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2年

1552年

1552年16世紀1550年代, 壬子年(鼠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日本後奈良天皇天文二十一年,以下為本年發生大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552年
  • 農曆: 壬子年
  • 國內年號: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
  • 日本年號日本後奈良天皇天文二十一年
1552年-出生,亨利一世·德·波旁,魯道夫二世,利瑪竇,朝鮮宣祖,吳昆,誠仁親王,松平康元,埃德蒙·斯賓塞,高山右近,1552年-逝世,六角定賴,愛德華·西摩,張岳,聖方濟各·沙勿略,歷史記載,

1552年-出生

亨利一世·德·波旁

亨利一世·德·波旁,第二代孔代親王(Henri I de Bourbon, Prince de Condé,1552年-1588年),繼其父路易一世·德·波旁領導胡格諾派。

魯道夫二世

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年7月18日維也納—1612年1月20日布拉格)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76年—1612年在位)。他也是匈牙利國王(稱“魯道夫”,1576年—1608年在位)、波希米亞國王(稱“魯道夫二世”,1576年—1611年在位)和奧地利大公(稱“魯道夫五世”,1576年—1608年)。

利瑪竇

利瑪竇義大利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學者。1583年(明神宗萬曆十一年)來到中國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譯為馬特奧·里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在中國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除傳播天主教教義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朝鮮宣祖

朝鮮宣祖(1552年-1608年),廟號宣祖(原廟號宣宗,1616年的光海君8年改稱宣祖),諱李昖,是朝鮮王朝的第14代君主,諡號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歷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葬於楊州穆陵。他是中宗之孫、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母親為河東府夫人鄭氏。

吳昆

吳昆(1552年-1620年),字山甫,別號鶴皋山人。明代歙縣澄塘人。
祖父吳元昌、父吳之韜“俱修德而隱者”,叔祖吳正倫、堂叔吳行簡皆習醫,家藏醫書頗多,吳昆“日夕取諸家言遍讀之”。吳昆15歲師從余午亭,漸有成,尤精於《素問》,指出王冰注文的多處錯謬。後尊師命,游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後到姑溪(今安徽當塗縣)、和陽(今安徽和縣)等地,結交天下名醫,行跡遍至江浙、荊襄、燕趙等地,“所至聲名籍籍,活人無論數計”,送其雅號“參黃子”。著有《醫方考》(1584)、《脈語》2卷(1584)、《黃帝內經素問吳注》24卷(1594)、《針方六集》6卷(1618)、另《藥纂》、《砭考》,已佚。今合輯為《吳昆醫學全書》。

誠仁親王

誠仁親王(1552年5月16日-1586年9月7日),正親町天皇第一皇子,母親為萬里小路房子,皇妃是勸修寺晴子,子女包括有後陽成天皇、八條宮智仁親王等六男三女。

松平康元

松平康元(1552年-1603年9月19日),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他是德川家康的異父弟,父親是久松俊勝(康元是次男(一說長男)),母親是水野忠政之女、於大之方(傳通院)。

埃德蒙·斯賓塞

埃德蒙·斯賓塞 (Edmund Speser,1552年-1599年1月13日),是英國著名詩人、桂冠詩人。在英國文學史上,以向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致敬的《仙后》占一席位,但在政治上以向愛爾蘭殖民並摧毀其文化而臭名昭著

高山右近

高山右近(1552年-1615年2月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天主教大名。又名高山重友

1552年-逝世

六角定賴

(1495年-1552年1月21日),六角高賴次子,日本戰國時代近江國守護大名,官至從四位下彈正忠,諡號江雲,法名雲光寺殿光室亀公大居士。
六角定賴於永正元年(1504年)在京都相國寺出家為僧,稱吉侍者。由於其兄六角氏綱在永正15年(1518年)因戰傷去世,定賴被迫還俗繼承家業,六角定賴是六角氏的一代英主,率軍降伏了淺井亮政,成為南近江國霸主,並修建了觀音寺城。

