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頭鎮(湖北公安縣轄鎮)

黃山頭鎮(湖北公安縣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河數片白,黃山一點青”。素有“鄂南門戶”之稱的公安縣黃山頭鎮地處湘鄂兩省邊陲,北望荊州古城,南臨洞庭湖濤,扼湖廣之咽喉,連湘鄂之通衢,是原國家林業部1991年命名的“國家森林公園”,也是湖北省政府分別於2000年、2001年審批的“省級重點口子鎮”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山頭鎮
  • 外文名稱:Huangshantouzhe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 湖北省荊州市
  • 電話區號:0716
  • 郵政區碼:434000
  • 地理位置:112°1'E,29°26'-30°3'W
  • 面積:102平方公里
  • 人口:4萬人(2008年)
  • 著名景點:黃山
  • 機場:沙市機場
基本信息,概況,村鎮建設,經濟,黃山頭白雲農莊,企業,社會,教育,文化藝術,社會保障,環境保護,風土人情,名特產品,風景名勝,村鎮簡介,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點,行政區劃,計生工作,黃山頭,南閘,謝公墓,忠濟廟,雲麓宮,劉弘墓,南禪寺,犀牛望月,青雲路,沈田堡,衝風峪,馬援廟,明堂湖,湯家崗,基礎設施,工農業經濟,商貿流通,文化教育,

基本信息

黃山頭鎮面積:117.4平方千米
人口:38388人代碼:421022107
黃山頭鎮轄3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紀念塔、界溝、北宮咀、馬鞍山、丁家咀、建紅、柯家咀、邵家崗、北宮、永忠、新堤、栗樹窖、上升、曾口、天保、譚家、合子垸。鎮政府駐黃山頭。
黃山頭,又名攔河壩或黃山。因境內黃山而得名,又因與安徽黃山同名,解放後被正式定名黃山頭。
1949年以前,黃山頭沒有集市規模。現有集鎮,解放前屬石首縣楊林區肖家嘴鄉管轄。1940年10月,日本侵占石首縣城繡林鎮和石首的商業中心藕池鎮,石首縣政府被迫遷往團山寺。第二年日軍沿藕池河南下團山及湖南南縣,縣政府再次被迫遷移,輾轉來到黃山頭,並在黃山頭駐紮大約一年時間。黃山集市由24家鋪子,形成小有規模集市。
黃山頭鎮所轄區域,1952年以前,屬於石首縣楊林區(又稱池西區)管轄。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為根治長江中游水患,決定在沙市以南涉及江陵、公安、石首的區域設立荊江分洪區並成立荊江縣。石首劃黃水套(白龍港)、橫堤市(裕公垸)、沙場洲(沙場)、霧氣嘴(小新口)北宮嘴、肖家嘴、八家鋪等地給新成立的荊江縣。在劃給荊江縣的地城中涉及黃山頭鎮的有永大鄉(永興垸,八家鋪)、肖家嘴鄉(同興,同盟,黃天湖以東)、北宮嘴鄉(金牛山,合子垸)、民主鄉(上碼頭,邵家崗)等地給新成立的荊江縣。譚家灣村屬於倪家鄉管理,天寶垸屬於新口鄉,馬鞍山村屬於原公安縣管轄。1954年荊江縣與公安縣合併成立公安縣。現有區域整體移交公安縣管轄。1956年公安縣在藕池南垸成立倪家塔區(後改為南閘區),黃山頭鎮分為黃山公社,北宮公社屬南閘區管理。1975年10月南閘區撤銷,黃山公社,北宮公社合併成立南閘公社,1980年成立南閘公社黃山頭鎮,1987年為公安縣黃山頭鎮。
黃山頭山頂黃山頭山頂

