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T(兩棲登入車)

LVT(兩棲登入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LVT是兩棲登入車,島嶼爭奪戰中的急先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得到了廣泛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LVT
  • 屬性:兩棲登入車
  • 特點是:海戰和島嶼爭奪戰
  • 建造方:美國
  • 作戰優勢:對複雜登入環境適應力強
發展過程,作戰履歷,總結,

發展過程

出身簡樸--工程車改裝而來
LVT1“鱷魚”使坦克等裝甲車輛能強渡江河和近海登入作戰,是一個由來已久的想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隊就以Ⅸ型坦克為對象,進行了一次水上浮渡試驗,取得了成功。20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國家都對發展水陸兩用戰車產生了濃厚興趣。其中,最為成功、生產量最大的,當屬美國研製的LVT履帶式登入車。  美國履帶式登入車的發展,始於1935年。這一年,美國工程師唐納德·羅布林設計了一種履帶式水陸兩用車輛,用於在佛羅里達州的沼澤地進行水上救援工作。將這種車稍加改裝,便成了水陸兩用的平底登入車。從它的外形和水陸兩用的特性,附近居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鱷魚”(Alligator)。想不到,這個名字就這樣叫開了。至今在《英漢字典》里,Alligator就有“鱷魚”、“水陸平地兩用車”等多種釋義。  第一輛“鱷魚”的樣車,樣子很奇特,與其說它像車,莫如說它更像一條船。由於它的速度太低,整體質量太大,水上的操縱性太差,根本無法實際套用。  “鱷魚”的第二輛樣車於1937年製成。這輛樣車已經像個履帶式登入車的樣子了,並引起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極大興趣。到1941年,美海軍共訂購了200輛“鱷魚”車。在第二輛樣車的基礎上稍加修改,隨即定名為LVT1履帶式登入車。其實,LVT就是Landing Vehicle,Tracked(履帶式登入車)的縮寫。實際上,LVT是一種履帶式兩棲裝甲輸送車。  LVT履帶式登入車的出現,提高了登入作戰中從艦到岸這一重要階段的推進速度,保證從艦到岸作戰的連續性,避免上岸時不必要的傷亡,使“兩棲作戰重新成為一種理想的作戰形式”。  第一批LVT1於1941年7月生產出來,為發動機橫置的布置方案,剛性懸掛,無裝甲防護,車上未裝武器。從外形上看,LVT1既像車,又像船,但圓滑的車首部說明它更像一條船。履帶兩側用薄鋼板覆蓋著,既增大了浮力,又減少了水的阻力。就連它的履帶也很特別,履帶的爬齒較高,提高了履帶划水的有效性,增大了航速,但在陸地上行駛時,對路面的破壞較大。從車體結構圖中可以看出,與其說它是車體,莫如說它是船體。為減輕整體重量,採用了桁架架構;為加大浮力,車體兩側都加了浮箱。
發展迅速--多種型號齊登場
LVT1自重7.8噸,車長6.552米,車寬2.948米,車高2.476米,可運載25人或運載2噸貨物,動力裝置為水冷汽油機,最大功率為120馬力(後提高到150馬力),陸上最大速度19千米/小時,最大行程240千米;水上最大航速1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96千米。對於二戰時期履帶式划水車輛來說,這已經是相當高的航速了。但是,由於它採用剛性懸掛,加上發動機的功率不高,陸上行駛時的最大速度較低,這也是LVT1的重大缺點之一。LVT1的生產總數為1 225輛。1941年1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正是以LVT1組建了美軍第一個兩棲運輸車營。1942年8月,LVT1首次在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的瓜達卡爾納島的戰鬥中執行後勤補給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有裝甲防護的LVT1,稱為LVT(A)1,共生產了509輛。
裝4.5英寸火箭發射器的LVT(A)4兩棲戰車裝4.5英寸火箭發射器的LVT(A)4兩棲戰車
LVT2“水牛”LVT1裝備部隊不久,軍方就著手研製它的改進型。改進的重點是提高它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以及改善水上航行時的穩定性。其措施是使車體加長了約1.5米,車寬增大了約300毫米,使車輛的浮力儲備提高。此外,懸掛裝置和履帶也有重大改進。整個改進項目多達100多項,這使LVT2的性能比起LVT1來有大幅度的提高。1942年6月,由FMC公司生產出第一輛LVT2,美國軍方給它起了個很形象的名字叫“水牛”(Water Buffalo)履帶式登入車。順便提一句,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期間,人民解放軍從國民黨軍隊手中繳獲了許多“水牛”兩棲裝甲輸送車。在此基礎上,解放軍於1949年11月組建了人民軍隊的第一個水陸戰車團(轄3個水陸戰車營)。這些“水牛”在解放戰爭後期,為人民解放事業效過力。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國產的63式水陸坦克裝備部隊,“水牛”水陸戰車團才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LVT2也是採用發動機後置的總體布置方案,發動機的動力通過1根很長的傳動軸傳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主動輪在前。戰鬥全重增加到13.72噸,車長7.97 有裝甲的,稱為LVT(A)2兩棲裝甲車,戰鬥全重比LVT2增加了1.6噸。早期的LVT2和LVT(A)2上,一般未裝武器。但後期生產的,一般裝上了1挺12.7毫米機槍和1挺7.62毫米機槍。有的部隊還在LVT(A)2上加裝了火焰噴射器或37毫米機關炮,有的還在機槍前面加裝了防盾。這些改裝都是在戰地進行的。LVT2和LVT(A)2的生產總數達到3 412輛。不妨說,LVT2才奠定了LVT系列兩棲裝甲車的基礎。在太平洋戰場上,LVT2的參戰次數要遠遠高於LVT1,在塔拉瓦島塞班島硫磺島莫羅泰島、林加廷灣、關島萊特島等諸次島嶼爭奪戰中,都可以見到LVT2和LVT(A)2的蹤影。在歐洲戰場上,在強渡萊茵河戰役中,LVT2和LVT(A)2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米,車寬3.25米,車高2.64米,可運載24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1.4噸軍用物資。其動力裝置為7缸星型航空汽油機,最大功率為200馬力。陸地行駛時的最大速度為32.2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83千米;水上最大航速12千米/小時,最大航程322千米。可以看出,機動性較LVT1有全面提高。其懸掛裝置採用扭轉彈性懸掛裝置,它和今天常用的扭桿式懸掛裝置不完全相同,負重輪的曲臂固定在軸上,而軸則固定在填有橡膠的管內,利用橡膠的扭轉彈性來吸收振動,這種做法很罕見。履帶採用了W型(或稱“麥當勞”型)鑄鋁爬齒,增加了划水的有效性。
LVT(A)-2兩棲登入車LVT(A)-2兩棲登入車

