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寺(福建省寧德市龍泉寺)

龍泉寺(福建省寧德市龍泉寺)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白水洋龍泉寺,又稱仙堂、三教寺、三教堂、龍泉觀。坐落在嶺下村進村的路邊,即村水尾廣福橋前沿。始建於元朝大德元年(1279年),原名三教堂,祀魏伯陽,虞會啟二仙,俗稱仙堂,兩進土木建築,粉牆黛瓦,天井種植花木,明清時曾是“錦廈書院”。後因委託景福寺僧人代管,被改為“龍泉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泉寺
  • 又稱:仙堂、三教寺等
  • 始建於:元朝大德元年(1279年)
  • 坐落在:嶺下村進村的路邊
寺名由來,寺廟規模,地圖信息,

寺名由來

福建白水洋龍泉寺,又稱仙堂、三教寺、三教堂、龍泉觀。坐落在嶺下村進村的路邊,即村水尾廣福橋前沿。始建於元朝大德元年(1279年),原名三教堂,祀魏伯陽,虞會啟二仙,俗稱仙堂,兩進土木建築,粉牆黛瓦,天井種植花木,明清時曾是“錦廈書院”。後因委託景福寺僧人代管,被改為“龍泉寺”。現正殿仍祀魏、虞二仙,後殿為佛殿。
福建白水洋龍泉寺福建白水洋龍泉寺
寺院坐東北朝西南。嶺下溪從山門前緩緩穿過,一條古道沿溪而行,屏嶺公路從殿後挨過,可謂是門前溪水奔波,殿後車來人往。清道光年間供請了魏虞二仙,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陸玉仙主持重修,此後俗稱仙堂。清光緒8年,這裡又立起學堂,並請陳振雯先生執教。於是又有三教寺之稱。民國期間被毀壞,並長期荒廢。直到1987年後又由俗家弟子韋忠敢主持重修擴建。
外觀看來,它的門面在殿後,殿後兩大牌坊。左為屏邑當今名人、出任過大使的韋東先生提的“龍泉寺”,右為《香港商報》主任陸修勤先生題的“居士林”,兩牌坊齊大齊高。山門外相對古樸,兩棵幾百年的杉柏也齊高齊大植立門前。這一前一後,會帶給人們許多的遐想。古今龍泉寺,或今古龍泉寺,一切的一切都寫在其中。

寺廟規模

龍泉寺占地面積1284平方米。雖不是很大,但不僅容下各方佛,還容下各道神仙。小小殿宇,分為三個部分。進山門便得一方天井,正中有一口水井,兩邊是廂房,供過客留宿。
第二部分是仙堂,供的各道神仙。是在清光緒年間,從洞宮勝景九孔靈岩請來的的魏伯陽、虞會企真仙和大家奉崇的五穀仙及他們手下兵將十餘尊。
由仙堂到佛殿中兩邊分別是:功德天、辯才天、大梵天王、帝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等二十四諸天。
第三部分是佛殿,彌佛端坐於前,而後便是千手觀音,第二層則是三世佛。兩邊還有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前還有兩尊木雕,左韋馱、右關公。而這裡的彌勒佛,與諸寺不同,他不大肚便便。也沒有開口便笑,而冠袍齊整。後聽這裡的居士介紹,才知淨土宗供佛的特殊之處。

地圖信息

地址:922縣道西5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