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9年

1499年

1499年即公元1499年,明朝弘治十二年,發生在明朝弘治期間最鼎盛的時期,被史家稱為“弘治中興”,也是弘治由盛轉衰的年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499年
  • 外文名:fourteen ninety-nine
  • 中國紀年:弘治十二年
  • 朝代:明朝
  • 事件:法軍占領米蘭
歷史紀事,外國紀事,出生,逝世,

歷史紀事

李杲等誘殺朵顏三衛人
自成化末年,朵顏三衛被韃靼所逼,走匿邊塞,以尋求明廷保護,其勢力衰久不振。而韃靼小王子部及火篩等部相倚日強,為東西諸邊患,遼東邊塞屢次失事。弘治十二年(1499)正月,遼東總兵官李杲與巡撫張玉鎮守太監任良合謀,以為朵顏三衛積弱可欺,欲殺其冒功掩罪,乃令都指揮崔鑒王璽、魯勛設酒席,誘其來市者三百餘人赴宴,盡殺無餘,竟上奏報捷稱:三衛分道入寇,官軍敗之。廷臣以為朵顏三衛近年來與明廷修好,疑其中有詐。既而朵顏諸部來貢,詳訴其事,乃命副都御史顧佐前往核實。弘治十三年正月,顧佐遼東還,奏李杲等誘殺冒功之事屬實,孝宗詔命任良還京,李杲、張玉免職致仕,崔鑒、玉璽、魯勛各降一級。科道官上章彈劾李杲、張玉犯欺騙妄殺之罪,罪當顯戮,現在卻待以致仕之禮,恐三衛聞之,積憤為患。孝宗不聽。朵顏諸部對此事恨之入骨,遂北結火篩復仇,多次擾邊。
雲南宜良地震
弘治十二年(1499)十二月初四日宜良地震,有聲如雷,從西南方起,自子時至亥時,連震二十餘次,衙門、城鋪、寺廟、民房搖倒幾盡,死傷男婦無數(一作壓死以萬計),縣城為磚城,洪武二十四年築於雉山之麓,周四里、高一丈四尺,地震傾圮。法明寺亦倒塌,澄江府河陽(今澄江)官民廬舍倒壞,人多壓死。此日震後,或一日一震,或旬日一震,半月一震,一月一震,經四年方止。震中烈度(Io)IX,震級(M)為六點七五級。
嚴左道惑眾之禁
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解州(今山西永濟西)吏李寧以妖術惑人,自言得聚寶盆桃花洞。知州程觀竟相信此事。二人俱坐斬,後被赦,李寧被發邊衛充軍。都察院以天下妄言惑眾者尚有很多,請出榜禁約,孝宗準行。
程敏政泄漏會試試題
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孝宗詔命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程敏政為會試考試官。戶科給事中華眿劾程敏政將試題題目賣給舉人徐經唐寅,因徐、唐二人預做文與試題吻合。乃將徐、唐二人與華眿俱下獄。時榜未揭,詔程敏政不得閱卷。已錄為進士者,令李東陽會同考官核查,徐、唐二人卷均不在其中,孝宗欲就此了結。三月,工科都給事中林廷玉復攻程敏政有可疑之處,程敏政辯解說試題被其家僮竊賣。於是程敏政、林廷玉俱被下獄,徐經唐寅皆黜為吏。後勒令程敏政致仕,華昹、林廷玉俱被調謫。
米魯起事
米魯是霑益州(今雲南宣威)土知州安民之女、普安司(今貴州盤縣)土判官隆暢之妻。因犯事被隆暢逐,遂居其父家。隆暢以年老傳職於其子禮。有一位叫阿保的營長,與米魯有結,遂在隆禮面前替米魯說情,迎其回來。隆暢聽說後怒殺隆禮,焚毀阿保之寨城。弘治十二年(1499)九月,阿保與其子阿鮓挾米魯進攻隆暢,暢避走雲南。貴州總兵官東寧伯焦俊、巡撫貴州都御史錢鉞前往和解。但焦、錢歸後,米魯殺隆暢,據寨起事。隆暢之妾適烏另生有二子,避走安南衛(今貴州睛隆),阿保欲斬草除根,築寨圍其城。