作戰履歷

首戰失利--塔瓦拉環礁突擊戰
1943年初,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上將急於打破僵局。他重新策劃了一條反攻軸線,擬用較少的兵力沿密克羅尼西亞直指日本。2月,在舊金山,金上將把自己的中太平洋戰略告知了尼米茲,讓他研究攻占馬紹爾群島的可行性。6月,美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下達了占領馬紹爾群島的指令。但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人員一致堅持:如欲攻擊馬紹爾群島,必須先行攻占其東南方向的吉爾伯特群島,以獲得空中偵察和轟炸的便利。尼米茲說服了出席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將領。7月,會議決定:首先攻占吉爾伯特群島。
以富納富提島和坎通島為基地的美陸軍第7航空隊,將動用100餘架“解放者式”轟炸機、24架“卡塔林納式”水上飛機和24架PV-l巡邏轟炸機,轟炸吉爾伯特,以破壞日軍工事、殺傷敵方人員。派潛艇和偵察飛機,預先對塔拉瓦進行周密偵察和拍照。命令利維少將從速調集足夠數量的供應艦、修理船、拖船、掃雷艇、駁船、彈藥船和13艘艦隊油船,攜帶食品、醫藥用品、各種彈藥、登入機械、通訊器材和燃料.以確保艦隊的海上補給。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舊金山等地區,都要為“電流”戰役進行後勤支援。調遣完畢,各部兼程趕赴作戰海域。陸戰二師師長朱利安·史密斯少將,根據軍部指令親自主持制訂了在塔拉瓦主島貝蒂歐的作戰計畫。登入方案是:避開日軍設防堅固的南岸,登入艇隊從環礁缺口的水道進入礁湖,在日軍設防似乎較弱的北岸登入。從西到東,灘頭地點定為“紅一”、“紅二”、“紅三”。每灘登入一個營。計畫用125輛履帶兩棲車分幾批輸送部隊上岸。登入艇要儘量近岸,以減少兩棲車往返距離。如不出意外,D日(登入日)美軍將橫掃全島,占領機場,並封鎖住貝蒂歐東南端的日軍殘部;次日將予以全殲。
11月20日凌晨,陸戰2師吃過了傳統的出征早餐——紐西蘭牛排雞蛋,隨後檢查裝具,準備出戰。4時,各登入運輸艦開始放下小型登入工具。5時零5分,“馬里蘭”號戰列艦彈射艦載校射飛機,雖然“米德”號驅逐艦同時施放煙霧進行掩護,但彈射起飛的火光還是被日軍發現,日軍海岸炮隨即開始射擊,希爾立即下令還擊,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主炮開始齊射,猛烈的炮火將小小的比托島幾乎全部籠罩住,但日軍的海岸炮還在不斷射擊,而且越來越準,希爾只得指揮軍艦轉移陣位,以便進行反炮火射擊。5時45分,不知什麼原因艦載機並沒有按計畫準時飛來,由於希爾的旗艦“馬里蘭”號戰列艦通信設備在進行了兩次主炮齊射後就失靈了,也就無法詢問催促航空火力支援大隊。6時15分,從三艘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終於來到了,此時比托島上已經濃煙滾滾,烈火熊熊,由於美軍進行艦炮射擊時使用的都是爆破彈,將島上炸得塵土飛揚,遮天敝日,飛行員根本看不清地面目標,加上艦炮火力相當密集,在這種情況下飛機進行低空精確攻擊十分危險,因此艦載機的對地攻擊只進行了短短七分鐘就匆匆結束。