鮦城鎮

鮦城鎮

鮦城鎮位於臨泉縣西部,距臨泉縣城26公里,東與白廟鎮,南與姜寨鎮,西與關廟鎮毗鄰,北部與河南省項城和沈丘接壤。S102省道穿境而過,西與106國道相連,是阜陽市的西大門。南北交通幹線鮦新路,與河南項城新橋鎮相接,成為皖西北、豫東南的交通要道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鮦城鎮
  • 別名:鮦陽古城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
  • 下轄地區: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
  • 政府駐地:鮦城大十字街
  • 電話區號:0558
  • 郵政區碼:236424
  • 地理位置:臨泉縣西部
  • 面積:48平方公里
  • 人口:5 .4萬
  • 方言中原官話鄭曹片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鮦陽古城、阜陽潁州西湖
  • 機場:阜陽機場
  • 火車站:阜陽火車站、臨泉站
  • 車牌代碼:皖K
概述,地理與氣候,地理,氣候,經濟建設,農業,林業,畜牧業,鄉鎮企業,歷史沿革,歷史人物,古蹟,民俗,

概述

鮦城鎮原名鮦陽城,是一個歷史古鎮,“鮦”是字典上一個僅有的地名專用字。全鎮總面積48平方公里,現轄19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總人口5 .4萬人,耕地面積4.38萬畝,常住漢、回兩族人民。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鮦城鎮
鮦城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雨量夏季偏多。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便利,鮦城以農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紅芋為大宗;經濟作物以油菜、芝麻、棉花為主,另有麻、薄荷、花生。瓜果蔬菜品種繁多,一般隨季上市出售。林木主要有楊、柳、桑、槐、椿、桐、楝等。
鮦城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設有鮦陽縣,南朝宋永初元年,劉裕移新蔡郡於此,稱“北新蔡郡”。至明末清初,發展成為阜陽縣西四鎮之一,是商賈雲集、貿易繁榮的大集市。民國24年〈1935年〉,臨泉建縣,正式定名為鮦城。新中國成立後,劃為鮦城區。五十多年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鮦城鎮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全面進步,已成為方圓數十里的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的中心,成為阜陽市的西部重鎮。
鮦城鎮早在1992年就聘請阜陽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對鎮區各項用地進行全面勘察,請阜陽市城建局進行科學規劃,形成了鮦城鎮集鎮建設總體規劃,並報經臨泉縣人民政府批准實施。於1994年,被上級定為副縣級建制鎮。1998年又根據發展需要進行了局部調整,作了修建詳細規劃。並設立了村鎮建設辦公室,負責城鎮建設工作。
鮦城集鎮現有人口2.1萬人,建成區面積已達到2.6平方公里,是臨泉西部最大的集市。轄鮦城、鮦陽、鮦東、鮦西4個居委會。集鎮的規劃建設已形成格局;S102省道從集中心穿街而過近2.5公里,南北中心大街及幸福路、鮦陽路均為柏油路面,回民街、火星街為砂礓路面。修建下水道2400米,電力通迅設施齊全。1993年建成使用的日供水量2000噸的自來水廠,鋪設供水管道6000多米,90%的居民已使用自來水。1995年新建35千伏變電所一座,輸送白廟、關廟周邊鄉鎮。
全鎮有國中2所,國小22所,其中國中38個班,在校學生3800多人,國小129個班,在校學生7300多人,入學率100%。中心衛生院一所,現擁有15個科室,主治醫師5人,醫師30人,醫士30人。有線電視台覆蓋整個集鎮,電信、郵政大樓各一座。全鎮程控電話由原來3個鄉鎮集資建成500門發展到目前本鎮3200門。網路寬頻已經架設到村,農村建起了農民網咖,2005年同城先鋒網開通,為全鎮鋪設了信息網路平台。數字移動通迅和覆蓋全鎮及周邊鄉鎮。
鮦城鎮
鎮區內有投資450萬元興建的金龍商場一條街,有占地面積120的工業小區;有占地40多畝的木材專業市場兩處;有占地面積80多畝的水泥製品廠三個;還有百貨、白棉、肉食蔬菜、鋼材、水泥、燃料、燃氣等專業市場,日成交額300萬元以上。
全鎮在以農業為主的基礎上發展多種經營。近年來,推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壓縮劣質收入低的農作物,積極推廣優質高產作物的發展,建成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和芝麻基地,提高農民收入。養殖業發展迅速,全鎮有規模養殖戶560戶,分布在重點養殖10個村。無公害養殖已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全鎮企業已發展297個。企業人數已達2000多人。芝麻專業市場輻射數百公里,經營戶近百家。同時,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餐飲、服務等第三產業也在我該鎮迅速興起,集鎮有三個賓館及三十多家餐飲店,美容美髮、洗浴等服務行業業生意興隆,2005年,招商引資建成首家縣城級別的“百家福超市”。總投資200萬元的永峰賓館是一家集餐飲、娛樂、洗浴為一體的高標準、高質量的綜合服務行業。工業形成了製革、冷凍、糧油加工、絲綢針織、建築、建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正朝著集約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鮦魚:鮦魚古之貢品,盛產於鮦城護城河而得名,狀如鯉魚,體形美觀,鱗片金黃,鰭尾鮮紅。其肉質成蒜瓣型,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鮦魚有補胎、健胃、消腫、止瀉之功效,為魚類之佳品。古往今來,遠近客人都以品嘗鮦魚為快。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吃了鮦魚煮鮦蒜,治癒了多年的胃病。關於鮦魚,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鮦城一帶久旱無雨,溝乾河枯,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艱難,在城河河底搭台唱戲,叩頭求雨。一日,來一黃袍道人,口中念道:“地河通天,只要心堅。”百姓齊跪在地,求其祈雨。黃袍道人來到河底,掘土見水,掬水入口,朝空中一噴,頓時烏雲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如注,很快溝滿河平。人們歡聲雷動,在雨中狂歡勁舞。須臾,雲開霧散,雨過天晴。尋找那道人,只見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從城河騰雲而去。百姓都認為老道是巨龍所化,遂對空叩拜,那金龍回首俯視,巨身一抖,幾片金鱗落入河中。從此,古鮦陽城河便有了全身金黃的鮦魚。
鮦蒜:盛產於鮦城集西頭火星街一帶,古代鮦城又一貢品。鮦蒜九葉,又名九葉雲香草。紫紅皮、小四瓣,蒜頭呈扁圓狀,像狗牙。搗碎後湯如米汁,味道鮮美,辛辣十足,營養價值也頗高。鮦蒜蒜汁可以連兌三次水而辛辣依舊,享有“鮦城蒜辣掉蛋,兩口難吃一頭半”之美譽。鮦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死蒜”,早晨調製的酸汁,到晚上仍味鮮如初,沒有臭味。鮦蒜可以作為藥用,有治癰疽,解百毒、止疼痛之功效。患紅白痢疾者,只要把四至五頭鮦蒜放在火里燒熟,早晚吃下,兩天既愈。常吃鮦蒜,能增食慾、強體質、治病瘡。民眾有“吃鮦蒜,瘡不見”之說法。據傳,東漢明帝封其表弟陰慶為鮦陽候,陰慶將鮦陽城的特產鮦魚煮鮦蒜進貢明帝,明帝食後,對其香辣共濟、味鮮可口而大加讚賞。自此鮦魚、鮦蒜為每年進貢之珍品。