另外,又於普安築三寨,名其所居之寨曰“承天”,自號“無敵天王”,出入乘黃纛。孝宗責安民獻其女米魯,安民乃攻殺阿保父子,暗中給米魯兵五百,襲殺適烏及其二子,自請襲為女土官。鎮巡等官接受米魯之賄賂,為其請宥。孝宗詔令其進討,一定要捉住米魯。弘治十四年六月,總兵官曹愷與巡撫錢鉞、中官楊友發諸衛及土兵一萬三千餘人分道征討,被米魯大敗,都指揮吳遠被虜。七月,詔命南京戶部尚書王軾兼左副都御史,提督軍務,率兵征討。王軾兵未至,楊友等議招撫,米魯揚言願降,暗中派大兵攻普安、安南城,並斷盤江之道,以擋住明軍。又劫持楊友,殺右布政使閭鉦、按察使劉福及都指揮數人。弘治十五年正月,王軾調廣西、湖廣、雲南、四川官軍、土軍八萬人,會合貴州之兵,分八道征討,追過盤江,殺米魯起事者四千八百餘人,破寨千餘。
孝宗即位之初,罷成化時傳奉官。後修京城河橋成,授工匠四為官,又傳升通政司經歷沈祿為參議,尚書王恕、周經曾力止之,終不行。此後傳奉漸多,到弘治十二年(1499)十二月,一個月中傳升達二百餘人。十二月初五日吏部尚書屠滽上言請罷傳奉官七百九餘人,他說:傳升文職過多,請惜名器,以堵奸人之進。兵部尚書馬文升上言說:國家設武職以待軍功,沒有臨陣斬獲不得輕授。今傳奉畫工張玘為指揮,並準其世襲,在邊冒死作戰者何以待之?在此之前,六科十三道皆上疏極言傳奉之弊,孝宗終不能聽。
張弘至上言異初政事
弘治十二年(1499)十二月二十六日,兵科給事中張弘至上言說:皇上登極之初,革傳奉官五百餘人,近來復又傳升,此異初政之一;登極之初,逐番僧佛子,斬妖僧繼曉,近年復又齋醮不絕,此異初政之二;登極之初,罷大學士萬安、吏部尚書李裕,朝彈夕斥,近年禮部尚書徐瓊等被劾不斷,而竟不去官,此異初政之三;登極之初,曾言有大政,當召府部大臣面議,近年未聞廷召,此異初政之四;登極之初,撤鎮守、燒造內臣,近年漸復差遣,此異初政之五;登極之初,左右內臣不敢奏擾,近年陳情乞恩,此異初政之六;登極之初,兵部申明舊制,令該科存記,後比例乞升者指奏,近來恩幸乞升,此異初政之七;登極之初,光祿寺供應節約,近年增添,動輒取太倉銀,此異初政之八。孝宗令下所司,搪塞了事。
王守仁建言西北邊務
王守仁於弘治十二年(1499)成進士,時朝議方急西北邊務,王守仁遂奏陳邊務八事:一、蓄才以備急。聚公候之子教於武學,歲擢超異之人,兵部兩侍郎更迭巡邊,擇科二三人以從,使周知虛實,則一旦有急,不患無人。二、捨短取長。邊將驍勇者,多以過失摒棄,誠使立功自贖,賢於不知地利之官。三、減軍以省費。邊將之請京軍,徒以事不濟則有所分。誠以賞京軍者賞邊卒,數萬之銳卒可立致。四、屯田以給食。三邊之戍,不輟耕農,誠使京軍分屯,各食其力,可以少息輸饋。五、行法以振威。邊將失機,立正軍法,可來軍威。六、敷恩,以激怒。兵方失利,士氣銷沮。誠恤其孤寡,室以國恩喻以報仇,則氣可憤。七、損小以全大。小有剽掠,一以為當救,一以為可邀,遂以疲勞致敗。今許以便宜,惟則大效而小挫不問,則我師當逸。八、嚴守以乘敝。嬰城固守,使足食足成,然後出奇制勝,所敗立於不敗之地而後能敗敵。疏上,授刑部主事。
更定問刑條例
洪武、永樂間定製,法司斷獄,均依律擬議,不許妄引條例。英宗、憲宗以後,巧法之吏往往舍律用例,以便藉此貪贓枉法,條例由此日繁。至孝宗時,始有修明之舉。弘治八年(1495),以鴻臚寺少卿李鐩之請,命刑部尚書彭韶刪定問刑條例。弘治十三年二月初六日,給事中楊廉上言說:高皇帝曾命劉基陶安等詳定律令,且言立法貴簡,若條緒繁多,可輕可重,則會生奸弊,可見聖祖重律輕例之意。一百三十年來,律行已久,條例漸多,今應以太祖立法貴簡之心為主,一切近代冗雜悉為革去。孝宗從之。刑部尚書白昂會九卿定議,擇條例可行者二百九十餘條,與律並行。孝宗詔命頒行。

