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68主戰坦克

Pz-68主戰坦克

Pz-68主戰坦克(英文:Pz-68 Main Battle Tank)是1968年瑞士依照“引進與獨立研製並重的原則” 自行研製的一種主戰坦克。

Pz-68主戰坦克是在Pz-61主戰坦克的基礎上改進而成,主要是用來替代不能行進間射擊和夜戰的Pz-61主戰坦克。Pz-68主戰坦克戰鬥全重39.7噸,裝備了一門英國L7A1型105毫米坦克炮和2挺MG51式7.5毫米機槍,並配有三防裝置。該型坦克不僅加強了火控電子設備,而且更換了MB837Ba-500改進型發動機來增加動力輸出,提高了機動性能,使Pz-68主戰坦克的最高時速達到了55千米,最大公路行程達到了350千米。

1966年瑞士確定立項研製Pz-68主戰坦克 ,並於1968年由瑞士聯邦製造廠開始試製。1968年瑞士軍方訂購該坦克並批量生產,1971年1月Pz-68主戰坦克正式列裝入役瑞士陸軍。截止1974年7月該型坦克全部交付,並成為瑞士裝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1974年,Pz-68Ⅱ型主戰坦克投產。1975年,Pz-68Ⅲ型主戰坦克投產。1978年,最後一批Pz-68Ⅳ型主戰坦克開始裝備瑞士陸軍。2003年Pz-68主戰坦克全部從瑞士陸軍退役。同年Pz-68主戰坦克增強型(Pz-68/88型主戰坦克)轉賣給泰國陸軍。2005年,剩餘的Pz-68主戰坦克陸續被作為廢舊金屬拆解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Pz-68主戰坦克 
  • 外文名:Pz-68 Main Battle Tank 
  • 前型/級:Pz-61主戰坦克 
  • 次型/級:Pz-87主戰坦克 
  • 研製時間:1966~1968年 
  • 服役時間:1971年1月 
  • 國家:瑞士 
  • 製造廠商:瑞士聯邦製造廠 
  • 戰車類型:主戰坦克 
  • 生產數量:390輛(Pz-68主戰坦克170輛;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220輛) 
  • 退役時間:2003年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研製歷程,列裝入役,技術特點,總體布局,防護系統,武器系統,動力系統,火控電子,性能數據,衍生型號,系列型號,改型車輛,服役動態,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50~1953年韓戰期間,美國和北約各國都投入朝鮮半島戰事,而非北約國家的瑞士為應對冷戰時期蘇聯可能的常規軍事威脅,急需組建現代化的裝甲部隊。在無法從歐美國家進口新型主戰坦克的情況下,瑞士啟動本國自行研製主戰坦克的計畫。
Pz-61主戰坦克側視圖Pz-61主戰坦克側視圖
1960~1961年期間,瑞士聯邦國家工程公司研發了Pz-61主戰坦克,在1965年1月~1966年12月期間製造了150輛作為瑞士陸軍裝甲力量的補充。Pz-61主戰坦克因為沒有安裝火炮穩定裝置和夜視器材,不能行進間射擊和夜戰的缺點,致使瑞士重新開啟了新的主戰坦克研製計畫。

研製歷程

1961年服役列裝的Pz-61主戰坦克在1965年被瑞士軍方認定為已經過時的裝備,這促使Pz-61主戰坦克在1967~1970年間逐步升級換代。為此瑞士政府議會在1966年投票通過了關於研發170輛新型主戰坦克的資金方案,這款主戰坦克就是Pz-68主戰坦克。
Pz-61主戰坦克Pz-61主戰坦克
1968年,Pz-68主戰坦克生產了第一輛試驗車。
1971年,Pz-68主戰坦克樣車經過試驗、改進後,開始正式生產。
1983年,Pz-68主戰坦克停產,其間該坦克各種型號總計生產交付了390輛(一說400輛)。
Pz-68主戰坦克只有13%的零件在瑞士製造,發動機、炮塔控制系統等均靠進口。

列裝入役

Pz-68主戰坦克在1968獲得瑞士軍方訂購,並在1971年1月~1974年7月間陸續列裝瑞士陸軍170輛,歸瑞士第四、第十一機械化師使用。該坦克的變型車比較多,有根據Pz-68主戰坦克發展的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Pz-68主戰坦克增強型、自行高炮、裝甲搶救車、裝甲架橋車、155毫米自行高炮、靶車等。
Pz-68主戰坦克後部Pz-68主戰坦克後部