概況

黃山頭鎮位於公安縣南端,地處湘鄂邊界,居荊州、岳陽、常德三市結合部,東臨藕池河,北接藕池鎮積玉口村,南與湖南省安鄉縣黃山頭鎮毗鄰,西傍虎渡河。鎮政府駐地為黃山頭集鎮,距縣城55公里,黃山頭因山而得名。目前全鎮共有14個行政村2個社區,125個村(居)民小組,9161戶,總人口40577人,其中,農村人口33888人,勞動力17968人。
全鄉(鎮)國土面積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71公頃,水域2350公頃,林地1337公頃,森林覆蓋率16.6%。鎮內植物種群主要有松、杉、擦、樟、楓香、水杉、池杉以及竹類和木蘭科諸樹種,共有喬灌木樹種116種,其中有水松、金錢松、紅果鐵冬青等珍稀樹種。黃山頭鎮地處荊江分洪區下游,四周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是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棲息繁衍之地。據統計,爬行類動物31種、兩棲類動物7種、獸類37種、鳥類130餘種。境內還盛產紅頭蜈蚣、骨風、對月草等名貴中藥近百種。主要自然災害為洪澇。
黃山頭鎮屬低湖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1208.2毫米。境內溝壑密布,河流眾多,主要河流為虎渡河。
鄉鎮榮譽。黃山頭風景區1992年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1998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口子鎮,2001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10年被評為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11年被省綜治委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
黃山頭鎮有著悠久歷史淵源,璀璨的文化遺產,眾多的名勝古蹟,自古以來,無數文人騷客聚集黃山,把酒臨風,吟詩作聯,留下了“江河數片白,黃山一點青”等膾炙人口的詩句,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曾在這裡開展游擊戰爭,湧現了邱氏三兄弟等一批革命先烈。解放初期,黨和政府動用16萬大軍,僅用75天建成的荊江分洪工程南閘腰斬虎渡河,飛臥黃山東麓,毛澤東、周恩來、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之親筆題詞,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村鎮建設

黃山頭鎮現有中心集鎮1處,為黃山頭集鎮;小型村級集鎮1個,為北宮咀集鎮。
黃山頭集鎮是黃山頭鎮政府所在地,集鎮面積0.8平方公里,總人口6689人,其中非農人口3982人,常住人口4903人,流動人口1005人,城鎮化率26.5%;集鎮有5條街道,分別為睦鄰大道、西引堤、環山路、治安路和建設路。
2010年7月,對集鎮進行了總體規劃,規劃期限:近期2010—2020年,遠期2020—2030年,力爭集鎮人口達到2萬人,集鎮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
集鎮道路長度1.98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車行道1980米,人行道1980米,總面積7920平方米;下水道3500米;綠化帶3800平方米;1982年,建立了黃山頭鎮自來水廠,鋪設自來水管道15000米,日供水2000噸,供水1800戶,供水普及率達90%以上;開挖下水道3500米;液化氣站4個;園林綠化3處,面積達8000平方米;安裝街道照明路燈50盞;配置垃圾桶40個,5個垃圾池,垃圾處理場正在建設之中。
鎮內建有客運站有1個,為黃山頭宏泰客運站;陸路省道5公里,縣道19公里,鎮道5公里,通村公路120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組公路硬化里程120公里,硬化率達100%。全鎮橋樑2座,最為出名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江分洪工程南閘。

經濟

2011年,全鎮社會生產總值達到7.2億元,財政收入575萬元,國稅64萬元,地稅68.6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7100元。
全域農業以糧棉油生產為主,兼而水產業,農業生產總值4.42億元。主要農特產有:小龍蝦、黃鱔魚、甲魚、野山雞、黑鳳雞。2011年,全域糧食播種面積3733公頃,總產3.2萬噸,每公頃單產8570公斤;油料播種面積2134公頃,總產6380噸;生豬出欄2.3萬頭;棉花經濟作物面積968公頃,總產皮棉1050噸。農業總產值35576萬元,農業增加值達20936萬元。
域內工業以加工業、塑管建材製造業為主,201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4億元。工業企業5個,個體工商戶520戶,從業人員2912人,主要工業產品有通風管道、玻鎂複合風管板、隔牆板、外牆保溫板等新型環保節能綠色建材。
2011年全鎮共開挖乾、支渠8條,總長10千米,擁有電灌站32處,裝機容量2700千瓦;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000公頃,有效灌溉率達54%。
全鎮共有金融網點3個,2011年末存款餘額4.8億元,貸款額6000萬元;郵政儲蓄餘額1.7億元,函件業務4000餘件。截至2011年底,開通程控電話3000部,寬頻用戶1600戶,有移動、聯通手機20163部,有線電視接入2557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86%。
商業。全鎮商業網點650個,營業面積19.5平方米,商業零售額8000萬元。
服務行業。域內有旅館飲食、理髮、修理等服務業43家。其中旅館飲食業31家,服務業年營業收入800萬元。
招商引資。黃山頭鎮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中心工作,形成了“全民招商、項目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的濃厚氛圍。5年來,全鎮先後引進資金 1.8億元,落戶5家企業,分別為湖北添順通風設備有限公司、公安縣源源製衣廠、荊州市金豐食品有限公司、仁達米業和湖北添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上交稅金近300萬元,就地安置剩餘勞動力500 餘人,初步形成了工業強鎮的戰略架構,為民眾增收、財政增稅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黃山頭白雲農莊

