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軍隊

英國軍隊

英國皇家海軍起源於都鐸王朝,陸軍則源於英國內戰,這兩者共同構成了現代英國軍隊的前身。從那時到現在500多年,除北美獨立戰爭外,英國軍隊總是勝利的一方,是世界上勝率保持最長久的軍隊。極盛時期,英國以世界千分之一的陸地面積統治了世界1/4的區域,如今的大英帝國雖然已經解體,英國國土僅限於不列顛群島及分散在海外的海外領地,但英國軍隊的綜合實力仍能保持世界前列,並且還擁有先進的核武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國軍隊
  • 所屬英國
  • 軍種:海陸空
  • 實力:世界五強
歷史,軍種,陸軍部隊,皇家部隊,陸軍航空兵,皇家炮兵,傘兵團,傳統影響,皇家海軍,皇家空軍,國防體制,武裝力量,軍交,核力量,預備,駐外,陸軍軍銜,構想,思想,信息戰,

歷史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面積24.41萬平方千米,人口6605萬(2017年)。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13000億美元,1998年國防預算372億美元。
英國軍隊曾經是一頭雄獅。嚴格古板的步伐,象徵著數百年間形成的軍事傳統。1640 年的資產階級革命,喚醒了英國人的擴張精神,從查理大帝之後便已休眠的獅心,開始有力地跳動起來。他們不再安於困守不列顛島的現狀,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茫茫海洋。第一個擄獲物是荷蘭。英國海軍在1652 年戰爭開始後的兩年時間裡,從荷蘭人那裡奪得了1700 艘商船作為戰利品。信奉基督教的英國人真應該感謝上帝。在他們遇上勁敵法國人之前,擁有了瓦特的蒸氣機,並由此開始了工業革命。1805 年的特拉法爾加大海戰,霍雷肖·納爾遜用堅船利炮打敗了法國艦隊,使英國成為時逾百年的海上霸王。隨後,威靈頓指揮英國陸軍在滑鐵盧擊垮了拿破崙的軍隊,這標誌著當時的世界已經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抵擋這頭雄獅的利爪。從此二百年後,整個世界成了它的狩獵場。
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和美洲,世界的每一處都有英國的殖民地。 從大西洋、印度洋到太平洋,隨時可以看到米字旗象獅鬃一般在風中抖動。巔峰時期,英國殖民地的面積竟超過本土110 倍,當斜陽映在倫敦白金漢宮的窗欞上的時候,晨曦正照耀在澳大利亞總督升起的米字旗上。這就是日不落帝國的極盛景象。
英國軍隊英國軍隊
帝國的秩序主要靠英國軍隊來維護。英國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隊,並最先將其用於戰爭,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立空軍的國家。英國還是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它不僅在軍事技術上長期領先於世,而且還提供了一種現代軍隊的典型,產生了象富勒、利德爾·哈特這樣出色的軍事思想家,湧現了斯利姆等一代名將。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國力受到極大削弱。殖民地一塊接一塊地獨立,英帝國處於收斂狀態,逐漸成為空懷全球抱負卻只有地區實力的二流國家。英國軍隊強調要貫徹“少而精”的原則,1997年英國正規軍不過25 萬人,必須依靠北約盟國來保衛英國的利益和安全。馬島之戰是英國為殖民地而打的最後一仗,儘管英國取得了戰場勝利,但其實已是強弩之末。
現英國擁有全球其中一支有權威、高科技、及無所不包的軍隊。世界上第三的軍費開支。併兼為全球第二大軍事科學、工程及科技的開銷國。英國國家戰略的核心是: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維護英國的國際地位;依靠和藉助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來保衛歐洲和英國本土的安全,並擴大英國在歐洲的影響;積極加強與大英國協國家的聯繫,保護其廣泛的海外利益。
英國軍事工業發達,武器裝備的現代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軍事工業規模可觀、種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獨立研製包括戰略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某些技術和裝備居世界一流水平。英國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出口類別包括軍用飛機、戰術飛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設備。
陸軍:英國陸軍的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軍隊部署快、行動靈活、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強。
皇家空軍:英國以龍捲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
英國軍人英國軍人
皇家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以上數據為2004年狀況).

