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寺(河北省霸州市龍泉寺)

龍泉寺(河北省霸州市龍泉寺)

龍泉寺位於佛嶺村,占地約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建於明成化年間,清乾隆年間重修。抗日戰爭時期,此處曾設立過東江縱隊東進部隊指揮部,東縱曾生司令員曾在這指揮過“保衛稔平”的戰鬥。整個寺廟為懸山式結構,台梁式與穿斗式混合結構,花崗岩石條構架,為嶺南地區罕見的屋頂構架,被建築專家、學者所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泉寺
  • 外文名:Longquan Temple
  • 坐落在:霸州市信安鎮中心
  • 歷史:歷史上有名的禪宗道場
  • 始建於:後漢遼世宗天祿九四七至九五○年
龍泉寺,寺院住持,內部機構,

龍泉寺

龍泉寺位於北京海淀區西北邊,鳳凰嶺自然風景區內,座落在北京西山鳳凰嶺山腳下,始建於遼代應歷初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山門前兩株遒勁的翠柏有六百多年,寺內還有兩棵粗壯挺拔的銀杏樹和兩株古柏,都已有千年樹齡。寺內一座獨孔古石橋,現今還保存完好,這是當年住持繼升和尚募化修建的,人稱金龍橋寺東百米有繼升和尚塔,據說繼升和尚圓寂那天,天空祥雲萬里、 地面百鳥啼鳴,僧眾誦經四十九天,該塔發出淡雅的檀香味持續三年之久。
寺廟原址坐西朝東,至清乾隆後期,昌平州府在原寺東側,以金龍橋為中軸線,將寺院改建為坐北朝南。解放前,廟會興盛,廣東香客募捐,在橋南東院建萬緣茶棚,施茶施粥,普結善緣。抗戰時期,內憂外患,龍泉寺漸趨沉寂。到解放初,僅有廟舍幾十間,至文革改為民居或他用。惠州龍泉寺
1995年,隨著鳳凰嶺風景區的旅遊開放,當地政府及諸善信開始逐漸恢復寺院原貌。2005年4月11日,龍泉寺正式開放成為佛教活動場所,並迎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主持寺務工作。這是北京海淀區建國以來第一所正式開放的三寶具足的佛教寺院。[1]

寺院住持

學誠法師,學誠法師1966年生於福建仙遊。1983年於莆田廣化寺上定下海長老座下剃度,並依止上圓下拙老和尚修學。1991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並獲碩士學位;2007年被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授予教育學榮譽博士學位。
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同時兼任第十一屆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第三屆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館長、《法音》主編、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等職務。

內部機構

在學誠法師的帶領下,龍泉寺在新型寺院的建設、優秀僧才的培養以及廣大信眾的如法引導方面,邁開了新的時代步伐。
建教:淡化宗派觀念,強化組織運作,建立漢傳佛教修學體系,打造僧俗二眾良好修學環境。
育僧:培養“志、道、德、才、學”兼備的優秀僧才,建立清淨和合的僧團,培養佛教界的接班人。
弘法:利用現代化傳媒手段和適合現代人生活的方式弘法,緊跟時代,與時俱進。
2009年10月8日,為具體落實龍泉道場有序化管理的構想,龍泉寺成立了五個部門,分別是:
一、工程部(負責寺院的各項建設);
二、文化部(下設三個組:DVD製作中心、編輯中心、翻譯中心、北京復興大國學文化基金會);
三、慈善部(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
四、弘宣部(龍泉之聲傳統文化網);
五、教化部(法會處、學修處、研修處)。
自此形成僧團內部按執事制度運作,弘法事業按組織架構運作的新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