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突鱗頭鰍

八突鱗頭鰍是一種動物,屬於鯉亞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突鱗頭鰍
  • 外文名:Lepidocephalus octocirrhus(van Hasselt,
  • 中文拼音::BāTūLínTóuQiū
  • 分類系統::Animalia:動物界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戀堡敬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婆懂汽魚綱 - Cypriniformes:鯉形目 - Cyprinidei:鯉亞目 - Cobitidae:鰍科 -Lepidocephalus:
學名:
Lepidocephalus octocirrhus(van Hasselt,)
中文名:
八突鱗頭鰍
中文拼音:
BāTūLínTóuQiū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煉放嫌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是背鰭Ⅲ-7;臀鰭Ⅲ-5;胸鰭Ⅰ-6—7;腹鰭Ⅰ-6。體長55.5—64毫米。體長為體高4.7—5.4倍,為頭長4.7—5.3倍。體長形,前部圓柱狀,尾柄很側扁。頭鈍錐狀,微側扁。頭長為吻長2.9—3倍,為眼徑6.2—7.1倍。吻略突出。眼側上位,位頭前道廈備嚷半部。眼下方有一短叉狀骨刺。吻須2對,上頜須1對。下唇中斷,後緣每側有4小穗狀突。鰓孔側跨蒸位,峽部寬。頭體均有小鱗。側線側中位。背鰭始於體中點之後,外緣斜虹乃探旋圓形,第一分枝鰭條最長。臀鰭較背鰭窄小。胸鰭位很低,圓形,長不及胸、腹鰭間距的1/2,雄魚的下部二鰭條很粗蒸連櫻硬。腹鰭起點前於背鰭,圓形,遠不達肛門。尾鰭截形。體背側淡黃褐色,有不規則灰褐斑;腹側淡黃白色;體側沿側線約有12個較大暗色斑。頭背面及兩側有許多黑褐色小斑點及少數細短紋。鰭淡黃色;背鰭有6—7斜斑紋;尾鰭有6—7橫弧狀斑紋,鰭基上半部有一眼狀圓黑斑;其他鰭有少數灰點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