軍種

陸軍部隊

擲彈兵衛隊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冷流衛隊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蘇格蘭衛隊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英國軍隊
英國軍隊
愛爾蘭衛隊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4裝甲旅
威爾斯衛隊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5師第160旅
皇家直布羅陀團[本土軍],隸屬英軍駐直布羅陀總部
英國軍隊
第21特別空勤團[本土軍],英軍特種部隊
第22特別空勤團,英軍特種部隊
第23特別空降團,英軍特種部隊
說明:步兵是英國陸軍最大的兵種,番號也豐富多彩,體現了英國歷史。英軍步兵營大致相當於美軍步兵營級別,但許多當代的步兵團並沒有營編制,團本身只有營規模。裝甲步兵=武士步兵戰車,機械化步兵=薩克迅輪式裝甲車,輕步兵=徒步步兵,傘兵=空中突擊
英國陸軍現有5個師建制,但只有第1裝甲師和第3(機械化)師是常備作戰部隊,第2、4、5師平時為行政單位,其中第4師還承擔倫敦警備任務
英國陸軍
兵力為11.39萬人,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3個軍區、1個裝甲師、1個機械化師、1個空中機動師、14個步兵旅部。
主戰坦克:“挑戰者”386輛。
挑戰者坦克挑戰者坦克
裝甲偵察車:“大彎刀”315輛、“佩刀”127輛、“狐狸”11輛。
步兵戰車:“勇士”575輛、“拉登”11輛。
裝甲輸送車:AFV-432型693、“薩拉遜”5輛、“斯巴達人”526輛、“薩克森”657輛。
牽引炮:105毫米217門、140毫米1門、155毫米47門。
自行炮:155毫米179門。
火箭炮:227毫米63門。
迫擊炮:81毫米543門。
反坦克飛彈:“米蘭”793具、“旋火”48具、“陶”式若干具。
地空飛彈:“輕劍”24部、“星光”56部、“標槍”約298部。
飛機:7架。
直升機:299架。WAH-64阿帕奇67架,“支奴乾”運輸直升機,“美洲獅”直升機,“松鼠”直升機,“大山貓”直升機,“默林”EH-101直升機,“島民”觀測通訊機,“不死鳥"無人機
陸軍步兵
皇家蘇格蘭團/皇家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第52低地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51旅
威爾斯親王皇家團/女王皇家漢密爾郡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3師第1機械化旅
威爾斯親王皇家團/女王皇家漢密爾郡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第4師第3步兵旅
威爾斯親王皇家團/女王皇家漢密爾郡團第3營[本土軍],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皇家步兵志願營[本土軍],隸屬第4師第145旅
倫敦團[本土軍],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國王皇家邊防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賽普勒斯總部
蘭開夏郡與坎布萊恩志願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42旅
皇家火槍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7裝甲旅
皇家火槍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9步兵旅
廷尼蒂斯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15旅
西米德蘭團[本土軍],隸屬第5師第143旅
國王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3師第19機械化旅
國王切斯郡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42旅
皇家阿爾及利亞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皇家阿爾及利亞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第5師第160旅
東英格蘭團[本土軍],隸屬第4師第49旅
戴文郡與多塞特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步兵旅
步兵志願團[本土軍],隸屬第4師第43旅
輕裝步兵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20裝甲旅
輕裝步兵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賽普勒斯總部
東西萊丁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15旅
威爾斯親王約克郡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8步兵旅
綠色愛德華團/亞利山德拉與威爾斯親王約克郡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8步兵旅
皇家蘇格蘭高地人火槍團/瑪格麗特公主格拉斯格與艾爾郡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步兵旅
切斯郡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機械化旅
皇家韋爾奇火搶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皇家威爾斯團/第24與第41步兵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20裝甲旅
國王蘇格蘭邊防衛隊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9機械化旅
皇家愛爾蘭團/第27、83、87與北愛爾蘭防衛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9機械化旅
皇家愛爾蘭團/第27、83、87與北愛爾蘭防衛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9步兵旅
皇家愛爾蘭團/第27、83、87與北愛爾蘭防衛團第3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步兵旅
皇家愛爾蘭團/第27、83、87與北愛爾蘭防衛團第4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8步兵旅
皇家愛爾蘭遊騎兵團,隸屬第5師第107旅
皇家廓爾喀團第1營(輕步兵)
皇家廓爾喀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第4師第2步兵旅
皇家綠衣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皇家綠衣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皇家部隊

皇家王室
親衛隊(裝甲偵察),隸屬第4師
藍色皇家衛隊/皇家騎兵衛隊與第1龍騎兵團,隸屬第4師
第1女王龍騎衛隊(裝甲偵察),隸屬第3師
皇家蘇格蘭龍騎衛隊(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7裝甲旅
皇家龍騎兵衛隊(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4裝甲旅
女王皇家匈牙利衛兵團/女王親衛隊與皇家愛爾蘭團(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20裝甲旅
第9與第12皇家槍騎兵團/威爾斯親王衛隊(裝甲偵察),隸屬第1裝甲師
國王皇家匈牙利衛兵團(裝甲),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輕型龍騎兵團(裝甲偵察),隸屬第1裝甲偵察旅
女王皇家槍騎兵團(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4裝甲旅
第1皇家坦克團(核生化偵察)
第2皇家坦克團(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7裝甲旅
說明:皇家裝甲兵團大致相當於美國陸軍裝甲營/騎兵中隊級別,裝甲=裝備挑戰者-2主戰坦克,裝甲偵察=彎刀裝甲偵察車,核生化防禦=德制狐狸核生化偵察車
皇家工兵
皇家蒙矛斯郡義勇工兵團,隸屬第29工兵旅
皇家工兵學校第1團
皇家工兵學校第2團
第21工兵團,隸屬第1裝甲師
第22工兵團,隸屬第3師第1機械化旅
第23工兵團,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第25工兵團,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
第26工兵團,隸屬第3師
第28工兵團,隸屬第1裝甲師
第32突擊工兵團,隸屬第1裝甲師
第33彈藥銷毀工兵團,隸屬第29工兵旅
第35工兵團,隸屬第1裝甲師
第36工兵團,隸屬第3師
第38工兵團,隸屬第3師
第39空中支援工兵團,隸屬第12工兵旅
第42地質工兵團
第71蘇格蘭志願工兵團,隸屬第12工兵旅
第73空中支援工兵團,隸屬第12工兵旅
第75工兵團,隸屬第29工兵旅
第101彈藥銷毀工兵團,隸屬第29工兵旅
第59獨立突擊工兵中隊,隸屬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
第101獨立突擊工兵中隊,隸屬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
第62賽普勒斯工兵支援中隊,隸屬英軍駐賽普勒斯總部
說明:皇家炮兵團大致相當於美軍工兵營級別,皇家工兵中隊相當於美軍工兵連級別
皇家電子與機械工兵序列
第1裝甲師第1營
第1裝甲師第2營
第1裝甲師第3維修營
第3師第4營
第3師第5營
第3師第6營
第16空中突擊旅第7直升機支援營
第5師第101志願營
第2師第102志願營
第4師第103志願營
說明:皇家電子與機械工兵是英國陸軍的勤務支援兵種,大致相當於美國陸軍彈藥兵.