黃山頭白雲農莊於2014年3月26日隆重開業。該農莊位於226省道邊,國有黃山林場場部西,總面積12000平方米。進入農莊,向東,可以欣賞黃山頭群山秀麗的森林美景,向西北可以欣賞黃山頭水鄉景色,令人心曠神怡。農莊建有餐飲部、住宿部、漁塘、果園、農家菜園。遊客可以品嘗黃山頭地區湘鄂特色的鍋巴飯、農家菜餚,也可即興採摘果蔬、垂釣,盡享休閒樂趣。黃山頭白雲農莊成為旅遊休閒的絕佳去處。

企業

湖北添順通風設備有限公司
湖北添順通風設備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新型環保節能建材和複合材料研製單位,公司設有物理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其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是國內最大的專業通風管道生產企業,集科研、開發、銷售、安裝於一體,公司專業技術力量雄厚,檢測設備齊全,生產工藝先進,並配有國際最先進的生產流水線,年生產能力1000萬平方米,公司全面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主要有玻鎂複合風管板、隔牆板、外牆保溫板等新型環保節能綠色建材。添順人秉著“優質建設 以質為本”的宗旨,滿懷豪情發揮集約團隊優勢,竭誠為廣大用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最完美的服務。
公安縣源源製衣廠
公安縣源源服裝廠坐落在高黃公路旁的黃天湖漁場境內,由浙江老闆王凌燁投資興建,是浙江嵊州源源針織服裝廠和嵊州域源服裝廠在內地的生產基地。企業生產各類針織服裝,產品銷往歐美市場。企業占地面積6300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企業於2011年5月1日舉行了開工慶典,目前已招收員工近80人,生產已走入正軌,日產服裝近6000件套,全年可實現產值2000萬元,上繳稅收80萬元。
荊州市金豐食品有限公司
荊州市金豐食品有限公司,創辦於2009年8月,坐落在長江之濱、虎渡河畔,素有“魚米之鄉”盛譽的三國名稱公安縣境內,是一家從事農副產品深加工的專業生產企業,更將是一個充滿蓬勃省級與無限希望、舞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龍頭”。 公司占地2.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000萬元,擁有國內先進的食品生產線七條(全自動易拉罐聽裝飲品生產線三條,全自動PET瓶吹瓶灌裝生產線一條,棒冰棍生產線一條,利落包裝生產線一條,玻瓶灌裝生產線一條),年生產各類食品飲料30萬噸。

社會

教育

全鎮現有國中1所,國小3所,幼稚園2所,在職教師178人,在校學生1311人,其中國中436人,國小875人,在園幼兒71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比例100%。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100%,國中升學率8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文化藝術

傳統藝術主要有腰鼓、秧歌等;藝術團體有東方紅老年腰鼓隊、黃山頭楹聯詩詞學會;文化活動場所以南閘廣場、紀念塔社區廣場為中心,建有農家書屋14個。
全鎮有鎮級衛生院1所,屬一級甲等醫院,床位83張,醫護人員47人,其中中等技術職稱以上人員6人,有B超、化驗、放射、牙科、心腦電圖等先進設備,可開展肝、膽、脾、胃及下腹部等手術,下設14個衛生室,從業鄉村醫生16人。全年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31334人,參保率99.6%。計畫生育率達97.9%,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43‰,出生性別比113:100 。
全鎮傳統體育項目有桌球、籃球和羽毛球,建有民眾體育活動場地12個,每年不定期舉行各種體育活動競賽。

社會保障

全鎮城鎮居民戶1593戶,其中321戶650人享受了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財政共支出低保資金110萬元。農村居民7568戶,其中低保1033戶1765人享受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財政共支出低保資金140萬元。鎮福利院1座,占地面積48畝,建築面積4000m2,院民82人。

環境保護

全鎮7個村建有農村飲水工程2處,受益村民16000人,建設沼氣池1100個,改廁4000座。

風土人情

盂蘭盆會: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雲麓宮大做法事,拜祭先祖,超度亡靈,送走災禍疾病,祈求吉祥平安。七月十四這天,人們安置酒菜,焚燒紙錢,燃放焰火,祭祀已故親人。
觀音廟會:農曆2月19、6月19、9月19這三天,忠濟寺講經說法,大做法事。民間藝人也開展舞龍、舞獅、腰鼓等民俗表演活動。
此外,元宵燈會、清明祭祀、端午吃粽子、中秋賞月等民間風俗豐富多彩。

名特產品

黃山頭酒:黃山頭酒有百年歷史,以研究和生產濃香型白酒而馳名,現擁有20多個黃山頭品牌系列。
雲麓茶:由白龍泉水和黃山茶葉泡出的雲麓茶,馥郁清心,氣味芳香,回味綿長。
水產品:境內有淡水養殖面積2萬畝,盛產鮮魚、湖蟹、黃鱔、珍珠等水產品。
中草藥:盛產紅頭蜈蚣、骨風、對月草等名貴中草藥近百種。
工藝品:竹蓆、竹椅等竹製品,剌繡、十字繡等工藝品。

