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時雨

鳳凰時雨,潮州八景之一。古時又稱“”,也有人說是“鳳台時雨”。位於潮州城南郊的老鴉洲(後稱沙洲島或鳳凰洲)北端,明隆慶二年(1568)潮州知府候必登倡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鳳凰時雨
  • 地理位置:潮州城南郊的老鴉洲(後稱沙洲島或鳳凰洲)北端
  • 又稱:鳳台侍雨,鳳台時雨
  • 始建時間:明隆慶二年(1568)
鳳凰台,簡介,由來,現狀,奎閣,天后宮,

鳳凰台

簡介

鳳凰台鳳凰洲公園的主體建築,該台因立於洲頭,歷史上屢遭洪水猛浪之厄,這次重建前所存殘跡為民國初年所修,台上是一座四柱、單檐歇山頂水泥結構的亭台,與原貌相差甚遠。
現重建的鳳凰台由台體和閣亭兩部分組成,坐南朝北,高達四丈多。台體中首層石座為高台,高達丈八。二層為明台,高約丈八,亭閣高達丈七,由8根檐柱及12支門柱支撐,屋面是一個三開間,中間高,兩側低,成三山式的造型。由屋面高低不同的兩個層次,產生出前後六面檐口,兩側二面檐口,勾勒出八面檐花。高低錯落,檐牙高築,峻凌飄逸,堂皇壯觀,再現了鳳凰台的本來面目和迷人的風采。亭閣上的“鳳台時雨”、“中流砥柱”等牌匾與木質結構、明式拱斗和屋面的傳統青瓦相映襯,統一和諧,文氣斐然。若從遠處欣賞,則有如古人所說的“煙雲開罨畫,燈火見樓台”,美不勝收。
鳳凰台景觀鳳凰台景觀

由來

鳳凰台的由來,傳說是鳳凰山上的鳳凰不甘寂居深山老林,慕潮州府城“三山一水” 的景色,經常到這個江心綠色的沙洲棲息、遊玩。到了明末,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遊覽沙洲,愛其清靜幽雅,同時倍感潮州文風鼎盛,風物非凡,認為這裡應是傳說中鳳凰棲宿之所,絕不是老鴉投林的地方,遂把原名的“老鴉洲”改為“鳳凰洲”,並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在鳳凰洲築建一座十餘丈高的石台,命名為“鳳凰台”。自此,這裡成為遊人徘徊難離的名勝。

現狀

現在的鳳凰台是個古式台榭建築,四角方正的亭子端立在高大的石砌台基上,形式樸實古雅而又雄偉壯觀。中台基上刻有“鳳凰台”三字。原台亭朝南處有一塊橫匾,書寫“中流砥柱”,朝北上檻題寫著“有鳳來儀”牌匾,現修復時原匾改嵌在鳳凰台西南基壁上。這“有鳳來儀”書匾人楊寺南,是清末潮州知名書畫家。
鳳凰台以借景著稱,潮州八景之一的“鳳凰時雨”,指的就是這裡夏季乍雨乍晴、神幻莫測的時雨美景。在那乍雨乍晴的時節,江上奇景,千變萬化,有時薄雨疏疏,江面輕煙淡淡,帆影穿梭;遠望湘子橋,煙雨濛濛,車水馬龍,宛如海市蜃樓;仰視筆架山,輕雲渺渺,山上樓閣籠罩在薄紗之中。晴天烈日,時雨驟降,好似萬斛銀珠從天拋灑,陽光輝映雨點,又如千幅珠簾憑空搖盪,令人留連忘返,心曠神怡,疑入仙境。
清乾隆進士鄭蘭枝的詩,把這個景點描述得淋漓盡致:
鳳城郊外聳層台,時雨霏霏渡水來。
雲鎖湘橋疑海市,煙迷筆嶺憶蓬萊。
一天銀竹侵朱檻,八面檐花點碧苔。
雯後山川多景色,老鴉洲上好徘徊。
鳳凰時雨鳳凰時雨
昔時,遊人到此憑台眺望,但見碧空萬里,白雲悠悠,放眼心曠神恰。銜遠山,鳳凰山脈蜿蜒長靈氣;吞韓江,鳳水南頻滔滔釀馥香。近望穿湘橋南來的江水到台邊,飛濺起陣陣浪花,又一分為二,流入海口,猶如唐詩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詩境。
夏、秋登台,這裡清風習習,江風吹拂,暑氣頓消,特別是乍晴乍雨的時節,江上奇景,千變萬化,更為可觀。時而薄雨綿綿,韓江水面,煙花淡淡,帆影片片,湘子橋上煙雨濛濛,亭台依稀,仿如海上集市。仰視筆架山巔輕雲抒卷,霧鎖樓閣,仿似蓬萊仙境。時而晴雲烈日時雨驟臨,好像萬斛銀珠,從天拋灑,大珠小珠落鳳台。此時,斜雨與陽光交相輝映,又如千幅七彩的珠簾懸空搖盪。轉眼天氣晴朗,四望群山如洗,碧綠搖翠,景色清新,沁人肺腑。這般令人神往的絕妙景致,便是“鳳凰時雨”景觀的真實寫照。這鳳凰台景區,自明侯必登始建台之後,明清兩代歷代官吏和地方紳士,先後在此倡建了“十相祠”、“鳳台書院”、“文昌祠”、“龍神廟”、“天后宮”、“鎮洪寺”、“魯公祠”、“周公祠” 及“奎閣”等十多處景物,但這些景點因年代變遷,多數蹤跡全無,惟有鳳凰台、奎閣、天后宮等因風景絕妙及人文昌盛之標識,屢毀屢建。到民國初年,時任潮安縣長的林修(又名林一足)還重建了鳳凰台,當然其規模較小,是一座四柱、單檐歇山頂式的水泥構件的亭台。每年“九月九”,風箏滿城跑的時候,這裡的沙洲上常常聚集了潮州各地的“風箏”在這裡競賽比美。有製作風箏的工藝名師,放飛著“龍翔”、“蜈蚣”及“鯉魚”等形狀各異的風箏,也有小孩自扎自製的“風琴”(潮州音)在邀游藍天。那時,天上地下人走風箏飛,牽線系人心,若風箏斷線,那“噓” 的一聲,不知要使多少風箏愛好者的心弦扯斷。

