛腳】比喻平時沒聯繫,臨時慌忙懇求,後比喻平時沒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唱反調】發表完全對立的言論;採取對立的舉措。
【長舌婦】好進讒言的婦人。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4卷:“文錢小隙造奇冤:‘都是你這小天殺的,不學好,引這長舌婦開口。”
【步後塵】後塵:走路時揚起的塵土。指跟在別人後面追隨模仿。出自明·屠隆《曇花記·討賊立功》:“副帥好當前隊,老夫願步後塵。”
【不旋踵】來不及轉身。比喻時間極短。也指不退卻。
不二門】指平等而無差異之至道或獨一無二的門徑、方法。出自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輕下重,扳倒後自己能豎立起來。現多用於諷刺巧於保持自己地位的人。出自清·趙翼《陔余叢考》第三十三卷:“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作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不倒也。”
【不成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氣質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沒有什麼出息。有時也指不學好,自甘墮落。器:指人的度量、才幹。出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並頭蓮】並排地長在同一莖上的兩朵蓮花。比喻恩愛的夫妻。又作“並蒂蓮”。蒂:花或瓜果跟莖連線的部分。出自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池畔分開並蒂蓮,可堪間阻又經年。”
並頭蓮並頭蓮
【表面光】表面上光潔,形容虛有其表。
【壁上觀】比喻坐觀勝負而不幫助任何一方。壁:營壘。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出風頭】表現自己,自鳴得意地顯示自己比別人行。出:顯露。
【出洋相】 露出令人作笑的醜相;略帶幽默的失態。
【杯中物】杯子中的東西,指酒。出自晉·陶潛《責子》詩:“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吃白食】白吃別人的飯,光吃飯不工作,吃東西不付錢,也指不務正業專靠訛詐為生。
【出鋒頭】表現自己,自鳴得意地顯示自己比別人行。又作“出風頭”。出:顯露。出自宋·沈遼《雲巢編》:“壯心欲馳步輒跚,試出鋒頭官已瘝。”
【初生犢】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同“初生之犢”。
【杵臼交】指不計貧賤的交誼。出自《後漢書·吳佑傳》:“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佑賃舂。佑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
【吹鼓手】舊時婚喪禮儀中吹打樂器的人,比喻專為別人捧場的人。
【吹牛皮】說大話,閒聊天。
【擦邊球】擦過邊緣的球。比喻剛剛滿足條件的事物。
落水狗】比喻失勢的壞人。如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總而言之,不過說是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簡直應該打而已
【醋罈子】裝醋的罈子,指在男女關係上嫉妒心很強的人。
【催命鬼】催人早死的人,比喻人催促別人很緊很急。
【打邊鼓】指從旁鼓吹、協助。
【打埋伏】比喻隱藏物資、人力或隱瞞問題。也指事先隱藏起來,待時行動。
【打圓場】調解糾紛,從中說和,使幾方面都能接受,從而使僵局緩和下來。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虧得和尚打圓場,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勸下的,所以同了他來。”
【大手筆】指偉大的著作或大行動。出自《晉書·王珣傳》:“此當有大手筆事。”
【單相思】男女之間只有單方面的愛戀思慕。也比喻雙方中只有一方有願望或熱情。出自明·高濂《玉簪記·村郎鬧會》:“只見些花落東風點綠苔,佩環聲,歸仙宅,單相思今空害。”
【膽小鬼】膽量小的人。
【刀筆吏】指代辦文書的小吏。刀筆:古時在竹簡上用刀削改字。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
【稻粱謀】比喻人謀求衣食。謀:謀求。禽鳥尋找食物。出自唐·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東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出自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東方騎】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煊赫者。出自唐·褚亮《燭花》詩:“言是東方騎,來尋南陌車。”
【東家丘】孔子的西鄰不知孔子的學問,稱孔子為“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識,缺乏了解。丘:孔丘。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
【蠹書蟲】蛀書的蟲子。比喻讀死書的人。出自唐·韓愈《雜詩》:“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多面手】指擅長多種技藝的人。
【奪錦才】形容才華超群,後來居上。奪錦:奪錦袍。爭奪錦袍的才華。出自《新唐書·宋之問傳》:“之問俄傾獻,後覽之嗟賞,更奪錦袍以賜。”
【兒皇帝】五代時期石敬瑭勾結契丹建立後晉,對契丹主自稱兒皇帝。後泛指投靠外國,建立傀儡政權的統治者。出自《新五代史·四夷附錄第一》:“學士以先君之命為書以賜國君,其書常曰:‘報兒皇帝雲。’”
【爾汝交】彼此以爾和汝相稱,表示親昵,不分彼此的交情。爾汝:你。出自元·辛文房《唐才子傳·鮑溶》:“與李端公益少同袍,為爾汝交。”
【耳報神】指暗中通風報信的人。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這又是誰的耳報神這么快?”
