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痕山林(美國的一種戶外運動方式)

無痕山林(美國的一種戶外運動方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無痕山林,即英文Leave No Trace,簡稱LNT,是始於美國的一種戶外運動方式,旨在提醒人們在自然中活動時,關注並身體力行地保護與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2007年,台灣林務局將無痕山林戶外倫理中心的課程引入台灣。2011年,這一理念被引進中國大陸。同年,自然之友培訓出中國大陸第一批“無痕山林”初階講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痕山林
  • 外文名:Leave No Trace
  • 簡稱:LNT
  • 起源地:美國
理念起源,發展沿革,理念原則,理論簡介,七大原則,

理念起源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戶外運動開始興起,大批愛好者進入森林公園野營。到了70年代,戶外運動對自然和人文資源的破壞衝擊開始引起美國相關部門的重視。許多管理部門開始與專業人士、民間團體合作,一起教育民眾戶外游的環境保護觀念。無痕山林理念正是在這個時期慢慢湧現。
在1982年,一位Custer國家森林的工作人員Tom Att與他的同事開始發展“無痕山林”戶外活動方案,此活動隨即在美國林業署系統下逐漸傳開。1987年,由美國林業署、國家公園署及土地管理局合作發行《無痕山林土地理論》(Leave No Trace Land Ethics)倡導手冊,宣揚保護自然的精神,呼籲遊客尊重自然。

發展沿革

七十年代中期,美國林業署荒野管理部門發展出一套教育系統,主動提供無痕旅遊(No Trace Travel) 的觀念及露營技巧;
1987年,由美國林業署、國家公園署及土地管理局合作發行《無痕山林土地理論》倡導手冊,宣揚荒野地的保育及遊客應有的尊重;
1990年,美國林業署尋求全國戶外領導學苑(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 簡稱NOLS) 的合作,發展更實際的低衝擊遊憩訓練,訓練管理人員如何教導旅客減少環境衝擊,至此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取代了以前眾多同理念的口號。同年,美國林業署籌組委員會,準備將此理念推廣成全國性可執行的教育計畫;
1991年,美國林業署正式和戶外領導學苑(NOLS)組成策略聯盟,為旅客共同制定LNT的環境教育學習課程;
1994年,美國土地管理局、國家公園署、及魚類暨野生動物署(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正式加入,合作將LNT的工作推廣至全國各地。為建立完整的運作機制,委員會將LNT註冊成一非營利性的法人教育機構(LNT, Inc.);此時機構擁有24個合夥對象,分別是各政府單位、私人企業及其他非營利夥伴,原始的基金則由NOLS、ORCA及SGMA共同募集;
1999年,阿帕拉契登山俱樂部(Appalachian Mountain Club,簡稱AMC)加入組織,成為另一負責訓練的重要單位;
2000年,LNT的理念略微修正,它的原始標的從原來的自然荒野環境,延伸至和社會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都會地區,例如休旅車的露營區、日常生活區域及都市中的公園等。

理念原則

理論簡介

“無痕山林”有七大基本準則,包括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在承受力範圍內的地點行走宿營、適當處理垃圾、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減少用火對環境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慮其他使用者。除此之外,“無痕山林”還有兩個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對環境的“尊重”和“最小衝擊”。