奎閣

奎閣又稱奎星閣,位於鳳凰台之西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巡道魯超建,歷經三建三毀。這次重建前,該閣尚存一層多的牆體,殘高二丈余。
奎閣在古代是庇護古城潮州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風水建築。奎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俗稱魁星,原是古天文學中二十八宿之一,稱為“奎宿”,後稱為主宰文章興衰之神,後世建奎星閣崇祀之。每逢科舉考試前,生員接踵而至,祈求一舉得中。平時文人墨客登臨斯閣,詩詞唱和,賞景抒懷,於是鳳凰洲奎閣成了潮州一處文化活動特別活躍的場所。
現該閣高七丈余,閣分三層,臨江屹立,雄偉壯觀。首層樓閣為五門八柱。由八柱相連而成的牆體構成了八角牆面,是標準的八卦圖形。五門中,主門朝北斗,意謂讀書人所從事的是最光彩的事業;西北門對奎星座;東南門對軫星,象徵紫氣東來;西南門和東北門則與東南和西北門相對稱,使五門布局嚴整,中規中矩。首層祀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安放呂仙座;正門匾額為“奎閣”。二層祀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左為文昌帝君座,右為關帝座;正門匾額為“經文緯武”。三層祀奎星之神,立奎星座,畜神一手執筆,一手拿斗,即世人所謂的魁星(奎星)點斗;正門匾額為“文耀麗天”,閣頂為四龍托筆印,神筆朝天。表達人們對文化知識的熱切追求。

天后宮

天后宮也稱媽祖廟,位於鳳凰台之西南向,清嘉慶四年(1800)潮運分司金之昂建。這次重修前該廟已殘破不堪。所幸牆體屋架基本保存,為這次重建提供了充分的設計和施工依據。天后宮占地約半畝,二進式,屬典型的清代土木建築。與各地天后宮(媽祖廟)相比,她大量運用木雕和嵌瓷藝術,具有濃郁的潮風特色,藝術品味極高。
天后(媽祖)實有其人,原名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嶼人,一般認為她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卒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她擁有一身好水性,又能洞見海上險情,長大後,她誓不嫁人,舍小我而濟蒼生,在海上搶救遇險漁民和商人,被人們稱為神女、龍女,後在一次救險中不幸為颱風捲走。人們不願接受林姑娘遇難的事實,認為這樣菩薩心腸的人應開天為神,於是當地百姓為她修祠,紀念這位海上救星。自宋至清,歷代帝王對其冊封達四十次,由林姑娘而為夫人、為妃、為天妃、直至天后。沿海一帶的天后宮(媽祖廟)也越來越多,媽祖被當成了海上保護神。天后宮是潮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物性。
鳳凰洲天后宮獨具特色就是屋脊大量運用潮州民間傳統工藝嵌瓷。嵌瓷造型具有用料考究,色彩鮮艷,物象豐滿,形象逼真,不脫落、不褪色的特點,堪稱我國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嵌瓷在潮汕各地隨處可見,而天后宮則是集其大成者。從前座到后座,從宮外到宮內,各式象徵吉祥幸福的嵌瓷隨處可見,與這座古建築的傳統木雕、壁畫相得益彰,大大豐富了景點的文化內涵,展現了潮州民間藝術的迷人民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