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文(羅芳伯所作《鱷魚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據傳說,1792年,坤甸河中有鱷魚為患,羅芳伯仿韓愈《祭鱷魚文》撰文驅逐鱷魚,做一駢文,稱之《鱷魚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鱷魚文
  • 作品別名:《祭鱷魚文》、《驅鱷魚文》
  • 創作年代: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 文學體裁:駢文
  • 作者:羅芳伯
內容梗概,作者簡介,

內容梗概

據傳說,1792年,坤甸河中有鱷魚為患,羅芳伯仿韓愈《祭鱷魚文》撰文驅逐鱷魚,其文曰:
“維年月日,大唐總長羅芳伯,謹以剛鬣柔毛,致祭于山川諸神而告之曰:伏以聖德巍峨,降祥必不降孽:神恩浩蕩,容物先貴容人。曾以呼風喚雨,賜士庶之恩膏:豈其害物傷民,負蒼天之愛育。芳也,遨遊南國,職掌於斯,出入往來,類皆赤子。孰非藉諸神之靈,而維持調護乎?然聞之,樂民之樂者,必當憂民之憂;食民之食者,必當事民之事。茲我坤鎮總長所轄,邇年以來,鱷類不安溪潭。壬子之秋,連喪吾唐人之三子。跋扈如斯,罪安可逭?或者曰,三子宜受其咎。然下民之命,應終於天,否則亦當受終於國法。斷不忍以無辜之民,飽於鱷魚之腹。值前日,又喪吾唐人。肆行鼓浪之間,利鋒誰挫?威逞埠市之側,爪牙孰拒?勢必率諸同人,叩禱諸神之前,投以豬羊雞鴨,而安鱷魚之靈。鱷魚有知,其聽吾言:夫海之中,蝦魚之細,無不容歸。爾鱷魚各從其類,藏形斂跡,而徙于洋,庶不得與吾人雜處茲土也。如不聽從,是目無吾人,且目無諸神也。伏乞諸神,大振威靈,率雄兵,揮猛將,盡起大隊人師,以涸鱷魚之港,必使種類不留,庶小民有賴,昇平有象矣。”①
韓愈的《祭鱷魚文》是散文,羅芳伯此文有相當多的駢體句,去邪保民,態度堅決,限期離境,不得延誤,措辭嚴正,文氣酣暢,實為一封面向惡勢力的宣戰書。據說此後鱷魚真的不見了。

作者簡介

印尼華人之駢文,今所見最早的知名作者,是清乾隆年間出洋的羅芳伯。他是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人,生於乾隆三年(1738),中秀才後,考舉人不第,1772年與同鄉青年出海。從虎門啟程,經瓊崖、西沙、菲律賓,到達婆羅洲。當時婆羅洲的坤甸、東萬律、沙撈越、山口洋各地尚未開發。芳伯在坤甸組織公司採金,與當地土著及僑胞合作良好。由於他有文化,有才能,具膽識,懂武術,能合群,得到各界擁護。當時已侵入印尼的荷蘭勢力聯合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多次向坤甸一帶進行武裝侵略。芳伯領導當地華僑奮起抗擊,打退荷蘭侵略者。芳伯又聯絡蘇丹酋長,東西拓展,勢力日益壯大。蘇丹將東萬律數千里地面歸他管轄,治下人口有一百一十萬。芳伯根據民眾意見,建立自治政府,民眾推薦他為國王,芳伯不接受。各方商議,建立蘭芳共和國:以坤甸為首都,推選首長為大總制,稱羅芳伯為大唐總長,時為1777年,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雛形。爾後,芳伯帶領民眾,改進農業技術,擴大礦業,發展交通,建立學校,實行全民皆兵,保衛國家,民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得到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