技術特點

總體布局

Pz-68主戰坦克採用傳統的錐形鑄造炮塔。車體分為3個艙,前部是駕駛艙,中央是戰鬥艙,後部是動力艙。Pz-68主戰坦克與Pz-61主戰坦克的不同之處是在炮塔左側增設了彈藥補給口。

防護系統

Pz-68主戰坦克的炮塔是整體鑄造,坦克車體裝甲為軋制的均質裝甲(RHA)結構,並採用傾斜外形,保證坦克自身火炮射程內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能。其中車體正面裝甲最大厚度為60毫米,炮塔最大裝甲厚度為120毫米。該款裝甲不能抵擋住100~105毫米的穿甲彈,只能抵擋小口徑火炮和碎片。
Pz-68主戰坦克側視圖Pz-68主戰坦克側視圖
該型坦克內部裝有較完善的三防裝置。

武器系統

火炮彈藥
Pz-68主戰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英國L7A1型105毫米坦克炮,該炮在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上安裝了熱護套同時改進了抽氣裝置,以增加二氧化碳抽氣效果。
Pz-68主戰坦克Pz-68主戰坦克
Pz-68主戰坦克能發射北約標準的各種彈藥,包括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瑞士研製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榴彈和煙幕彈等,具有比較強的火力。
輔助武器
Pz-68主戰坦克輔助武器是主炮左側並列安裝的制式MG51式7.5毫米機槍。裝填手觀察塔前部裝有1挺制式MG51式7.5毫米高射機槍,高低射角為-4°~+77°。
該坦克配備六個煙霧彈發射器,可發射照明火箭彈,最大射程為1300米。

動力系統

動力裝置
Pz-68主戰坦克的發動機採用聯邦德國MTU公司的MB837Ba-500V8水冷柴油機改進型,輸出功率為660馬力,使坦克的最高時速達到了55千米,最大公路行程達到了350千米。
Pz-68主戰坦克Pz-68主戰坦克
坦克安裝了瑞士製造的傳動裝置中的半自動行星齒輪箱,提供6個前進檔和6個倒檔,同為瑞士自製的傳動裝置雙差速轉向系統,可實現無級和連續轉向。
Pz-68主戰坦克在車內安裝了1台功率為25千瓦的CM636柴油機為輔助動力發動機,在主機不工作時用於驅動風扇和發電機等。坦克採用的瑞士自製帶液力變距器的全自動變速箱,可用方向盤操作控制,駕駛輕便。
行動裝置
Pz-68主戰坦克的履帶系統包括車身兩側的六個雙胎負重輪,履帶後部為驅動輪,履帶前部為誘導輪,履帶上部下面有三個坦克行走時承托履帶的托帶輪。
Pz-68主戰坦克更新了可更換橡膠襯墊和橡膠襯套的履帶,加大了履帶和負重輪輪緣的寬度。

火控電子

Pz-68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採用了新的主炮雙向穩定系統,使坦克具有了行進間射擊的能力。同時,還引入了模擬式彈道計算機、紅外探照燈等,提高了坦克自身的首次射擊/首次殺傷機率和移動射擊的精度。