七大原則

一、事先充分的規劃與準備
做好旅行計畫可以確保整個旅行隊伍和您個人的安全;最大可能的減少對自然的破壞;增加出行前的信心;在旅行中學到更多的自然知識。請根據具體情況來制定最適合您的旅行準備和計畫。
(一)了解你所要去區域環境的健行、登山、及露營有關規定及應注意事項。當地區域禁止的行為,是根據過去的破壞情形及當地特殊狀態而定。
(二)以人數少的團體進行露營和旅遊活動,因為這樣可以降低吵雜的音量及降低環境傷害。
(三)避免在尖峰時間使用特別受歡迎的旅遊地段或景點。
(四)學習如何適當的儲存及打包食物,以避免熊及其他動物的取奪。
(五)重新分裝食物到可以重覆使用的袋子內。避免使用錫罐、鋁罐及玻璃瓶。事先去除不必要的過度包裝,以降低帶入森林裡的垃圾量。
(六)確認你有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
(七)回到人的基本面,將就著過!選擇合適的配備,並事先想好是否會因此破壞環境及影響別人。
(八)健行、登山、及露營活動的衣物及配備的顏色,儘量選擇接近自然及大地的顏色: 例如綠色、咖啡色、土黃色或黑色。
二、在能承受的地點旅遊及宿營
(一)健行或登山時請待在指定的步道內;形成一行隊伍,並行走於步道中間;儘量只留下最輕的足跡。
(二)使用現有步道,不要走捷徑。
(三)縱使步道是泥濘或潮濕的,亦請待在指定的步道內行走。如果你走在潮濕步道邊緣將會加寬步道的面積,並讓步道加寬潮濕的範圍。爛泥巴本是荒野中的一個挑戰,穿著防水靴和長筒橡膠鞋來保護你的腳,並請待在指定的步道內。
(四)如果橫越荒野的旅程,請行走在堅固的表面(如岩石、沙面、小石子路、雪、松針路面或乾草地),這樣可以防止植栽的傷害及侵蝕。當行走在離開步道的地方時,讓健行的隊伍分散,這樣新的步道便不易形成。
(五)請露營在堅固的地面。避免脆弱容易被破壞的地表,因為它可能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恢復原貌。儘量集中紮營於指定區域,讓已輕微受創的地方有癒合的機會。
(六)好的營地是既成的,不是自己製造的。
(七)儘量穿著較輕的靴子,以降低對步道的破壞,重型靴子底部深刻劃的鞋底,容易使步道土質緊實並破壞步道。露營時亦請穿著適合露營的鞋子(如涼鞋、布鞋、平底鞋等)。
三、適當的處理垃圾
帶出所有攜入的物品
(一)假如你到時,物品不在那裡,離開時請一起把它帶走。你有責任帶走一切你帶入荒野的物品。請帶走你所有的垃圾。
(二)把你走過的路、到過的地方,保持如同無人到訪。勿留下任何人類的影響,移走你曾待過的所有痕跡。在離開時,檢查所有營地內遺留的垃圾及誤放的配備。
(三)不要掩埋垃圾,動物會翻出它或日後垃圾會外露,請將垃圾打包帶走。
(四)和一般觀念完全相反的是錫紙、塑膠罐並不能完全燃燒。請帶走它們。
(五)假如你的食物打包方式,騙不了一隻熊,並且在晚上食物被盜,我發現熊會在鄰近營區的地方享用,並在隔天早上前便吃完盜取的食物,請找到食物的殘跡、並適當的處理。你有責任帶走一切你帶入荒野的物品,請帶走你所有的垃圾。
(六)請消滅殘留的垃圾。帶走所有發現或不小心被遺留的垃圾,帶走所有在步道沿線發現的垃圾。將發現的垃圾打包於背包的側袋,並教導任何不替人想的髒鬼,有關於勿留大地殘痕和低衝擊性旅遊的技巧和倫理。
妥切的處理無法攜出的物品
(一)在離水源、營區及步道60米遠、20厘米深之處,掩埋人的排泄物。衛生紙最好是帶走,因為動物常常將紙挖出來並飄散各處,婦女的生理廢棄物也請帶走,千萬不要掩埋它們。一般情況下,尿液不會對植被產生太大的影響。但其氣味會騷擾或引來野生動物。所以最好的地點是岩石上,碎石地上,以減少氣味。或可用容器先把尿液和水混合,然後再將其傾倒,這是一種很好的減少氣味的方式。還要確定遠離水源。
(二)在離水源、營區60米處,清洗碗盤。
(三)食物的殘渣會吸引昆蟲及動物。過濾你的洗碗水並將食物的殘渣和其餘的垃圾一併帶走。
