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寺(山東省臨沂市龍泉寺)

龍泉寺(山東省臨沂市龍泉寺)

龍泉寺位於常路鎮駐地西南5公里於窪村,距縣城20公里,為蒙陰縣現存兩大佛教寺院之一。廟內有一泉,水勢甚旺,傳說與東海相通,故名龍泉寺。該寺亦稱龍泉院、玉泉寺、龍崗寺(因背倚龍崗而得名)。該寺與中山寺、南竺寺並稱為蒙山北麓三大佛教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泉寺
  • 外文名稱:Longquan Temple
  • 地理位置:山東省臨沂市
  • 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8:00-20:00
  • 景點級別:國家AA級旅遊景點
  • 門票價格:50
歷史,前人題詠,寺院地址,

歷史

據《蒙陰清志》載:該寺“始建於金大定年間”,元以前重修無考。《蒙陰縣誌(康熙十一年版)》所載明資政大夫南京工部尚書崔文奎所撰《重修龍泉院記》記敘:聞諸父老雲,昔有異僧遊覽至此,愛其清幽,遂結茅以為棲息之所,攻苦食淡,久不易心。鄉人聞其風,慕其行,莫不敬而悅之,樂而助之,積以歲月,乃構殿三間,以奉如來。日居月諸,四方之僧來者日眾。元大定間,賜額曰“龍泉院”。最大規模重修為明嘉靖初年,嘉靖六年(1527年)竣工。重修後的龍泉寺,設山門、鐘樓、佛祖殿、觀音殿、伽蘭殿,規模恢宏,金碧輝煌,雕飾精美,極為壯麗。有萊蕪人制巨鐘置於鐘樓,晨鐘暮鼓,經聲佛號,聲傳30餘里。嘉靖皇帝敕命由新泰進士、資政大夫、南京工部尚書崔文奎撰文,記載了捐資人秦氏父子善舉。雕成御碑,上有雕龍帽,下有巨龜馱負。龍泉寺佛教文化進入極盛時,僧眾200餘,僧房150間。農曆三月三、九月九盛會,進香者日達萬餘人。龍泉寺著名景觀為“龍泉漱玉”。因龍泉噴花,散落如碎玉而得名,為蒙陰舊八景之一。龍泉位於寺前河南沿,石灰岩地層,原噴水成柱一米餘高,“文革”期間被砌成大口井,泉景消失,然泉水仍從大口井邊常年湧出。當地老人回憶,泉邊舊有古碑一通,碑文“路是皇大路,嶺是龍崗嶺,泉是噴花泉,亭是漱玉亭”。 因龍泉寺周邊清流潺緩,龍崗秀拔,重山疊翠,文人墨客題詠甚多,其中不乏上乘之作。
龍泉寺創修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大佛殿雖破敗但原貌尚存,殿內壁畫仍可辨認。解放前寺院有廟產100多畝,山門西南原為僧侶墓地,有碑碣、舍利塔等100多通,在後來的運動中全部被毀壞,絕大多數修建了水利工程,部分散佚,只有以前的龍碑帽被村民壘入牆中保存下來,上有“重修敕賜龍泉院記”和“皇圖永固、帝道遐昌”刻字。
為使古蹟得到更好保護,2004年常路鎮黨委政府牽頭、民間捐資實施了修復工程,大殿的原貌基本恢復,並且重塑了釋迦牟尼佛像、阿難、迦葉、觀世音菩薩和十八羅漢像,重建了碧霞元君祠等。本村認識收集了部分殘碑斷碣置放在大殿後面。
龍泉寺

前人題詠

龍泉漱玉[明]公躋奎
海竅中通一泒靈,長年湧出幾時停。半崖有日飛晴雪,一壑無雲響迅霆。
布瀑薄噴寒玉碎,奔騰驚起臥龍醒。山僧趺坐袈裟濕,嘆指當年漱玉亭。
龍泉漱玉[明]杜洽
東蒙山下龍泉地,逝者如斯竟若何!絕筆影搖間錦繡,懸崖波起盪星河。
觀魚自得濠梁起,取醉還向峴首歌。漱玉亭前尋舊隱,幾回搔首重婆娑。
龍泉漱玉[明]公一揚
水溢龍泉萬玉鳴,垂虹千尺曉光瑩。山頭饒有仙人觀,石磬雲璈徹太清。
題玉泉[明]周京
徒倚不能去,移樽到水傍。看雲行曳杖,選石坐流觴。
天際沒歸鳥,林梢掛夕陽。會心寧在遠,此際即滄浪。  

寺院地址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常路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