陸軍航空兵

第1陸航團,隸屬第1裝甲師,裝備大山貓突擊直升機和小羚羊偵察直升機,目前正在換裝美制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第2陸航團(訓練)。
第3陸航團,第4陸航團,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裝備大山貓突擊(武裝)直升機和小羚羊偵察直升機。
第5陸航團,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裝備大山貓突擊直升機和島人多用途飛機。
第7陸航團,隸屬第4師,裝備大山貓突擊(武裝)直升機和小羚羊偵察直升機。
說明:英陸航團大致相當於美陸航營級別

皇家炮兵

皇家炮兵第1團(自行式),隸屬第3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3團/利物浦與曼切斯特炮兵團(自行式),隸屬第1裝甲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4團(自行式),隸屬第1裝甲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5團(目標索取校正),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7團/空降炮兵團(牽引式),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皇家炮兵第12團(防空炮兵),隸屬第1裝甲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14團(訓練)
皇家炮兵第16團/倫敦與肯特炮兵團(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皇家炮兵第19團/蘇格蘭高地人炮兵團(自行式),隸屬第3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22團/威爾斯炮兵團(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皇家炮兵第26團/西米德蘭炮兵團(自行式),隸屬第1裝甲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29突擊團(牽引式),隸屬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
皇家炮兵第32團(火箭炮),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39團/杜翰與諾森伯蘭炮兵團(火箭炮),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40團/低地炮兵團(自行式),隸屬第3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47團/漢密爾郡與薩克斯炮兵團(防空炮兵),隸屬第3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100團[本土軍](牽引式),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101團[本土軍](火箭炮),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103團[本土軍](防空炮兵),隸屬第5師
皇家炮兵第103團[本土軍](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皇家炮兵第105團[本土軍](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皇家炮兵第106團[本土軍](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說明:皇家炮兵團大致相當於美野戰炮兵/防空炮兵營級別,自行式=155毫米AS90自行榴彈炮,牽引式=105毫米L118牽引榴彈炮,防空炮兵=星光攜帶型防空飛彈或輕劍野戰防空系統,火箭炮=美制MLRS自行火箭炮。本土軍是英軍的預備部隊,大致相當於美陸軍國民衛隊。

傘兵團

傘兵團第1營,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傘兵團第2營,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傘兵團第3營,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傘兵團第4營,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路易斯親王蘇格蘭高地人團第1營,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9步兵旅
西福斯、戈登與卡梅倫高地人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第51高地人團[本土軍],隸屬第2步兵師第51步兵旅
黑表團/皇家高地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7裝甲旅
威爾斯親王史丹福郡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威靈頓公爵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4裝甲旅
女王蘭開夏郡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9機械化旅
伍斯特郡與舍伍德林兵團/第29與第45步兵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皇家格斯特郡、伯克郡威爾特郡團第1營,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傳統影響

英國陸軍至今延續保留了傳統番號,特別是步兵和皇家裝甲兵,因為這些兵種起源很早(皇家裝甲兵雖然誕生晚,但它是由皇家騎兵演變而來,繼承了後者的傳統),而後來發展的新兵種,如陸航和通信兵,缺乏傳統,所以大多採用數字序列編號,與其他國家陸軍無異。從各部隊的番號可以猜其歷史,如果帶有"皇家"、"國王"、"女王"等字眼,是起源於英國王室,歷代國王和女王組建的親軍部隊,如果帶有某某郡或蘇格蘭、愛爾蘭等字眼,是起源於地方,由歷代地方貴族召集組建的部隊。英國的海軍和空軍都帶"皇家"頭銜,而陸軍卻沒有,是因為光榮革命後英國王室將陸軍視為叛徒。這種情況出現與中世紀英國的封建制度有關。以前許多歐洲國家陸軍都類似英國陸軍,如普魯士陸軍和一戰時的德國陸軍,番號五花八門,都可以追溯其歷史和地方色彩,後來這些國家廢除了君主制度,也就逐漸消失了。
英國衛兵英國衛兵
英國軍樂隊英國軍樂隊

皇家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兵力為4.45萬人,編有1個艦隊、5個分艦隊。
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級2艘:“伊莉莎白女王”號、“威爾斯親王”號(均在建)
“無敵”級:3艘:“無敵”號、“卓越”號、“皇家方舟”號(均已退役);
兩棲攻擊艦:“海洋”級1艘:“海洋”號潛艇:“前衛”級戰略飛彈核潛艇4艘、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
“特拉法爾加”級攻擊核潛艇7艘、
“快速”級攻擊核潛艇2艘
“機敏”級攻擊核潛艇4艘(部分服役)。
驅逐艦:“勇敢”級45型驅逐艦6艘(部分服役)、
謝菲爾德”級42型飛彈驅逐艦8艘。
護衛艦:“公爵”級23型護衛艦13艘
“佩刀”級22型飛彈護衛艦4艘船塢登入艦:“海洋之子”級2艘:“海洋之子”號、“堡壘”號
45型驅逐艦45型驅逐艦
輔助船塢登入艦:“海灣”級4艘
兩棲登入艦:“貝迪維爾爵士”級1艘
綜合補給艦:“海浪騎士”級2艘
“維多利亞堡”級2艘
“喬治堡”級2艘
油料補給艦:“漂泊者”級2艘
“葉”級4艘
調查船:“哥斯拉”號“回聲”級2艘
機敏級核潛艇機敏級核潛艇
羅巴克”號
“格蘭勒”號
巡邏艇:26艘。
掃雷艦艇:“狩獵”級8艘
“桑當”級8艘。
各種支援艦船:“百眼巨人”號、“勤勉”號等21艘。
海軍航空兵:6790人。裝備有作戰飛機33架,武裝直升機109架。
海軍陸戰隊:6500人。裝備有“米蘭”反坦克飛彈,“標槍”、“吹管”地空飛彈,“小羚羊”直升機9架,各型登入艦艇29艘。

