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腹鼬

黃腹鼬

黃腹鼬(學名:Mustela kathiah),是鼬科、鼬屬的動物。黃腹鼬尾長而細,前、後足趾、掌墊都很發達,上體背部為咖啡褐色,腹部從喉部經頸下至鼠鼷部及四肢肘部為沙黃色。

黃腹鼬穴居性,白天很少活動,會游泳,很少上樹,性情兇猛,行動敏捷,食物以鼠類為主,每年繁殖1次,每次產仔2-5隻,多棲于山地森林、草叢、低山丘陵、農田及村莊附近,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黃腹鼬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腹鼬
  • 拉丁學名:Mustela kathiah
  • 別稱:香菇狼、松狼、小黃狼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鼬科
  • 亞科鼬亞科
  • 鼬屬
  • :黃腹鼬
  • 亞種:2個
  • 分布區域:不丹、中國、印度、寮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 命名人及年代:Hodgson,1835
  • 英文名:Yellow-bellied Weasel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黃腹鼬體形比黃鼬小。尾長而細,長度大於體長之半。周身被毛短。尾毛略長,但不蓬鬆。蹠行性。掌生稀疏短毛。前、後足趾、掌墊都很發達,掌墊4枚,第1枚單生形小,似圓形。其餘3枚附生,第3枚最大,呈卵圓形。腕墊一枚,中間分裂成大小不同的兩瓣。蹠墊3枚。髁墊小,圓形。爪短略細,灰褐色。乳頭兩對。
黃腹鼬上體背部為咖啡褐色。頭、頸、背部、四肢以及尾部皆與背色一致。腹部從喉部經頸下至鼠鼷部及四肢肘部為沙黃色。下唇、下頜毛色較淺;呈淡黃色。腹側間分界線直而清晰。
黃腹鼬頭骨顱型香鼬的相似,略大於後者。吻短,兩眶下孔之間的最小寬度約等於眶下孔後緣至吻端的長度。鼻骨略寬,末端止於額骨前端的1/3。眶後突發達,略粗鈍。眶後突後面的眶間部狹縮處略成弧形。矢狀嵴尚明顯,其前端在兩關節窩前緣聯線中央分叉,延伸至兩眶後突的後緣。人字嵴低平。翼間孔“u”形。聽泡扁平,前端幾乎與關節窩後緣在同一平面。乳突顯著。弓隆起,略外張。
黃腹鼬牙齒與香鼬比較,第三上門齒不如前者粗長,門齒切緣平齊。上犬齒稍細,且較短。第一前臼齒尖銳。裂齒發達,前緣內葉粗大,近似外葉,齒冠略呈薄斧狀。臼齒橫列,外葉具三小尖。

棲息環境

黃腹鼬多棲于山地森林、草叢、低山丘陵、農田及村莊附近。有時也見於3000米以上的高山。

生活習性

黃腹鼬穴居,主要占用其它動物的洞為巢,有時亦在石堆里,墓地或樹洞中做窩。白天很少活動,一般是黃昏時候開始活動,特別在夜間更加活躍。清晨也活動。黃腹鼬活動範圍不寬,出入循一定的路線,草叢光滑的田坎或小山丘,常有其穿行而成的“獸道”。單個或成對活動,會游泳,但很少上樹。黃腹鼬性情兇猛,行動敏捷,行走時,碎步搜尋前進。被其它動物追趕時,也不爬樹躲藏,肛腺放出惡臭氣,隨即鑽入洞中。
黃腹鼬食物以鼠類為主,和鼬屬的其它鼬類一樣,無論是飢餓或飽食的情況下,見鼠就捕。由於它體形小,能夠鑽進比其身體小的洞穴,即使鼠型動物逃進洞裡,也能將其捕食。同時也吃魚、蛙、昆蟲,偶而亦取食漿果。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在中國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浙江、四川、貴州、雲南、安徽、湖北、台灣等地。
黃腹鼬

繁殖方式

黃腹鼬在繁殖期間雄獸有爭雌現象,每年繁殖1次,每次產仔2-5隻。

亞種分化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1
黃腹鼬克什米爾亞種
Mustela kathiah caporiaccoi
de Beaux, 1935
2
黃腹鼬指名亞種
Mustela kathiah kathiah
Hodgson, 1835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寮國記錄該種數量較少,可能是由於遇到頻率不高。該種非常常見,特別是在中國南方的森林中。其種群數量發展趨勢未知。該種與其他大多數鼬類一樣,沒有主要的威脅,特別指出的是,森林的退化對該物種影響也不是很大。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