鮦城鎮

鮦城鎮

鮦城鎮位於安徽省臨泉縣西部,總面積48平方公里,轄19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耕地4.38萬畝。S102省道橫穿鮦城向西與106國道相連,使鮦城成為皖北、豫南的交通要塞之一。

鮦城原名同陽,為漢代古城。至明末清初,為阜陽四鎮之一,是商賈雲集、貿易繁榮的大市。民國24年(1935年)建臨泉縣,定名為鮦城。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鮦城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已成為方圓數十里內的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1999年被阜陽市確定為中心鎮,副縣級建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鮦城鎮
  • 別名:鮦陽古鎮
  • 行政區類別: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
  • 所屬地區: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
  • 政府駐地:鮦城大十字街
  • 電話區號:0558
  • 郵政區碼:236424
  • 地理位置:安徽西北
  • 面積:48平方公里
  • 方言中原官話鄭曹片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機場:阜陽機場
  • 火車站:阜陽火車站
  • 車牌代碼:皖K
簡介,歷史淵源,地圖信息,

簡介

鮦城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遠近聞名的同魚、同蒜曾是宮廷貢品,鮦城也因此而得名。古今以來,遠近客人無不以品嘗到同魚同蒜為快。
近年來,鮦城鎮黨委、政府按照“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嚴格控制人口增長,保持社會政治穩定,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確保實現小康目標”的發展思路,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紮實工作、與時俱進、奮力拚搏,兩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果。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調整,種、羊、加已成規模,並日益發展壯大,使農業生產逐步走上了產業化道路;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製革、糧油加工貿易、建築建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鮦城鎮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進步。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商貿、教育、科技、文化、交通、衛生等基礎設施齊全,全鎮人民安居樂業。
鮦城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快捷,具有良好的投資商貿環境和發展前景。鮦城鎮黨委、政府正帶領全鎮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快發展,力爭到2010年全鎮的綜合實力跨進阜陽市10強,人民更加富裕,政治更加穩定,社會更加安定。