皇家空軍

英國皇家空軍兵力為5.254萬人,編有5個飛行大隊、45箇中隊:6個戰鬥/轟炸機中隊(可進行核攻擊)、5個對地攻擊機中隊、6個殲擊機中隊、4個偵察機中隊、3個海上巡邏機中隊、2個電子預警機中隊、1個電子對抗/情報蒐集中隊、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4個運輸機中隊、1個聯絡通信中隊、10個直升機中隊。作戰飛機450架(另儲存105架)。
戰鬥轟炸機:“旋風”GR-1型142架。
戰鬥機:“旋風”F-3型106架(另儲存43架)、“美洲虎”54架、“鷂”式69架(另儲存22架)、“隼”式98架(其中僅有54架具有作戰能力。另儲存22架)。
偵察機:“坎培拉”7架。
海上巡邏機:MR-2型28架。
英軍戰機英軍戰機
電子預警機:E-3D型7架。
運輸機:“三星”9架、VC-10型24架、“大力士”55架。
加油機:15架。
直升機:161架。
教練機:206架。

國防體制

英國軍隊從國家的地理位置、戰略環境、政體等多種因素出發,確定了較為穩定的體制編制。英國的政體決定了英國的軍事領導體制。英國的最高統帥是英國女王。但是,女王只是名義上的統帥,對英國軍隊負主要責任的實際最高指揮者,是英國首相。英軍的最高指揮權由英國首相掌握。首相通過設立在國防部的作戰指揮中心和各軍種參謀部的參謀長對英軍實施作戰指揮。首相擔任英國政府中“國防與海外政策委員會”的主席。這個委員會實際上是英國的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英軍的這種體制使政府有關部門參與了重大軍事決策過程。在這一體制下,首相通過國防部及其所屬機構實施對軍隊的領導。
國防部由國防大臣領導,國防大臣對國會和英國最高統帥負責,這種領導形式將有助於制定統一的國防政策,也有利於對武裝部隊進行有效的管理。國防部的執行機構是國防會議。國防會議受國防大臣領導,主要處理“重大的防務政策問題”。國防會議的主席是國防大臣,主要成員有國防副大臣、國防參謀長、常務次官、海軍參謀長、陸軍參謀長、空軍參謀長、國防副參謀長、裝備採購部長和科學總顧問等。
國防部的直屬機構有:國防參謀部、海軍委員會、陸軍委員會、空軍委員會、國防情報局、預算與管理辦公室、國防科學局、裝備採購部、軍備控制處。國防參謀部是英軍的最高作戰指揮機構。國防參謀部的主要職責是:向國防大臣提出有關國防政策、軍事戰略、武器需求。兵力部署、作戰行動等方面的建議;根據國防大臣的要求制定各軍種作戰和聯合作戰計畫;進行軍事理論研究,提出軍事戰略方案;制定後勤計畫以及管理訓練演習等。國防參謀部的直屬機構主要有:戰略與政策、計畫與人事、武器需求、作戰等四大部門。
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由國防部和國防參謀部管轄,首相通過國防部和國防參謀部領導和指揮全國的武裝力量。戰時,組成戰時內閣,指揮全國武裝力量。戰時內閣這種領導體制在英阿馬島戰爭中表現得最為明顯。1982年4月2日,在阿根廷軍隊出兵的當天,英國就成立了以首相為首的8人戰時內閣。

