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薄片

黑茶薄片

黑茶薄片是湖南渠江皇家薄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旗下的黑茶品牌,歷史悠久,茶文化濃厚,是安化黑茶起源品牌。安化渠江千古流傳的著一句俗語:“飲皇家湘淳,品黑茶薄片,香溢五洲,福澤四海”。黑茶薄片呈形狀不一的扁平薄片狀,源於安化渠江鎮,黑茶薄片又稱為黑茶宗祖薄片,民間相傳為張良所造,俗稱“張良薄片”。漢代時黑茶薄片成為皇家貢茶,稱之為皇家薄片或渠江皇家薄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茶薄片
  • 主要原料:渠江茶葉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茶多糖
    茶多酚
  • 主要食用功效:養生,降三高
  • 適宜人群:成年人
  • 副作用:無
  • 儲藏方法:通風乾燥
概述,產地,品質特點,種植採制,歷史,起源,發展,改制,興盛,

概述

黑茶薄片是指湖南省安化縣渠江鎮黑茶,是安化黑茶的一種。由最古老的安化黑茶漢代渠江皇家薄片發展而來。用上好黑毛茶發酵之後緊壓成形狀不一的薄片狀。黑茶薄片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起源階段——漢代“渠江皇家薄片”;發展階段——唐宋“渠江薄片”;改制階段——明清“渠江茶”;恢復興盛階段——今天有“皇家湘淳薄片”、“千年渠江薄片”、“黑茶宗祖薄片”。
黑茶薄片:渠江皇家薄片黑茶薄片:渠江皇家薄片

產地

產地是安化縣渠江一帶。渠江一帶是指安化縣渠江鎮的十三條溪流相擁抱的十二個村。海拔600-1600米之間。這裡是一塊未開發的旅遊勝地,這裡風光旖旎,水流甘甜清洌,咕咚之聲清雅悅耳,森林覆蓋率達80%;山系縱橫交錯,迂迴曲折。時而急流穿澗,懸瀑奔濺,含珠吐玉,轟隆叮咚之聲及於遐邇;時而平水繞林,碧波蕩漾,鱗光閃閃,霞霧生煙之狀悠然可見。經常出現高空陽光燦爛,雲霧翻騰,低空細雨濛濛的特殊景象;山高、林茂、雲多、霧重、雨密、泉清,構成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土壤肥沃,植被豐富,是茶樹生長的風水寶地。
黑茶薄片之祖:渠江皇家薄片黑茶薄片之祖:渠江皇家薄片

品質特點

黑茶薄片有數十種形狀:方形、矩形、圓形、橢圓形、心形、古錢幣形等,厚度約3-5毫米,寬度不一。古代有:一斤八十枚的說法,按現代的重量稱量計算為:一斤50枚。黑茶薄片經煮泡或沖泡後,香氣純正持久,滋味醇和濃厚,湯色橙紅明亮,飲用方便。

種植採制

黑茶薄片的茶葉原料要求是渠江寬葉茶種,一般種植在海拔600以上的高山茶園。渠江的高山茶園,蟲害少,雲霧繚繞,水汽充足,葉片寬大鮮嫩。鮮葉一般在穀雨後五六天開園採摘,要求一號毛茶原料為一芽二葉,二、三號黑毛茶為一芽四、五葉。搶晴天采,不採蟲傷、紫色芽葉、魚葉。鮮葉隨采隨制,其黑毛茶加工方法分鍋炒、鍋揉、氣蒸、發酵、烘乾五道工序。黑毛茶精製有複製、篩分、刀切、氣蒸、發酵、烘乾、再氣蒸、壓制、烘乾九道工序。
黑茶薄片之:渠江皇家茶園黑茶薄片之:渠江皇家茶園

