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型戰列艦

H39型戰列艦

H39型戰列艦是德國自1939年以後研製的新式戰列艦之一。和美國的“蒙大拿”級戰列艦一樣,它也是二戰時未完工的戰列艦。

H39型戰列艦擁有十分強勁的火力。它裝有四座雙聯裝406mm主炮、六座雙聯裝150mm副炮、八座雙聯裝105mm高炮、八座雙聯裝37mm高炮、六座四聯裝20mm高炮、兩座三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另外,H39型戰列艦搭載4架Ar196水上偵察機,裝備兩座彈射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H39型戰列艦
  • 製造地:德國
  • 製造時間:1939年
  • 類型:戰列艦
歷史,特點,

歷史

1939年1月,德國最高統帥部通過了“Z”計畫,其核心是建造兩級新式戰列艦,其中一級就是俾斯麥級,另外一級就是“H”級戰列艦。而H39型是“H”級戰列艦的最初設計方案。
1939年7月15日,H39型戰列艦動工。它全長277.8米,寬37.2米,標準排水量53000噸,滿載排水量62496噸,最大吃水10.4米。其推進裝置3軸3槳2舵,主機為柴油發動機,航速30節,以16節速度航行時續航力為9000海里。人員編制為2100人,戰時2400人。

特點

H1939年計畫(以下稱H39)型戰列艦是納粹德國在俾斯麥級戰列艦基礎上研發的新型戰列艦。
1939年1月德國最高統帥部正式通過了代號為“Z”(Z計畫)的大規模造艦計畫,“Z”計畫(Z-Plan)正式啟動。計畫將使德國通過實施近10年大規模造艦計畫,最終擁有向最強大的海權國家(針對英國)挑戰的實力。
Z計畫的核心是兩級大型戰列艦,其中之一為俾斯麥級戰列艦(Bismarck Class);另一級即:H級戰列艦(Schlachtschiff"H" Class)。
計畫中的H級戰列艦設計始於1937年。1939年7月15日首制艦H39開工,當時預計共建造6艘(即H艦、J艦、K艦、L艦、M艦和N艦),因此H39型也是該級艦的最初方案。
1940年該方案得到了改進,有兩種基本型號:H40A和H40B,兩者在推進裝置和火力配置上有一些差別。H40A在H39的基礎上削減掉了1座雙聯406mm炮塔。H40B套用了當時很少見的柴油/蒸汽輪機混合推進系統和和H39相同的火炮布置,顯然在技術上比H40A更先進。隨著戰爭的進行該方案得到了繼續的改進,即後來的H41,H42,H43和H44方案。
H39型線圖H39型線圖
與俾斯麥級相比,H39沒有使用當時戰列艦普遍採用的重油鍋爐-蒸汽輪機動力模式,而是採用類似於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全柴油機作為動力。這是因為作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在海軍發展上受到嚴格限制,即便希特勒上台後決心擴軍備戰,但是短時期內德國海軍仍然無力與英國、法國直接抗衡,因此德國海軍轉而追求單艦襲擾的破交作戰模式,要求單艦具備在大洋上作為“獨狼”獵殺敵國運輸船的能力,特別重視戰艦的航速與續航能力。但是之前建造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以及俾斯麥級戰列艦,在建成之後才發現傳統動力的續航能力遠低於德國海軍設計時的預想,達不到破交作戰的要求,因此在設計H39型戰列艦時,又重新回到全柴油機的老路上,使用12台9缸雙動2衝程柴油機推動,另有兩座燃油鍋爐和兩座廢氣鍋爐提供備用動力,續航能力大幅度提升。預計滿載狀態下以19節的高速巡航狀態時續航能力仍可達17600海里,但是作為取捨的代價,整個動力系統的體積大幅度增加,直接導致排水量大幅度攀升,最大航速因此降低到了30節。
H39動力艙布局,專為柴油機特化H39動力艙布局,專為柴油機特化
防護方面,H39級在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基礎上,削弱了一部分裝甲,主裝甲帶水線處的厚度從俾斯麥級的320毫米削弱到300毫米,穹甲增強到120毫米。這是因為作為破交戰艦,德國海軍並沒有打算讓其參與傳統的戰列艦對決,裝甲能抵禦假想敵的高速戰艦即可,俾斯麥級的裝甲在這方面是過甚的,因此H39適當削弱裝甲以降低噸位。因為側重遠洋破交作戰性能,和當時其他海軍強國相反,德國的新型戰列艦都沒有採用集中防護布局,而是繼續沿用無畏艦時期的全面防護模式,對非重點部位也設定了一定程度的裝甲,以提高對小型艦船火炮的抗打擊能力,H39型也是如此。此外,H39型繼承了德國海軍重點追求抗沉性的設計思路,和俾斯麥級一樣,沿用在當時被其他列強不同的穹甲防護模式,其優點是近距離能有效防護核心艙室不易受到攻擊,缺點則是對遠距離大入射角度的炮彈防護效果不佳,且占用大量寶貴的艦內空間。H39在防護上最大的缺陷是和以往的德國戰列艦一樣,水平甲板裝甲較為薄弱,對於遠距離大入射角來襲的炮彈以及航空炸彈防護能力不足。此外,防雷隔艙過少,且沒有考慮過對水中彈的防護,也是H39型在防護上的缺陷,這些問題恐怕都與德國自一戰後長期缺乏大型軍艦的建造與使用經驗有關。
H39裝甲布局圖H39裝甲布局圖
火力方面,H39使用了新式的406毫米主炮Drh C/34型主炮,如同以往的德國戰列艦,使用高速標準彈。輕彈在近距離有初速高、精度好的優點,因此該炮的總體威力和遠距離精度,在同口徑主炮當中超過了使用超重彈的美國MK1(裝備於科羅拉多級戰列艦),MK6(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級)與MK7(依阿華級)型16寸主炮旗鼓相當,也強於日本的三年式41CM主炮(長門級),和使用輕彈的英制MK.L型406毫米主炮(用於納爾遜級戰列艦),以及30年代之前未換裝新式炮彈的美國MK1型406毫米主炮。德國也曾研製過重彈,此外也有將該炮直接闊膛加大口徑至420毫米的嘗試,但是並沒有為H39型裝備的計畫。與俾斯麥級一樣,H39的對空火力仍然沒有得到重視,在同時期的戰列艦中對空火力顯得較為薄弱。德國曾研製過艦用新式127毫米高平兩用副炮,以增強防空能力,然而一直到德國戰敗,該炮都未能研製成功。
H39軸繫結構圖H39軸繫結構圖
H級戰列艦的406毫米主炮穿深H級戰列艦的406毫米主炮穿深
德國在雷達方面的技術比較落後,不及英國和美國先進,因此H39級和俾斯麥級一樣,裝備專門的火控雷達。H39型按照設計,裝備和俾斯麥級相同的FuMO23型對海搜尋雷達,該雷達工作頻率為368兆赫,波長約為81 厘米,最大作用距離約為25 千米。這種雷達性能本來能夠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搜尋水面,但德國的雷達設計沒有採用方位顯示器(也就是所說的P型顯示器),僅有距離顯示器,方位依靠天線底座的同步感應器驅動機械方位顯示盤指示,因此這種雷達在對多個目標和曲折的海岸探測時非常繁瑣,方位雷達僅能針對單個的目標才具備清晰的目標舷角關係,因此這種雷達只能用作火控目標指示。81 厘米波長測量誤差偏大,但能夠滿足戰列艦在30千米距離上的齊射火控性能。德國海軍也沒有打算把這種雷達用在更複雜的探測場合,只是將天線與10.5米光學測距儀安裝在一起僅僅用於火控,為槍炮長提供目標的方位作為瞄準的參考數據,測距與測向準確度並不能作為火控雷達直接瞄準。此外,德國當時並沒有研製出艦用對空搜尋雷達,所以H39級在建造階段很可能和俾斯麥級一樣,沒有裝備對空搜尋雷達,這是一個重大缺陷。
可以說H39型戰列艦是結合了當時德國海軍許多特殊性能要求而做出來的獨特設計,德國海軍原本計畫建造6艘該級戰列艦。1939年,頭兩艘H39型(分別代號H、J號艦)相繼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以及布萊梅的德希馬克造船廠開工。然而僅僅數個月後,希特勒未能等到德國海軍宏大的Z造艦計畫完成就提前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兩艦的建造被中斷,資源被挑撥給戰爭需求更迫切的其他部門,後續三艘的建造計畫也被取消。1940年4月15日,德國海軍正式取消了兩艘H39的建造訂單,之後未完工的兩艦在船台上被拆解。
H39艙室劃分H39艙室劃分
由於依據德國海軍的傳統,軍艦要在下水時才會得到正式命名,而H39型戰列艦開工建造的頭兩艘尚未完成船台上的基本船體建造就被停工拆解,因此和Z計畫中的其他未完工的戰艦一樣,H39型戰列艦沒有一艘獲得過正式的艦名。兩艘俾斯麥級成為德國在二戰時期僅有的正規戰列艦。
雖然H、J兩艦因為未完工,並沒有得到正式的命名,不過從一些歷史記錄中可以得到一些其若竣工之後會如何命名的蛛絲馬跡。
事實上,關於戰列艦H和J的命名,最可信的說法來自於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在幾個不同版本的希特勒桌邊談話錄中,希特勒幾次提到他對未來海軍主力艦的命名安排:

“1942年7月4日晚(狼穴):
晚餐時元首提到,像烏爾里希·馮·胡滕和葛茲·馮·伯利欣根這樣進步的人物能出現在那個年代是多么令人驚異……正因為他們純粹的德意志愛國情懷,德國人民至今仍然記得他們的事跡。他指出以後的海軍大型主力艦應該以他們的名字來命名。”
——亨利.皮克,《希特勒元首總部桌邊談話錄》

“元首總部1943年6月19日:
過去我曾下令過建造一支戰列艦編隊。一旦建成,這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編隊,兩艘戰列艦的名字將是烏爾里希·馮·胡滕和葛茲·馮·伯利欣根。如今我很高興這一計畫沒有成為現實。建造和維護這種戰艦對我國來說是巨大的負擔,而她們又能帶來什麼好處呢?這種艦隊的存在意義就像‘最後的騎士’那出戲一樣。除了潛艇,我們需要的是小型艦艇。快艇,驅逐艦,類似的東西。日本人至今還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艦隊,但要運用這種力量是非常困難的。最大的威脅來自空中,想想俾斯麥的沉沒吧……”
——維爾納.約赫曼,《希特勒元首總部獨白錄:1941-1944》
因此,H和J兩艦若下水服役,很有可能分別以“烏爾里希·馮·胡滕”和“葛茲·馮·伯利欣根”這兩位德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來命名,這也符合納粹德國以英雄之名為軍艦命名的慣例。當然,由於兩艦最終都沒有下水完工,沒有獲得正式名稱,所以以上推測也就永遠失去了印證的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