【耳邊風】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又作“耳旁風”。出自唐·杜荀鶴《贈題兜率寺閒上人院》詩:“百歲有涯頭上雪,萬般無染耳邊風。”
【二把刀】稱對某項工作知識不足、技術不高的人。
【二而一】一演化為二,二合成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為對立的兩種現象,對立的兩種現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二桿子】指人的脾氣莽撞、火爆。
【二流子】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人。
【二五耦】比喻狼狽為奸。耦:兩人耕地。出自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八年》:“二五耦。”
【方便門】佛教語,指引人入教的門徑,後指給人便利的門路。方便:便利。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漳州羅漢桂琛和尚》:“所以諸佛慈悲,見汝不奈何,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方寸地】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六卷:“俗語云:‘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指心而言也。”
【放冷箭】乘人不備,放箭傷人。比喻暗中傷人。冷箭:暗箭。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你們休放冷箭,報復去,道有孔目孫榮特地拜見哥哥來。”
【風木嘆】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指喪父母的悲傷。風木:同“風樹”。出自宋·陸游《焚黃》:“早歲已形風木嘆,餘生永廢《蓼莪》詩。”
【風樹悲】指喪父母的悲傷。出自唐·白居易《贈友》詩:“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斧鑿痕】原指用斧頭、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跡。多用來比喻詩文字畫等造作,不自然。斧:斧頭;鑿:鑿子;痕:痕跡。出自唐·韓愈《調張籍》:“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附驥尾】附著在千里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別人而成名。常作謙詞。出自漢·王褒《四子講德論》:“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翮則翔四海。”
【乾瞪眼】干著急而沒有辦法。
【刮地皮】比喻貪官污吏千方百計地搜刮人民的財產。出自《新唐書·程日華傳》:“馬瘠士飢死,刺史不棄毫髮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鬼畫符】好像鬼畫的咒語,胡亂塗抹。比喻潦草難認的字跡。也比喻烏七八糟不知再搞什麼。出自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萬古文章有坦途,縱橫誰似玉川盧?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
【和事佬】多指不講原則,不問是非而一味勸使雙方和解之人。也指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的人。和事:平息事件或爭端。調停爭端的人。出自《新唐書·宗楚客傳》:“中宗不能窮也,詔琬與楚客,處訥約兄弟兩解之,故世謂帝為‘和事天子’。”
【鴻門宴】指不懷好意的宴請或加害客人的宴會。鴻門:地名,今陝西臨潼東北。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
【集大成】融會各方面的優點及成就,以達到完備的程度。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佳弟子】指德才超群的晚輩。佳:好,優。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汝是我佳弟子,當不減阮主簿。”
家天下】指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為己有,世代相襲。《禮記·禮運》:“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賤骨頭】指不自尊、不知羞恥或不知好歹的人。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人太生嬌俏了,可知心就嫉妒。鳳丫頭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爭鋒吃醋的。可是個賤骨頭。”
【解人頤】笑掉人的下巴頦兒。形容人開懷大笑。解:脫掉。出自《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
【解語花】指善解人意花。比喻勝似花朵般美麗的女子。出自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解語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金不換】即使用金子來也不換,形容極為可貴。
【九迴腸】形容迴環往復的憂思。迴腸:形容內心焦慮不安。出自梁簡文帝《應令》:“望邦畿兮千里曠,悲遙夜兮九迴腸。”
【捲地皮】把地皮都捲走了。比喻官吏的殘酷搜刮。出自唐·盧仝《蕭宅二三子贈答詩(客謝井)》:“揚州惡百姓,疑我捲地皮。”
【捲鋪蓋】收拾行李離去。比喻被解僱或辭去職務,離開原來工作地點。
【苦肉計】故意傷害自己的肉體以騙取敵方信任的計策。出自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虧殺那苦肉計黃蓋添糧草。”
【寬心丸】寬慰別人的話。
【兩面光】兩個面都光滑。比喻兩方面都不得罪,兩邊做好人。
【遼東豕】比喻知識淺薄,少見多怪。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朱浮傳》:“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遼東豕也。”
【吝嗇鬼】吝嗇的或過度節儉的人。
【亂彈琴】比喻胡扯或胡鬧。
【老江湖】指在外多年,很有閱歷,非常世故的人。
【捋虎鬚】比喻觸犯有權勢的人或冒著很大的風險。捋:撫摩。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太公道:‘好卻甚好,只是不要捋虎鬚。’”
【落湯雞】比喻落水或渾身濕透的人。出自明·天然智叟《石頭點》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湯雞子浴風波。”
【馬後炮】象棋術語。比喻不及時的舉動,事後才採取措施。出自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三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後炮,弄的遲了。”
【馬前卒】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
【滿堂紅】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績或到處都很興旺。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紅紙牌兒在當中,點著幾對滿堂紅。”
【滿天飛】形容到處都是。亦作“滿空飛”。出自宋·張元《詠雪》:“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
【冒失鬼】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就算我是個冒失鬼,鬧了個煙霧塵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們想想,難道炕上那個黃布包袱我就含含糊糊的丟下不成?”