武裝力量

英國軍隊的編制同其所承擔的任務和北約組織的要求密切相關。英國擁有一支以經濟、社會和技術政策方面的利益作後盾的綜合性的軍事力量。英國的軍事力量由正規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
英國軍隊由陸軍、海軍、空軍三大軍種組成。陸、海、空各軍種保持相對的獨立性。海軍委員會、陸軍委員會和空軍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執行委員會,主要負責本軍種的訓練、演習、武器需求和行政管理。各軍種參謀長通常向國防參謀長匯報工作,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向國防大臣直至首相匯報工作。陸軍和空軍還要受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調遣。
武裝力量的構成中,各種力量之間具有相互取代和相互依存的關係。為了達到國家防禦的目的,對本國力量,聯盟的防務,人員和武器,常現力量和核力量,陸軍、空軍、海軍的力量等各種力量因素進行不同的“組合”,達到最佳利用率。在國內,可以用女兵代替男兵,可以用文職人員代替軍人,可以用後備役人員代替正規軍。英國認為,在北約組織範圍內,英國可以更多地依靠盟國所提供的防禦能力。
例如,為了加強防空力量,英國藉助美國的巡航飛彈比藉助美國的戰鬥機和自己製造“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更有利。替代原則的核心是:以質量代替數量。比如,海軍為了“以質代量”,就利用先進的裝備和技術,儘量減少艦船的數量,使英國保持一支均衡的海軍力量。英國地面部隊司令部管轄的“本土部隊”,包括正規軍和地方軍兩部分。為適應擔負三項主要作戰任務的需要,地方軍編成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的主要任務是英國萊茵軍。第二梯隊主要為歐洲盟軍司令部提供增援部隊。第三梯隊主要用於保衛英國本土。
90年代中期,英國計畫保持的軍事力量主要有:航母3艘,驅逐艦與護衛艦35艘,兩棲艦船7艘,掃雷艦船25艘,皇家艦隊輔助艦船16艘,戰略威懾潛艇4艘,核動力艦隊潛艇12艘;皇家陸戰隊突擊隊3.5個,陸軍航空兵團65個,裝甲與偵察團10個,正規陸軍炮兵團15.33個,本上陸軍炮兵團7個,正規陸軍工兵團12.66個,本上陸軍工兵團11個,正規陸軍步兵營41個,本上陸軍步兵營46.2個,本土陸軍偵察團5.33個。
陸軍組織體制
英國陸軍受陸軍委員會領導,陸軍參謀長擔任本軍種的最高軍事首長,負責陸軍的軍事;陸軍常務次官助理為陸軍的最高文官,負責陸軍的行政事務。陸軍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陸軍執行委員會。該委員會設有:參謀部、軍務部、軍需部、軍械部、常務次官助理辦公室等機構。陸軍參謀部設有:作戰局、訓練局、戰鬥條令局、軍務局、炮兵局、裝甲兵局、工程局、通信局、步兵局、航空兵局、地方軍與學兵局,安全局等機構,主要負責陸軍的訓練和管理。陸軍編有1個軍部,2個師。1996年度總兵力11.2萬人。
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主要部隊是萊茵集團軍,包括第1軍(英國萊茵軍)和隸屬萊茵軍區建制的支援部隊。第1軍下屬第1、2裝甲師,第5野戰旅和一個炮兵師。英軍師、旅兩級的主要編制是:第1裝甲師編有3個坦克旅,8個團,2個營,約15000人。部署在本上的第3機械化師編有官兵約16000人,下轄機械化旅2個,空降旅1個,7個團,2個營。師屬機械化旅編制為是個坦克團,1個步戰車機步營,兩個裝甲輸送車機步營,1個炮兵團,數個戰鬥與後勤支援分隊,全旅共約4000人。師屬坦克旅編有坦克團2個,步戰車摩步營2個,炮兵團2個,數個戰鬥與後勤支援分隊,全旅共約4500人。
英國陸軍還要保持一支總預備隊,主要用於戰時補充正規軍。英軍已經組建了一個由第3突擊旅、第5空降旅、第24機動旅等精銳部隊組成的戰略預備師,以便承擔對北約的防務義務或者應付北約防區以外的突發事件。英軍還將同北約其它國家部隊一起組建一個混編空中機動師。
海軍組織體制
英國皇家海軍由艦艇部隊、陸戰隊、艦隊支援部隊、輔助支援部隊四大部分組成。1996年度總兵力約4.8萬人。
皇家海軍編有1個艦隊,5個分艦隊。設有艦隊司令部、海軍航空兵司令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等機構。艦艇部隊包括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艦載航空兵等不同類型的部隊。潛艇部隊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兩部分。水面艦艇部隊是英國海軍的一支重要海上力量。艦載航空兵主要執行早期預警、反潛、對艦載機攻擊和海上救援等任務。編有3個艦載機攻擊中隊。陸戰隊是海軍登入後的一支重要作戰力量。艦艇支援隊主要負責對遠洋作戰的海軍艦隊進行油料、淡水和糧食補給,兵員補充等任務。英國海軍對在艦艇部隊和陸戰隊服役的官兵授予軍銜;海軍艦艇支援部隊和輔助支援部隊全部由文職人員組成。這是英國海軍不同於其它國家的海軍的一個特點。
空軍組織體制
皇家空軍設有攻擊司令部、志願司令部等,編有3個聯隊,38個作戰中隊,8個運輸中隊,8個直升機中隊。現有作戰飛機約530架,1996年度總兵力為6.5萬人。英軍的空運能力一般只能調動5個空降旅。
根據有關條約規定,英國的陸軍和空軍要擔負起保衛北約中部地區的任務,皇家海軍和空軍要擔負起保衛北約的東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峽地區的任務,兩棲部隊要對北約地區進行支援。
戰略核力量組織體制英國的戰略核力量不編獨立的部隊,屬陸海空三軍的組織體制內。戰略核力量主要有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該核潛艇曾裝備“北極星”式A3TK彈道飛彈6枚,每枚彈道飛彈有三個彈頭;48枚A-3TK型潛射戰略飛彈。此外,還有可以投核彈的11個轟炸機、戰鬥機和艦載“海鷂”式飛機中隊。1992年上半年,英國海軍的“前衛”號核潛艇建成,該艇長160米,裝備有可以發射“三叉戟”核飛彈的發射裝置。4艘“三叉戟”IID—-5戰略飛彈潛艇於90年代中後期全部投入服役。每艘潛艇攜帶16枚飛彈,每枚飛彈裝備8枚核彈頭。“三叉戟”亞D-5飛彈攜帶的8個分導式核彈頭能夠分別打擊8個分布空間範圍相當廣大的不同目標。4艘飛彈核潛艇中,必須有1艘經常處於戰鬥值班狀態。英國實現“三叉戟”飛彈系統計畫,核力量將有很大增強。英國核武器的數量主要根據其是否使潛在的侵略者遭到無法忍受的損失而決定,不會根據別國所擁有的核武器的數量來確定。英國國防大臣稱,只要獨立國協擁有核武器,英國就會保留核武器。
軍隊指揮體制
英國陸、海、空三軍分別由軍種參謀部指揮。英軍共有聯合王國地面部隊司令部、(海軍)艦隊司令部、本土海軍司令部、海軍航空兵司令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空軍攻擊司令部、空軍支援司令部等個司令部。這些司令部根據需要組成司令委員會,具體指揮和協調各司令部之間的作戰行動。此外,根據戰爭需要,英軍還臨時組建聯合作戰司令部。聯合作戰司令部主要任務是制定英軍的整體作戰計畫,指揮和協調陸、海、空三軍的作戰行動,監視戰區戰爭的發展動態。如馬島戰爭中,聯合作戰司令部還編有特混艦隊司令部和登入部隊司令部。特混艦隊司令部主要負責英軍在馬島戰爭中的海戰,登入部隊司令部主要負責陸戰,兩者職責分明。從馬島戰爭的實踐看,英軍的這種編制樣式有效地提高了指揮效率。

