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0攻擊機(IL-10)

Il-10攻擊機

IL-10一般指本詞條

伊爾-10(俄語:Ил-10)攻擊機,是蘇聯1945年由伊爾-2攻擊機發展出來的機型。外形和伊爾-2類似,但是一種完全重新設計的飛機。各種性能比伊爾-2有大幅度提高。曾參加衛國戰爭最後階段的戰鬥。 戰後繼續生產,總產量達4966架。捷克斯洛伐克也以BB-33的編號生產了1200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最先裝備的強擊機即該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爾-10攻擊機
  • 外文名:Ilyushin Il-10
  • 類型:地面攻擊機
  • 製造商:Ilyushin,Avia
  • 首飛時間:1944年4月18日
  • 引用時間:1944年
  • 退役時間:1962年
  • 主要使用者:蘇聯、中國、波蘭
  • 生產時間:1944年-1954年
  • 建造數量:6166架
歷史,生產,結構,主要使用國家,阿富汗,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印度尼西亞,南韓,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共和國,蘇聯,葉門,參數,

歷史

Il-10攻擊機
1943年,伊留申設計局在伊爾-2基礎上改型研製了雙座強擊機伊爾-10,1944年4月18日首飛,8月投入批生產。伊爾-10仍保持了伊爾-2的氣動外形和幾何尺寸,但改為全金屬結構,加強了裝甲,換裝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 提高了飛行速度。曾經輸出國外參與韓戰,並授權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稱為B-33輕型轟炸機
伊爾-10 是我國空軍 50 年代的主力強擊機,最先裝備伊爾-10 強擊機的部隊是 1950 年成立的航空兵第四混合旅(以後的空四師)第十三團,接收了蘇聯空軍協防上海的帕維爾·費多羅維奇·巴季茨基混合航空兵集團的 25 架伊爾-10。伊爾-10 在1954 年 11 月參加了解放一江山島的戰役,下面是一段戰史回顧:“在飛行過程中,整個解放軍機群保持無線電靜默,很快抵達戰區。空軍航空兵第 11 師副大隊長王玉峰率 4 架伊爾-10 降低高度,開始攻擊大陳島上的高射炮陣地,以保證轟炸機對大陳港內軍艦的突擊。隨著刺耳的嘯叫聲,4 架伊爾-10 投下的炸彈大部命中炮位,正全力向空中射擊的高射炮立刻被濃煙烈火所籠罩。……在這緊急關頭,空軍強擊航空兵適時出動伊爾-10 強擊機 2 個團,壓制島上蔣軍火力點,對登入部隊實施直接航空火力支援。飛行員們根據空中觀察到的情況,主動支援登入部隊的進攻。當登入部隊遭到火力阻擊時,強擊機就從空中直接壓制蔣軍火力。強擊機每俯衝攻擊一次,步兵就衝鋒一次。有的飛行員炮彈打光了,燃料即將耗盡,但仍向蔣軍陣地俯衝。伊爾-10 強擊機低空呼嘯而過發出的巨大轟鳴聲,把蔣軍嚇得喪魂落魄,紛紛躲藏起來。” 我國自行研製的強-5 在 60 年代後期服役後,這種二戰時代的裝備開始退役。