【每事問】每件事都要詢問。指凡事都要作進一步的調查。出自春秋·魯·孔丘《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
【門外漢】指對某項知識或技能還沒有入行的外行。出自《五燈會元·天竺證悟法師》:“師舉東坡宿東林偈……曰:祗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訊息?庵曰:是門外漢耳。”
【悶葫蘆】比喻很難猜透而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出自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好著我沉吟半晌無分訴,這畫的是徯幸殺我也悶葫蘆”。
【迷魂湯】比喻迷惑人的語言或行為。出自《全元散曲·點絳唇·贈妓》:“使了些巧心機,那裡有真情實意。迷魂湯滋味美,紙湯瓶熱火猥。”
【鐵公雞】比喻很吝嗇的人。
迷魂陣】比喻使人迷惑而上當的圈套、計謀。出自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二折:“三停刀砍不斷黃桑棍,九稍炮不破迷魂陣。”
【綿里針】棉絮裡面藏著針。形容柔中有剛。也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綿:絲棉。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笑你個風魔的翰林,無處問佳音,向簡帖兒上計稟。得了個紙條兒恁般綿里針,若見玉天仙怎生軟廝禁?俺那小姐忘恩,赤緊的僂人負心。”
【莫逆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莫:沒有;逆:牴觸;交:交往,友誼。
莫須有】原意是也許有吧。後人以此詞借代「誣陷的冤罪」,有憑空捏造之意。出自《宋史·岳飛傳》:“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鳥獸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鳥獸逃散一樣紛亂地散去(多形容敵人潰逃)。出自東漢·班固《漢書·李陵傳》:“今無兵復戰,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報天子者。”
【鳥獸行】像禽獸一樣的行為。指亂倫。出自《周禮·夏官·大司馬》:“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亡。”
【牛馬走】本義指在皇帝駕前像牛馬一樣跑前跑後的人。也泛指供驅使奔走的人。出自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史公牛馬走。”
牛眠地】迷信者指所謂有利於後代升官發財的墳地。出自《晉書·周光傳》:“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夫,謂曰:‘前岡見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
【跑龍套】原指戲曲中拿著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後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出處】:沈從文《跑龍套》:“跑龍套在戲台上象是個無固定任務角色,姓名通常不上海報,雖然每一齣戲文中大將或寨主出場,他都得前台露面打幾個轉,而且要嚴肅認真,不言不笑,凡事照規矩行動,隨後才必恭必敬的分站兩旁。”
【蓬間雀】生活在蓬草間的小鳥。比喻目光短淺,沒有志向的人。蓬:飛蓬;野草;雀:小鳥。出自《莊子·逍遙遊》:“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霹靂手】指斷案敏捷的人。出自《舊唐書·裴漼傳》:“崇義大驚,謝曰:‘公何忍藏鋒以成鄙夫之過!’由是大知名,號為‘霹靂手’。”
【飄飄然】由於迷戀某人或懷有極大的驕傲自大情緒而感到輕飄飄。形容得意。出自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裴湛》:“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雲之意。”
【破天荒】指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出自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四卷:“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日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
【七返丹】傳說中的一種丹藥,有增功保健的功效。出自東方玉《七步驚龍》第四章:“‘七返丹’功參造化,練氣之士,得此一粒,可抵二十年勤修之功,即普通人服之,亦可明目輕身,得享遐齡。”
【麒麟閣】漢代閣名,供奉功臣。指卓越的功勳或最高的榮譽。出自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詩:“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麒麒楦】指裝扮成麒麒的驢子。形容徒有其表的人。麒麒:傳說中的一種代表吉祥的神獸;楦:楦頭,楦鞭子用的木製模型,這裡指驢子。出自唐·張鷟《朝野僉載》:“唐楊炯每呼朝士為麒麒楦。”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乞:求,討。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充國乞骸骨,賜安車駟馬。”
【泣鬼神】使鬼神為之哭泣。比喻詩文感人至深。出自唐·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韻》詩:“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牆外漢】指非局中之人,不屬於某專業或不專於某門知識或藝術的人。出自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慕容垂歌辭》:“我身份自當,枉殺牆外漢。”
【牆有耳】比喻秘密易於外泄。同“隔牆有耳”。語出《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於垣。”《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敲邊鼓】比喻從旁幫腔、攛掇或助勢。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這話須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們旁人只能敲敲邊鼓。”
【敲門磚】敲門的磚石,門敲開後就被拋棄。比喻騙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出自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五:“一日,沖元自窗外往來,東坡問:‘何為?’沖元曰:‘綏來。’東坡曰:‘可謂奉大福以來綏。’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沖元曰:‘敲門瓦礫,公尚記憶耶!’”
