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魚(中藥)

鰣魚(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鰣魚,中藥名。為鯡科動物鰣魚Macrura reevesii (Richardson)的肉或全體。分布於我國沿海及長江、錢塘江、珠江等水系均有分布。具有健脾補肺,行水消腫之功效。用於虛勞,久咳,水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鰣魚
  • 別稱:鯦、當魱、瘟魚、箭魚、三黎、時魚、鰣刺、三耒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鯡形目
  • :鯡科
  • :鰣屬
  • :鰣魚
  • 分布區域:我國沿海及長江、錢塘江、珠江等水系均有分布
  • 採集時間:春末夏初
  • 用量:適量,煮食。外用適量,蒸油塗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肉或全體。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脾、肺經。

功效

健脾補肺,行水消腫。

主治

用於虛勞,久咳,水腫。

相關配伍

治陰虛體倦,四肢酸軟無力:鰣魚1條去內臟,酌加姜、蔥、鹽、蒸食。(《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外用:適量,蒸油塗。

使用注意

不宜多食、久食。

採集加工

春末夏初捕撈,捕撈後,剖腹去內臟,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體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長32-65cm。頭側扁,前端鈍尖,頭背光滑,無線紋。吻中等長,圓鈍。眼小,有脂眼瞼幾遮蓋眼的1/2。鼻孔明顯。口中大,前頜骨中間有明顯缺刻,上頜骨末端伸達眼中間後方。兩頜無牙。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細密110+172。鱗片大而薄,上有細紋。縱列鱗44-47,橫列鱗16-17。無側線。腹面有大形銳利的棱鱗(16-19)+(13+14)。胸鰭、腹鰭基部有大而長形的腋鱗。背鱗17-18,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18-20。胸鰭較短。腹鰭小。尾鰭深叉形。體背及頭部灰黑色,上側略帶藍綠色光澤,下側和腹部銀白色。腹鰭、臀鰭灰白色,其他各鰭淡黃色。

生長環境

為回遊性中上層魚類。每年4-5月由海進入江河,6-7月份水溫在28℃左右,即在幹流或湖泊中繁殖產卵,卵浮性,具油球,卵徑0.75mm,懷卵量150萬-250萬粒。受精卵在26℃水溫17h開始孵化。幼魚在江湖中肥育,以浮遊動物及硅藻為食,秋季返回海中生活。我國沿海及長江、錢塘江、珠江等水系均有分布。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海洋生物》:“滋補強壯。用於燙傷、燒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