生產

1944年8月23日,國防委員會(GKO)作為新的地面攻擊機,決定將Il-10連續生產。其裝備最初類似於II-2型後期,兩架23毫米VYa-23型大炮和兩架ShKAS機槍,另外還有一架12.7毫米的UBT機槍,後槍手,400公斤或最高600公斤的炸彈。與Il-2和Su-6不同的是,它最初並不意味著攜帶火箭。
Kuybyshev的工廠1號和18號的生產開始。1944年9月27日,第一架生產飛機飛行,並於1944年底生產了99架飛機。早期的系列飛機出現了出現問題,最引人注目的是發動機故障,火災。大多數問題在1945年之前被消除。從1945年4月起生產的飛機可以裝載四枚無飛彈的空對地火箭彈。從1947年起生產的飛機配備了更強大的裝備,其中包括四個23毫米的NS-23大炮,另一個20毫米的炮是後炮。 1910年,經過4600架飛機,Il-10生產已經結束。在過去兩年里,他們在64號工廠生產。
在1945年和1947年之間,製作了280 UIl-2或Il-10U教練變種。後方炮手的駕駛艙被更長的導師的駕駛艙替換為雙重控制。其性能和施工方式與戰鬥方式相似,除了裝備外,還有兩把炮,兩枚火箭和一枚標準的炸彈。
1951年,捷克斯洛伐克公司Avia獲得了製造Il-10的許可證,名稱為B-33。第一架飛機於1951年12月26日飛行。最初,他們的發動機是蘇聯建造的。從1952年起,發動機也在捷克斯洛伐克生產,M-42。除了作戰方式,捷克斯洛伐克的訓練員也以CB-33的形式進入了服役。到一九五六年,共有1,200個B-33建成。
在1951年,由於在韓戰期間獲得的經驗,蘇聯空軍決定推進器地面攻擊機可能仍然有用,並決定以修改後的形式更新Il-10生產,首次飛過2架的Il-10M它是稍長一點,翼展更大,控制面更大,尾部有鰭。最近開發的NR-23型大炮中有四架是安裝在機翼上,而有效載荷保持不變,安裝了較新的導航設備,提供部分全天候的能力。速度略有下降,但處理情況有所改善。在1953年至1954年期間,共有146架Il-10Ms,除了10架在羅斯托夫工廠的第168號工廠外。
共有6,166個所有Il-10變種,包括在許可證下建造的。
配備更強大的AM-43和AM-45發動機的Il-10s試駕已經發生,但被證明是不成功的。 Ilyushin接下來設計了一個更輕的近距離支援飛機,Il-16,具有改進的性能和類似的裝備。它首先在1945年6月10日飛行。短期投入生產,但由於AM-43發動機的不可靠性,該項目於1946年被取消。

結構

本機是以單活塞式三葉螺旋槳驅動的機型,呈下單翼硬殼式布局,為後三點式收放式起落架,主量產型為縱列雙座封閉式座艙,后座位是面向後方的機槍手座位。並設有彈倉的構造。發動機為液冷式的AM-42,平時發動機輸出1491千瓦,最大功率達到 2051千瓦。
本機外觀和伊爾-2相似,但實為全金屬結構,外觀不同的地方是改用似普通戰鬥機的收放式起落架。另一特點有內藏的彈倉。

主要使用國家

阿富汗

阿富汗空軍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保加利亞空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1950年至1952年期間進口了254架Il-10攻擊機。1955年1月在邊界與台灣衝突時被用來作戰。最後的103架Il-10攻擊機在1972年退役。
中國航空博物館的飛機中國航空博物館的飛機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空軍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匈牙利空軍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空軍

南韓

南韓空軍收到50架,很可能全是二戰時生產的。

波蘭人民共和國

波蘭空軍接收了約120架Il-10型飛機(大概96架Il-10和24型UIl-10),並於1949年2月至1959年使用。另外至少有281架B-33型飛機在1954年至1956年間交付, 1961年由於質量差波蘭B-33飛機被修改為攜帶額外的燃料。

羅馬尼亞共和國

羅馬尼亞空軍在1950年和1952年期間共收到了14架老式的Il-10s和Il-10s。在1953年到1960年,共有140架B-33型和16架CB-33型訓練機投入使用。

蘇聯

蘇聯空軍
蘇聯海軍航空部

葉門

葉門空軍在1957年收到24架B-33飛機。

參數

乘員:2人
尺寸:翼展13.40米,機長11.12米,機高4.14米
機翼面積 :30平方米
空重 468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6535千克
最大速度:每小時550公里
升限 7250米,最大高度:7500米; 有利高度:1500米
最大速度:每小時550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時320公里;
航程 800公里。最大航程:540公里;活動半徑:360公里;續航時間:1.43小時;
動力裝置:一台MikulinAM-42活塞發動機,功率 2000馬力。
武裝:早期型固定武裝在兩翼各內藏有兩門固定式20毫米機炮和兩門7.62毫米機槍,后座艙一挺12.7毫米可迴轉機槍;後期型固定武裝機翼各為兩門23毫米機炮,后座一門20毫米機炮。兩翼下載彈250公斤,彈倉可載400公斤火箭發射架或小型航彈貨櫃(子母彈)。
Il-10攻擊機(IL-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