【敲竹槓】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以某種口實為藉口來索取財物。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兄弟敲竹槓,也算會敲的了,難道這裡頭還有竹槓不成?”
【翹辮子】清代男人也梳辮子,劊子手殺人時要把辮子提起,翹辮子指殺頭。借指死亡。
【翹尾巴】比喻驕傲或自鳴得意。翹:向上昂起。
【清一色】原指打麻將時由一種花色組成的一副牌。後比喻全部由同一種成分構成。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而且他[佘小觀]賭品甚高,輸得越多心越定,臉上神色絲毫不動。又歡喜做‘清一色’。所以同賭的人更拿他當財神看待。”
【窮折騰】翻來覆去地做某事,沒有任何效果。
【孺子牛】兒童遊戲時牽著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孺子:兒童。
【煞風景】損傷美好的景致。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敗壞興致。同“殺風景”。出自宋·樓鑰《次韻沈使君懷浮岡梅花》詩:“毋庸高牙煞風景,為著佳句增孤妍。”
【守財奴】有錢而非常吝嗇的人。又作“守財虜”“守錢虜”。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五回:“擱不住這班人都做了守財奴,年年只有入款,他卻死摟著不放出來,不要把天下的錢,都輦到他家么。”
【替罪羊】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罪過的羊。比喻代人受過。
【忘形交】不拘身份、形跡的知心朋友。出自《新唐書·孟郊傳》:“孟郊者,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少隱嵩山,性介,少諧合。愈一見,為忘形交。”
【忘年交】即不拘年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出自《南史·何遜傳》:“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五里霧】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出自《後漢書·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
【下馬威】原指官吏剛到任時藉故嚴厲處分下屬顯示出來的威風。後泛指一開始就要壓倒對方的威力。
【眼中釘】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出自《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於除掉的東西
【意中人】心意相知的友人,後多指心中所眷戀的人。出自晉·陶潛《示周祖謝三郎》:“藥石有時閒,念我意中人。”
【一刀切】比喻用劃一的辦法處理情況或性質不同的事物。
【一風吹】比喻完全勾銷(多指決定、結論等)。
【一溜煙】形容跑得很快。
【一窩蜂】一個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鬨鬨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一言堂】原來是指舊時商店掛的匾額,表示買賣公平不二價。後用以反映領導作風不民主,一人說了算。
【裝孫子】裝可憐相
【自己人】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人。
【走著瞧】等著瞧。等過一段時間再下結論,再見分曉。
【座上賓】 座:坐席。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請的客人。
【紙老虎】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執牛耳】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後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威的地位。
【主心骨】可以倚仗、做為憑藉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見,主意。
【直如弦】 像弓弦一樣直。形容為人正直。
……

活學文言

利用成語掌握文言實詞
學習文言文時要判斷一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除了聯繫上下文語境外,還要掌握一定量的實詞意義。教學中,我們在介紹文言實詞時可以引用部分成語,引導學生掌握文言實詞的含義。如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負”這個詞的含義時,可以引用“負隅頑抗”(依仗,憑藉)“忘恩負義”(背棄)“不分勝負”(失敗)等成語。