軍交

英軍的交通運輸,實行陸、海、空三軍分工負責與集中統一指揮相結合的體制。最高領導機構是運輸和調動局。皇家運輸兵是英軍軍交運輸的專業兵種,受陸軍副參謀長領導,統一管理全軍的軍事交通和地面運輸。其中,皇家海軍運輸局統一管理海運,皇家空軍補給與運輸局統一管理空運。皇家運輸兵正視部隊的建制內,一共有68個運輸連。其編制分為:機關運輸勤務部隊,陸上運輸部隊,港口和海上運輸部隊,空中運輸部隊,運輸控制部隊。此外還有,民工運輸隊15個建制連;國防志願軍運輸部隊12個運輸團,8個專業運輸控制連;預備役運輸部隊10個運輸連。和平時期,皇家運輸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空運;實施對公路、鐵路、人力和畜力的運輸;管理港口,對海灘上的部隊進行運輸保障;組織和實施內河運輸和近海運輸。
戰爭時期,皇家運輸兵要通過直接補充大隊或分發站,負責分發和前送補給品。戰區的運輸由戰區司令部統一管理。戰區司令部受國防參謀部領導。國防參謀部下設的聯合運輸參謀機構指導戰區司令部的運輸工作。
後備力量體制
英國認為,後備力量是軍事體制編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應組建一支編制與裝備與現役部隊相同的預備役部隊。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在平時可以節省國防開支,一旦戰爭降臨,部隊可以得到迅速擴充。英國陸軍的地方軍戰時可以提供陸軍總兵力的30%,而每年的開支僅占英軍預算總額的1%。因此,英國軍隊現有體制不僅保持了一支相當規模的常備軍,還有較為強大的後備力量。且後備力量的轉換機制較順暢。
英國的後備役有較為嚴密的編制,分為正規後備隊、地方軍、志願後備軍、輔助部隊、阿爾斯特保衛團和本上勤務部隊等。地方軍分為獨立部(分)隊和非獨立部(分)隊兩部分。官兵主要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業餘士兵”、退伍軍人、現役軍官和士兵,主要任務是:戰爭爆發時補充萊茵集團軍,或與其它正規部隊混編成大部隊進行作戰;戰時分配到各軍區,在軍區司令的指揮下保衛英國本土。地方軍中,獨立部隊約占80%,他們從駐地附近招募人員,有自己的訓練場地、裝備和專業管理人員。非獨立部隊占地方軍的20%,主要在全國範圍內招募醫療衛生、工程技術等地方上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的招募、訓練和管理的計畫由陸軍有關單位負責。
80年代末以來,英國的地方軍、本土勤務隊。空軍支援後備隊、海軍的後備力量都有所增加。志願後備隊和輔助部隊是英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空軍後備役部隊的重要組織部分。英國正在擴大皇家海軍後備隊(RNR)和皇家輔助空軍。英軍認為,一旦戰爭爆發,不僅軍隊要快速反應,後備力量也必須迅速進人情況。英國的動員體制健全。英國的戰爭動員領導機構是國防參謀部作戰需求委員會。該委員會要根據戰略意圖和動員規模,提出戰爭動員的方針和原則的建議,擬制動員計畫,草擬動員法規,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執行動員計畫。
在馬島戰爭中,英軍反應快速。戰爭爆發後,英軍的第一批特遣部隊僅用三天時間就集結完畢,開赴戰區。英國還迅速徵用了56艘商船,這些商船的噸位多達673000噸,約占後勤輔助船隻總噸位(823000噸)的81%;英國動員登艦和上阿松森島的後勤人員就有13500人,占英軍參戰總人數(35000人)的38.6%。這被一些人認為是戰爭動員和後勤保障方面的“奇蹟”。
英國軍隊體制編制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強調提高快速反應能力。英軍認為,要提高應付北約以外地區突發事件的能力,就要使體制編制具有快速反應能力。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英軍一方面實行精簡整編,壓縮編制,同時很注重提高體制編制的快速反應能力。為了合理編組部隊,英軍逐步削減軍隊員額。90年代初,英軍就計畫對陸海空軍和文職人員進行削減,壓縮部隊編制,裁減前治部隊,強調在體制編制上實行少而精的原則,使部隊保持合理的結構,使整體戰鬥力不減。
在新時期,英軍強調建設一支規模小、結構合理、裝備精良、反應快速的部隊。馬島戰爭以後,英軍更加重視提高應付北約以外地區的作戰能力。為此,英軍將駐本上的機動部隊增至1萬人,以提高緊急赴海外作戰能力;停止執行削減海軍水面艦艇的計畫,另外撥出一部分款項購買新艦艇,以加強英國海軍的遠距離運輸能力二採取有效措施改進海軍艦艇的防空和電子戰設備,提高英軍艦隊的遠洋作戰能力。
英國還制定了國防政策,組建了快速反應部隊,主要用於向北約成員國以外的地區派兵。這支快速反應部隊現有5.5萬人,約占英國總兵力的20%,主要由陸軍第1裝甲師、第3師和第24空中機動旅組成。該快速反應部隊還包括4個空軍C-130運輸機中隊、且個海軍陸戰隊、2艘輕型航母和2艘兩棲攻擊艦。並將第3突擊旅、第5空降旅、第24機動旅等精銳部隊組成的戰略預備師,以便承擔對北約防務義務或者應付北約防區以外的突發事件。英軍還將同北約其它國家的部隊一起組建一個混編空中機動師。

核力量

1900人,“三叉戟”級戰略核潛艇3艘,裝載“三叉戟”(D5)飛彈48枚(最多可攜帶288個彈頭)。
戰略核力量英國戰略核力量主要有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該核潛曾裝備‘太極星“式A3TK彈道飛彈6枚,每枚彈道飛彈有三個彈頭;48枚A-3TK型潛射飛彈。此外,還有可以投核彈的轟炸機、戰鬥機和艦載”海鷂“式飛機中隊。1992年上半年,英國海軍的”前衛號“核潛艇建成,該艇長160米,裝備有可以發射”三叉朝“核飛彈的發射裝置。每艘核潛艇攜帶16枚飛彈,每枚飛彈裝備8枚核彈頭。”三叉戟“IID-5型飛彈攜帶的8個分導式核彈頭能夠分別打擊8個分布空間範圍相當廣大的不同目標。4艘飛彈核潛艇中,必須有1艘經常處於戰鬥值班狀態。

