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年

582年

582年為陳朝至德元年隋(隋開皇二年),這一年突厥掠奪隴西一帶,隋與突厥之戰以突厥獲勝告終。陳叔寶繼位為陳朝第五任皇帝陳後主。另外隋朝末年割據勢力之一的李密出生 。

基本介紹

紀年,本年年表,歷史紀事,逝世名人,資治通鑑記載,

紀年

壬寅年(虎年
開皇二年
陳朝太建十四年
陳朝至德元年
高昌延昌二十二年
西梁天保二十一年

本年年表

1、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建設新都大興城
2、公元582年8月,摩里斯加冕成為拜占庭皇帝。
3、公元582年,隋文帝下詔,全國各地死罪犯人,不準在本地處決,必須送大理寺複審,審畢再送尚書省奏請皇帝裁定。
4、公元582年,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
5、公元582年,陳宣帝死,太子陳叔寶繼位。
6、公元582年,楊堅下令開渠,引杜陽水(今陝西漆水河)灌溉三畸原。
7、公元582年)撤銷永昌郡,大昌縣屬信州總管府和巴東郡。
8、公元582年,隋文帝重新頒布均田令,並推行於全國。
9、公元582年),隋將韓僧壽、李充分別在臨涇縣西的雞頭山和河北山,擊敗突厥
濟瀆廟
濟瀆廟
濟瀆廟,全稱濟瀆北海廟,坐落於濟源市西北濟水發源地,是古“四瀆”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河南省現存最大的一處古建築群落,被譽為中原古代建築的“博物館”。濟瀆廟始建於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是朝廷為祭祀“四瀆”神之一的濟水神所建。自隋以來,歷代皇帝遣使蒞臨,舉行盛大祭典活動,一直延續到清代。
西安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5公里的小寨興善寺西街。始建於晉武帝司馬炎泰始至泰康年間(公元265——公元289年初稱遵善寺。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礎進行擴建,因寺院在都城大興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興善寺”。
木塔寺
木塔寺,原名萬壽寺,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縣府南街,原張掖中學校園內,現為古塔廣場。寺與塔初建於北周或更早一些,經隋、唐、明、清歷代重修。據《重修萬壽寺碑記》載,“釋迦涅盤時,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萬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據《甘鎮志》記載:後周時已有之,隋開皇2年(公元582年)重建。
歷史紀事 正月,陳宣帝死。太子叔寶即位,是為後主。隋建新都城於龍首山(今陝西西安舊城北),名大城。突厥五可汗(沙缽略、菴羅、達頭、阿波、貪許)率四十萬眾入長城,武威天水、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郡(六郡包括今陝西、甘肅北部)損失員重,牲畜被搶掠一空。隋軍阻擊,互有勝敗。突厥兵旋退去。
文化紀事 何之元撰《梁典》
太建十四年(五八二),陳朝學者何之元撰《梁典》。何之元,瀘江(今安徽廬江)人,初為始興王陳叔陵諮議參軍。是年陳叔陵被誅。之元於是屏絕人事,銳精著述。以為南朝蕭梁自武帝至敬帝,其興亡之運,盛衰之跡,足以垂鑒。於是定褒貶,究其始終,事起南齊永元元年(四九九),迄至於陳太建六年(五七四)。凡七十五年。草為三十卷,號為《梁典》。其書今巳佚。
雜譚逸事 陳宣帝崩駕
太建十四年(五八二)一月,宣帝陳頊病重,召皇太子陳叔寶與始興王陳叔陵、長沙王陳叔堅併入宮侍疾。十日,宜帝崩於內殿。陳頊,字紹世,小字師利,陳高祖陳霸先之侄,生於梁中大通二年(五三零)七月,侯景亂梁時,跟隨陳霸先起兵討賊,累官直閤將軍、中書侍郎,受陳霸先派遣入侍梁元帝。江陵淪陷,陳頊被西魏軍遷於關右。永定元年(五五七)陳朝建立時,遙襲封為始興郡王,邑二千戶。三年(五五九)高祖崩,陳頊兄陳蒨嗣位,改封陳頊為安成王。天嘉三年(五六二)自北周南返,授侍中、中書監,尋授使持節都督五州諸軍事,掌軍政大權。光大元年(五六七)廢帝陳伯宗嗣位,拜司徒,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慈訓太后令廢帝為臨海王,以陳頊入纂大統太建元年(五六九)一月四日即皇帝位,是為陳宣帝。宣帝有人君之量,氣度宏偉,在位十四年,陳國內政治安定,經濟發展,海外諸國如百濟、新羅及丹丹、盤盤多次來朝。太建五年(五七三)派吳明徹統率大軍北伐,大破北齊,收復淮南江北大片土地。太建九年(五七七)吳明徹大軍被北周擊破,江北之地又盡入北周之手。江左小朝廷於是日益削弱,而宣帝並無禦敵之略,嚴加長江防禦而已。死時遺詔四方州鎮各守所職,並停赴喪,以防北方隋軍趁機進攻。時年五十三歲。死後葬顯寧陵,廟號高宗。