艦炮火力準備繼續進行,在兩個多小時的艦炮準備中,美軍共發射了3000多發炮彈,小小的比托島幾乎每平方米都承受了一噸的炮彈,似乎一切都被炸光了,在這樣猛烈的炮火下島上似乎不可能再有生物存活,但美軍大大高估了炮火準備的效果,日軍大多數工事特別是火炮掩體都深埋在地下,只有用大口徑火炮使用延時引信炮彈才能將其摧毀。美軍缺乏對岸上點狀目標射擊的經驗,速度太快,以致炮彈爆炸的煙霧遮掩了目標,看看雖然烈焰濃煙,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如此大規模火力準備的唯一成效就是將日軍的通信線路全部炸斷,使其指揮部與各部隊之間的聯繫全部中斷。 美軍在實施艦炮火力準備的同時,“追蹤”號和“必需”號兩艘掃雷艦清掃並標示出安全進入礁湖的航道,引導“林哥德”號和“達希爾”號驅逐艦駛入礁湖進行近距射擊,接著“阿希蘭”號船塢登入艦也駛入礁湖。
但當登入的美軍沖向灘頭時卻發現,由於暗礁密布,大量常規登入艇擱淺,美海軍陸戰隊員不得不徒步100餘米上灘,期間遭日軍機槍無情射殺。此時僅有的能有效突破礁石區的就是LVT登入艇,但此戰LVT登入艇僅有91輛,且由於裝甲薄弱,加之守島日軍火力兇猛,三輪登入後只有少量還能行動,這迫使美軍只能等待漲潮,將剩餘的重武器運上海灘,直至第二天上午才得以繼續進攻。
此戰作為太平洋戰爭中及其慘烈的一戰編入了遊戲《榮耀勳章 血戰太平洋》,作為教程和最後一關,真實再現了塔瓦拉環礁之戰的慘烈。
戰爭英雄--沖繩島戰役顯神威
塔瓦拉戰役後,LVT登入艇的價值得到了充分證明,其履帶底盤可以更好的應對太平洋島嶼複雜、礁石密集的登入環境,其數量也進一步增加。在沖繩島戰役中,一共有1 400多輛LVT參戰,創下了一次戰役中LVT參戰數量的新記錄。其中,有1 162輛LVT系列兩棲裝甲車用於登入作戰,起到其他兵器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搶灘登入的第一波作戰中,海軍陸戰隊有210輛LVT3衝上灘頭陣地,輸送數千兵員搶灘奪陣。守島日軍玩的是“防守反擊”的把戲,放棄了灘頭的抵抗,力圖在隨後的洞穴爭奪戰中大量殺傷美軍。搶灘登入作戰的“意外順利”,使指揮登入作戰的特納將軍也不禁飄飄然起來。特納在1945年4月8日發給戰役總指揮尼米茲上將的電文中說:“也許我是痴想,但看來日軍已經停止抵抗,至少在這一地區是如此。”然而,尼米茲卻保持清醒的頭腦,他的回電很簡單:“刪去‘痴想’後面的那些話吧!”果不其然。在美軍隨後的推進中,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日軍依託起伏的丘陵地和綿延的洞穴構成的堅固防禦工事,給美軍以重大的殺傷。南線的美軍第24軍的三個師激戰五晝夜只前進了幾米。美軍的大部隊打了兩個多月才攻下了沖繩首府那霸
沖繩島戰役中,有24輛LVT在登入艦上被“神風”特攻機擊毀。在隨後的戰鬥中,又有少量LVT被擊毀。在陸上作戰中,主要是洞穴爭奪戰,步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LVT(A)4和美軍的噴火坦克一道,連轟帶燒,殺傷了大量的日軍守敵,對最終消滅守島日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館中的LVT(A)-4水牛兩棲登入車博物館中的LVT(A)-4水牛兩棲登入車

總結

作為二戰的著名運輸載具,LVT登入艇充分證明了其作戰價值,被大量運用到太平洋戰場的島嶼爭奪戰中,為美軍取勝立下了汗馬功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