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殿

七佛殿

七佛殿,建於清鹹豐十一年(1816),單檐歇山式,當心間前廊柱下的兩個石礎名叫"僖宗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佛殿
  • 建造時間:清鹹豐十一年(1816)
  • 特點:單檐歇山式
  • 相關:《長阿含.大本經》
七佛名號釋義,佛像特點,

七佛名號釋義

全國有七佛殿的寺廟不多,關於七佛名號,各種佛經所列不一。據《長阿含.大本經》、《增一阿含.不善品》、《七佛經》記載,七佛是指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在這裡,我們必須了解佛教的一種時間概念"劫"。"劫"為梵語劫波的略稱,佛教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再重新開始,這樣一個周期叫做一"劫"。過去若干"劫"組成"過去莊嚴劫",現在若干"劫"組成"現在賢劫",未來若干"劫"組成"未來星宿劫"。過、現、未三劫均有千佛出世。上述七佛的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千佛的最後三位佛,後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的前面四位佛。又,這七佛中除釋迦牟尼佛外,都是過去了的佛。故統稱"過去七佛"。天王殿的彌勒佛,只能稱為修補佛或補處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接班人。據佛經載,彌勒現住的兜率天內院,要經過四千歲(相當於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才下生人間,在華林園的龍華樹下繼續釋迦牟尼之後而成佛。

佛像特點

七佛殿之七佛均為貼金站像,每尊高達一丈六尺,是依據佛經所謂"丈六金身"塑造的。這些塑像按照透視原理,有意把頭部塑得較大,身體略向前傾,人們在像下仰望,卻感到佛像身體直立,比例勻稱,顯示了我國古代塑師高超的藝術水平。
七佛殿中龕背面是韋馱菩薩的站像。據《正法念經》說,韋馱的父親是位國王,國王的第一夫人生了一千個兒子,就是現在賢劫的千佛,釋迦牟尼是千佛中的第四位。韋馱是第二夫人生的,他發誓願說,金剛不壞,童真不破,我要一直保護一千個哥哥轉法輪。於是,他被塑成年輕英武的將軍,頂盔貫甲,右手握金剛杵拄地,正對著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佛,成為護持佛法的天神,相當於佛的"侍衛長"。又傳,唐初高僧道宣(596--667)夢見一位韋琨將軍,是南方增長天王部下八神將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將之首,他童真修行,面受佛囑,周統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三洲巡遊護法事宜,故稱"三洲感應"("四大部洲"之北拘盧洲人民平等安樂,壽足千年,不屬巡遊之處)。後來,佛教就把韋馱和韋琨二人視為一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