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1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一本理想的年選也許應該像一個時代的博物館,將一年裡各種類型的作品做一個綜述,無論是點子還是故事,邏輯的還是情感的,個人的還是大眾的,面向市場的還是學術的,有出眾之處,皆應匯集於此。遺憾的是,做到這一點很難,我們沒有時間機器,無法從歷史長河的下游回溯今天,去判斷哪些作品最終能經歷時間的篩選。面對時間,無人能做裁決者。我們都是眾多篩選者中的一員,無論是此書的編者還是讀者,無論是讀過還是未讀過此書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 作者: 吳岩 
  • 主編: 郭凱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2011-12
  • 頁數:424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 吳岩 主編 / 郭凱 副主編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出版年: 2011-12
頁數: 424
定價: 28.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220085147

內容簡介

以下節選自郭凱所作序言:
劉慈欣在《三體》系列之後,表達了對於“核心科幻”的信心;以成都科幻世界雜誌社為陣地,堅持科學核心的作品依然是中國科幻的中堅力量。何夕的《人生不相見》以一個愛情故事為大背景,描述人類在新的星球上設計出的生命歷經幾十年追尋獨立的努力。其中既有作者對於生物進化機制自然演化與人工干預之間差異的科學理解,也有對於包容性的多元文明的人文呼籲,而這一切被何夕熟練地融入了故事講述人的個體故事中。景芳的《弦歌》是處於外星人統治下的地球人的反抗故事。外星人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政治開明,不殺平民,尊重藝術,但地球人依然要反抗,原因在於他們的孩子學習藝術不是因為熱愛,而是出於生存需要和畏懼。地球人類反抗的工具,和《三體Ⅱ·黑暗森林》中一樣,是欺騙、犧牲和雖不高深卻很實用的技術。顯然,這兩個故事都是今天中國在當代世界中生存環境的隱喻。《昔日玫瑰》是一個完全西方背景的故事,長鋏想把一種女性主義的、包容的科學觀放到兩千年前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臘文明相互衝突的古羅馬時代。但是對中國讀者來說,這篇作品的背景顯然更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古希臘和基督教文明本身對於中國人來說就是一個烏托邦,我們百年來一直在學習他們的現代成果,而少窺見它們的古代源頭。《熱島》只是夏笳對一個理工生畢業階段細小的情感碎片的拼湊,然而在這段無比現實的描繪中,那一絲的技術描寫卻開闢了主流文學未曾碰觸的獨特領域,它也許不屬於科幻,但既然無人認領,不妨也視作科幻的一部分。
事實上,《新科幻》上星河的《噴薄欲出》同樣是這一類型的作品。星河著重刻畫的依然是人,然而科研體制與社會、經濟、政治間交疊的內幕卻在極有個性的人物碰撞中一覽無餘。星河的這篇作品不會讓人淚流滿面或激情澎湃,卻能讓人學到足夠多的東西。遲卉則像個文字中散溢著哲學氣息的詩人,她的《深海魚》用清麗而老到的語言描繪了土衛六這個遙遠世界上的風景和文明,而她最終描述的是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處境:宇宙如同深海,我們都是被引力束縛的深海魚,我們的生理結構讓我們無法適應更廣闊的天地,這是人類的宿命。
《九州幻想》依然在上海高舉“大幻想”的旗幟,試圖把一切幻想文學類型打通,在商業化和藝術化間尋找一條個性解放的道路。在其作品中判定哪些屬於“科幻”,顯然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區分這些東西對他們本身來說並不重要,“科幻”一詞的定義都需要重置。萬象峰年的《播種》是2010年“城市毀滅”專題的延續,不同的是,前兩年選集中收錄的這一主題作品,被毀滅的都是大型城市如西安、上海等,這次被毀滅的是相對較小的柳州。這座城市昔日鐵路樞紐的地位被強調,來自平行宇宙的火車穿越時空,一次次地撞向這座城市,更深一層的世界在新一輪的毀滅中被揭示。蘇學軍的《星海彼岸》講述一群失去記憶、歷史和技術的人類後裔在新世界的探索,作者一貫重視人類最本質的奮鬥和創造力量,新的世界圖景和過去的歷史一點點在講述中展現,渾然天成。