外國紀事

1)亞美利哥·維斯普奇來到美洲。
2)台山建城。
3)法軍占領米蘭。
4)馬德里完全大學建校。
5)西班牙探險家阿隆佐·德·歐赫達(Alonso de Ojeda)登入阿魯巴島,是第一個來到此島的歐洲人。
6)7月10日——?>瓦斯科·達·伽馬從他的第一次印度航行回到葡萄牙。
7)7月28日——奧斯曼帝國海軍擊敗威尼斯
8)9月9日——瓦斯科·達·伽馬抵達里斯本
9)9月22日——巴塞爾條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麥克西米倫一世承認瑞士獨立。
10)1499年,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維斯普奇溯馬拉開波湖而上,發現這裡水上村落星羅棋布,頗似義大利水城威尼斯,便稱這一帶為“委內瑞拉”,西班牙語意為“小威尼斯”。

出生

李舜臣(1499年-1559年),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山東樂安縣縣城西南李鵲莊人(今山東省
李舜臣廣饒縣李鵲鄉李鵲村)。李舜臣穩重文雅,氣度甚偉,自幼好學,讀書若渴,尤喜古文。
明嘉靖二年(1523)李舜臣以會試第一(會元)成進士,初授吏部文選司主事。因反對佞臣張璁大禮議”事件而得罪皇帝,受廷杖,被罷免。後被起用,封員外郎,繼又出任江西省提學僉事,升南京國子司業,晉為太僕寺卿,不久引病歸里。從此致力於學,經、史、詩、文均有較高造詣,為明代著明學者。
李舜臣才識淵博,尤精經學。對漢儒關於經、史的注釋,悉心探究,頗有獨見。所著詩文不務華麗,專尚風味,詩細文賅,一時稱為名品。與知名文士章丘李中麓、慶陽李夢陽齊名。
教宗庇護四世(1499年3月31日-1565年12月9日),1559年至1565年間在位。
1499年,Giovanni Angelo de Medici出生於米蘭一個寒微的家庭。
教宗庇護四世早年曾在博洛尼亞大學求學,獲得民法與教會法博士。後於1527年赴羅馬,1549年升任樞機。
十年後,保祿四世逝世,經過長時間的選舉他於1559年12月26日被選為教宗庇護四世,並於1560年1月6日正式登基。任期之初,他首先大力整頓前任教宗保祿四世遺留下來,即使在當時看來也異常嚴重的裙帶關係。保祿四世的兩個侄子,Carlo Carafa 樞機和 Paliano 公爵 Giovanni Carafa 都被處死。
1499年,安妮與法國路易十二在教堂結為伉儷,她身著一襲白色婚紗,款款步下紅毯,將白色的高貴、純潔與優雅完美地呈獻給她的新郞,這是白色婚紗第一次出現。 預言的珍貴 將愛情的昨日今時, 幻化為手指上, 星光一樣閃耀的喜悅, 白色傳奇從1499年到今, 完美地勾勒出愛情的存在。500年來,白色婚紗被反覆書寫於愛的傳奇。