愛德華·西摩

Edward Seymour, 1st Duke of Somerset(約1500至1552年1月22日)英格蘭貴族。愛德華六世的舅父、監護人。1536年其妹簡·西摩(Jane Seymour,1509—1537)嫁與亨利八世後權勢日增。1536年封博尚子爵(Viscount Beauchamp)。次年封赫特福德伯爵(Earl of Hertford)。1542年任海軍司令。1544年任北方軍事長官,率軍入侵蘇格蘭,洗劫愛丁堡。1545年遠征法國布洛涅(濱海布洛涅)獲勝後任駐軍司令。1547年任甥愛德華六世監護人和攝政委員會首腦,執掌實權。不久封薩默塞特公爵。同年9月,在平克戰役中擊敗蘇格蘭軍。繼續鞏固宗教改革成果,緩和與天主教徒的關係,同情凱特起義中農民的要求,主張禁止圈地,接濟窮人。遭以沃里克伯爵約翰·達德利為首的貴族仇視,1549年被剝奪權力投入監獄。次年獲釋。1551年再次被捕,次年以反叛罪處死。
愛德華·西摩愛德華·西摩

張岳

(1492年-1552年),字維喬,號淨峰,福建惠安東嶺張坑村人。張岳為程朱理學的忠實信奉者,與陳琛、林希元三人並稱“泉州三狂”。
明弘治五年(1492年)十月,張岳出生。正德八年,張岳應鄉試中解元。正德十一年,張岳中進士[2]。正德十四年(1519年)春,張岳與兵部郎中費鞏等諫阻武宗朱厚照南巡,被貶為南京國子學正。嘉靖元年(1522年),世宗朱厚熜嗣位,張岳官復原職,遷右司副。以母老乞便養,改任南京武選員外郎,歷主客郎中。

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ois Xavier(1506—1552)方濟各·沙勿略是最早來東方傳教的耶穌會士。西班牙人,出身貴族家庭。在巴黎讀書時和羅耀拉·聖依納爵等人成為朋友,並一同創立了耶穌會。1540年,沙勿略成為耶穌會的首批傳教士,奉教廷之命前往東方的印度日本等地傳教。歷經8個月的艱難航行,1541年12月沙勿略抵達果阿。為了廣泛了解東方傳教事業的普遍進展情況,1545年底沙勿略來到馬六甲一帶。4個月後,他又到了安汶島。在熟悉東南亞海域諸島後,他開始將目光轉向東亞。 1549年8月15日沙勿略帶著其他兩名修士、兩名僕人和業已信奉基督教的安祿日踏上日本國土。1551年11月20日,沙勿略重返印度。這期間他又開始思索一個新問題,即中國的基督教化問題。在日本,沙勿略開始認識到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的影響。而中國則是一個物產豐富,文明昌盛的國度。因此沙勿略萌生了到中國傳播福音的想法。1552年8月沙勿略乘“聖十字”號抵達距廣州30海里的我國上川島。同年12月,沙勿略不幸染上瘧疾,由於缺乏醫藥,不久便去世了,年僅46歲。他後來被安葬在印度,1662年被教會列為聖徒,他的墓地也成為朝拜的聖地。在他十多年的福傳生涯里,勸導了三萬多人領洗入教,福傳旅程超過數千里,涉足大半東亞地區。