歷史紀事

陳宣帝崩駕
陳太建十四年(五八二)一月,宣帝陳頊病重,召皇太子陳叔寶與始興王陳叔陵、長沙王陳叔堅併入宮侍疾。十日,宜帝崩於內殿。陳頊,字紹世,小字師利,陳高祖陳霸先之侄,生於梁中大通二年(五三0)七月,侯景亂梁時,跟隨陳霸先起兵討賊,累官直閤將軍、中書侍郎,受陳霸先派遣入侍梁元帝。江陵淪陷,陳頊被西魏軍遷於關右。永定元年(五五七)陳朝建立時,遙襲封為始興郡王,邑二千戶。三年(五五九)高祖崩,陳頊兄陳蒨嗣位,改封陳頊為安成王。天嘉三年(五六二)自北周南返,授侍中、中書監,尋授使持節都督五州諸軍事,掌軍政大權。光大元年(五六七)廢帝陳伯宗嗣位,拜司徒,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慈訓太后令廢帝為臨海王,以陳頊入纂大統,太建元年(五六九)一月四日即皇帝位,是為陳宣帝。宣帝有人君之量,氣度宏偉,在位十四年,陳國內政治安定,經濟發展,海外諸國如百濟、新羅及丹丹、盤盤多次來朝。太建五年(五七三)派吳明徹統率大軍北伐,大破北齊,收復淮南江北大片土地。太建九年(五七七)吳明徹大軍被北周擊破,江北之地又盡入北周之手。江左小朝廷於是日益削弱,而宣帝並無禦敵之略,嚴加長江防禦而已。死時遺詔四方州鎮各守所職,並停赴喪,以防北方隋軍趁機進攻。時年五十三歲。死後葬顯寧陵,廟號高宗。
陳始興王作亂
陳始興王陳叔陵,皇太子陳叔寶異母弟,性苛刻狡險,好盜發古冢,與侍中新安王陳伯固趣味相投,密圖不軌。太建十四年(五八二)一月四日,宣帝病重,陳叔陵與皇太子陳叔寶、長沙王陳叔堅入宮侍疾。叔陵心懷異志,暗藏切藥利刀。十日,陳宣帝崩,叔陵即命左右於外取劍,引起陳叔堅的警覺。十一日,斂宣帝屍時,太子陳叔寶哀哭俯伏,陳叔陵抽藥刀砍陳叔寶脛,叔寶當即悶絕於地,太子母柳後來救,叔陵又砍倒柳後,乳母吳氏自後抱住叔陵胳膊,陳叔寶乘機爬起得免,陳叔堅將叔陵抓獲,叔陵力大掙脫,逃出宮門,赦囚犯為兵,又召諸王將帥,除陳伯固外,無人回響。太子陳叔寶召右衛將軍蕭摩訶帥步騎數百圍東府,陳叔陵企圖招降蕭摩訶,被摩訶拒絕。叔陵自知難逃,先將其妃張氏及寵妾七人沉於井,自率步騎百人慾突圍奔隋,被蕭摩訶軍邀擊,陳叔陵、陳伯固並被斬首。叔陵諸子並賜死,其親信也一併伏誅,一場內亂於是被平定。陳叔陵,宣帝陳頊第二子,生於江陵,曾隨父往西魏作人質,天嘉三年(五六二)與兄陳叔寶一同還陳朝。太建元年(五六九)十六歲時封始興郡王,使持節都督三州諸軍事。九年(五七七)又加揚州刺史,住治東府,而多關問台省事務。得宣帝的喜愛,任侍中、中軍大將軍。宣帝死時企圖奪嫡取皇位,終致兵敗被殺。
陳叔寶即皇帝位
陳太建十四年(五八二)一月十三日,皇太子陳叔寶即皇帝位,是為陳後主。即位之日,大赦天下。後主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宣帝陳頊嫡長子,母柳氏,河東門閥世族女,梁元帝承聖二年(五五三)生叔寶於江陵。江陵淪陷時母子倆曾隨陳頊入質西魏,天嘉三年(五六二)南歸建康(今江蘇南京),立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五六九)一月四日立為皇太子。
隋立三行台
開皇二年(五八二)一月十六日,隋文帝置河北道行台於并州(今山西太原),以晉王楊廣為行台尚書令;置西南道行台於益州,以蜀王楊秀為尚書令。文帝楊堅有鑒於北周孤弱亡國的教訓,故使二子出任方面。又因二王年少,於是盛選朝宮中貞良有才望者為僚佐,河北道行台選靈州刺史王韶為尚書右僕射,鴻臚卿李雄兵部尚書,左武衛將軍李徹總掌晉王府諸軍事。西南道行台選兵部尚書元岩益州總管府長史。王韶李雄元岩都是有名的正直大臣。二王欲奢侈非法,王韶元岩切諫,使二王敬憚而不敢違法度。文帝聞知詔優嘉獎。後又立河南道行台,以秦王楊俊為行台尚書令、洛州刺史,駐治洛陽,領關東兵。

