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鳳冠火背鷳

馬來鳳冠火背鷳

馬來鳳冠火背鷳(學名:Lophura rufa):雄雞體長65 – 70厘米,尾長24 – 30厘米,體重1812 – 2605克;雌雞體長56 – 57厘米,尾長15 – 19厘米;體重1600克。冠深色,羽毛呈藍黑色,臀部赤褐色,外尾羽黑色,瞳孔紅色,面部皮膚藍色。雌鳥呈褐色,冠較短,下身有黑白色斑點。雄鳥的中央尾羽是白色的,腳紅色,下身藍黑色有白色斑紋。雌鳥的尾巴呈栗褐色,腳紅色。

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丘陵地帶500米左右的低地森林,靠近河流。雜食性,主要吃植物、果實及細小的動物。雌鳥每次會生4-8枚卵,卵呈奶白色。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

曾經是鳳冠火背鷳亞種,2014年劃為獨立物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馬來鳳冠火背鷳雄雞體長65 – 70厘米,尾長24 – 30厘米,體重1812 – 2605克;雌雞體長56 – 57厘米,尾長15 – 19厘米;體重1600克。因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藍色面頰的面部裝飾而備受青睞,在求愛展示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雄鳥的藍色面頰與深藍色的羽毛和獨特的黑色羽冠相連。 中央尾羽通常是白色的,顏色鮮明。雄鳥腰背部通常是藍黑色的,臀部赤褐色,外尾羽黑色,瞳孔紅色。雌鳥呈褐色,冠較短,羽冠棕色,在它們的胸腹部標度有白色條紋。雄鳥的中央尾羽是白色的,腳紅色,下身藍黑色有白色斑紋。雌鳥的尾巴呈栗褐色,腳紅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丘陵地帶的低地森林和次生林中,靠近河流。有記錄在伐木森林也有生存。多出現於常綠、半常綠次林、混合林地、竹林、灌木叢。在這些森林的某些地區,從海平面至海拔1000米或以上均發現有馬來鳳冠火背鷳的活動蹤跡。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凌晨或傍晚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差,晚上多棲息於樹上。活動時常常昂首闊步,行動機警,受驚後迅速奔跑,羽冠聳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離後再機警地觀察動向,有時走走停停,四外觀望。通常無固有的領域和活動範圍,亦無領域性行為,即使在繁殖期間亦如此。
性機警,膽小怕人,受驚時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飛,緊急時亦急飛上樹。通常在亮天后即從夜棲樹上飛到地面活動。一般在天黑時才開始上樹棲息。
雜食性,主要以植物幼芽、葉子、種子、無花果、各種水果和漿果的果實、塊根和種子為食。也吃昆蟲、甲蟲、螞蟻、蝸牛、蚯蚓和小型甲殼類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尚未準確確定,但在4月份已觀察到鳥卵,7月在婆羅洲觀察到孵出的雛雞。每窩產4-8枚卵,孵化期為24天。雖然雄性在第一年就會長出達到成鳥羽毛,但直到第3時還沒有完全成熟。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馬來鳳冠火背鷳曾經是鳳冠火背鷳的亞種之一,2014年劃分為獨立物種。

種群現狀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桑達克低地(Sundaic lowlands)的森林遭到破壞(蘇門答臘在1985-1997年期間損失了常綠林的近30%),原因是伐木和土地轉換升級等多種因素,森林火災(特別是在1997-1998年),由於籠養鳥類貿易而致使馬來鳳冠火背鷳陷入衰退和減少的境地。
馬來鳳冠火背鷳的保護行動正在進行中,它們生存在一些保護區內,包括Krau野生動物保護區,Taman Negara國家公園,Way Kambas國家公園,Tanjung Putting國家公園和Khao Luang國家公園。
保護行動建議:調查評估物種數量的規模。定期監測選定地點的數量。評估在其範圍內狩獵的後果。加強保護區對物種的保護。在其生活的地區保護大面積的原始森林。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