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鷳

藍鷳

藍鷳(xián)(學名:Lophura swinhoii)又名藍腹鷳、台灣藍腹鷳、華雞,是一種大型雉類。雄鳥全長72~81公分,羽色深藍,有白色短羽冠,上背、中央尾羽為銀白色;肩羽暗紫紅色;雌鳥體型較小,身長在55~60公分之間,羽色大致為灰褐色規則斑紋。

藍鷳是台灣特有鳥種;棲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中低海拔的闊葉林或混生林中,行動謹慎,常常悄然無聲地活動,不易見到。以植物的果實、種子為食,也吃一些無脊椎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鷳
  • 拉丁學名:Lophura swinhoii
  • 別稱藍腹鷳,華雞
  • 二名法:Taiwan Blue Pheasant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雞形目
  • 雉科
  • 鷳屬
  • :藍鷳
  • 命名時間:Gould, 1863
  • 英文名稱:Taiwan Blue Pheasant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習性,食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種群保護,發現命名,

外形特徵

藍鷳藍鷳
雄鳥頭頸黑色,羽冠白色,有時雜以黑斑;臉紅色,額部肉冠和臉部肉垂亦為紅色;後頸和頸側藍黑色,具金屬光澤;上背白色,下背、腰及較短的尾上覆羽黑色,具金屬鮮藍色羽緣;肩赤紅色;翅上覆羽及外側次級飛羽黑色,具金屬綠色羽緣;初級飛羽暗棕褐色,次級飛羽和覆羽黑褐色;尾羽中央一對白色,其餘尾羽黑色,微綴藍色,第二對尾羽內翈有時也為白色。下體黑褐色,胸及兩脅具金屬暗藍色光澤。 雌鳥頭頂至後頸紅褐色,頭上有一短的羽冠,亦為紅褐色,各羽均雜有黑色細小蟲蠹狀斑和具棕黃色羽乾紋;背、肩和翅上覆羽亦為紅褐色,但羽中部黑色,且呈‘V’字斑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密雜以皮黃色蟲蠹狀斑;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暗褐色,初級飛羽具棕色橫斑,次級飛羽具淡褐色或皮黃色橫斑;中央1對尾羽和尾上覆羽同色,但雜有黃色斑點。外側7對尾羽暗栗色,微綴黑色。頦、喉淡褐色,胸紅褐色,其餘下體黃褐色,密被黑色‘V’字形斑和細小黑色蟲蠹狀斑。 嘴角色,腳和趾紅色,雄鳥具距,顏色為角色。
體型: 體長♂790mm,♀505mm;嘴峰♂37mm,♀34mm;翅♂240-260mm,♀231-245mm;尾♂390-500mm,♀200-220mm;跗蹠♂90mm,♀75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茂密的原始闊葉林和成熟的次生闊葉林最為喜歡。常活動在山脊平緩、坡度在10°-60°,尤其在20°-30°之間、林下灌木發達而又不過於稠密的林下地上。

分布範圍

全球僅台灣本島山地有本物種分布。藍鷳是台灣特有鳥種。
藍鷳分布圖藍鷳分布圖
(註:藍鷳分布圖來源)

生活習性

習性

常單獨活動。通常5:00左右即開始活動,直到19:00左右停止,其中尤以晨、昏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差,晚上多棲息於樹上。活動時常沿固定的路線進行,久而久之常常形成明顯的“鳥徑”。活動時常常昂首闊步,行動機警,受驚後迅速奔跑,羽冠聳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離後再機警地觀察動向,有時走走停停,四外觀望。藍鷳除善於在地面行走和奔跑外,也能飛翔和跳躍。跳躍時鼓動雙翼作為輔助,但有時也不張翼。疾走時頭前後晃動,尾略向下垂。通常無固有的領域和活動範圍,亦無領域性行為,即使在繁殖期間亦如此。築巢於大樹的基部或是岩石底層縫隙之中。鳴聲為深沈的「咯丶咯」聲。
藍鷳藍鷳

食性

雜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嫩葉、幼芽、花、莖、漿果、果實、種子以及根和苔蘚為食。所吃植物種類據張萬福(1993) 觀察,達33種,其中較為喜吃的有清飯藤(Polygonum chinense)、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懸鉤子(Rubes dolichoeephalus)、小葉桑 (Morus anstralis)、水麻 (Debregeasia edule)、愛玉子(Ficus pumila)、台灣赤楊 (Alnus forrmosana)、戟葉蓼(Polygonum thunbergii)、腎蕨(Nephrolepis ouriculata)和硃砂根 (Ardisia crenata)。除植物性食物外,也吃蠐螬(Scarabaeidae spp.)、的幼蟲 (cicodidae spp.)、蚯蚓(Pheretima asiatica)、螞蟻 (Formicidae spp.)、蝗蟲(Aeridodae spp.)、 (Rhacophoridae spp.)和麗紋石龍子(Eumeces eleguns)等動物性食物 (張萬福 1993)。覓食活動主要在地面,常常快步行走,邊走邊啄食,即使在食物非常豐富的地方亦如此,顯得很匆忙。覓食時或用腳爪刨開地面落葉和泥土再啄食,或用嘴直接啄食,除取食地麵食物外,有時也通過伸頸或向上跳躍方式啄取灌木高處的漿果、嫩芽和昆蟲。

