鷳屬

鷳屬

鷳屬(學名:Lophura):是雞形目雉科的一屬,有12種。臉部皮膚裸露,雄鳥具冠羽,尾羽長。雌雄異色,雄者羽色華麗。臉部皮膚裸露,雄鳥頭頂具有稍形直立的羽冠,尾羽長。雌鳥大都羽毛較淡。各羽中部稍暗,而具較寬的淡色羽緣。嘴粗短而強,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鉤;鼻孔不為羽毛所掩蓋著。翅稍短圓。尾長,尾羽呈平扁狀。跗蹠裸出,或僅上部被羽,雄性常具距,趾完全裸出,後趾位置較高於他趾。

中國有3種:黑鷳白鷳藍鷳,其中黑鷳分布於西藏、雲南等地,白鷳分布於南方各省,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鷳特產於台灣,野生數量稀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因很早就傳入歐美動物園飼養,種群數量較多。分布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該屬物種,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鷳屬的物種屬於大型雞類。雌雄異色,雄者羽色華麗。臉部皮膚裸露,雄鳥頭頂具有稍形直立的羽冠,尾羽長。雌鳥大都羽毛較淡。各羽中部稍暗,而具較寬的淡色羽緣。嘴粗短而強,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鉤;鼻孔不為羽毛所掩蓋著。翅稍短圓。尾長,尾羽呈平扁狀。跗蹠裸出,或僅上部被羽,雄性常具距,趾完全裸出,後趾位置較高於他趾。
鷳屬鷳屬
代表物種:
泰國火背鷳體長60-80厘米,尾長26-36厘米,體重1025克。羽冠為黑色。雄雞體色主要呈灰色,面部大部份沒有羽毛,裸露呈紅色,咽喉、頭部和面部後面是黑色,胸部、頸部和上背部大多是很細彎曲的灰紋,尾巴長而彎曲及呈黑色。背中後部色彩鮮艷,呈黃、紫藍等色。雌雞呈褐色,雙翼及尾羽黑色。外形似原雞。雄雞面部裸露鮮紅明艷,體色不如環頸雉靚麗,但羽冠非常有特點,羽冠一簇一簇似孔雀翎,前段細小,末端則變大,但如絲線般柔軟,非常有特點,與其他雉雞羽冠大不相同。虹膜呈紅褐色,腳呈深紅色。
白鷳雄鳥全長100-119厘米,體長58-67厘米。頭頂具冠。嘴粗短而強壯,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鉤;鼻孔不為羽毛所掩蓋著。翅稍短圓。尾長。跗蹠裸出,雄性具距,但有時雌雄均有;趾完全裸出,後趾位置較高於他趾。雌雄異色;雄鳥上體白色而密布以黑紋,頭上具長而厚密、狀如髮絲的藍黑色羽冠披於頭後;臉裸露,赤紅色;尾長、白色,兩翅亦為白色。下體藍黑色,腳紅色。雌鳥通體橄欖褐色,羽冠近黑色。
馬來鳳冠火背鷳雄鳥體長56-70厘米,尾長15-30厘米,體重1600– 2605克。冠深色,羽毛呈藍黑色,臀部赤褐色,外尾羽黑色,瞳孔紅色,面部皮膚藍色。雌鳥呈褐色,冠較短,下身有黑白色斑點。雄鳥的中央尾羽是白色的,腳紅色,下身藍黑色有白色斑紋。雌鳥的尾巴呈栗褐色,腳紅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丘陵地帶500米-1150米。多出現於常綠、半常綠次林、混合林地、竹林、灌木叢,通常靠近公路和鐵路穿越森林,以家庭形式群居。白鷳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在中國雲南高黎貢山地區,則主要棲于海拔1600-2700米的山地闊葉林。尤以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綠闊葉林和溝谷雨林較為常見,亦出現於針闊葉混交林和竹林內。常活動在山脊平緩、坡度在10°-60°,尤其在20°-30°之間、林下灌木發達而又不過於稠密的林下地上。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或集3-6隻的小群活動。冬季有時集群個體多達16-17隻。尤以凌晨或傍晚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差,晚上多棲息於樹上。活動時常常昂首闊步,行動機警,受驚後迅速奔跑,羽冠聳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離後再機警地觀察動向,有時走走停停,四外觀望。藍鷳除善於在地面行走和奔跑外,也能飛翔和跳躍。跳躍時鼓動雙翼作為輔助,但有時也不張翼。疾走時頭前後晃動,尾略向下垂。通常無固有的領域和活動範圍,亦無領域性行為,即使在繁殖期間亦如此。
性機警,膽小怕人,受驚時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飛,緊急時亦急飛上樹。通常在亮天后即從夜棲樹上飛到地面活動。食飽後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爾也有飛到樹上休息的。晚上成群棲於高樹上,一般在天黑時才開始上樹棲息。

分布範圍

分布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包括:汶萊達魯薩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高棉、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泰國、越南、新加坡、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美國(夏威夷島)、高棉。
鷳屬分布圖鷳屬分布圖

該屬物種

鷳屬(12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Lophura bulweri
Sharpe, 1874
2
Lophura diardi
Bonaparte, 1856
3
Lophura edwardsi
Oustalet, 1896
4
Lophura erythrophthalma
Raffles, 1822
5
Lophura ignita
Shaw, 1797
6
Lophura inornata
Salvadori, 1879
7
Lophura leucomelanos
Latham, 1790
8
Lophura nycthemera
Linnaeus, 1758
9
Lophura pyronota
G. R. Gray, 1834
10
Lophura rufa
Raffles, 1822
11
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12
Lophura ×imperialis
Delacour & Jabouille, 1924

繁殖方式

繁殖期4-5月。3月中下旬雄鳥即開始發情,一雄多雌制,雄鳥之間常為爭奪配偶而爭鬥。雄鳥的求偶炫耀為側面型,通常自雌鳥右後方向前左側繞圈,當行至雌鳥一側和雌鳥並行或接近並行時,雄鳥不斷左右擺尾,動作緩慢而幅度大,然後再繼續向前方走動,繞過雌鳥頭前從右側走開,每繞一圈後便在離雌鳥2-3米外站立不動,1-2分鐘後再重複1次。每次發情炫耀,可重複繞圈6-7次。有時雄鳥還在雌鳥近旁做快速連續不斷的蹲下、站起動作或伸展雙翅作高頻率、小幅度的激烈振翅動作,稱為“打蓬”。
營巢於林下灌叢間地面凹處或草叢中。巢較簡陋,主要由枯草、樹葉、松針和羽毛構成。每窩產卵4-8枚。通常每隔1日產1枚卵,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化期24-25天。雛鳥早成性,孵出的當日即可離巢隨親鳥活動。

種群現狀

鷳類棲息地在當今人類經濟活動中受到很大的威脅,主要表現為當地居民燒柴、採集中草藥、修建公路、開展森林生態旅遊。保護棲息地的具體措施有:加強森林防火,保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在空間和時間上限制採集中草藥;加強當地居民的技術培訓,加大扶貧力度,發展社區經濟;儘量避免修建林區公路,確保森林的連續性;儘快完善森林生態旅遊的管理體制。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極危(CR)——1種;易危(VU)——3種;近危(NT)——4種;無危(LC)——種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