風景名勝

全鎮旅遊資源豐富,黃山頭既是“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又是周邊地區佛教、道教信徒朝覲的勝地,還是紅色教育基地、休閒度假的“天然氧巴”。黃山腳下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荊江分洪工程——南閘和為紀念荊江分洪工程而建的“南閘紀念公園”。黃山二嶺有著名的道教勝地、建於南北朝時期的“雲麓宮”。黃山主峰是佛教勝地,有葬於北宋時期的“謝公墓”,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忠濟寺”和“南禪寺”。二嶺至主峰之間有掘於永樂年間的“白龍井”,還有“犀牛望月”、“仙人掌”等“黃山八景”。黃天湖、賴氏湖、明壋湖更象一塊塊明鏡鑲嵌在黃山四周,自古就有“銀湖翠野一金山”的美稱。蒼松翠竹、湖光倒影、景色宜人。故明代文學家雷思霈讚美黃山“江河數片白,黃山一點青”。每年來此觀光旅遊的遊客30萬人次。
天景:黃山瑞靄、玉女披衣、黃山曉黛。
地景:黃山、馬鞍山、犀牛望月、仙人掌。
水景:虎渡河、賴氏湖、仙人湖、三堰湖、黃天湖。
生景:楠竹林、柑橘園、龍竹。
人文景點:南閘紀念園、馬鞍山花卉、森林公園山門、南閘、紀念塔、紀念亭、聚仙谷賓館、睦鄰大街。
【名勝古蹟】
忠濟寺、雲麓宮、謝公墓、劉弘墓、南禪寺、白龍井、王家崗新石器時代遺址。

村鎮簡介

公安縣黃山頭鎮位於湘鄂兩省及公(公安)、石(石首)、安(安鄉)、澧(澧縣)四縣(市)交界處。北望荊州古城,南臨洞庭,扼湖廣咽喉,居南北要衝,灰來是湘鄂商貿之重鎮,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全鎮版土面積102平方公里,總人口4萬人。千里平川,黃山獨秀,本地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蹟遍布。1991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本鎮是湖北省邊沿重點口子鎮之一,擁有相當靈活的投資優惠政策。現沿江工業區、環山旅遊區和主街商貿區正抓緊開發、擴展,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我們熱忱歡迎各界人士來湖北黃山投資辦廠、經商、旅遊,共建黃山美好明天!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主要景點有:新中國建國初期全國第一大水利工程——荊江南閘和荊江分洪工程紀念公園;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中心“雲麓宮”;徽宗皇帝賜封的“謝公真人墓”;千年古剎“忠濟寺”、“南禪寺”;西晉鎮南將軍“劉弘墓”;賀龍元帥從事革命活動的舊址“沈田堡”;萬鷺戲水的“明堂湖”和史前文化遺址“湯家崗”。願您在參觀遊覽中,隨時隨地感受到中華民族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染一身閃耀著千百年來的紫氣靈光,聞聽到幾千年來的戰馬嘶鳴和史前文明留下的迴響。
極目湖南湖北田園風光極目湖南湖北田園風光

地理位置

黃山頭鎮地處荊江分洪區最下游,位於東經112°1ˊ-112°2ˊ,北緯29°26ˊ-30°3ˊ東西寬8.2公里,南北長14.2公里,版土面積約1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45平方公里,東與安鄉河順勢,西與甘廠鄉相連,南鄰湖南省安鄉黃山頭鎮,北接藕池鎮積玉口村。
荊江分洪紀念塔荊江分洪紀念塔

地形地貌

黃山頭鎮屬低湖平原地帶,西北高,東南低,整個地形呈心臟狀,平均海拔33.17米,最高點金牛山海拔37.5米,最低老貫溪海拔29.5米,黃山頭鎮湖泊眾多,溝渠縱橫。
登峰極目楚天舒登峰極目楚天舒

氣候特點

黃山頭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6.4℃,最高溫度40℃,最低氣溫-10.9℃,無霜期275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400毫米,1983年最高降雨量1980毫米,最低降雨量980毫米,降雨量一般集中在7-9月,月平均降雨量320毫米,年降雨量日約150天。年平水份揮發量1316毫米,最大揮發量1575.8毫米,最小揮發量1153毫米。主要風向為南、北風,最大風速5.7米/秒,最大風力6級,土壤支承力12噸/平方米,地震裂度七級。
黃山頭東湖峪水庫黃山頭東湖峪水庫