逝世名人

陳頊(公元528年—公元582年)
陳頊,大陳孝宣帝,南北朝時期陳朝第四位皇帝(公元569年—公元582年在位),在位14年,年號太建。他是高祖武皇帝陳霸先的侄子,世祖文皇帝陳蒨的弟弟。他本來是陳廢帝陳伯宗的輔佐大臣,後廢掉了陳伯宗,自立為帝。公元573年(太建五年),派大將吳明徹乘北齊大亂之機北伐,攻占了呂梁(在今江蘇徐州附近)和壽陽,一度占有淮、泗之地,但最後被北周奪走。總的來說,陳頊在位期間,國家比較安定,政治也較為清明。陳頊於陳太建十四年崩(公元582年),享年55歲。陳頊諡號為孝宣帝,廟號高宗。葬顯寧陵(在今南京郊區)。

資治通鑑記載

(1)春,己酉,正月,上不豫,太子與始興王叔陵、長沙王叔堅併入侍疾。叔陵陰有異志,命典藥吏曰:“切藥刀甚鈍,可礪之!”甲寅,上殂。倉猝之際,叔陵命左右於外取劍。左右弗悟,取朝服木劍以進,叔陵怒。叔堅在側,聞之,疑有變,伺其所為。乙卯,小劍。太子哀哭俯伏。叔陵抽銼藥刀斫太子,中項,太子悶絕於地;母柳皇后走來救之,又斫後數下。乳媼吳氏自後掣其肘,太子乃得起;叔陵持太子衣,太子自備得免。叔堅手扼叔陵,奪去其馬,仍牽就柱,以其褶袖縛之。時吳媼已扶太子避賊,叔堅求太子所在,欲受生殺之命。叔陵多力,奮袖得脫,突走出雲龍門,馳車還東府召左右斷青溪道,赦東城囚以充戰士,散金帛賞賜;又遣人往新林追所部兵;仍自被甲,著白布帽,登城西門招募百姓;又召諸王將帥,莫有至者,唯新安王伯固單馬赴之,助叔陵指揮。叔陵兵可千人,欲據城自守。
(1)春季,正月,己酉(初五),陳宣帝患病,太子陳叔寶與始興王陳叔陵、長沙王陳叔堅一同入宮侍疾。陳叔陵心懷不軌,對掌管藥品的官吏下令說:“切藥草的刀太鈍了,應該磨一磨。”甲寅(初十),陳宣帝去世。倉促之際,陳叔陵命令左右隨從到宮外取劍,隨從沒有明白他的用意,取來他朝服上作為裝飾用的木劍進呈,陳叔陵見了大怒。陳叔堅在一旁,看到了陳叔陵的所作所為,懷疑將有變故,於是就暗中監視陳叔陵的舉動。乙卯(十一日),陳宣帝遺體入殮,太子俯伏痛哭。陳叔陵乘機抽出切藥刀向太子砍去,砍中了太子的頸項,太子昏倒在地;太子生母柳皇后趕來救護太子,也被陳叔陵砍了數下。太子的奶媽吳氏從後面扯住陳叔陵的胳膊,太子才得以爬起;陳叔陵又抓住太子的衣服,太子奮力爭脫,才得免於難。陳叔堅撲上去用手扼住陳叔陵的脖子,奪去他手中的刀,然後把他拖到一根柱子旁,就用他的衣袖將他捆在柱子上。當時奶媽吳氏已經扶太子出殿躲避,陳叔堅就去尋找太子,向他請示對陳叔陵如何處置。陳叔陵健壯有力,奮力掙脫衣袖,衝出雲龍門,乘車馳還揚州治所東府城。他召集左右隨從阻斷通向宮廷所在台城的青溪道,又下令赦免東府城囚徒以充戰士,散發金帛錢財賞賜戰士,又派人前往新林,追還他所指揮的軍隊,並親自穿上甲冑,戴上白布帽,登上城西門招募百姓。他又徵召宗室諸王和將帥,但無人回響,只有陳伯固單槍匹馬來投奔,協助他指揮軍隊。陳叔陵的軍隊大約有一千人,打算占據府城自守。
時眾軍並緣江防守,台內空虛。叔堅白柳後,使太子舍人河內司馬申,以太子命召右衛將軍蕭摩訶入見受敕,帥馬步數百趣東府,屯城西門。叔陵惶恐,遣記室韋諒送其鼓吹與摩訶,謂曰:“事捷,必以公為台輔。”摩訶紿報之曰:“須王心膂節將自來,方敢從命。”叔陵遣其所親戴溫、譚騏詣摩訶,摩訶執以送台,斬其首,徇東城。