繁殖方式

繁殖期2-7月。一雌一雄制,2月初即開始配對。
藍鷳藍鷳
發情
發情時雄鳥額部肉冠和臉部肉垂膨脹通紅,頭頂白色羽冠聳立,頸羽蓬鬆,常常昂首挺胸,尾羽散開,兩翅下垂,不斷地圍繞雌鳥緩慢地走動,同時邊走邊發出’pi. . . . Pi . . . pi. . . ’或’ sui. . . sui. . . sui’的叫聲。有時兩翅還上下伸展,也有的時候雄鳥站於突出處或小徑空曠處伸展兩翅,做快速而幅度較小的扇動,尾亦展開如扇。振翅後昂首引頸的發出’check. . . check . . . check’的連續叫聲,聲音短而急促,且較尖銳。雌鳥對雄鳥的求偶通常無特殊的行為表現,總是靜靜地站在雄鳥一側觀看,偶爾發出’ng. . . ng. . . ng. . . ’或’gu. . . gu. . . ’的呼應聲。
營巢
通常營巢於1100-1500m的原始闊葉林中,偶爾也在混交林中營巢。一般置巢於隱蔽而陰暗的倒木下或岩石間。巢多利用地上凹坑或自己在地面挖一淺坑,內墊以乾樹葉、草莖、草根和羽毛即成,結構較為簡陋,呈淺盆狀,大小為直徑26(24-28)cm,深7. 5(5-10)cm。
產卵
每窩產卵3-7枚,通常間隔2-4天產1枚卵,卵乳白色而微沾淡黃色,大小為51-55. 3mm×39. 4×43.3mm,平均53. 2mm×40.9mm,重41(39-43)g,孵化期27. 5(26-29)天(張萬福1993)。

亞種分化

無亞種記錄。

保護級別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 生效年代:1997年
IUCN瀕危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1996年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 生效年代:1989年

種群保護

藍鷳平均種群密度為0. 13隻/公頃,最高種群密度 (典型棲息地種群密度)為0. 18隻/公頃。而適宜藍鷳生存的棲息環境,在台灣已所剩無幾,藍鷳的生存,已受到了嚴重威脅。 藍鷳在1862年被斯溫侯發現時,在台灣曾有廣泛的分布和較高的種群數量。當時整個台灣島從近海平面到3000m左右的闊葉森林中皆有分布,但近幾十年來,由於台灣經濟的急速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森林被砍伐,土地被開墾,致使藍鷳的棲息生存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分布區域越來越縮小,加之隨著藍鷳越來越珍貴,個人的收藏、捕捉和飼養也隨之加劇,從而更加導致種群的減少。因此當前的首要問題是加強環境和種群的保護和管理。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一級。
藍鷳藍鷳
瀕危因素:主要威脅來自於獵捕壓力。在若干保護區域內,有較多的族群生存著,但是在非保護區中,族群數量會因棲息地開發及人為獵捕壓力而減少許多。

發現命名

藍鷳發現於1860年代,是19世紀博物學高速發展下的產物,它的發現者是博物學家、東方鳥類學研究的重量級人物、鳥類學家斯溫侯。
1862年4月1日,斯溫侯得到了一張被有藍色羽毛的大型雉類的皮,因為天氣炎熱,獵人怕屍體腐爛,沒有給他帶回完整的個體。斯溫侯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種新發現的大型雉類,當地人稱它為“Wa-koe”。此後他多次讓獵人努力採集這種雉類的標本,他自己也經常蹲守在Wa-koe可能出沒的樹林,可惜最終也沒有看到它。過些時日,斯溫侯終於得到一隻完整的雄性標本。同年的12月8日,獵人送來了一隻活體的雄鳥,這隻鳥的羽毛光鮮完整,斯溫侯把這隻雄鳥輾轉香港、印度送回了倫敦放養。隨後,斯溫侯又陸續捕獲了一些活體送回英國。他在寄給《Ibis》(英國鳥類家學會的會刊)的多封信中記述了藍鷳在籠養狀況下的繁殖和換羽等行為,這是藍鷳的生物學和飼養研究中最早的資料。
1862年,斯溫侯回倫敦養病時把在台灣採集到的一批珍貴標本交給英國著名鳥類畫家古德。古德根據這些標本發表了16個新種,其中就有藍鷳。為了紀念對藍鷳發現的貢獻,這種鳥以斯溫侯來命名,即Lophura swinhoii(Swinhoe’s Pheasant)。斯溫侯也因此開始享譽世界鳥學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