鱭魚(鱭魚)

鱭魚(鱭魚)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鱭魚又名子鱭、鳳尾魚、彩虹魚、百萬魚、刀魚、鳳鱭、烤子魚、豆仔魚,體延長,側扁 ,向後漸細長。腹部棱鱗顯著,16-17 22-26。吻短,圓突,等於或略大於眼徑。眼中等大。口大,下位;口裂傾斜。上頜骨後延伸達胸鰭基部,上頜骨下緣有細鋸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鱭魚
  • 別稱:子鱭,鳳尾魚,彩虹魚、百萬魚、刀魚、鳳鱭、烤子魚、豆仔魚
  • 二名法:Coilia mys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幅鰭亞綱
  • :鯡行目
  • 亞目:鯡亞目
  • :鯷科
  • 鱭屬
  • :鳳鱭
  • 分布區域:蓋亞那、東海和南海等地
  • 水    溫:22~24℃
  • 硬    度:10-30dGH
  • 性    情:性情溫和、活潑好動
基本情況,歷史,典故,保護級別,形態特徵,棲息環境,

基本情況

名稱:鱭魚
俗名:刀魚鳳尾魚、觜魚。
產地:湖州太湖。
特性:性溫,味甘,骨嫩鱗細,銀光閃閃,肉質肥嫩。
季節:每年春季,梅鱭魚開始產卵,夏季見子魚,初秋可長到六厘米左右,形狀似鳳尾魚。八月到十月的三個月是圍捕梅鱭旺季。
成分:富有營養價值,含有磷、鈣、鎂、無機鹽等多種元素。
功效:補氣活血,瀉火解毒,健脾開胃。藥理研究發現,鱭魚所含之鋅,能使血中抗感染淋巴細胞增加,臨床也證實鱭魚有益於人體對化療的耐受力。適宜體弱氣虛,營養不良者食用;適宜兒童食用。凡濕熱內盛,或患有疥瘡瘙癢之人忌食;病人忌食。
簡介:太湖的梅鱭,又稱鱭魚。東山常見為梅鱭和刀鱭,一般長六至十二厘米,隔年的刀鱭可長達三十厘米左右。梅鱭生長在浮游生物豐富的開闊水域。每年太湖梅鱭生長其間,太湖“封湖”禁捕,到八月中旬開湖,全湖捕船雲集,統一起捕,蔚為壯觀。梅鱭魚體形雖小,力道很足,游速很快,漁民要用七道篷的大船拖網追捕。故漁民有“梅鱭頭上七道篷”之說。如果再追不及,篷與篷間再加風袋,增加船速,超過魚速,達到追捕目的。一對漁船,晝夜捕捉,多時能捕魚一至二噸,收入可觀。梅鱭魚不僅細嫩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被視為席上珍品。梅鱭大部分曬成梅鱭乾或製成罐頭食品公司,遠銷海內外。

歷史

唐·孟詵:“蠐魚肉發疥,不可多食。”《食鑒本草》:“鱭魚肉助火動痰。”《食物本草》:“有濕病瘡疥勿食。”《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發瘡、助火。”《萬曆野獲編記載》:“從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歲貢梅鱭萬斤。”故又稱“貢魚”。

典故

公元221年,割據江東的孫權見曹丕代漢稱魏帝,劉備亦在蜀國稱帝,遂作稱帝的準備,自公安遷鄂(今鄂州),取“武而昌”之義,改鄂為武昌。229年,孫權即帝位,改元“黃龍”,遷都建業(今南京)。265年,吳國末代君主孫皓又自建業遷都武昌,揚州諸郡百姓溯流供給武昌帝室、官僚消費,勞役繁重,怨聲載道,甚至有人劫持吳主庶弟孫謙,抗議遷都加重了民眾負擔。左丞相陸凱乃上疏引童謠云:“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極力要求還都,孫皓終於返回建業。;仔細品味這些詩詞佳句,可知“武昌魚”本來是對古今武昌地區所產魚類的泛稱,包括了鯽魚(細頭魚)、鮰魚,鯿魚、鱖魚{桂魚、鱭魚}等肉嫩味美的上等品種。黃鶴樓前江中有回流,漩渦波紋呈梅花形,俗稱“梅水”,據說其中所產鯉魚味最鮮美。同治《江夏縣誌>載:“鯉魚三十六鱗,惟黃鶴礬頭鯉魚三十七鱗,其味肥而美,立冬後醃魚者喜買之。他省呼之曰‘楚魚’。”

保護級別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齒細小,絨毛狀,上下頜齒單列;鋤骨和齶骨均有絨毛狀齒帶。鰓耙細長,18-21 25-30;左右鰓蓋膜相連,但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9-10。體被易脫落的薄圓鱗,縱列鱗60-65;頭部無鱗;胸鰭和腹鰭的基部各有1寬大的腋鱗;無側線。背鰭位於體前半部上方,背鰭基前方有1短棘,後接鰭條13;臀鰭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鰭條數74-86;胸鰭上部有6根游離鰭條,均延長為絲狀,向後延伸到或超過臀鰭起點;腹鰭短小,始於背鰭小棘的下方;尾鰭上下葉不對稱,上葉尖長,下葉短小,下葉的鰭條與臀鰭條相連。體銀白色,背緣偏墨綠色;尾鰭尖端稍帶黑色;背鰭、胸鰭、腹鰭淺色。

棲息環境

沿近海中上層魚類,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亦常可於河口區、沼澤區及內灣區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