行政區劃

黃山頭鎮1985年12月升格為轄鎮,1987年10月,北宮小鄉劃歸黃山頭鎮管轄。2001年3月,黃山林場三村併入黃山頭鎮。2005年,黃山頭鎮對全鎮20個村進行了村級規模調整。其中,將原白泉寺、馬鞍山、凌武當合併,定名為馬鞍山村;將永中、白家崗村合併,定名為永興垸村;將八家鋪、新堤村合併,定名為新堤村;將同盟、柯家村合併,定名為肖家咀村;將北宮金牛村合併,定名為北宮咀村;將腰渡口村更名為丁家咀村。黃山頭鎮現轄14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2個鎮直農業隊,3個鎮辦漁場和1家國營林場,全鎮總人口40100人。鎮人民政府設在南閘西南面的黃山腳下。
極目湖南湖北田園風光極目湖南湖北田園風光

計生工作

黃山頭鎮黨委政府一班人採取有力措施,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半年來,全鎮出生153人,計外出生11人(其中期內計外生育5人,補報計外出生6人),計畫生育率為93%,與2007年同期比較,計畫生育率高2個百分點,計畫外少出生6人。全鎮共做各類手術267例,其中結紮17例,上環210例,流引產手術40例,與去年同期比較,各類手術均有大幅度增加,為全鎮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南閘南閘
1、隊伍建設超常規。2008年初,鎮黨委、政府加強了對全鎮的計畫生育領導隊伍和工作隊伍建設,調整了鎮計生組長和計生分管負責人,計生辦工作人員在全鎮範圍內公開聘用,競爭上崗,計生辦主任面向全縣公開招聘。村級計生專乾由鎮村兩級認真考核,擇優錄用,全鎮計畫生育工作隊伍煥然一新,計生隊伍素質顯著增強。
2、強化責任出舉措。鎮計生辦工作人員工資實行全額浮動,績酬掛鈎,打破“鐵飯碗”、“大鍋飯”、“平均主義”,實行重獎嚴罰,工作紮實,成績突出的計生辦工作人員年薪可達2-3萬元,能力低下,工作落後的人員只能領到每月500元的基本生活費,從而調動計生辦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變壓力為動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乾好本職工作。村級計生專乾年工資4000元,也納入了鎮統籌,由計生辦一月一考核,一月一發放,獎優罰劣,增強了村級計生專乾的責任感,調動了工作積極性。同時,鎮幹部每人拿2000元工資,村幹部拿1000元工資用於計畫生育考核,讓每一名幹部對計畫生育工作都有一份責任,形成計畫生育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3、嚴格管理動真格。一是嚴格再生育報批。該鎮對再生育報批嚴格管理,認真把好了調查座談、鎮村公示和領導簽字三個環節,嚴控“防水養魚”和“弄虛作假”的現象發生。二是強化孕前型管理。認真落實了季度婦查,做到了底子清楚,情況明了,對發現的計外孕婦,鎮村兩級能夠不惜一切代價予以落實。為了處理一例計外孕婦,鎮黨委書記能夠多次上門做民眾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民眾自願地實施引產。僅2008年來,黃山頭鎮就做流引產手術40例,消除了一批違法生育隱患。三是加大社會撫養費徵收力度。鎮裡成立了由書記和鎮長親自掛帥的社會撫養費徵收隊伍,從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計生辦和政府機關抽調15名幹部組成,常年開展撫養費徵收。徵收的重點是期內違法生育對象和2003年以來違法生育未處理或未按標準徵收到位的對象,黃山頭鎮在撫養費徵收上做到了“三不”,即在工作上不講人情;在處理上不降低標準;在徵收上不隨意結案。黃山頭鎮對期內的5名違法生育對象,徵收了2.5萬元的撫養費,對補報的6名違法生育對象徵收了1.5萬元的撫養費,且全部簽訂了分期付款協定,預計年底,將全部按每例不低於8000元的標準,全額徵收到位,以此達到整治生育秩序,淨化生育環境的目的。
黃山頭鎮黃山頭鎮

黃山頭

“江河數片白,黃山一點青”是明代文學家雷思霈描寫公安黃山頭的名句。黃山頭位於洞庭湖濱湖北公安和湖南安鄉接壤之處,海拔264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山上多蒼松翠柏,怪石修竹,景色宜人。古人把黃山晨曦美景描寫為“黃山曉黛”,為舊志中所載的“公安八景”之一。山上有後人為北宋荊州刺史謝麟築的石墓及廟宇,後均隳毀。1952年修建的荊江分洪節制閘,已重新修復(簡稱南閘),建立在黃山腳下的虎渡河上。在山腰黃山頭公園高聳之處修了紀念塔、紀念亭各兩座。紀念塔全用大理石砌成,塔身有漢白玉的各種造型浮雕。黃山頭既有山林的古樸,又有湖鄉的韻味,自古為風景勝地。黃山蒼松翠竹鬱鬱蔥蔥,山下湖泊星羅棋布,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宛如鑲嵌在水鄉澤國的一顆綠色明珠。小鎮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人文景觀豐富,有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忠濟廟,唐宋年間的南禪寺,宋朝的雲麓宮、謝麟墓。還有舌子嶺原始村落遺址、龍山文化遺址和漢唐古墓群早已揚名海內外。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為廣袤的江漢平原平添了幾分秀色。站在黃山頂上極目四望,虎渡河橫貫南北,節制閘凌空聳立,極為壯觀,多有名人游此。
黃山頭山頂遊客黃山頭山頂遊客