預備

32.72萬人。

駐外

駐外兵力
駐德國2.81萬人、賽普勒斯3700人、直布羅陀440人、尼泊爾500人,在馬爾維納斯群島汶萊、印度洋地區等也有駐軍。在30個國家派有455名軍事顧問。
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波赫4900人、賽普勒斯314人、喬治亞4人、伊拉克/科威特11人、義大利350人、獅子山2人、土耳其160人。
外國駐軍
美國駐軍1.1646萬人(陸軍376人、海軍1540人、空軍9000人);
德國和義大利駐有1個三國聯合“旋風”戰鬥機訓練中隊;
北約西北歐盟軍司令部等4個司令部。

陸軍軍銜

將官: 上將 中將 少將
世界上唯一的7國元帥威靈頓世界上唯一的7國元帥威靈頓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準尉:一級準尉 二級準尉
軍士:上士 中士 下士
士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皇家空軍軍銜: 
空軍元帥(只在戰時授予)
將官:上將 中將 少將
準將:準將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準尉:一級準尉 二級準尉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士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皇家海軍軍銜:
海軍納爾遜上將海軍納爾遜上將
海軍元帥(只在戰時授予)
將官: 上將 中將 少將
準將:準將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準尉:一級準尉 二級準尉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士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軍銜
將官:上將 中將 少將
準將:準將
校官: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上尉 中尉 少尉
準尉: 一級準尉 二級準尉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士兵:一等兵 二等兵 新兵。

構想

冷戰結束後,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變化,1990年7月,英國國防部發表了題為《改革選擇方案》的政策性檔案,1991年7月,公布了題為《防務預測報告一90年代及其以後的英國國防》的國防白皮書;然後,英國海、陸、空三軍又制定了本軍種的軍事改革計畫。這些檔案分析了英國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和各種威脅,提出了英國軍隊建設的構想。
制定新的軍事戰略,為軍隊長遠建設提供指導方針根據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世界和歐洲政治、軍事戰略形勢的變化,英國於90年代初提出了新的軍事戰略——“應變選擇”戰略。英國軍事領導人認為,英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的特點是:總的來看,全球性戰爭已“極其遙遠”,世界形勢將繼續朝著緩和的方向發展,所受到的現實軍事威脅減少;但地區性不穩定因素將不斷增多,局部衝突此起彼伏、分布廣、動因複雜、難以解決。英國政府強調,在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內,它仍面臨著不可忽視的威脅:一是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量核武器的常規武器依然存在,今後獨立國協形勢一旦發生逆轉,戰爭的陰影就會重新籠罩英倫三島;二是核生化武器、彈道飛彈和高技術武器的擴散,會威脅英國的海外利益;三是東歐地區經濟困難、政局不穩、民族矛盾加劇,可能危及整個歐洲的安全與穩定;四是國內威脅,即北愛爾蘭共和國的分裂和恐怖活動。英國受到的外來威脅有以下特點:從威脅的性質上看,已由“現實”變為“潛在”,由“公開”變為“隱蔽”,由“明確”變為“不確定”;從威脅的數量上看,從單一的前蘇聯和華約轉向“多元化”;從威脅的產生地區看,從歐洲轉向世界各地,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廣大地區;從威脅的程度看,由“危及民族生存”變為“危及國家安全利益”。“應變選擇”戰略的基本點是:以集體防務為主要支柱,以戰略核力量為後盾,以常規力量建設為重點,強調質量建軍,調整組織結構,把英軍建設成“少而精,機動靈活,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適應性強,具有快速反應能力、應付各種危機的能力和對付突發事件能力的強大軍隊”。

思想

由過去側重保持軍隊數量轉為強調提高軍隊的質量,建設“精幹的”常備軍和“具有威懾作用的”戰略核力量。在防務指導方針上,強調英國本土的安全與歐洲大陸的安全與穩定“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維持北約存在的同時,加強自主防務;在防務安排上,承擔北約的集體防務義務,參與解決地區性衝突,防止核生化武器擴散,推動軍控進程。在軍事部署上,壓縮駐德兵力,平時將主要兵力部署在本上,戰時派出快速反應部隊實施機動作戰。在主要作戰對象上,由過去的蘇聯,轉而應付多種威脅,特別是地區性衝突。在作戰方針上,將以“防禦一反應”為主轉為以“干預”為主,強調機動作戰。在戰場準備上,將以歐洲為主變為全方位作戰,重視應付突發事件。
根據“防務職能”,確定軍隊兵力規模英國根據軍隊職能確定軍隊員額的程式分四步:首先是明確“防務職能”。1993年英國國防白皮書規定,英軍有三項“防務職能:
第一,在沒有嚴重外來威脅的情況下,確保英國及其屬地的安全。這就需要英軍隨時隨地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時時刻刻密切監視和警戒英國的領海、領空,隨時向美國政府提供充足的軍事力量。
第二,對付針對英國及其盟國的重大外來威脅。英國仍然是北約的成員國,必須繼續為北約軍隊的“快速反應主體防禦和擴充部隊”非出貢獻。
第三,通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英國更為廣泛的安全利益。其次是規定“政策領域”。根據上述三項“防務職能”,英國規定了11個“政策領域”,即核威懾、英國平時的安全與領土完整、北愛爾蘭問題;附屬領地平時的兵力部署、對附屬領地的增援、其他任務、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北約主力防禦部隊、北約增援部隊;地區安全(平時活動與部署)和地區性衝突干預。其中,第一項“防務職能”包括五一6個“政策領域”,第二項職能包括第7~9個“政策領域”,第三項職能包括最後2個“政策領域”。
再次是區分“衝突類型”。英軍將可能捲入的衝突分為6種類型:
(1)對英國政府的軍事支援,如增援北愛爾蘭,對付恐怖活動等:
(2)對本上安全的內部或外部威脅;
(3)對北約盟國的大規模突擊或進攻;
(4)北約捲入的有限地區性衝突;
(5)不針對北約,但對歐洲安全、國際安全和英國在其他地區的利益有較大影響的嚴重的衝突;
(6)其他軍事援助活動和目的有限的軍事行動,如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等。第一、二種屬於第一大職能,第三、四種屬於第二大職能,第四、五種屬於第三大職能。
最後是根據“軍事任務”和“力量要素”計算所需的總兵力。每個“政策領域”又分為若干項具體的“軍事任務”,總共50項。根據“衝突類型”和“軍事任務”,英軍將所需的武裝力量區分為26個“力量要素”。陸軍的炮兵、工兵、裝甲兵部隊以1個團為1個“力量要素”單位,步兵以1個營為1個單位;海軍以1艘航母或1艘兩棲攻擊艦。五艘戰略核潛艇或1艘核動力常規潛艇為1個單位;空軍以三架主要作戰飛機(如“旋風”F-3戰鬥機等)為1個單位。根據每項“軍事任務”所需的“力量要素”單位數,就可累計出英國需要的軍隊總兵力。在計算所需總兵力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些“力量要素”可遂行多種“軍事任務”,因而,可多次使用,可重複計算;二是某些“力量要素”屬專用軍事力量,只能遂行一種任務,不可重複計算。英軍根據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到對世紀初應該保持的軍事力量包括:65個陸軍航空兵團,10個裝甲與偵察團,15.3個陸軍正規炮兵團,7個陸軍地方軍炮兵團,41個陸軍正規步兵營,46.2個陸軍地方軍步兵營,5.3個陸軍地方軍偵察團,12.6個陸軍正規工兵團,且是個陸軍地方軍工兵團;3艘航空母艦,35艘驅逐艦與護衛艦,7艘兩棲艦,萬艘掃雷艦,6艘輔助艦船,35個皇家陸戰隊突擊隊,4艘戰略核潛艇,12艘核動力攻擊潛艇;223架運輸、加油與救援飛機,6架空中預警機,3架“坎培拉”式PRg型飛機,48架“鷂”式飛機,40架“美洲虎”式飛機,27架“豬迷”式飛機,42個“輕劍”式防空飛彈分隊,如90架“旋風”式F3型飛機,以及96架“旋風”式GRI型飛機。

