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頭鰍

鱗頭鰍

鱗頭鰍,Lepidocephalus macrochir (Bleeker, 1854) ,鰍科鱗頭鰍屬的一種魚類。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各國及我國瀾滄江水系。小型魚類,生活于山溪、溝渠等砂礫底質的緩流水體。 數量較多,為當地常見種類。 隸屬花鰍亞科鱗頭屬,本屬吻較短。眼位於頭的後中部。具眼下刺。頭側被鱗。側線不完全或缺失。尾柄長度小於高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鱗頭鰍
  • 拉丁學名:Lepidocephalus macrochir (Bleeker, 1854)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 :鰍科
  • 亞科:花鰍亞科
  • :鱗頭鰍屬
  • :鱗頭鰍
  • 分布區域:東南亞各國及我國瀾滄江水系
形態特徵,鱗頭鰍養殖,習性,餵養,水質參數,溫度,

形態特徵

鱗頭鰍
鱗頭鰍前鼻孔短管狀,與後鼻孔緊鄰。眼下刺分叉,後伸達眼球中部。頭側鱗片成間斷
分布,軀體被鱗。無側線。雄性個體偶鰭較長,胸鰭前數根鰭條變寬變硬。
小型魚類,生活于山溪、溝渠等沙礫底質的緩流水體,數量較多,為當地常見種類。
緬甸鱗頭鰍
尾鰭上的黑褐色斑點在小個體中為不規則排列,而在大個體中排列成數條“V”或“W”型。
分布於印度、緬甸及我國伊洛瓦底江水系。小型魚類,生活于山溪、溝渠等砂石底質的緩流或靜水水體。小型魚類,生活于山溪、溝渠等砂礫底質的緩流水體。數量較多,為當地常見種類。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各國及我國瀾滄江水系。
色彩變化大,有一定觀賞價值。
體被園鱗,無側線體被園鱗,無側線

鱗頭鰍養殖

習性

鱗頭鰍愛好和平,喜歡躲藏在底質鬆軟的沙礫地區。是一種非常活躍的物種,他們經常給自己挖掘洞穴,把自己掩埋起來,只露出眼睛和臉。細砂將最好地保護他們細嫩的皮膚。最好讓它們群居,三條魚是建議的最低配置。他們有時會喜歡將植物和泥炭作為掩護群體出沒,在其他情況下,他們寧願獨自留在沙地上挖洞。
鱗頭鰍

餵養

容易餵養。可以餵食質量好的片狀、 沉丸、解凍冷凍的蚊子的幼蟲,鹽水蝦、 水蚤等。偶爾餵一些藻類。
鱗頭鰍

水質參數

ph 值: 6.5-7.5
硬度:中型軟到介質
蛋白質水解度最大值: 5
鱗頭鰍

溫度

溫度: 72oF 至 79oF (22-26 ° C)
編號:
6482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中文科名:
鰍科
拉丁科名:
Cobitidae
中文亞科:
花鰍亞科
拉丁亞科:
Cobitinae
中文屬名:
鱗頭鰍屬
拉丁屬名:
Lepidocephalus
拉丁種名:
octocirrhus
定名人:
(van Hasselt)
年代:
1948
中文名:
鱗頭鰍
國內分布:
瀾滄江, 瑞麗江, 大盈江, 南定河, 南壘河
國外分布:
緬甸
資料來源:
雲南魚類志[下冊]:78-79. 魚類學論文集 (1):23.
鱗頭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