南閘

新中國建國初期,全國第一大水利工程,雄偉的荊江南閘橫臥在奔騰不息的虎渡河上,1952年4月5日破土動工,當年6月25日勝利竣工,僅用了75個日日夜夜。這項上保武漢三鎮,下保岳陽、長沙安全的巨大工程,由毛主席親自批准,蘇聯專家設計,遵照毛主席關於“搞比不搞好,早搞比遲搞好,軍隊以打仗辦法進行”的指示,抽調唐天際將軍所屬抗美援朝部隊官兵10萬和工人4萬、民工16萬總計30萬勞動大軍,共完成鋼筋混凝土3.25萬立方米,磚塊、墊塊、碎石5.9萬立方米。南閘全長360米,共32孔,每孔淨寬9米,閘高8.5米,閘底高程32米,閘頂高層43米,採用鋼筋混凝土底板,空心垛牆,壩式岸墩,弧形鋼板閘門,電力絞車啟閉。為紀念這一大巨大工程的勝利竣工,在距南閘320米的黃山腳下,建有荊江分洪工程紀念公園,公園內建有蔚為壯觀的紀念塔,紀念塔上部刻有毛主席、周總理、李先念、鄧子恢、宋慶齡、唐天際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筆手書和撰文,塔身中部刻有912名英雄模範的名字,塔身下部刻有逼真傳神的反映勞動場面的浮雕。幾十年來,這裡始終成為了遊客和中小學生切身體會愛國愛家、奉獻敬業精神的必到之地。

謝公墓

用麻白石鋪成,以石為欄,雄偉壯麗的謝公墓位於這黃山極頂,據考證,北宋荊州刺史謝麟(江西吉安人氏),為官清正,知民疾苦,深受百姓愛戴。死後托人將遺體運回故鄉安葬,當謝公靈柩路經黃山時,陡然飛沙走石,狂風大作,謝公靈柩自動引向黃山極頂,豎葬廟側,再也不能搖動半分。於是人們就以石壘墓,安葬於此。謝公生前體恤民情,死後仍在保佑百姓,因極為靈驗,兩湖兩廣的祭拜者絡繹不絕,墓前這幅“黃山有幸埋忠骨,白石多緣寄鶴蹤”的石刻對聯,就是對謝公愛民如子的極高評價。

忠濟廟

位於黃山主峰的“忠濟廟”。“忠濟廟”初建於西晉,當時稱“普濟寺”,南北朝時改稱“忠濟廟”。公元1112年,宋徽宗皇帝賜封愛民如子的謝公為“忠濟真人”後,“忠濟廟”擴建為三進二十四間。頭殿供奉的山神爺,是唯黃山獨有的趕山王鞭打山神爺的神像。您看這趕山王怒目圓睜、舉鞭欲下,山神爺縮頸護胸,頭卻偏向一邊。據傳,當年趕山王奉秦始皇之命,從武陵山脈中,趕出一隻已修煉成仙的金鳳凰化山填海時,與金風相約,為不打擾金鳳凰修煉,搬山途中只能日落即起,雞鳴既落。當山頭引至黃山頭時,山神想:海乃天地造化之物,填之必成災難,而這萬頃波濤的洞庭湖邊又恰無山嵐,何不將此山坐落如此,造福於民。於是山神靈機一動,學聲雞叫,霎時引得萬雞齊鳴,金鳳聞聲落地。趕山王陡聞雞鳴,舉目一驚,知是山神所為,無可奈何,於是對山神雷霆震怒,才有了這寺觀廟宇中唯黃山獨有的這尊雙人神像。二殿供奉“謝公真人”,門前這幅“二千石荊楚贍依,公是前朝賢太守;八百里洞庭環抱,天留此老鎮名山”的對聯和“忠濟廟”匾額系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所書。謝公神像底座高0.9米,人像高2.8米,雙目慈善,面目威嚴,儼然集神、王、人於一體的最具權威的仙家,這神容,這風範,這儀態無不使人肅然起敬。