信息戰

推進數位化建設在未來戰爭中,信息戰將成為一種主導作戰樣式。為了打贏信息戰,為了能夠與裝備戰場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化武器系統的北約盟國軍隊實施聯合作戰,英軍已經或即將採取多種措施,推進數位化建設。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1995年10月,英軍成立了第一個數位化機構——地面指揮信息系統作戰需求辦公室。該辦公室主任是一名準將軍官,主要職責是:統一規劃戰場探測器材、通信設備和各種指揮信息系統的研究與發展,確保系統的標準化和通用性;對將被“嵌入”武器系統的信息裝置的研製工作實施監督,對“非機動式指揮信息系統”發展計畫的實施進行協調。英軍下一步將成立的數位化機構有兩個:一個是數位化軍事工作組,其成員為通信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計畫項目的負責人,將代表用戶對要發展的系統進行審查和評定;另一個衛星系統綜合委員會,下轄陸軍指揮信息系統處和地面系統審查中心,主要職責是對發展各種信息系統提供保障和檢驗論證勤務。“軍數位化總綱”:1996年初,英國防部已頒發指導陸軍部隊逐步實現數位化的“英國陸軍數位化總綱”。根據該總綱,英陸軍將分三個階段逐漸實現數位化。在1997—-2001年的第一階段,將首先在作戰師的範圍內從縱向上,即從師司令部直到各基層分隊的作戰平台,都配備信息系統。然後在作戰旅的範圍內,裝備更多的“貼花”式戰場管理系統。此間,還要做兩件事:一件是指定1個旅擔負對某些信息系統進行大量裝備部隊前的檢驗性實驗任務;另一件是對“貼花”式系統進行演示試驗,以確定發展何種作戰平台上的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為了解決系統的通用性問題,英國將派代表到美國、德國、法國或瑞典去學習取經。第二階段為2001年至2007年。在這一階段,將全面建成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將有更多的“貼花”式系統進入戰鬥支援部隊和戰鬥勤務支援部隊,作戰平台將裝備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在第三階段的2007-2014年,將使陸軍的所有作戰部隊全部裝備戰場管理系統,使陸軍全部實現數位化。執行6項數位化計畫,第一項是對正在研製的系統的“全面審查”計畫。這一計畫涉及的系統有60多個,如“追蹤者”式偵察車、“多星”式戰場雷達系統等,目的是確保各系統具有通用性,能採集、處理、傳輸和使用各種信息。第二項是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建設計畫。通過該計畫的實施,可建立從戰場最高指揮到塹壕士兵及各平行單位之間的、縱橫交錯的基本網路結構,最終建成數位化戰場。執行第三項計畫——戰場信息系統套用計畫的目的是,為上述共用基礎設施開發一批套用軟體。第四項計畫為作戰平台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研製計畫。實施該計畫,不僅可使各個作戰平台上的作戰管理系統與外部的各作戰單元實現一體化聯網,還可大大提高戰場透明度和後勤保障能力。根據第五項計畫——通信系統開發計畫,將研製多種數位化通信系統,如“弓箭手”式戰術無線電台、“松雞”式作戰地域通信系統等。最後一項是技術保障計畫,它包括三項分計畫:一是旨在提高套用技術效用的研究分計畫,如研究作戰環境對戰場管理系統的影響與技術要求、作戰信息系統的脆弱性與安全保密、圖像傳輸的數字壓縮方式等;二是標準化分計畫,它要求利用“英國國防與陸軍綜合數字模型”,通過多次演示與論證,設計出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的技術框架結構;三是作戰分析、模擬、建模和論證分計畫,據此將建立模擬實驗室,在各信息系統裝備部隊前對其進行試驗論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