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璋(原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黃國璋(原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黃國璋(1919—1984),化名吳廣福建莆田城區人。1931年8月加入中國共青團,1934年11月轉為中共黨員。期間,主要從事團組織工作,先後擔任共青團區委、縣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國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
  • 出生日期:1919年
個人生平,職務,

個人生平

三年游擊戰爭期間,主要負責開闢新區和根據地的民眾工作。1937年2月,任閩中工委委員。同年4月和11月,兩度奉派赴香港向中共南方臨時工委匯報工作和接受指示。1937年12月,任閩中工委書記。1938年8月閩中工委分為莆田福清泉州三個中心縣委後,奉調到省委機關學習,不久任省委巡視員。1940年春,調任江西上饒中心縣委書記。1941年5月,日軍侵占福州及閩中沿海地區,奉省委之命,以軍事特派員身份到閩中組織和領導抗日游擊戰爭,直到抗日戰爭勝利。1943年春起,改任閩南(即原閩中地區)特委書記。1947年1月,被選為閩浙贛區黨委委員、常委、兼任閩中地委(後改為閩中工委)書記,閩中人民游擊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閩浙贛人民游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員兼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福州市委書記等職。1984年2月因病不幸逝世,終年65歲。
黃國璋,1919年出生於莆田城關一個貧民家庭。父母克勤克儉,供他上學。在學校,他刻苦用功,成績出眾。“九一八事變”發生後,14歲的黃國璋很快投身抗日救亡的行列。他參加並負責黨的外圍組織抗日“十人團”。
1934年,黃國璋投筆從戎,參加紅軍游擊隊。他加入共產黨,擔任共青團莆田中心縣委書記,開始了職業革命生涯。
1937年2月,閩中特委書記王於潔等被捕壯烈犧牲。在危難時刻,年輕的黃國璋被推舉為新組建的閩中工委委員。他和書記劉突軍、委員蘇華一起,繼續領導閩中革命鬥爭。1938年1月,劉突軍犧牲後,黃國璋挑起重擔,擔任閩中工委書記。黃國璋不顧個人安危奔波於福州泉州莆田之間,與游擊隊和民眾密切配合,挫敗了國民黨地方當局消滅游擊隊的陰謀,保存了一支紅軍隊伍。
1939年,黃國璋被調到福建省委機關工作。1940年秋,黃國璋擔任江西上饒中心縣委書記。他在國民黨重兵駐紮的上饒地區恢復了被破壞的黨組織,打開局面,為閩浙贛省委創立了一個新據點。
1941年4月,日寇派兵進攻福建省會福州等地。在強敵面前,黃國璋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服從省委的決定,回到閩中永泰,找到閩南黨的特派員李鐵和省委委員蘇華
黃國璋回到閩中後,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會後,黃國璋帶領幹部和游擊隊員,深入長樂福清、平潭、莆田等日偽軍占領的淪陷區,放手發動民眾,組織抗日武裝,狠狠打擊敵人,點燃了閩中地區抗日的烽火。
為了反擊頑軍的進攻,1944年2月29日,閩中特委書記黃國璋親自率領蔡文煥、康金樹、郭永星等14名游擊隊勇士虎口拔牙,打擊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囂張氣焰。根據省委指示,閩中游擊隊在永泰、官烈一帶建立“福建人民抗日游擊隊閩中司令部”,黃國璋任司令員兼政委。他當機立斷,率領游擊隊開赴閩侯敵後,打擊日本侵略者。
1947年1月,福建省委改為閩浙贛區黨委,黃國璋被選為黨委常委。1947年2月,他主持閩中地委會議,作出決定,在國民黨福建統治的心臟地區——閩中廣泛開展游擊戰爭,配合解放區軍民狠狠打擊國民黨反動派。他組織“龍高暴動”和“安海暴動”,率部血戰戴雲山,建立新的根據地。在戴雲山區遭到國民黨重兵包圍後,他帶領部隊突破敵兵重圍,返回莆田福清一帶。展開反“清剿”鬥爭,建立、鞏固根據地,恢復和發展革命力量。翌年,根據省委指示,部隊進行整編,並成立“閩浙贛游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部”,黃國璋任司令員兼政委。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身為地委書記司令員兼政委的黃國璋和幹部戰士打成一片,同甘苦共命運,成為幹部、戰士的表率。解放戰爭時期,他親自率領游擊隊參加第一線戰鬥。在江口上林亭,他和參謀長葉良運身先士卒,葉良運不幸犧牲,他頭部中彈負重傷,仍繼續指揮戰鬥。1948年8月,他舊傷復發,被迫離開炮火紛飛的前線,經香港、上海進入蘇北解放區。在黃國璋的影響下,他一家四位親人為革命獻出寶貴的生命。
黃國璋在莊邊寧里的住處黃國璋在莊邊寧里的住處
新中國建立後,黃國璋歷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中共福州市委副書記、書記等職。1958年被打成“地方主義反黨集團”成員,開除黨籍,下放工廠勞動。1963年甄別平反後,恢復原職,繼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中,被長期迫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1982年開始住院療養,1984年1月病逝,終年65歲。

職務

黃國璋是繼劉突軍之後的閩中工委書記、閩中特委書記、福建人民抗日游擊隊閩中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