鷂兒胡同

鷂兒胡同

鷂兒胡同位於宣武區東部,天橋街道辦事處轄域東北部,前門大街南段西側,東西走向。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留學路與鋪陳市胡同相交處,長400米,寬5米。

鷂兒胡同是解放前京師警察廳的偵緝大隊總部的所在地,有燕子李三、京劇名伶童芷齡閻世善,評劇名角小齡妹等名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鷂兒胡同
  • 地區:北京宣武區東部
  • 名人童芷齡、閻世善、燕子李三
  • 管轄部門:天橋街道辦事處
  • 別稱:要兒胡同
歷史沿革,胡同特色,重要人物,主要建築,歷史故事,

歷史沿革

明稱要兒胡同,屬正南坊。清後演變為鷂兒胡同,名稱沿用至今,巷名來歷不詳。清末時建立警察制度,外城巡警廳設在5號。其前身為清代都察院中城正指揮衙門,民國時期為市警察局偵緝總隊隊址,解放後改為公安部門的家屬宿舍。巷內曾有平介、浮山、徽州諸會館。其中平介會館為山西省平遙、介休兩縣在京商人合建,占地頗廣,建築宏偉,曾有戲樓。今戲樓已拆除。巷內均為居民住宅。

胡同特色

重要人物

燕子李三 (1896—1936)。20世紀30年代平津地區有名的飛賊。真名李景華。河北涿州人。每次作案後為不使富人家僕人受懷疑,特留下白紙剪成的燕子作標記,因此得綽號燕子李三,又有俠盜之名。在北平七次被捕七次逃脫。1934年春因盜被捕,1936年在北平看守所病死。
一是專偷豪門富戶,一是作案後總要留些獨特的痕跡(如紙燕子等),意思是為被盜戶的僕人開脫。在北平,他到當時臨時執政段祺瑞的宅第(在吉兆胡同東口)偷盜過,還偷過國務總理潘復以及大軍閥張宗昌褚玉璞等人的財物。他偷的大多是金銀首飾和貴重衣物,所偷之物,有時給窮人一點兒,但絕大部分被他吃喝嫖賭吸大煙揮霍掉了。
據說,他能頭朝下,身子像壁虎一樣緊貼牆壁往上爬,名叫“蠍子爬”。他曾用這種神功在白塔寺高高的大殿牆壁上爬行過。他隨身帶一個拴著長繩的鐵爪子,把鐵爪往高物上一扔,只要掛住了,他便可順繩子爬上去。在北平,他曾多次被捕,又多次逃脫。傳說他會氣功“縮骨法”,腳後跟骨一縮,腳鐐就脫落下來。

主要建築

清末民初,就生活在鷂兒胡同,支撐宣南文化的藝人們生於斯長於斯。在那個時代,民居代表著主人的身份地位,尤其是門樓及門上的裝飾件如:門鈸、如意金屬包葉,還有石抱鼓以及門檁下的裝飾,門聯無不體現著主人的階層與愛好,更有著民居文化無可替代性。解放警察機關一直設在這裡,胡同里的燕子李三等名人也很多。隨著時間的流淌和“文革”的破壞,鷂兒胡同大部分民居的大門上飾件遺留甚少且破損嚴重,漸漸成了被歷史遺存並遺忘的生活角落。

歷史故事

提起前門外的鷂兒胡同,老北京人都是挺熟悉的。因為在解放前的三十多年裡,警察機關的偵緝隊總部一直設在這條胡同的5號院裡,可以說這裡是北京便衣警察的老家。
1905年12月清廷設立巡警部趙秉鈞當上巡警部右侍郎以後,親自策劃組建了這支便衣偵探部隊。他在當時盜竊案頻發和反清會黨極易藏身的外城設定了左、中、右三路探訪局,下轄五個探訪隊,每隊有一至五等暗探二十名,共一百名。
進入民國以後,京師警察廳的偵緝大隊總部仍設在鷂兒胡同,內設預審和暫押室等。大隊下轄四個分隊,分隊轄兩個小隊,每隊三十人,分布在市內各區,執行對各種政治、刑事案件的偵查緝捕任務,充當軍閥政府的爪牙,大肆緝捕革命黨人——特別是1921年以後崛起的共產黨組織。
曾在北平從事地下活動的共產黨人、進步青年,清楚地記得20世紀二三十年代,偵緝隊暗探身著灰布長衫,手裡捻巴著大核桃,在北平街巷到處橫行的那副德行。住在鷂兒胡同5號院附近的老戶們,更不應該忘記院中不分晝夜、時時傳出的肉刑逼供的慘叫和哭聲。當年的北平人一提起偵緝隊這幫人,真是又害怕又討厭,誰也不敢招惹。雖說這些偵探也破獲過一些刑事案,還捉拿過像燕子李三這樣的飛天大盜,可這也改變不了偵緝隊在百姓心中的醜惡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