當時陳朝軍隊都被部署在沿江一帶防守,宮廷內兵力空虛。陳叔堅啟奏柳皇后,派遣太子舍人河內人司馬申以太子的名義徵召右衛將軍蕭摩訶入宮接受敕令,統率步、騎兵數百人進軍東府城,部署在城西門外。陳叔陵惶恐不安,派遣記室參軍韋諒把他的鼓吹儀仗送給蕭摩訶,並對他說:“如果你幫助我舉事成功,我一定任命你為輔政大臣。”蕭摩訶騙韋諒說:“必須讓始興王的心腹大將親自來說,我才能聽從命令。”於是陳叔陵又派親信戴溫、譚騏來到蕭摩訶軍營,被蕭摩訶抓起來送往台省,斬首後於東府城示眾。
叔陵自知不濟,入內,沈其妃張氏及寵妾七人於井,帥步騎數百自小航渡崐,欲趣新林,乘舟奔隋。行至白楊路,為台軍所邀。伯固見兵至,旋避入巷,叔陵馳騎拔刃追之,伯固復還,叔陵部下多棄甲潰去。摩訶馬容陳智深迎刺叔陵僵仆,陳仲華就斬其首,伯固為亂兵所殺,自寅至巳乃定。叔陵諸子並賜死,伯固諸子宥為庶人。韋諒及前衡陽內史彭、諮議參軍兼記室鄭信典簽俞公喜並伏誅。,叔陵舅也。信、諒有寵於叔陵,常參謀議。諒,粲之子也。
陳叔陵自知不能成功,於是回到府內,把妃子張氏和寵妾七人沉入井中溺死,然後率領步、騎數百人從小航渡過秦淮河,想要逃往新林,再乘船投奔隋朝。走到白楊路,遭到政府軍隊截擊。陳伯固看見朝廷大軍來到,就躲進街巷想獨自逃命,陳叔陵發現後驅馬拔刀追趕,陳伯固只好又和他一起返回。陳叔陵的部下丟盔棄甲,紛紛潰逃。蕭摩訶的馬容陳智深迎面把陳叔陵刺落馬下,陳仲華上前就勢割下首級,陳伯固則被亂兵殺死;一場混戰從寅時開始到巳時才被平息。事後,朝廷將陳叔陵的兒子全部賜死,陳伯固的兒子免死降為平民。陳叔陵的同黨記室參軍韋諒、前衡陽內史彭、諮議參軍兼記室鄭信、典俞公喜也一起處死。彭是陳叔陵的舅舅。鄭信、韋諒是因為受到陳叔陵的寵信,經常參預謀劃。韋諒是韋粲的兒子。
丁巳,太子即皇帝位,大赦。
丁巳(十三日),陳朝皇太子陳叔寶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2)辛酉,隋置河北道行台於并州,以晉王廣為尚書令;置西南道行台於益州,以蜀王秀為尚書令。隋主懲周氏孤弱而亡,故使二子分蒞方面。以二王年少,盛選貞良有才望者為之僚佐;以靈州刺史王韶為並省右僕射,鴻臚卿趙郡李雄兵部尚書,左武衛將軍朔方李徹總晉王府軍事,兵部尚書元岩為益州總管府長史。王韶、李雄、元岩俱有骨鯁名,李徹前朝舊將,故用之。
(2)辛酉(十七日),隋朝在并州設定河北道行台,任命晉王楊廣為尚書令;又在益州設定西南道行台,任命蜀王楊秀為尚書令。隋文帝吸取了北周宇文氏孤弱無援而滅亡的教訓,所以分派兩個兒子各統御一方,以輔弼朝廷。又因為二王年少,於是精心挑逃正直賢能、有才能聲望的大臣擔任他們的僚佐。任命靈州刺史王韶為并州行台右僕射,鴻臚卿趙郡人李雄為兵部尚書,左武衛將軍朔方人李徹總管晉王府軍事;又任命兵部尚書元岩為益州總管府長史。王韶、李雄、元岩都由於為人剛直而負有盛名,李徹是前朝北周的舊將,所以文帝重用他們。
初,李雄家世以學業自通,雄獨習騎射。其兄子旦讓之曰:“非士大夫之素業也。”雄曰:“自古聖賢,文武不備而能成其功業者鮮矣。雄雖不敏,頗觀前志,但不守章句耳。既文且武,兄何病焉!”及將如並省,帝謂雄曰:“吾兒更事未多,以卿兼文武才,吾無北顧之憂矣。”
