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徐志摩詩歌)

《黃鸝》是近代詩人徐志摩創作的一首新詩。第一節的五句寫黃鸝飛來,表達了久蟄性靈的瞬間解脫的歡樂。後一節五句則是寫黃鸝飛走,這歡樂又在瞬間逝去的惆帳。前後兩節形成強烈的感情反差,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激盪與失落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黃鸝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猛虎集》
  • 文學體裁:新詩
  • 作者:徐志摩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黃鸝
一掠顏色飛上了樹。
“看,一隻黃鸝!”有人說。
翹著尾尖,它不作聲,
艷異照亮了濃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
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
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
衝破濃密,化一朵彩雲;
它飛了,不見了,沒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
(載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號)

創作背景

《黃鸝》發表於1930年,此時徐志摩在上海光華大學及南京中央大學同時任教授,併兼任中華書局編輯。伴隨著世事變遷、家庭變故等諸多因素,詩人原有的那種空靈瀟灑、活潑好動、雋美飄逸轉而變得消極頹廢,甚至感染了悲觀主義情緒,而《黃鸝》恰恰是這種轉換的體現。

文學鑑賞

這首詩寫的是黃鸝,是匆匆飛來又匆匆飛走的黃鸝。匆匆飛來又匆匆飛走的黃鸝是詩人眼前所見,而希望和失望交織的情懷卻是詩人胸中所藏之情。此詩所表現的就是那么一種衝破牢籠、高飛遠走,去度自由輕快生涯的渴求。詩人寫這首詩已在上海寓居幾年,事業上南北奔波,思想上苦悶彷徨,“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而與陸小曼的家庭生活也有許多難言的苦處。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最近這幾年生活不僅是極平凡,簡直是到了枯窘的深處。”然而,大自然的風光,包括這樹林,這黃鸝,又不時無意中喚醒了他久蟄的性靈,這使“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在瞬間“艷異照亮了濃密”,可“它飛了,不見了,沒了",一閃即逝,真是偶有的歡欣,長久的苦痛。
詩的第一節前五句畫黃鸝飛來,實寫僅兩句,“一掠顏色飛上了樹”,“翹著尾尖,它不作聲”,這與其說是在畫形,勿寧說更重在畫神。前一句極妙,以“一掠顏色”指代疾飛而來的黃鵬,畫出了色彩,更畫出了動感。後一句也極妙,只畫黃鸝翹著尾尖,它不作聲,這又是以瞬間之形畫其瞬間之靜。一動靜,僅此二句,就生動地畫出了黃鸝疾飛而來默立於樹的神采。“有人說”一句,只用“看,一隻黃鸝”,即鮮活地點染出黃鸝飛來時所徼起的驚喜雀躍之情。 最後二句,漸由實而虛,傾訴著由跟前黃鷗所暾盪起的炊欣、愉悅和期冀。
如果說前一節的五句是寫久蟄性靈的瞬間解脫的歡樂,那么,後一節五句則是寫這歡樂又在瞬間逝去的惆惆。這是一種感情的反差。最後復疊的一句”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與前一節結句詞語相同而情懷迥異,前句是寫充實感,而這復疊的一句卻是寫失落感,這句話是詩人自我的勉慰,也是詩人對時代的呼喚。一般詩中的復疊,多系一詠三嘆,而這首詩中的復疊,卻是感情的逆轉,這是詩人運用這一手法時的獨到之處。

名家點評

四川大學教授尹在勤《新詩鑑賞辭典》:“詩人的性靈在無意中瞬間搖活了,又在終不可解脫的困窘中飄逝了。這是詩人在《黃鸝》中,也是在《猛虎集》的不少詩作中,所表露出來的帶有共性的情懷。”
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邵寧寧《星空的呼喊》:“一隻美麗的鳥,大自然春天畫卷上的點睛之筆。”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方銘《現代詩歌精品》:這首《黃鸝》只是抓住美麗的鳥兒飛來和飛去的一瞬間,真是使詩人的性靈象徵化,塑造了極具美感的形象,成就一首好詩。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6~1931)。字樵森,筆名雲中鶴、南湖等,浙江海寧人。詩人。曾先後留學於美國、英國。25歲開始寫詩,其風格深受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1922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晨報副刊詩鐫》主編、《新月》雜誌總編等。1931年因空難去世。主要著作:《志摩的詩》、《悲冷翠的一夜》、《落葉》、《巴黎的麟爪》、《猛虎集》《雲遊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