歷史記載

坐派京料銀
嘉靖三十年(1551)正月十九日,戶部以各邊召募兵馬日增,供費不給,廣求足用之術。除北直隸、山西、陝西、河南、廣西、貴州及淮安、揚州、廬州、鳳陽、邳州、徐州諸省州郡,或已募兵,或備修邊牆,或有雇募外,其餘則坐派京料銀。其坐派銀額是,應天府三萬兩,徽州府三萬五千兩,寧國府二萬五千兩,池州府二萬兩,太平府二萬兩,安慶府二萬兩,蘇州府八萬五千兩,廣德、和州、滁州共九千兩,浙江十五萬六千兩,江西十二萬兩,湖廣十四萬兩,四川十五萬兩,福建十四萬兩,廣東十五萬兩,雲南五萬七千三百四十兩。限本年十月以內解部,違限究處。
詔給陝西諸衛金牌勘合
明初規定,金牌信符,每副二面,頒發“西番”諸部,令約束其族,納差發馬,給以茶引。後諸部所領金牌散失,失而再給。嘉靖二十八年(1549)御史劉侖請復金牌、勘合之制,以便各部納馬給茶。洮州衛列幣等、河州衛子剛巴等、西寧衛咎幣等部馬多,給以金牌;沖卜鸞單等十七部馬少,給以勘合。未授職事者授職,原授未襲者承襲。三十年正月十九日,經兵部議,詔給“西番”諸部金牌、勘合。
胡松致仕
胡松(1492-1574),字茂卿,號承庵,績溪人。正德九年(1514)進士。嘉靖二十九年(1550)五月任工部尚書。伊王欲拓其洛陽府第,計直白銀十萬兩,以十之二賄嚴嵩,期必得。胡松據祖制力爭,乃止。俺答入寇,仇鸞以邊兵入衛,欲悉召其所部實京師,移武庫仗於營,以便給調。胡松以“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諫爭,執不許。嘉靖三十年二月十七日引疾致仕。萬曆二年(1574)閏十二月二十三日逝世。有《承庵文集》。
益實左衛入貢
嘉靖三十年(1551)三月,益實左等衛都督僉事歹答力等入貢。其還至塔山衛部落,明廷敕文為其所奪,歹答力以狀聞,詔守臣諭還之。
安南莫宏瀷襲職
嘉靖三十年(1551)三月十六日,命已故安南都統使莫福海嫡子莫宏瀷承襲父職。莫福海死,莫宏瀷當襲職,然其族人莫正中等乘宏瀷年幼,欲奪其官。莫宏瀷上表修貢嗣,明廷遂命其襲都統使,護守敕印。
商大節下獄論死
商大節(1489-1553),字孟堅,號少峰,鐘祥人。嘉靖二年(1523)進士。授豐城知縣,以捕盜功擢兵科給事中。科道互相糾劾,謫鹽城縣丞。三遷刑部郎中,出為廣東僉事。改山東按察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兼提督紫刑諸關。嘉靖二十九年八月,俺答入犯京師,詔城中居民及四方應武舉者登城守衛,以商大節率五城御史統之。發帑金五千兩,命招募壯士。寇退,復命兼管民兵,經略京城內外,擢右副都御史。募民兵四千人,請以三等授餉,上者月米二石,其次遞減五斗。仇鸞恨其獨為一軍,不受節制,遂以京城四郊委之防守,欲以困之。商大節反對說:“臣雖經略京城,實非有重兵專戰守責者也。京城四郊利害,鸞欲專以臣當。臣節制者,止巡捕軍,鸞又頻調遣,奸宄猝發,誰為捍禦哉?”世宗寵信仇鸞,怒責商大節懷奸避難。嘉靖三十年四月十三日下其詔獄。法司希旨,論其當斬。嘉靖三十一年八月,仇鸞奸發。商大發部下石鏜、孫九思等百餘人伏闕訟冤。兵部侍郎張時徹亦上言說:“大節為逆鸞制肘,以抵於法,乞法群情赦之。”世宗怒,鐫張時徹二秩。嘉靖三十二年商大節卒於獄。隆慶初,贈兵部尚書,謚端愍。
諸王獻銀助邊
嘉靖三十年(1551)四月,代王朱廷埼獻銀五千兩,汝王朱祐槨獻銀三千兩,德王朱載墱獻銀一千兩、戰馬八匹,徽王朱載(土侖)獻銀一千兩,寧化王府輔國中尉獻銀一千兩,以助邊餉。賜敕獎諭。此後諸王獻銀不絕。
朝鮮人漂流淮安
嘉靖三十年(1551)五月,朝鮮國管令金等八人,因航海遇颶風,漂流至淮安,防守官驛送京師,詔恤遣還。
開浚淮安三里溝
嘉靖三十年(1551)七月十三日,總督漕運兵部侍郎應檟上言,請開通黃河、淮河之間的三里溝,使運船自溝行,出通濟橋,由淮河入黃河,航道疏通,且可省費。從之。
馬市牛羊易菽粟之議
嘉靖三十年(1551)八月,大同、宣府馬市開後,俺答又提出,不僅以馬易幣市,而且蒙古貧者以牛羊易菽粟。經理馬市史道疏言其便;朝議謂其無厭,既易幣布,復請菽粟,後繼為難,且朝市暮掠,請勿許。議久未決。帝問首輔嚴嵩,嚴嵩亦云不可。嘉靖三十年(1551)八月四日,詔令不許,專意戰守。逾年,馬市又罷。
李默削籍
嘉靖三十年(1551)十月十八日,首輔嚴嵩誣吏部尚書李默會推徇私市恩,遂詔李默削籍。李默主詮典,不阿嚴嵩,輿論稱其得大臣之體。
林媽陂村創鄉
公元1552年,初創鄉時有林家母女於現林二高地定居,修築土陂蓄水,為紀念之故名稱林媽陂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