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比較法的發展研討會

2016“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比較法的發展研討會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中國比較法學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主辦,中國比較法學會“一帶一路”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普通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承辦,於2016年5月2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討論了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制度的理解、認識水平等問題的見解。

當前,我國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新型國際戰略,這一戰略有著深刻的歷史基礎和時代意義。“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也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然而,由於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多樣性,“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法律制度具有巨大的差異性和複雜性。因此,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制度的理解、認識水平顯得極端重要,並且將會極大影響到這一戰略的順利實施,影響到新型國際秩序的建構和走向。
在這一背景之下,2016年5月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中國比較法學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主辦,中國比較法學會“一帶一路”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普通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的“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比較法的發展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601會議室隆重舉行。來自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商務部、最高人民法院、全國人大法工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等相關國家機關的官員,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市仲裁委員會等眾多學術機構和科研院校的專家和學者,以及來自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大龍網、四達時代公司等法務人員等70多名與會者參加了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丁相順教授主持了開幕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中國比較法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許傳璽教授、國家發改委中國投資促進中心主任閆立金先生致開幕詞。韓大元院長在致辭中代表主辦方對各位專家、學者對會議的支持表示了忠心的謝意,希望通過研討澄清關於“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一些認識上和操作上的誤區,甚至對“一帶一路”英文表達等技術問題進行討論,把焦點聚焦到“一帶一路”的專業化法律問題上。許傳璽教授代表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著重介紹了中國比較法學界對“一帶一路”戰略的關注和參與,特別介紹了中國比較法學會“一帶一路”專業委員會開展的相關專題研究的進展情況。閆立金主任則從國家落實和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中法律的重要性問題作了闡釋。他特別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落實,對外國法律和適用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外國法律的了解、運用不僅影響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效實施,而且直接影響著投資主體的經濟利益和風險。通過系統的開展外國法、比較法的研究,培養精通外國法的專業人才,可以保證“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相關的項目能夠順利的實施、落地,使“一帶一路”共同帶動全球共同發展的這個願望能夠實現。
第一階段聚焦的主題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巨觀法律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處副處長沃曉靜博士和北京師範大學柴榮教授共同主持了第一階段的研討。在這一階段的發言中,許傳璽教授、吉林大學法學院何志鵬教授、甘肅政法學院校長李玉基教授、廣東行政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韋華滕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魯楠博士圍繞這一主題發表了深入的見解,眾多學者專家就“一帶一路”願景下的法學學術研究方法、以及自身所在地區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關聯問題,從不同的緯度提出了發人深思的意見。其中,許傳璽教授重點剖析了深入研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法律問題的極端重要性;魯楠博士則以美國作為參照,探討了“一帶一路”戰略中,對中國法律產生域外影響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何志鵬教授反思了學術界對於“一帶一路”研究所存在的問題;李玉基教授和韋華滕教授則分別立足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表了學術觀點。在點評環節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景文教授、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趙靜波教授分別發表了精到的點評。學者們一致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應當結合沿線所在各國現實需求,“一帶一路”的踐行者們應當樹立新的法學思維。 第二階段討論的主題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法律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王志華教授、外交學院東亞研究中心吳琳博士、廣東行政職業學院法律系黃毓毅副教授、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劉宇副教授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發言。專家學者們從具體國別研究與具體法律問題研究的角度展開討論,就中國企業“走出去”中的法律問題闡釋了自身的見解。在這一階段中,與會專家就俄羅斯、印度、義大利、蒙古國等國的外商投資、智慧財產權保護、外交政策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同時,專家學者們還針對跨境電商的法律實務和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風險兩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在點評階段,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殷敏副教授,新疆伊犁師範學院副教授郭學蘭針對前述發言發表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並強調了對“一帶一路”倡議所涉及的各國國內軟法進行研究的重要性。
在午餐時間,法學院特意準備了一段視頻向與會者播放。這段視頻以“中國企業走出去與法律人才的培養”為主題,由中國人民大學2010級法律碩士、現任四達時代肯亞分公司法律總監鄧松先生結合自己在非洲肯亞的工作經歷。通過自己參與的幾個案例,說明了中國公司在走進非洲開展相關業務的過程中,了解、認識、使用外國法律的重要性。同時,結合自己的職業經歷,鄧松律師特別說明了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法律人掌握外語,特別是英文進行法律專業表達的重要性。鄧松律師特別表示,其在人大法學院學習期間接受的比較系統的外文比較法教育對現在的執業奠定了比較紮實的基礎,使其能夠有能力與肯亞的法官、主管官員直接溝通,直接參與法律談判、法律聽證等業務活動。
下午進行的第三階段討論中,商務部歐洲司原副司長、巡視員須同凱、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研究院歐盟法研究所所長張彤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王朝恩研究員、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審判員郭載宇法官、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俄羅斯留學生紀巍,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市場開放、經貿合作與法律適用主題,從中歐經濟關係的借鑑、區域性投資條約與地方法律的協調共建、法律適用中的外國法查明方法等多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見解。其中,須同凱司長高屋建瓴,重點討論了“一帶一路”下中國與歐洲的經貿關係問題;張彤教授、王朝恩研究員、郭載宇法官分別針對東亞契約法的協調、社會公共產品與投資保護以及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外國法查明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此外,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紀巍用流利的漢語介紹了歐亞經濟聯盟,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廣泛的合作空間。在點評階段,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李曉輝副教授以自己的一次出境訪問為例,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切身體會,強調了“一帶一路”倡議與提升本國話語權的緊密聯繫,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思考。
在最後一個階段的討論中,學者們聚焦的議題轉為“一帶一路” 戰略中的糾紛解決與權益保障問題。在這一階段中,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教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部副部長兼企業權益保護中心負責人劉超部長、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倪楠副教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徐霄飛博士、分別論述了我國在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中,應當關注糾紛解決問題與實務經驗。其中,孫佑海院長提出我國應當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觀點;劉超部長著重關注“一帶一路”商事法律服務和企業權益保護的問題;倪楠副教授和徐霄飛博士從貿易糾紛線上非訴訟解決機制和國家安全審查機制兩個方面論述了“一帶一路”戰略中的糾紛解決和權益保障的問題。隨後,來自北京市仲裁委員會的陳福勇副秘書長對一代一路倡議下糾紛解決機制的構建和整合等問題發表了評論意見。
研討結束後,舉行了簡短的閉幕儀式。中國比較法研究會副會長、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赫然教授主持了閉幕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時延安教授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的劉鵬編輯代表柯錦華主任表達了對於研討會能夠順利舉辦的祝賀。劉鵬編輯對會議做了總結:本次會議就國家重大戰略問題和法學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匯聚了來自各個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有來自高校科研機構的,有來自實務部門和跨國企業的;有研究法律的,也有研究經濟、研究國際關係的;有研究比較法、法理學的,也有研究國際法、部門法的;有研究亞洲國家的專家,也有研究歐洲國家的學者。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明確、專題研討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既包括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巨觀法律問題,也包括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法律問題;既包括經貿合作、法律適用的問題,也包括糾紛解決和權益保障的問題。一帶一路這個大的戰略,為比較法研究指明了一個方向,也提供了發展的動力;比較法研究則為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和實施提供了法學保障,也培養、儲備了國際型法律實用型人才。可以預見,一帶一路與比較法的良性互動,定會在比較法發展的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過多學科、多角度對“一帶一路”戰略、對比較法學科發展的探討,可以在交流和互動中產生中更有價值、研究得更通透的研究成果,促進比較法的發展,提升中國法學研究的水平,為更好地保障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發揮智庫、智囊的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與比較法的發展研討會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落下了帷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