性能數據

Pz-68主戰坦克參考數據:
基本參數
乘員
4人
戰鬥全重
39.7噸
淨重
38.7噸
單位功率
12.7千瓦/噸
單位壓力
84.4千帕
車全長
9.490米(炮向前)
8.600米(炮向後)
車體長
6.880米
車寬
3.140米
車高
2.880米(至機槍)
2.750米(至指揮塔頂)
火線高
1.960米
車底距地
0.410米
履帶中心距
2.590米
履頻寬
0.52米
履帶著地長
4.430米
性能參數
最大速度
55千米/小時(公路)
燃料儲備
710升
最大行程
350千米(公路)
160千米(越野)
涉水深
1.1米
爬坡度
60%
攀垂直牆高
0.750米
越壕寬
2.600米
動力裝置
發動機
生產公司:聯邦德國MTU
型號:MB837Ba-500改進型
類型:4衝程8V水冷柴油機
功率/轉速:660馬力/2200轉/分鐘
輔助發動機
生產公司:聯邦德國戴姆勒-賓士(Daimler-Benz)
型號:OM636柴油機
功率/轉速:25.7千瓦/2600轉/分鐘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SLM
類型:機械式
前進檔/倒檔數
6/6
轉向裝置類型
液壓無級
懸掛裝置類型
拜勒韋爾碟盤式彈簧
武器裝備
主要武器
L7A1型105毫米線膛炮1門
輔助武器
MG51型7.5毫米機槍1挺
防空武器
MG51型7.5毫米機槍1挺
煙幕裝置
LPz51式80.5毫米煙幕彈發射器(2~3具)
彈藥基數
105毫米炮彈56發
7.5毫米機槍彈5200發
炮塔驅動方式
電液驅動,備以手動
炮塔車長超越控制
火控車長超越控制
炮塔最大迴轉速度
360°/9.5秒
火炮俯仰範圍
-10°~+21°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
20.8°/秒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有
垂直向:有
測距儀類型
光學合像式
裝架結構
裝甲厚度
15~120毫米
車載設備
電氣系統電壓
24伏
蓄電池
4個/6伏/1200安時

衍生型號

系列型號

1、Pz-68Ⅱ型
1974~1977年間,瑞士陸續生產了50輛(一說60輛)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即Pz-68Ⅱ型主戰坦克,主要改進處是加裝了火炮熱護套,加厚了瞄準鏡周圍的裝甲蓋板。而且針對1974年前服役的170輛Pz-68主戰坦克升級為Pz-68Ⅱ型主戰坦克的工作。其中25輛車況良好的Pz-68Ⅱ型主戰坦克,在1993年被升級改造為Pz-68/88型主戰坦克。
2、Pz-68Ⅲ型
1975年,瑞士議會再次授權生產110輛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並命名為Pz-68Ⅲ型主戰坦克(又稱Pz-68/75型),該款1975年推出的坦克主要改進加大了炮塔尺寸,安裝了新型火炮雙向穩定器、新型炮長瞄準鏡,並對炮塔的液壓操縱部分換裝了新型冷卻裝置等,同時改進了炮彈箱、三防裝置等。1993年,所有服役的110輛Pz-68Ⅲ型主戰坦克升級改造為Pz-68/88型主戰坦克。
Pz-68主戰坦克Ⅲ型側視圖Pz-68主戰坦克Ⅲ型側視圖
3、Pz-68Ⅳ型
1978年軍方最後訂單的60輛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被命名為Pz-68Ⅳ型主戰坦克。該款坦克僅有一些小的改進。1983~1984年間完成製造的60輛Pz-68Ⅳ型主戰坦克,在1993年升級改造為Pz-68/88型主戰坦克。
4、Pz-68/88型
1988年,瑞士在195輛Pz-68主戰坦克上改裝新的火控系統,由霍尼韋爾公司所屬的聯邦德國子公司提供技術,瑞士康特拉弗斯公司特許製造,將Pz-68主戰坦克的使用壽命延長到21世紀初。這些坦克在1993年升級為Pz-68/88型主戰坦克,其中滅火系統得到加強,並安裝計算機化管理系統,配備一個穩定瞄準具和集成雷射測距儀,裝備炮膛軸線和瞄準具光軸的對準系統,安裝改進的懸掛裝置和集體防護系統。改造升級後的坦克在瑞士陸軍服役到2003年,同年該批195輛Pz-68/88型主戰坦克轉賣給泰國。