歷史淵源

鮦城得名及出土文物東漢永平三年(60年),漢明帝劉莊為何取名鮦陽城呢?時至今天,仍沒能找到正確答案。研究鮦城鎮民間文學的左天雲說,古時鮦陽城並不叫這個“鮦”,而是銅礦的“銅”字。他猜測,鮦陽城得名,可能與當地有銅礦有關。1964年省地質部門曾經進行過勘探,在鎮政府北部即土城子周圍探出地下有銅礦物質,結論是量不大,暫不適宜開採。到了八十年代初,又重新勘探並放炮對其進行了少量開採。後來在此開採持續了大約半個月,便回省城,此後再也沒有了音信。而在當地文獻資料中,我查閱到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同時還記載了歷史上的鮦陽城曾兩次置郡。史料記載:鮦陽古郡在縣西鮦城鎮北郊,因面臨鮦水之陽,故而得名。鮦陽在漢時曾置縣,《後漢書》記載:鮦陽縣原為葛陂縣。鮦陽第一次置郡是在南北朝時,據《宋書》記載: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六月,劉裕廢東晉稱帝,改號宋,治都建康(今南京),移新蔡郡治於鮦陽。”治,舊指地方政府所在地。時隔30年,即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四月,復又將“新蔡郡移治於汝南”。第二次置郡,則到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簫道成廢宋自立,改號為齊,新蔡郡改為北新蔡郡,仍治於鮦陽。”可見,鮦陽曾兩次置郡。2000年的歲月,我們的先民曾經生活過的城池及用過的物品,大多因頻繁的戰爭及天災人禍等等諸多不幸的因素而燒毀或流失,發生在我們家鄉身邊的歷史故事篇章,終因缺乏歷史的聯繫變得撲朔迷離,而這一切,我們向上又向誰去追溯?歷史在哪裡?如果我說歷史在黃土地上,你會不會相信。感謝大地,是我們腳下的黃土地將歷史進行了掩埋。它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財富,在地下埋藏的大量歷史文物,為我們了解人類古代社會發展和文化進程打開了一扇窗戶。歷史悠久的鮦城鎮,正是因為地下埋藏的歷史文物而使我們得以了解並走近她。商代石磬,1982年春,鮦城鎮挖鮦河出土。長37厘米,高19厘米,厚2.5厘米。上端有圓形穿孔,孔內有繩索磨痕,下緣有明顯的敲打痕跡。子母印,漢代子母印(鑄字)兩印均是母印,子印缺,1985年在李王樓鄉、八里槐鄉收集。兩印字為:齊融印信、爰戟私印。元代銅權,1985年6月在土城子徵集,為方形圓鼻,腹徑4.4厘米,底徑10.1厘米,重850克,系黃銅所鑄,腹部正面陰刻“延佑元制”,背面“汴梁路造”。提梁壺,1970年土城子西側出土,存阜陽博物館。
郢爰,1978年3月,土城子出土,塊面1.3平方厘米,重8克,系春秋戰國時代的楚國金幣,含金量達98%。與此同時,鮦城鎮還出土了銅鏡、陶鼎及大量的蟻鼻錢。而我從舊書攤購買的一本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黃德馨所著的《楚爰金研究》一書中對鮦城鎮出土金幣也進行了記載,雖然都是在鮦城鎮出土,但卻不是同一時間。書中記載:“郢爰金版,臨泉縣鮦城墳塘生產隊於1967年出土郢爰金版6塊,重272.9382克,呈長方形,系該隊社員在耕地挖土時發現的。該處土質油黑色,內夾有灰、紅色繩紋陶片和瓦片。80厘米以下是原生土,附近地表有大量的灰陶片,面積很大。”眾所周知,黃金由於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屬性,自然被統治階級納入禮制的範圍而派其用途。《周禮·秋官·職金》曰:“旅於上帝,則供其金版,饗諸侯亦如之。”何為“旅”?何為“饗”?與班固齊名的東漢賈逵疏曰:“旅上帝謂祭五天帝於四郊及明堂;饗諸侯謂二者皆設金版。”也就是說,金版是供奉上帝和接待諸侯的上等、專用的禮器,因此,在享用金版的禮儀方面,只有天子和大小諸侯有權享用,一般貴族是無權享用的。而鮦城鎮兩次出土楚國金幣及金版,又說明了什麼。是不是證明了早在東漢時代就有諸侯在此活動居住呢?因為,金版只有天子和諸侯王才能擁有呀!光陰荏苒,穿過2000年的時光隧道,曾經的歌舞樓台,曾經的繁蕪與硝煙,都無可奈何地消失在時光隧道里,並孕育出一個新興現代的鮦城鎮。而其出土的歷史文物,無可辯駁地印證了鮦陽城古老而文明的歷史文化,一個讓鮦陽城文化更為豐富的元素。
潘安墓,在鮦城集東南5華里潘寨後,一畝大,七尺高,傳是宋朝潘安墓。關香集,即關廟集,傳說是楚王的妃子關香女住此。羅成墓,鮦城集南5公里李莊橋西,流鞍河北岸高冢,約10畝,傳說為羅成墓。其實,《鮦城區志》記載的這些古蹟,還都是八十年代修志時所存的。時至今天,已近20年了,這20年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遺存的古蹟有沒有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其所存的墓葬之地有沒有進行挖掘,有沒有出土文物面世?同時,這部區志還沒有將鮦陽侯陰慶之墓葬地所列進去,為何將如此重要的一處古蹟遺忘呢?漫步於鮦城鎮,不經意間你可能就踏在漢朝文化遺址之上,甚至你腳下就是鮦陽侯曾經居住過的宮殿。1940年前,漢明帝劉莊封陰慶為鮦陽侯後,作為一城之主,總要給自己建造一處房屋,而鮦陽侯居住的房屋決不會是一處普通的宅第,一定會建造成當時鮦陽城最氣魄最巍峨的宅院。但歷史突然失憶,竟然將這座城完全遺忘。鮦陽城何處尋找鮦陽城在我的想像中,一定會有寬闊而夯實的土墩子,延伸出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然而,在這塊遺址的土地上讓我失望了。