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遼寧省瀋陽龍山龍草龍文化龍的傳說)

龍山(遼寧省瀋陽龍山龍草龍文化龍的傳說)

龍山,也稱棋盤山,位於瀋陽東北部,東鄰撫順,西至農業高新區,南至渾河,北接鐵嶺,距瀋陽市中心20公里。龍山一年四季分明,春天的綠、夏天的景、秋天的楓、冬天的雪,讓這裡的風景獨樹一幟。龍山因舉辦國際女子世界象棋冠軍爭奪賽而聞名世界。

中國東北地區的風水寶地瀋陽,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的坡式走向,城區及西南部為平原,東北部郊區為丘陵,屬長白山哈達嶺余脈。相傳,古時有黑、白二龍在此常駐,故稱此山為“龍山”。也因山有巨石,四方平整猶如棋盤,又名“棋盤山”。

東北部山區是瀋陽的“水頭”(水源),流經瀋陽的主要溪水、河流,皆發源或流經於此。水為萬物之源,故東北部山區,一向被瀋陽人認為是寶地、福地、龍興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山
  • 別稱:棋盤山
  • 地理位置:瀋陽東北部
歷史,發掘,

歷史

遼寧省瀋陽龍山, 瀋陽棋盤山,龍山,龍草,龍文化,龍的傳說。
戰國時期,燕國昭王二十八至三十三年(約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燕國派大將秦開東胡、拒箕子朝鮮,置遼東郡,下治襄平縣(今遼寧遼陽),轄今遼寧大凌河以東,開原市以南,朝鮮清川江下游以北地區。
相傳,燕國遼東郡襄平縣方城(今遼寧瀋陽)東北四十里有山,形似龍,稱“龍山”。“龍山”生“龍草”,出於蛹;“龍草”,“色黃,質柔,嚼之如膠”,食之,可“長生不老”。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羨慕“真人(長生不老之人)”,並以“真人”自居,渴求“不死之藥”。嬴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國攻下遼東郡,然而,當地居民卻將當地出“龍草”之事隱秘下來,秦人未能得知。在此前後,秦始皇先後幾度派徐市(徐福)、盧生、韓終、侯公、石生等人“求仙人”與“不死之藥”,而終無所得。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乾隆皇帝繼位之初,即傳諭大臣等重修盛京祖陵,包括興京永陵,盛京的福陵和昭陵。福陵,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寢陵,位於盛京(今遼寧瀋陽)城東北20里。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七月十九,乾隆皇帝從熱河避暑山莊出發,經中關、博羅河、蒙古、吉林,到達盛京,依序拜謁永陵、福陵、昭陵。乾隆皇帝拜謁福陵期間,守陵官四品官員覺爾察(努爾哈赤的叔伯兄弟班布里的後代,祖傳守陵人。)將當地出產的“不老草”晉獻給皇帝。皇帝問他這“不老草”本名叫什麼,守陵官一時語塞,並嚇出一身冷汗。因為這“不老草”本是產自“龍山”的“龍草”,皇帝的年號又稱作“乾隆”,“龍”與“隆”同音,而稱呼皇帝的“名諱”是大不敬,鬧不好會有殺頭之罪,守陵官故而不敢講。還是當時在場的盛京將軍額爾圖足智多謀,搶過話來說,“不老草”是產自盛京“棋盤山”的“蛹蟲草”,人吃了能長生不老,當地人稱“不老草”。皇帝聞聽大悅,高興的收下了“不老草”。而且,從次年開始,奉天府每年都要向皇宮進貢人參、鹿茸與蛹蟲草等珍貴滋補藥材。也就是從此時開始,人們在提到盛京“不老草”時,不再說是產自“龍山”的“龍草”,而說是產自“棋盤山”的“蛹蟲草”,一直流傳並使用至今。慢慢地,人們就逐漸忘記了“龍山”與“龍草”。
乾隆皇帝享年89歲,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長壽皇帝”之一;乾隆皇帝文治武功,與他的祖父、父親,共同開創了“康乾盛世”。據傳,乾隆皇帝對“不老草”情有獨鐘,不僅是因為吃了能夠長生不老,客觀上有療效,也是因為這草是產自他的祖宗發祥之地,他對“不老草”寄託了更多的主觀上的“念祖”情懷。有清代後期的御醫推測,乾隆皇帝的長壽之道,就是常年食用產自盛京的“不老草”。因為與人參、鹿茸等熱性補品相比,蛹蟲草“味甘,性平”,不熱、不燥,不會產生副作用,服用沒有禁忌,可以適合更廣泛的人群食用,也適合在各個季節服用。
蟲草,號稱“中藥三寶”(人參、鹿茸與蟲草)之首,“百草之王”。然而作為“龍的傳人”,從感情上講,人們對“蟲”的認識,遠遠不如人們對“龍”的理解更為令人敬佩。由此而看,把位居“百草之王”的蟲草稱為“龍草”,才更符合中華民族對“龍文化”的追求與渴望。

發掘

1973年考古學者在瀋陽市皇姑區黃河大街新開河北岸黃土高台上,發現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後稱“新樂文化遺址”。該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布局與半坡文化很相似,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碳14測定,新樂遺址距今已有7200多年,比半坡文化、龍山文化還要早1000到2000年。按照瀋陽市地名辦公布的地名,”新樂文化遺址”的地址為“瀋陽市皇姑區龍山路一號”。龍人的祖先,住在龍山路,不知是偶然巧合,還是地名辦的同志有意為之。
1996年,考古學家在中國遼西(按照古代戰國時期燕國的地理行政劃分,此地屬遼西郡管轄)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一種原始鳥類化石,後經科學鑑定,認定為一種小型食肉恐龍的化石,定名為“中華龍鳥”,生存於距今1.4億年前的白堊世早期。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不管是出自主觀意願,還是故事本來如此,自己所住的城市、土地或山水,能與龍、龍文化、龍傳說搭上關係,總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從戰國時期燕昭王設立遼東郡至今,近2300年的時間過去了。相傳的舊事漸已年代久遠,如今“龍山”、“龍草”之名已很少使用,知道此名的人也就更少。
1986年,瀋陽農業科學研究所對瀋陽地區的野生食用菌資源進行全面普查。當年8月,尋訪專家在棋盤山水庫北岸50米高的山坡林地中,發現了9顆野生蛹蟲草。經過完整採集、低溫保鮮,及菌種分離、純化、技術鑑定等程式,確認是“蛹蟲草”無疑。專家們本來就有學問,知識也淵博,更不缺乏尋根求源的研究精神。經過引經據典、查閱文獻,專家們最終確認:古代傳說中,燕國遼東郡襄平縣方城“龍山”出產的“不老草”--“龍草”,就是當今的“蛹蟲草”。按照專家們的建議,並根據生物的“發現地命名原則”,國家真菌鑑定部門將該菌種命名為“龍草”。
2009年,國家衛生部將“龍草”所屬的“蛹蟲草”列為“新資源食品”,套用範圍不再僅限於藥品、保健食品,而將其擴展到更為廣泛的食品領域。
如今,蟲草製品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健康滋補行業中首屈一指的高端產品,而“龍山”、“龍草”更成為瀋陽蟲草界老一輩蟲草人的珍貴記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