當初,李雄的家族世代都是通過儒學而獲取功名的,只有李雄喜歡練習騎馬、射箭。他哥哥李子旦責備他說:“騎馬、射箭不是士大夫所應從事的事業。”李雄回答說:“自古以來的聖賢君子,不具備文武全才而能建功立業的人很少。我雖然不聰敏,但也讀了不少前代書籍,只是沒有墨守章句訓詁罷了。我要做到能文能武,兄長為什麼要責備我呢?”及至李雄將要赴并州上任,隋文帝對他說:“我的兒子楊廣經歷的事情不多,憑你的文才武略去輔佐他,我就沒有北顧之憂了。”
二王欲為奢侈非法,韶、岩輒不奉教,或自鎖,或排切諫。二王甚憚之,每事諮而後行,不敢違法度。帝聞而賞之。
晉王楊廣、蜀王楊秀經常想違犯制度規定追求奢侈享受,王韶、元岩總是拒絕執行二王的指令,或者自鎖請罪,或者闖進去切實勸諫。因此二王非常懼怕他們,凡事總是先與他們商議後再去實行,不敢做違法亂紀的事情。隋文帝得知後,就下令獎賞王韶、元岩。
又以秦王俊為河南道行台尚書令、洛州刺史,領關東兵。
隋朝又任命秦王楊俊為河南道行台尚書令、洛州刺史,統領關東地區的軍隊。
(3)癸亥,以長沙王叔堅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蕭摩訶車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封綏遠公,始興王家金帛累巨萬,悉以賜之。以司馬申為中書通事舍人。
(3)癸亥(十九日),陳朝任命長沙王陳叔堅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蕭摩訶為車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封爵綏遠公,並把始興王陳叔崐陵的萬貫家產全都賞賜給他。又任命司馬申為中書通事舍人。
乙丑,尊皇后為皇太后。時帝病創,臥承香殿,不能聽政。太后居柏梁殿,百司眾務,皆決於太后,帝創愈,乃歸政焉。
乙丑(二十一日),陳後主詔令尊稱柳皇后皇太后。當時陳後主傷勢很重,居住在承香殿休養,不能臨朝聽政。於是皇太后就住在柏梁殿,百官大臣稟奏的國事政務,都由皇太后裁決處理。直到陳後主傷勢痊俞,皇太后才歸政於他。
丁卯,封皇弟叔重為始興王,奉昭烈王祀。
丁卯(二十三日),陳後主封弟弟陳叔重為始興王,作為昭烈王陳道談的後嗣。
(4)隋元景山出漢口,遣上開府儀同三司鄧孝儒將卒四千攻甑山。鎮將軍陸綸以舟師救之,為孝儒所敗;口、甑山、沌陽守將皆棄城走。戊辰,遣使請和於隋,歸其胡墅。
(4)隋朝行軍元帥元景山率軍出兵漢口,派遣上開府儀同三司鄧孝儒率軍四千人鞏打甑山。陳朝鎮將陸綸率領水軍前往救援,被鄧孝儒打敗,於是口、甑山、沌陽南陳守將全都棄城逃走。戊辰(二十四日),陳朝派遣使者請求和隋朝修好,並把去年奪取的胡墅城歸還隋朝。
(5)己巳,立妃沈氏為皇后。辛未,立皇弟叔儼為尋陽王,叔慎為岳陽王,叔達為義陽王,叔熊為巴山王,叔虞為武昌王。
(5)己巳(二十五日),陳後主冊立妃子沈氏為皇后。辛未(二十七日),又冊封皇弟陳叔儼為尋陽王,陳叔慎岳陽王,陳叔達為義陽王,陳叔熊為巴山王,陳叔虞為武昌王。
(6)隋高奏,禮不伐喪;二月,己丑,隋主詔等班師。