改型車輛

1、自行高炮
自行高炮於1978年8月由康特拉弗斯公司研製,採用Pz-68主戰坦克底盤,1979年4月完成樣車,安裝了與聯邦德國獵豹(Gepard)防空自行高炮相同的雙管35毫米火炮和炮塔。
2、裝甲搶救車
1967~1968年,改型裝甲搶救車採用Pz-61主戰坦克底盤完成首輛樣車,1970年完成首批生產型車,稱為Entp Pz65。該車乘員為5人,全重38噸,裝有1挺制式MG51式7.5毫米機槍和8具煙幕彈發射器。
該車的車體由鑄件焊接而成,乘員和絞盤艙設在車前部,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後部,在車體左前方配備了出入艙口。懸掛裝置為碟形彈簧,有6對負重輪,主動輪後置,誘導輪前置。車體有儲存箱,車內有三防裝置。
3、自行榴彈炮
20世紀60年代中期,瑞士陸軍高層決定對瑞士陸軍炮兵部隊的火力進行升級。為此,瑞士國內的兵工廠等部門在國防部的組織下研發生產了Pz-68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該車採用Pz-68主戰坦克底盤,已完成樣車,該型自行火炮(Panzer-Kanone 68)未投產。
4、裝甲架橋車
改型裝甲架橋車採用Pz-68主戰坦克底盤,架設平推式橋樑,最大承載能力為60噸,標準承載能力為50噸,橋總長為18.23米,乘員3人,全車重44.6噸。
該車的鋁合金橋體系板桁結構,由兩條車轍道和橫向聯結件組成,主要作單跨橋使用,但也可作雙跨或多跨橋用(這時還需要專用的橋樑運輸車)。橋車是以Pz-68Ⅱ型主戰坦克為基礎車改裝的,零部件的通用程度高,因此既便於保養,又降低了造價。
改裝靶車改裝靶車
1974-1977年,裝甲架橋車共交付了30輛,並服役使用到2011年。
5、改裝靶車
Pz-68主戰坦克的特種變型車,用於訓練反坦克射手,稱為PzZielfz68。該車有重型裝甲炮塔和假炮,車體上裝有附加裝甲,兩側有裝甲裙板,重38噸,乘員2人。

服役動態

1974年,獲得瑞士軍方首批50輛訂單的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被命名Pz-68Ⅱ型主戰坦克,主要改進加裝了主炮熱護套,加厚了瞄準鏡周圍的裝甲蓋板。
1975年,瑞士軍方追加的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被命名Pz-68Ⅲ型主戰坦克,也就是Pz-68/75型主戰坦克。該型坦克則是安裝了新型火炮雙向穩定器、新型炮長瞄準鏡,在炮塔的液壓操縱部分換裝了新型冷卻裝置等,此外還改進了炮彈箱和三防裝置等。
1978年,Pz-68主戰坦克改進型最後獲得瑞士軍方60輛批次的訂單,被命名為Pz-68Ⅳ型主戰坦克。該型坦克於1984年4月全部交貨,總計生產了220輛。
1979年,Weltwoche周刊發表了一篇關於現役Pz-68主戰坦克的報導,引發了Pz-68主戰坦克相關的眾多政治醜聞。瑞士陸軍裝甲部隊總司令表示,Pz-68主戰坦克“不適合作戰”,導致議會成立了專家調查委員會來裁決這一事件。專家調查組報告認定Pz-68主戰坦克確實存在技術問題,並導致時任國防部長魯道夫·格尼辭職。事後瑞士軍方為保證Pz-68主戰坦克在20世紀90年代穩定服役,開始啟動Pz-68主戰坦克的現代化改進。
1988年,瑞士軍方宣布Pz-68主戰坦克升級方案,以便將它們的使用壽命延長到21世紀初。經過改裝完工的195輛Pz-68主戰坦克稱為Pz-68/88型主戰坦克。
Pz-68主戰坦克的四個系列總計生產服役了390輛,在瑞士陸軍一直服役至2003年。

總體評價

Pz-68主戰坦克還存在若干缺陷:該坦克的變速器系統的工作方式,使倒檔之前必須停車,難以“適合”現代作戰;另外當座艙加熱器件啟動時,主炮容易出現非控開火;坦克使用一段時間後,油箱容易破裂。Pz-68主戰坦克沒有配備NBC(核、生物、化學)套件,無法為坦克乘員提供相應防護。最後是無線電套件干擾轉台過程中的信號,出現非人員控制下的調頻。
2006年鋼鐵閱兵式上的Pz-68主戰坦克2006年鋼鐵閱兵式上的Pz-68主戰坦克
Pz-68主戰坦克的炮塔轉動的控制電路頻率與車載無線電電台相同,當電台在滿功率運行時,炮塔會受到不穩定的影響而非操控轉動,導致車輛無法正常開火攻擊敵方裝甲車輛。在作戰過程中必須關閉無線電,以保證戰鬥過程中正確使用炮塔,因此又影響了戰鬥中的坦克與其他作戰單位的聯繫。另一個缺陷是錯誤的車內電路設計,會導致主炮在發射過程中,自動打開加熱系統。(militaryfactory、tanks-encyclopedia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