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母廟(廣西武鳴龍母廟)

龍母廟(廣西武鳴龍母廟)

壯族龍母文化,中國壯族母系氏族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化和傳說,主要反映了壯族人民對神的崇拜,以及當時壯族母系氏族的一種口頭相傳而流傳至今形成的一種壯族文化,全中國多個壯族聚集區都建有龍母廟一祭奠先人,江浙地區,廣西 梧州地區,廣州 悅城等有建有龍母廟。而壯族龍母文化的發源地經專家考證位於右江流域環大明山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母廟
清代編撰的《武緣縣圖經》卷三記載:“龍母廟,縣境多有之。”經初步考察,環大明山有龍母廟約20多座,均供奉龍母。重要的廟宇有:
武鳴縣馬頭鎮全曾村廟口屯的大明山“佬仆”廟(即龍母廟、駱越祖母王廟)。“佬仆”廟是環大明山地區歷史上最大、最古老的壯族龍母廟,也是廣西有文物遺存的最古老的龍母廟之一。所供奉的龍母神,壯語叫“佬仆”。神像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被毀,廟宇建築在1950年被拆,遺址上只剩下4個唐代的石柱礎和散落遍地的唐磚和唐瓦。 武鳴縣羅波鎮“廟佬仆”,也稱“羅波廟”。羅波廟壯語叫“佬仆”即漢語的“龍母”,也是環大明山地區最著名的壯族龍母廟。該廟位於風光奇異的羅波潭邊,現存的主建築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現在的神像是1999年民眾自發捐資重塑的。供奉的神祇有“佬仆”(龍母)、岑瑛、神農、觀音、關公、岳飛、土地等。武鳴縣兩江鎮英俊村“婭仆”廟,漢語稱“感應廟”,所供奉的主神漢名叫明山感應大王,壯語叫“婭仆”。這是兩江鎮規模較大的龍母廟,在1949年前祭祀日有上萬人參加祭祀活動。原廟址在大明山銅礦峽谷里,後在河口處建起如今的感應廟。武鳴縣兩江鎮龍母村龍母廟、合聳村坡聳屯的達公廟、雲川村拉敢屯的達仆廟、培群村碩板屯的婭仆廟,城廂鎮大同村婭垌神廟、夏黃村起鳳山婭仆(龍母)廟,陸斡鎮韋楊村明山廟,馬山縣古零鎮裡民村內感屯大明山靈感大廟,上林縣塘紅鄉石門村敢仙洞的天地廟、明亮鄉亭亮舊圩的婭仆廟、西燕鎮淥戶屯的高仆廟、大豐鎮靈威村的特掘廟、巷賢鎮周富村特掘廟、六聯村樊村屯的大廟、三里鎮的羅波廟,賓陽縣思隴鄉的勝龍廟等,雖然不冠於龍母,但它用壯語名稱命名,意思均為龍母廟,這是與西江流域龍母廟明顯區別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