逝世

逝世 王錡(1433年—1499年),字元禹,明代長洲(今蘇州吳縣)人。
生於宣德八年(1433年),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尤精於史學,曾任《元史》的編修工作,一生不仕,自號葦庵處士,別號夢蘇道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卒。著有《寓圃雜記》。
程敏政逝世
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直隸休寧(今屬安徽)人,南京兵部尚書程信之子,少年有才,詔讀書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廣博稱於翰林弘治初擢少詹事兼侍講學士,直經筵。因自傲為人所疾,弘治元年被劾致仕。五年起官,改太常卿兼侍讀學士,掌院事。再進禮部右侍郎,專典內閣誥赦。弘治十二年(1499)六月初四日卒,年五十五。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宋遺民錄》、《詠史集》等多種著述。
夏時正逝世
夏時正(1412-1499),字季爵,浙江仁和(今屬杭州)人,正統十年(1445)進士,授刑部主事。景泰六年(1455)以郎中至福建錄囚,多所平反。天順初,擢大理寺丞,遷南京大理寺少卿,成化五年(1469)進卿。成化六年巡視江西災傷,除無名稅十餘萬石,汰冗役數萬,罷不職吏二百餘人,增築南昌濱江堤及沿河坡岸,民賴其利。後致仕,家三十年,於弘治十二年(1499)十二月初八日卒,年八十八。夏時正博學有才,多所著述,詳於稽核校讎之學,有《瀛嶼稿》、《餘留稿》、《杭州志》。
李蕙逝世
李蕙(1438-1499),字德磬,直隸當塗(今屬安徽)人,成化五年(1469)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成化十八年升江西布政司右參議,招撫饑民,力殺因飢起事者。弘治元年(1488)升右參政,景升山西左右布政使,有治績,為士民所稱。弘治六年升右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尋轉左,總督漕運兼巡撫淮、揚、鳳陽四府。再傳升為右都御史,總督巡撫如故。弘治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卒,年六十二。有《萃英集》。
阮勤逝世
阮勤(1423-1499),字必成,本交趾(今越南)人,其父河為山西長子典史,遂占籍山西。景泰五年(1454)進士,授大理寺評事,升台州知府,清慎有惠政。成化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入為兵部侍郎。調南京刑部左侍郎,皆有治稱。弘治十二年(1499)三月三十日卒,年七十七。
韓文逝世
韓文(?-1499),字貫道,直隸新城(今屬河北),天順元年(1457)進士,授行人司行人。成化五年(1469)出使琉球,歷官戶部員外郎、郎中、陝西右參議、右參政、左右布政使,至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留心邊事。後致仕,弘治十二年(1499)七月十九日卒。
宋琮逝世
宋琮(?-1499),字廷用,陝西隴西人,成化十四年(1478)進士,授吏科給事中,升吏科都給事中,升太僕寺卿。為人篤實,在吏科時多有建白,及官太僕,究心馬政,有可稱者。弘治十二年(1499)七月卒。
鄭時逝世
鄭時(1423-1499),字宗良,直隸舒城(今屬安徽)人,景泰五年(1454)進士,授山西道監察御史,歷延平(今福建南平)、福州二府知府,四川左參政、按察使、湖廣左布政使,進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成化未因上言請修時政而被謫貴州參政。弘治初復升左副都御史撫治鄖陽(今湖北鄖縣),再巡撫湖廣,召為南京兵部左侍郎,進尚書,後致仕。弘治十二年(1499)八月十四日卒,年七十七,贈太子少保
徐鏞逝世
徐鏞(1444-1499),字用和,湖廣興國州(今湖北陽新)人,成化五年(1469)進士,授行人,升監察御史巡通州(今北京通縣)倉,念漕卒困於掊克,定收納常則,遂著為令。因上言時政被調陝西鎮原(今屬甘肅)知縣。弘治元年(1488)升淮安知府,轉廣西右參政,河南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總理漕運兼巡撫鳳陽等四府,整頓漕運,軍民稱便。弘治十二年(1499)八月二十八日卒,年五十六。鏞居官勤廉,政績顯著。
汪諧逝世
汪諧(1432-1499),字伯諧,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天順四年(1460)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預修《英宗實錄》成升修撰。秩滿升右諭德。預修《續資治通鑑綱目》成升右庶子。弘治初升少詹事侍讀學士,充經筵講官。充《憲宗實錄》副總裁。弘治四年(1491)升禮部右侍郎兼學士,未幾致仕。弘治十二年十一月初三日卒,年六十八,贈禮部尚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