雲麓宮

唐代文豪劉禹錫在此傳經講學,觸景生情寫下“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千古佳句的雲麓宮,也是歷史以來兩湖兩廣的道教文化中心。駐足黃山二頂的雲麓宮中,體驗劉禹錫雖被貶仍豪氣萬丈的氣概,回首大千世界中財、氣、酒、色的誘惑,展望這千里平川,萬種風情盡收眼底的圖畫,這有聲似無聲,有色似無色,天大地大,神清氣爽,煩惱盡消的感覺,是否已激盪在您博大的胸懷之中。

劉弘墓

曾引起《人民日報》、《中國文物報》、《香港報》、《湖南日報》等數百家新聞媒體轟動性報導,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劉弘墓。墓主劉弘(死於湖北襄陽),字和季,西晉沛國人,任荊州刺史、鎮南將軍等職,其人其事在《晉書》、《三國志、魏書》、《資治通鑑》《清乾隆縣誌》等史藉中均有詳細記載。劉弘墓於1991年4月由上級文物管理部門清理髮掘,共出土金、銀、銅、鐵、玉瓷等精美文物79件,其中16件為國家一級文物,價值連城。這兩座龜紐方形金印,重168克的為“宣成公章”,重132克的為“鎮南將軍章”,均由純金精雕細鏤而成,造形逼真,金光璀璨。這塊由純金製作、重50克的龍牌帶扣長9厘米,寬6.5厘米,中心是金龍戲珠,鱗甲、龍身用翠珠鑲嵌而成,細細金絲貫通龍身聯於龍舍,稍微傾動,滿目生輝。這枚玉樽更是稀世之寶,在上海“中華文物精華展”中,一位美國考古學者,當場開價50000萬美元,並頂禮跪拜。劉弘墓墓室總體為橢圓拱形結構,下方上圓,墓室圓形頂部的四角攢尖結構奇特,為墓室結構之罕見。劉弘墓墓室結構和出土的文物,被考古學家稱讚為:“古無先例的國寶中之極品”。同時,墓主劉弘死後為何要從遠隔千里之外的襄陽,搬至黃山頭擇地安葬,至今仍是一個未解的歷史之謎。

南禪寺

唐代文豪柳宗元,當年“舟泊南禪灣,夜訪段弘古”、傳為千古佳話的“南禪寺”。這塊石碑上撰刻的“祭段弘古文”系柳宗元親筆所書,懸掛的“南禪寺”燙金寺匾為柳宗元遺留的真跡。該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是千里江漢平原和八百里洞庭平原最早,也最負盛名的佛教文化活動場所。

犀牛望月

這尊長約5米,高約1.5米的天然犀牛石,呈馴良的臥伏狀,傳神逼真。您看這鼻、這耳、這眼、這稍稍隆起的背和這前升後盤的四肢,對稱規則。還有這順勢下垂的尾,這盤腿臥伏時的肌肉紋理都是這樣的形似神似。犀牛頭正對前方約5米處,形同滿月的月石,月石中天生一小孔。據傳,香客遊歷至此,女子立於犀牛背上,持銅錢投向月石,未孕女子投幣進孔者當年可孕,已孕女子投幣進孔者得子。在古時,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來此求子女者甚多,每每試之,極為靈驗,嬉笑之聲,響徹山谷。

青雲路

這高聳入雲的登山階梯,是依據黃山“忠濟寺”二十八靈簽中第十簽“月轉高樓曲為終,貴人攜手喜相逢。雲程有路登步上,艷艷芙蓉出水紅”之意命名的青雲路。青雲路遠望如蛟龍飛天,近觀似天梯入雲,主道長438米,按易經算數建720級,兩端各建古香古色的六角亭,兩旁依景點建有觀景台。著名詩人於沙第一次拾級而上,靈感迸發,一口氣詠成詩五首,其一為讚美青雲路而作:“莫道安鄉沒有山,夢裡黃山來眼前。七百石級雲中立,捕風捉雨讀楚天”。

沈田堡

木質青瓦結構的四合大院,是宋、齊、梁三朝尚書令沈約修建的沈田堡。據《二十五史》、《資治通鑑》記載,沈約,字休文,南朝宋武康人。13歲時,任淮南太守之職的父親沈璞,在宋室內訌中被殺,沈約隨母投靠在武陵任職的叔叔沈伯玉,避至黃山腳下。沈約博覽群書,著有四聲譜,歷任宋、齊、梁三朝尚書令後,便在黃山頭廣置田莊,並斥巨資修建了這座沈田堡。
1930——1931年期間,賀龍元帥和紅軍女俠蹇先任曾以此為指揮部,部署了“三打官壋,夜襲晃福寺”等戰鬥,當年紅軍戰士英勇革命的事跡,至今仍在湘鄂地區一代又一代人中廣泛傳頌。