負荊請罪負荊請罪
利用成語掌握詞類活用現象
詞類活用是古漢語中某個屬於甲類的詞在句子中臨時改用作乙類的一種特殊情況。這種現象也保留在成語中,如學習名詞作狀語時,可以介紹“風起雲湧”“虎踞龍盤”“蠶食鯨吞”“口誅筆伐”“風餐露宿”“日新月異”等成語(加點字均是名詞用作狀語);學習意動用法時,可以介紹“幸災樂禍”“魚肉人民”“幕天席地”“不恥下問”“不遠萬里”等成語(加點字均是意動用法)。
利用成語複習文言句式
要準確翻譯文言文中的句子,就必須能從具體語境中理解和辨別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特殊的文言句式也保留在成語中,如在學習賓語前置句時,可以引用“夜以繼日”“時不我待”“唯才是舉”“一言以蔽之”等成語(加點字均是前置賓語),從而總結出賓語前置的規律:古漢語的疑問句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為了強調介詞賓語,賓語前置;以“之”或“是”為標誌的賓語前置句。
巧用成語介紹背景知識
選入課本中的文言文無一不是名家名作,有許多成語就是從這些作品中流傳開來的,它們有的和作者相關,有的和作品中的主人公相關,有的和作品中的事件相關。因此,教學過程中若能巧用一些成語,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鴻門宴》時,我先在黑板上寫下了“拔山扛鼎”“才氣過人”“棄書捐劍”“取而代之”“破釜沉舟”“政由己出”“錦衣夜行”“沐猴而冠”“杯羹之讓”“四面楚歌”“無面目見江東父老”“霸王別姬”等十二個成語。這十二個成語可以說涵蓋了西楚霸王項羽一生的歷史,包括他的成功與失敗、他的遠見卓識與性格缺陷、他的英雄氣概與兒女情長。
項羽項羽
我先根據前五個成語講了項羽的成功史。然後在總結鴻門宴中項羽為何不殺劉邦的原因時,我又趁機利用後四個成語補充了項羽的性格缺陷。在課文的最後,我利用最後三個成語講述了項羽悲壯的結局:項羽被劉邦軍隊圍困於垓下,“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飲酒帳中,歌別美人虞姬。他率領八百餘人突圍,本欲東渡烏江,但最終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十二個鮮活的成語,激活了一堂課。事實也證明,學生在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是很有收穫的。
巧用成語挖掘文章主題
張溥的《五人墓碑記》寫了五名義士起義、被捕、被殺的經過,並側重描述了他們死時的慷慨激昂,討論了他們死的重大意義,對這五位“激於義”而死的壯士給予了高度讚揚。蘇教版教材把這篇文章編在“號角,為你長鳴”專題的“烈士的抉擇”部分,突出顯示了他們在“生與義”之間選擇“義”的偉大情操。五人是為了正義而捨棄了自己的生命,“義”是五人精神的核心。文章所敘五人抗暴獻身的事跡是義舉,所議的自然是義舉的重大意義,抒發的也是對義舉的崇敬之情。因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一個教學環節,即請學生用帶有“義”的成語來概括各段內容。歸納如下:第一段寫作者為五人立碑的原因是因為五人的死是激昂大義;第二段把五人的死和其他人的死作對比,突出五人之死是捨生取義;第三段寫周公被逮捕時以五人為代表的蘇州市民的抗暴鬥爭,突出五人之死是義無反顧;第四段寫五人面對死亡時的表現,可以說是慷慨就義;第五段把五人的行為和縉紳的行為進行對比,突出五人的忠肝義膽;第六段作者表明寫這篇碑記的目的是表明五人之死是義重泰山。通過這一環節,學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作者為什麼要為這五人作記,明白了這五人用自己的生命在中國的歷史上書寫了一個大大的“義”字,而這“義”應是我們每個人的立身之本。

相關故事

破天荒】唐朝時期,荊州地區50多年沒有舉人到京城應考中過進士,因此被稱為“天荒”,直到唐宣宗時期,有一個荊州舉人劉蛻中了進士,破了天荒。荊州魏國公崔鉉特地獎勵他70萬錢。劉蛻不受並回信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
眼中釘】五代時期,後唐效節指揮使趙在禮起兵反後唐莊宗,擁立明宗,被任命為義成軍節度使,他濫用職權,欺壓民眾,經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軍去攻打當時人們認為是眼中之釘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錢的“拔釘費”,違者處死。
【佼佼者】東漢初年,赤眉軍首領樊崇得知光武帝劉秀不殺降將的訊息後,就率領傀儡皇帝劉盆子及丞相徐宣等30多萬人前來投降,劉秀寬待他們,賞給他們飯菜吃,問他們是否真心投降,徐宣等表示真心歸順,劉秀認為他們是鐵中之鋼、人中佼佼者。