(6)隋朝尚書左僕射高上疏說,根據禮節,不討伐有喪事的敵國。二月,己丑(十五日),隋文帝詔令高等人班師回朝。
(7)三月,己巳,以尚書左僕射晉安王伯恭為湘州刺史,永陽王伯智為尚書僕射
(7)三月,己巳(二十五日),陳朝任命尚書左僕射晉安王陳伯恭為湘州刺史,永陽王陳伯智為尚書僕射
(8)夏,四月,庚寅,隋大將軍韓僧壽突厥雞頭山上柱國李充突厥於河北山。
(8)夏季,四月,庚寅(十一日),隋朝大將軍韓僧壽雞頭山打敗突厥軍隊,上柱國李充在河北山打敗突厥軍隊。
(9)丙申,立皇子永康公胤為太子。胤,孫姬之子,沈後養以為子。
(9)丙申(十七日),陳後主冊立皇子永康公陳胤皇太子陳胤是孫姬的兒子,沈皇后養為己子。
(10)五月,己未,高寶寧引突厥寇隋平州,突厥悉發五可汁控弦之士四十萬入長城。
(10(五月,己未(十六日),原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帶領突厥軍隊進犯隋朝平州,突厥出動了五個可汗的全部軍隊共四十萬人侵入長城以南。
(11)壬戌,隋任穆公於翼卒。
(11)壬戌(十九日),隋朝任穆公於翼去世。
(12)甲子,隋更命傳國璽曰:“受命璽。”
(12)甲子(二十一日),隋朝改傳國璽名為受命璽。
(13)六月,甲申,隋遣使來吊。
(13)六月,甲申(十二日),隋朝派遣使者到陳朝弔唁。
(14)乙酉,隋上柱國李光敗突厥於馬邑。突厥又寇蘭州,涼州總管賀婁子乾敗之於洛可。
(14)乙酉(十三日),隋朝上柱國李光在馬邑打敗突厥軍隊。突厥軍隊又進犯蘭州,被隋朝涼州總管賀婁子乾在可洛打敗。
(15)隋主嫌長安城制度狹小,又宮內多妖異。納言蘇威勸帝遷都,帝以初受命,難之;夜,與威及高共議。明旦,通直散騎庾秀才奏曰:“臣仰觀乾象,俯察圖記,必有遷都之事。且漢營此城,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願陛下協天人之心,為遷徙之計。”帝愕然,謂、威曰:“是何神也!”太師李穆亦上表請遷都。帝省表曰:“天道聰明,已有徵應;太師人望,復抗此崐請;無不可矣。”丙申,詔高等創造新都於龍首山。以太子左庶子宇文愷有巧思,領營新都副監。愷,忻之弟也。
(15)隋文帝嫌長安宮城的規模狹小,而且宮中經常出現妖妄怪異現象。納言蘇威勸文帝遷都,文帝因為受命登基不久,不宜輕動,因此感到很為難,於是就在夜裡與蘇威、尚書左僕射高一起商議。第二天早朝,通直散騎常侍庾季才上奏說:“我在昨晚仰頭觀察天象,又俯身對照察看圖記,發現一定要遷移都城。況且從漢朝初年建設此城,至今已八百多年,水質變鹹,不再適合飲用。希望陛下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制定出遷都的計畫。”隋文帝很吃驚,對高、蘇威說:“這多么靈驗啊!”太師李穆也上表請求遷都,文帝看了他的奏疏後說:“天道明察,已經出現了遷都的徵兆;太師是人望所歸,又上表請求。由此看來,沒有什麼不可以了。”丙申(二十四日),隋文帝下詔令高等人負責在龍首山一帶建造新宮城。因為太子左庶子宇文愷在建築方面有巧妙的構思,於是任命他擔任建設新城的副監。宇文愷是宇文忻的弟弟。