(四)不要使用肥皂或洗髮精。請讓化學製品遠離荒野。縱使是所謂的生物分解製品的肥皂,也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假如你一定要使用肥皂,請在離水源60米遠處、少量使用。
(五)假如你騎馬,你一定要負責它的排泄物。你總不希望在步道的中央發現可觀的馬糞山吧?請將馬的排泄物移開步道,更不要讓馬兒在水源、營區附近排泄。
四、勿取走自然中的任何資源與物件
(一)只帶走照片、回憶,只留下輕輕的足跡!
(二)克制帶回紀念品的衝動!留下石頭、羽毛、古物、貝殼、樹木化石等物件,讓後來的人也能欣賞。
(三)讓你曾造訪之處保持其原始自然風貌。你無法改善自然,千萬不要改變任何地方、任何風貌。好的營地是既成的不是自己製造的。千萬不可釘釘子於樹上、或者是破壞任何活的植栽及樹木。
(四)你可以帶走所有發現被遺留的垃圾。
五、降低營火對自然的影響
(一)千萬不可製造營火。與其築起營火炊飯,不如使用登山用的炊具。炊具炊煮比營火更容易,而且較不易留下不雅觀的炭火痕跡或燻黑的石頭。
(二)登山用的炊具種類有很多:有些使用白瓦斯、丁烷、丙烷或同丁烷當燃料。甚至現在有使用多種燃料的炊具;也有一種燒木頭的爐子,讓人有一種迷你小營火的感覺,而且也不會破壞環境。
(三)假如你沒有炊具,請買一個!
(四)請使用蠟燭燈籠代替營火,使用蠟燭請不要讓蠟油滴的到處都是,因為它並不是自然的物品。請帶走不自然的物品!
(五)假如你一定要製造營火,儘可能越小越好,並請使用營火框圈住。假如沒有營火框圈住營火,請將營火放在鍋中,或築一小土堆圈住營火,以防止產生礙眼的舊炭火及燻黑的石頭。
(六)儘可能製造小的營火。請使用小的(如手腕大或更小)已掉落的枯木,並把木頭變成小塊,因為小塊木頭燃燒比較完全,而且產生的灰燼較容易隨風吹散。
(七)請將你的鋸子和斧頭留在家中。
(八)千萬不要攀折或鋸割任何枯木、活的樹、甚至倒下的樹木。只使用已經在地面的枯枝,千萬不可燃燒活的樹枝。不可撥下樹皮燃燒用,這樣只會產生礙眼的傷痕及多年的復原時間。千萬不可用石塊製造營火框,燻黑的石頭非常礙眼,而且它會一直維持很久。
(九)有些地方不允許營火,只在特定區域允許營火。請事先了解你想去地方的規定。
(十)在旱季築營火是非常危險而且違反規定的。在離去前,請確實確認營火已經完全熄滅。
(十一)移走所有營火框內未完全燃燼的殘屑。和一般觀念完全相反的是錫紙、塑膠罐並不能完全燃燒。遠離營區、廣泛分散已冷卻的燃燒殘跡。
六、尊重野外生物
(一)尊重沿路遇見的動物。請記得你才是來訪者,並且要在他們的後院旅遊及宿營。
(二)請遠距觀察野生動物。
(三)千萬不要餵食動物。你會因此製造混亂,因為動物會因餵食、而喜愛人類的食物,並將人和食物聯想在一起,然後攻擊營地、竊取食物。請在遠離營地處煮食及吃東西,這樣才可避免吸引熊的入侵。
(四)學習如何適當的儲存及打包食物,避免熊及其他動物的掠奪。
(五)在離開水源遠處紮營,至少距離水源60米遠紮營。因為動物也會到水源處飲水,應避免他們受到驚嚇。水源附近地質較脆弱,如果在此紮營,長久恐將造成地質的侵蝕。
七、尊重其他旅行者的權益
(一)請尊重他人獨處所需的寧靜。請輕聲旅行及宿營,尊重其餘的登山者。將收音機留在家中。離其他紮營者適度的遠距,避免對他人產生噪音及視覺污染。
(二)寵物最好留在家中。假如攜帶寵物必須隨時栓緊(這包括防止寵物吠叫)。帶寵物遠離水源區,並清理它們製造的廢棄物,記得它們是你的責任。請留意,有些地方並不允許攜帶寵物。
(三)上坡者擁有先行的權利。
(四)當你在荒野做任何決定時,不僅應思考你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亦應考量你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