【賤骨頭】賈璉私自娶了尤二姐,王熙鳳將她接回榮國府,正準備想辦法來算計尤二姐時,賈赦將身邊丫頭秋桐賞給賈璉為妾。這秋桐眼中容不下尤二姐,到賈母那裡告狀,賈母沒有核實就感慨說:“鳳丫頭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爭鋒吃醋的。可是個賤骨頭。”
東道主】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重回國執政,為報復鄭國與秦國聯合出兵伐鄭。鄭文公派燭之武去勸秦穆公退兵,說鄭國與秦國不相連,讓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道主去對付晉國,牽制晉國對秦國有好處。秦穆公認為有道理就立即撤軍。
【莫須有】南宋時期,岳飛率領岳家軍英勇抗擊金軍的侵略,所向披靡。金軍聞風喪膽,指使投誠的秦檜回南宋朝廷,離間岳飛君臣的關係。岳飛父子等被秦檜誣陷治罪,韓世忠心中不平,責問秦檜。秦檜說:“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孺子牛】春秋時期,齊景公在空閒時為了引逗庶子荼玩樂,用嘴咬著繩子裝成牛讓荼牽著走,荼十分高興,又唱又跳的,一時得意忘形,摔倒在地,齊景公咬得太緊,冷不防把他的幾顆牙齒給拉斷了。
大手筆】東晉文人王珣從小才思敏捷,膽識過人,20歲時擔任大司馬桓溫的主簿。他經常是口若懸河,下筆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送給他一支像椽子那樣大的筆,預感有大手筆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為晉孝武帝寫祭文。
【一字師】元朝時期,薩天錫送濬天淵入朝,有“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之句,很多人都夸好,只有山東一個老叟認為應將“聞”改為“看”,薩天錫問為什麼要這樣改,老叟說:“唐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薩天錫俯首拜他為“一字師”。
黃粱夢】從前有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盧生,在邯鄲一個客店遇見道士呂翁。呂翁送他一個枕頭,這時店主正開始做黃粱飯,盧生小睡一會,在夢中他中進士做宰相娶美妻,兒孫滿堂,生活美滿。夢醒後,主人的黃粱飯都還沒做熟。
【爛羊頭】漢朝後期,宮廷內部腐敗,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一直不斷,兩派為了拉攏自己的勢力,對外濫授官職,所授的官職名目繁多,小商人、廚子等紛紛穿繡面官服。百姓怨聲載道並編制歌謠:“灶上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
【應聲蟲】傳說洛陽有一個士人得了應聲病,剛一說話喉嚨中應聲,就去問名醫張父仲,張父仲覺得奇怪,日夜思考終於想出一個醫治辦法。立即取《本草綱目》讓他讀,他還是不停應聲,當看到他害怕的地方就不應了。於是張父仲立即配藥醫治,果然治好。
一杯羹】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擔心長期對峙下去對他不利,於是抓了劉邦的父親,揚言劉邦不投降就殺了他父親燉成肉羹吃,劉邦聽說後說我們兩人是結拜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如果殺了的話就分一杯羹給他。項羽聽從項伯的勸告沒有動手殺人。
【中山狼】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簡子在中山舉行狩獵,遇到一隻狼就拚命追趕。狼遇到東郭先生說:“先生能借你的口袋讓我苟延殘喘躲一會,躲過這場災難,我會報答你的大恩的。”東郭先生幫助了狼。後來狼安全跳出布袋撲向東郭先生咬去。
馬生角】戰國後期,秦國與燕國表面修好,互派王室的公子到對方國家去作人質。燕太子丹在秦國作人質,秦王嬴政對他十分無禮與蔑視。太子丹向秦王請求允許他回燕國,秦王說除非馬生角烏鴉白頭才成。太子丹逃回燕國,派荊軻去刺殺秦王。
【敲門磚】古代科舉考試,往往要考八股文,應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練熟,以便在考場上套用。如果沒考中,就說“撞太歲”,冒險撞運氣;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稱之“敲門磚”,進了門完全可以扔掉敲門的磚頭。
【想當然】公元203年,曹操同兒子曹丕率軍攻占袁紹的老巢鄴城,18歲的曹丕見23歲的袁尚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強占為夫人。孔融知道後就寫信給曹操,運用當年周武王把商紂王的寵妃妲己賞給周公的典故。曹操不解,孔融說他根據現在所發生的事情推想過去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