衝風峪

水是眼波,峰是眉”。衝風峪水質清澈,波光粼粼,綠樹倒映。四周群山環抱,湖光山色融於一體。10多公頃竹林剛勁挺拔,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於綠的海洋。峪內30多公頃的香樟、楓樹、玉3蘭、馬尾松等100多種混生闊葉林,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在小道幽徑上,輕吟“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絕句,賞地球化石“狗骨樹"的奇異,品"春遊芳草地,夏賞荷花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的意境,盡情享受天然森林氧吧中天然浴場給您帶來的無限情趣。

馬援廟

氣勢恢弘、公園49年始建的伏波將軍馬援廟。據《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各大史書記載: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公元前14年生,死於公元49年,享年63歲。王莽末年任漢中太守,從劉秀屢立戰功,授伏波將軍,征交趾,封新侯。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即公元48年),請王命擊武陵“五溪蠻”,屯三萬官兵於此,後出兵至壺頭(今常德市以南)被困病死。為紀念他的卓越功績,受王命修成了這座規模宏大的伏波將軍廟。

明堂湖

“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明堂湖是有水面1200畝的自然湖泊,其湖水深不可測,1968年冬,安鄉加固松滋河堤,歇全力想抽乾湖水,才出現點點湖邊。明堂湖天生麗質,湖中有島,島中生湖,堪稱一奇。湖岸邊碧柳垂楊,湖面上畫廊點點,湖心島紅衣綠水,湖光中萬鷺齊飛,願您於藍天碧水的徜徉中與大自然共呼吸,於人鳥共舞的和諧中享受生命的無比美麗。

湯家崗

古風習習的湯家崗史前文化遺址,共占地四萬多平方米,是經省文化廳、省博物館、省考古研究所分別在1978年、1990年、2007年三次重大發掘發現的7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村落遺址。因湯家崗文化遺址,是介於皂市下層文化與大溪文化之間的中期晚段文化,具有多種文化標桿性文物,考古價值重大,已被考古界命名為湯家崗文化。湯家崗出土的白衣紅陶盤、陶豆、陶鼎、陶紡輪和日常生活器皿中,呈現出史前文明的清晰脈絡,特別是由省考古研究所於2007年10月開始,歷時3個月進行的第三次深度發掘,又一次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發現了原始人頭骨和用於“活人祭”的壇裝整體嬰兒遺骸;二是發現了初具城堡雛形的土圍環壕;三是發現了部落首領宮殿式建築群遺址;四是發現了大量的動物殘骸和碳化水、碳化稻米;五是發現了精美的彩色白陶器皿和用於製作的白膏泥。這些重大發現充分反映了湯家崗的先民們,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經具有了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群體保護意識,已開始了原始經濟形態,向主動經濟形態、被動型經濟向主動型經濟、自然狩獵採集生活方式向粗放畜養種植生活方式的過渡,具有了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顯著特徵。湯家崗出土的稀世珍寶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鐵的事實:湯家崗是長江中游、洞庭湖區遠古文明的搖籃;白陶盤的故鄉、南亞文化的發祥地。

基礎設施

建有11萬伏變電站、500千瓦火力發電站、3000門程控電話、日產5000噸自來水廠,硬體設施完備。省際公路穿鎮而過貫通207國道,北達宜昌、武漢,南通長沙、廣州。虎渡河、松東河依山而過,上抵長江三峽、下匯洞庭之濱,水陸交通極其便捷。

工農業經濟

盛產糧棉油、瓜果菜、魚藕蓮、蟹鱉鱔、豬牛羊、雞鴨鵝、木材和草場資源豐富。工業產品有8大類120餘個品種,其"黃山頭"牌防水材料、禽蛋肉食、"黃山頭"優質酒、食品飲料等主導產品,暢銷海內外。此外,尚有2萬畝湖泊和72公里山坡草場、長堤綠洲開發前景廣闊。

商貿流通

鎮中睦鄰大道連通湘鄂兩省,同賈雲集,僅占地5千平方米的全封閉式黃山頭市場商品交易額逾2億元。其它各類專業市場亦初見雛形。本鎮是南貨北運,北貨南調的商貿集散地和中轉站,堪稱湘鄂通衢。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設施齊全,廣播、電視、普校、成教、醫療、衛生等初具規模。黃山頭中學的教學質量、建設規模在全縣同類中學中位居前列。黃山頭電視差轉台覆蓋兩省十多個縣市,有線電視台覆蓋城鄉。各具特色的文化娛樂場所多達百餘處。全鎮市民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社會治安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