作為網路刊物,《新幻界》逐漸在中國的科幻文學界占據了一席之地,成為一個有分量的新作品發表平台,並開始嘗試將其中的作品匯集成實體書出版。梁清散的《烤肉自助星》幾乎沒有任何想要講述哲理的宏大欲望,它僅僅是為了有趣而寫的。當一位穿著密封太空衣的飢腸轆轆的探險者來到滿是烤肉的星球上,他會遇到什麼?這篇作品的每一個文字似乎都在刺激人最原始的生理欲望,似乎已經很久沒有人這樣寫科幻了。
《新幻界》不是唯一的網路科幻傳播媒體,一家新興的網站在這一年裡吸引到了更多的目光,不僅僅有關於科幻的,也有涉及科學相關內容的。一直關心科幻發展的科學傳播團體——科學松鼠會在2010年底建立了一個商業化的分身:果殼網。在其眾多頗受歡迎的版塊中,支持短篇科幻作品發表的“果殼微科幻”欄目成了原創網路科幻新的聚集地。果殼網是一個科學青年聚集的場所,這裡最文藝的科幻作品往往也有著很強的技術背景。半夏大魔王的《去記住他們》是一個機器人講述的末日童話。人類從世界上如氣泡般一個個消失,機器人踏上旅途,記錄人類最後的痕跡,並最終似乎發現了人類消失的線索:他們如同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一個周期總是減少一半,卻不知具體的個體誰會先離去;又如蜻蜓的幼蟲,化作成蟲前無暇告知同伴。幾個簡單的科學比喻,隱藏著人類的命運。
純文學刊物開始大範圍引入科幻作品,是中國科幻走出既有圈子的一個明證。剛創刊不久的文學雙月刊《天南》以“星際敘事”作為其中一期的主題,刊載了四篇中國本土科幻作品,以深徹見骨的筆法在現實與幻想的交疊中挖掘當代中國的本質。陳楸帆的《開竅》延續其以剛畢業的大學生為敘事者的風格,兩位剛剛接觸社會現實的主角從社會底層和科研兩個角落看到了一些驚心動魄的東西,並隱約拼湊出了世界的真相,決心以卑微的努力去揭穿它。作品映射出作者所熟悉的那一代年輕人對於生活的反抗。楊平的《山民紀事》描述了一個充滿視覺感的、等級分明的城市模型,群山般環繞市區的高樓平民階層和城市中央“盆地”居住的精英階層,越是依賴技術的,就越卑微。山民用晶片改造自己的身體,那些看似時髦的東西也永遠成為他們身處底層的標誌。《文藝風賞》則刊載了韓松的《再生磚》,這是一篇關於汶川大地震的小說。災區的人們用廢墟、麥秸等材料製成頗有現代感的再生磚,將歷史和親人的鬼魂砌進房子,他們的餘生再也無法安寧,即使外星人的降臨也無法改變,因為宇宙中也遍布廢墟,也是再生磚的結構。韓松的故事裡,滲透著陰沉、死亡和悲傷,會讓人思考很多。
選集中最為特殊的一篇,大約是飛氘的《蝴蝶效應》,從作品的構成到發表的途徑,都充滿著實驗性。它由幾十個小章節構成,分三部分發表在不同類型的刊物上。飛氘套用西方科幻電影的主題,重寫中國的歷史:遠航的鄭和,成了《星際迷航》的船長;不知道如何安置手下的梁山好漢宋江,陷入了X戰警分陣營的迷茫;被貶遠方的蘇東坡,來到了月球上。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到民國時魯迅感時傷神,西方科幻中關於未來的一切,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中都發生過了,歷史是一個循環嗎?三種類型的刊物都接受了這個故事,大約也宣告了對這樣的歷史描寫不同類型的讀者都可以接受。中國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和未來的?西方人一直很關心這個問題,飛氘自己也在尋找答案。
所有人都在尋找。

目錄

序言 中國科幻的革命與循環之年 郭凱
昔日玫瑰 長鋏
人生不相見 何夕
蝴蝶效應 飛氘
再生磚 韓松
深海魚 遲卉
弦歌 景芳
開竅 陳楸帆
噴薄欲出 星河
星海彼岸 蘇學軍
熱島 夏笳
播種 萬象峰年
去記住他們 半夏大魔王
山民紀事 楊平
烤肉自助星 梁清散
附錄 仍有人仰望星空 困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