歷史

起源

相傳漢代名臣張良好茶,謝官後,先雲遊天下,後帶領眾徒弟在位於雪峰山余脈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張家沖隱居修道,因留戀這裡的奇山異水,便定居於神仙屋場,並興修廟宇、道家學堂各一座,現尚在渠江鎮桃坪村(原名紙槽村)神吉山留有神仙屋場、道家學堂及廟宇遺址。其時,張良看到山下各處瘟疫肆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葉提煉成多種形狀的茶片——後稱薄片救治鄉民。從此渠江黑茶薄片名聲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攜帶和長時間收藏,百姓皆做此茶,常飲終生無疾。當時鄉民俗稱“張良薄片”,後人歷稱“宗祖薄片”。
神吉山一角神吉山一角
漢代黑茶薄片味道甘醇,外形精美,被地方官員選為皇家貢茶而稱“渠江皇家薄片”或“皇家湘淳薄片”簡稱“皇家薄片”。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箱竹篾包裝的黑米狀的小顆粒,現代渠江茶與古漢墓出土的“一笥茶”的竹篾,如出一轍。古文學家翻譯墓葬中刻有“一笥”的竹簡,意為“一箱茶”。這一箱西漢時期的神秘茶葉出處——安化渠江鎮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1972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等地飲“渠江皇家薄片”茶頗廣。

發展

唐宋時期黑茶薄片得到飛速發展。唐代時,地方官員把黑茶薄片獻上朝庭,皇上飲後龍顏大悅,遂賜“渠江薄片”之名。五代十國時期後蜀二年(935年)毛文錫所著《茶譜》,文中有載:“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鐵,芳香異常,烹之無滓也。”又載:“渠江之薄片,一斤八十枚”。據宋代吳淑的《茶賦》所述:“夫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則渠江薄片,西山白露,雲垂綠腳,香浮碧乳……”。
黑茶薄片宋時已被列為全國茶苑中的名品。據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記載:“昔賢所稱,大約謂唐人尚茶,茶品益眾,有渠江之薄片,會稽之日鑄,皆產茶有名者”。時至今日,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施海根主編的《中國名茶圖譜》、阮浩耕主編的《中國名茶品鑑》都對黑茶薄片作了詳盡的記載。

改制

元代開始,黑茶薄片逐漸被“渠江茶”取代,明代時就有“渠江茶”逐漸發展為“安化黑茶”。明末清初,出現了“花捲茶”、“磚茶”和“三尖”。安化黑茶有一部分由貢茶發展成為邊疆少數民族的“邊銷茶”。
2013年,黃花梨黑茶沉香黑茶申請成為國家級專利產品。

興盛

自漢朝開始,湖南的地方官用安化渠江黑茶薄片來進貢給皇帝飲用。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皆為貢茶,至今已傳承兩千三百年。時至近代,黑茶薄片製作工藝瀕臨失傳,經湖南省渠江鎮黨委和政府多方努力招商引資外地企業入駐,組織大批科技人員精心研製,查閱大量史料,經過上千次的實驗,才使這個有著千年美譽的黑茶薄片才得以傳承。黑茶薄片是安化黑茶之宗祖,是現代社會茶飲之珍品。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今天,黑茶薄片恢復生產,並進入興盛階段。渠江皇家薄片茶業打造的“皇家湘淳薄片”、“千年渠江薄片”、“黑茶宗祖薄片”三個品牌已經名揚四海。古蹟
黑茶薄片起源之夏昌盛書法黑茶薄片起源之夏昌盛書法
渠江鎮十餘處與黑茶薄片起源有關的名勝古蹟:
1、紙槽村神吉黑茶宗祖古廟——渠江黑茶薄片宗祖廟
2、紙槽村神吉茶馬古廊
黑茶薄片之茶祖文化塔黑茶薄片之茶祖文化塔
3、紙槽村神吉山古茶園
4、紙槽村神吉張家沖神仙屋場
5、大倉村古杉茶馬亭
6、王爺界王爺廟
7、連里村茶馬古亭
8、連里古楓廟
9、連塘茶馬古亭
10、大安村茶祖牌坊
11、茶祖文化文昌塔
12、桃坪皇家茶園等,是茶葉愛好者生態旅遊的首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