與阜陽博物館人員經常打交道,耳邊早已聽多了關於古城牆都是夯土形成的,很想看一看。第一次去的時候正是豆子、玉米拔節結籽的季節,沒能看到。第二次去,豆子、玉米已經收割,大片大片的空曠田地裸露在大地上,雖然天空下著小雨,像霧一樣籠罩著,但我們依然能夠一眼望盡。站在西邊通向小顧莊的道路上觀看,占地大約有100多畝,前方是一片水窪地,中間莊稼地突出起來的土堆就是當年的古城牆。這處遺址就位於鮦城鎮政府的北邊500米左右,出門從鎮政府西再向北拐就到了。也許左天雲經常去的緣故不願再看,我一再要求到跟前看一看,他才帶領我們步行繞了一大段路來到遺址中間突起的高土堆。我蹲下身仔細尋找專家所說的用土夯的痕跡,但是徒勞無功,什麼也沒有看到。左天雲說城址在唐朝就廢了,經過這1000多年早已消失了。想想也是,歷史上經過幾次大的黃水泛濫,淤泥早已將它淹沒得無影無蹤了。腳下踩著鬆軟的泥土,一提腳就能粘上一塊殘缺的碎瓦片來,我隨手撿起來幾塊仔細看了一下,都是帶有繩紋的漢瓦片,其中有幾個形狀怪異的,是古代人盛放糧食類用的漢代器皿殘片,但我具體叫不出什麼名字。在這大塊莊稼地的每一個地頭(村民田地留出走的小路),總能看到村民隨手丟棄的一堆堆爛瓦片。同去的縣文聯辦的孫可說,這些都是村民犁地時撿出來扔在這的。走出莊稼地的時候,我隨手拿了幾塊。我們剛走出鮦陽城遺址,遇到了幾位在路邊收豆子的老農。世代居住在土城子村、今年76歲的馬家增說,沒解放前,這地方(鮦陽城遺址)有3座大土堆,每一座土堆都有一樹林子高。根據老人的描述,我猜測大土堆約有30多米高。這邊有3座,西邊也有3座,當地都叫土嶺子。解放後,有一年平整土地,把這土嶺子都挖平了。我問老人,有沒有挖掘到有價值的文物。老人回憶了一下,說村民挖土時挖過不少銅錢,陶瓷沒人要都亂扔,至於別的他就不再說了。我們正說著話,一位扛著農具的中年漢子經過,他以為我們是來收購文物的,說自己家裡有銅錢,一二十年前有人出兩三毛錢收購他沒賣,現在有人出5元錢他沒賣。大家都笑著說,拿來看看再講,他一聽,便回家去拿了。幾分鐘後,他騎著腳踏車帶來了一枚銅錢。接過這枚銅錢放在手心裡,仔細一看,這枚銅錢太小,是蟻鼻錢,俗稱鬼臉錢,品相很差,已經看不到錢幣正面圖案,我拿在採訪本上,讓攝影記者拍攝了一張。我笑著問,我們出5元錢買了,賣不賣,他說不賣。旁邊有村民打招呼說,以前他都賣18元錢一個。還有村民說10元錢賣給他們吧。孫可說,走吧!這些村民精著呢?你倘若出20元錢,他們又會要50元錢,你真想買,他們還以為更值錢呢?想想也是,我走時一再囑咐別輕易出手,畢竟是鮦陽城遺址內的,是先祖所遺留下的歷史。我說完這番話時,一個村民大笑,說管什麼歷史,手裡有就賣,我們這多得很,就是現在你在地里多走兩趟,都能找到這種銅錢。說完,他用腳在地邊踢了幾腳,似乎真能立即踢出一枚銅錢來。當我在回味這位村民所說的管什麼歷史時,心情是異常複雜的。歷史上許多東西從土裡鑽出來時,不是被我們完整地保存上繳進行考古所用,而是被我們變賣成幾角錢幾元錢而揮霍掉了。在這裡,歷史變得一無是處,村民不是去尋找這片土地到底承載過什麼樣的繁華,什麼樣的文化背景?而是尋找能不能夠變賣的東西。當我們把目光從鮦陽城遺址移向全國,徽商的院落、周莊的古民居、洛陽的六朝古都遺址、鄭州的商王都遺址等,這些遺存的歷史建築和文化古蹟,無不蘊含人與建築協調,並始終共同發展共同生活的和諧依存。從自然界有人類的那一天起,人就學會了鑽山洞,把山洞當作了天然房屋。再後來,建房建院落都是為了抵禦外來侵略者。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總要有一個背景。如果沒有體現有形生活方式的歷史足跡,歷史本身也只不過是一堆紛亂的象形文字而已。已被許多史學家公認的一種說法是:如果沒有歷史,我們就如同被人遺落在搖籃里的嬰兒一樣,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回到鮦陽城遺址話題,今天的鮦陽城遺址還沒有被列入縣文保單位。左天雲說,鮦陽城遺址應該是縣文保單位,八十年代修區志時曾提議立塊石碑,並申報縣文保單位,但一直沒下文。那么,如此一處重要的鮦陽城遺址,《鮦城區志》又為何沒有記載呢?曾經參與編纂區志的左天雲說,當時縣裡負責修志的一位同志說,《臨泉縣誌》已列入,就不要再重複了。後來,《鮦城區志》就沒有將其列進區志。中國歷史上的名城,有的史有明載,遺蹟昭彰,早為世人所共知。但也有的卻因史載簡潔或史載缺略又歷時久遠,竟湮沒於歷史的塵煙之中。鮦陽城似乎就屬於後者。曾經無比顯赫和神聖的鮦陽侯宮殿連同鮦陽城,竟然轟然倒塌,從人們的視野里消失,靜靜地躺在這片莊稼地里。風吹雨打畢卓墓畢卓墓歷經1600多年的日月,歷史太久遠了,即便是有些物證,也早已風吹雨打而去。何況歷史上幾次大的黃水“傑作”,再完好的一座墳墓也該沉入地下。畢卓墓與我想像中的似乎相吻合,畢卓墓空有其名,既沒有墓也沒有碑,包括今天也沒有人來得及給立塊水泥座。我眼前的畢卓墓在莊稼地里只是一處比較高的土坡而已。它位於大顧莊東南角的一塊莊稼地里,離鮦陽城遺址大約300多米遠,鮦城鎮近一里多路。畢卓墓還是我們第一次去的時候,那時候玉米棵還沒有收割,但巧的是正對畢卓墓高的這塊崗地種的是豆子,所以能夠很好觀察一下。畢卓墓這片莊稼地明顯比別的地面高出一截,約有兩米高的距離,離遠了看是一個大土高坡。大約占地二三畝地,坡高大約有二三米。左天雲說,以前更高,後來村民取土用挖低了一些。站在畢卓墓中間,四面一望,都是一片片的莊稼地,無論如何都不能想像畢卓墓曾經葬在繁華的古城區。

地圖信息

地址:阜陽市臨泉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