(16)秋,七月,辛未,大赦。
(16)秋季,七月,辛未(二十九日),陳朝大赦天下
(17)九月,丙午,設無大會於太極殿,捨身及乘輿御服。大赦。
(17)九月,丙午(初五),陳朝在太極殿舉行佛教布施天下的無遮大法會,陳後主捨身寺廟並捐獻了天子的輿車、衣服,又大赦天下
(18)丙午,以長沙王叔堅為司空,將軍、刺史如故。
(18)丙午(初五),陳朝任命長沙王陳叔堅為司空,他的驃騎將軍、揚州刺史職務仍舊。
(19)冬,十月,癸酉,隋太子勇屯兵鹹陽以備突厥。
(19)冬季,十月,癸酉(初三),隋朝皇太了楊勇率軍駐紮鹹陽以防備突厥。
(20)十二月,丙子,隋命新都曰大興城
(20)十二月,丙子(初七),隋朝命名新都為大興城
(21)乙酉,隋遣沁源公虞慶則屯弘化以備突厥。
(21)乙酉(十六日),隋朝派遣沁源公虞慶則率軍駐紮弘化郡以防備突厥。
行軍總管達奚長儒將兵二千,與突厥沙缽略可汗遇於周,沙缽略有眾十餘萬,軍中大懼。長儒神色慷慨,且戰且行,為虜所沖,散而復聚,四面抗拒。轉斗三日,晝夜凡十四戰,五兵鹹盡,士卒以拳毆之,手皆骨見,殺傷萬計。虜氣稍奪,於是解去。長儒身被五瘡,通中者二;其戰士死者什八九。詔以長儒為上柱國,余勛回授一子。
隋朝行軍總管達奚長儒率軍兩千人,與突厥沙缽略可汗在周相遇,沙缽略的軍隊有十萬多人,隋軍官兵大為恐懼。達奚長儒神色慷慨激昂,率軍邊戰邊行,隊伍雖多次被突厥軍隊衝散,但很快又重新聚合,擺開陣勢,四面抗拒。隋軍轉戰三日,晝夜與突厥交鋒十四戰,後來所有的兵器都已用盡,士卒只好用拳頭毆打敵人,手都露出了骨頭,總共殺傷敵人一萬多人。突厥軍隊士氣逐漸喪失,最後解圍退走。達奚長儒身上五處受傷,其中重傷兩處;部下士卒死傷十分之八九。隋文帝下詔授予達奚長儒為上柱國,並將剩餘功勳授予他的一個兒子。
時柱國馮昱屯乙弗泊,蘭州總管叱列長叉守臨洮,上柱國李崇屯幽州,皆為突厥所敗。於是突厥縱兵自木硤、石門兩道入寇,武威、天水、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鹹盡。
當時隋朝柱國馮昱率軍駐紮乙弗泊,蘭州總管叱列長叉率軍鎮守臨洮,上柱國李崇率軍駐紮幽州,他們都被突厥打敗。於是突厥縱兵從木硤、石門分兩路入侵,武威、天水、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郡的牲畜都被劫掠一空。
沙缽略更欲南入,達頭不從,引兵而去。長孫晟又說沙缽略之子染乾詐告沙缽略曰:“鐵勒等反,欲襲其牙。”沙缽略懼,回兵出塞。
沙缽略可汗還想進一步南侵,達頭可汗不從,率部退去。長孫晟又遊說沙缽略可汗的兒子染乾,染乾謊報沙缽略說:“鐵勒等部族起兵造反,打算襲擊您的牙帳。”沙缽略害怕了,於是回兵出塞退去。
(22)隋主既立,待遇梁主,恩禮彌厚。是歲,納梁主女為晉王妃,又欲以其子尚蘭陵公主。由是罷江陵總管,梁主始得專制其國家。(22)隋文帝即位後,對待後梁孝明帝蕭巋恩禮更加深厚。這一年,禮聘蕭巋的女兒為晉王楊廣的妃子,還打算讓皇子楊娶蘭陵公主為妻。因此廢掉監護後梁的江陵總管,蕭巋才得以全權統治國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