地理與氣候

地理

鮦城鎮位於臨泉縣西部,處東經115°11′至115°15’,北緯33°30’至34°15’中間,東、南、西分別與白廟鎮、龐營鄉、關廟鎮毗鄰,北分別與河南省項城市和沈丘縣接壤。境內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6.5公里,總面積48平方公里。
境內屬準北平原,地勢較為平坦,海拔38.5米—43米。西北稍高,東南漸底,自然坡降1/8000—1/10000。大顧莊西十字河與雙龍溝接連處,窪地約1500畝,稱為老龍窩,昔日十年九不收,非澇即旱,古語有“提起老龍窩,兩眼淚索索”之說,近年來,疏通河道,興修農田水利,老龍窩已成良田。東西流向的自然河有十字河、雙龍溝,人工河有臨鮦河。土壤砂礓黑土類中的普通沙黑土亞類,有黑土屬(青黑土種、黑土種和黃黑土種)和黃土屬(青黃土種和黃土種)

氣候

鮦城鎮屬暖溫帶濕潤氣候,冬季乾冷有雪,多北風、西北風;春季溫暖多南風、西南風;夏熱多雨,每年6月上旬進入梅雨期;秋季多東北風、北風。四季比較溫和,平均氣溫高於22°C為夏季,低於10°C為冬季,在10°C—22°C之間為春秋季。霜期從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中旬,為140天左右,無霜期約為210天左右。適合小麥、玉米、黃豆、紅芋等農作物的生長,境內還種植有多種油料作物、經濟作物、林木、果樹、花卉、藥材、蔬菜等。

經濟建設

農業

鮦城鎮農業歷來以種糧、油、棉為主,兼其他經濟作物和養殖業。
舊社會,少數地主占大量土地,耕田者是小農個體經營,生產方式落後,加之官府搜刮,地主盤剝,災害頻繁,農民收入極少。
建國後,1951年進行了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嗣後,由互助組、農業初級社,農業高度社到人民公社,完成了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合作化,實現了農業生產資料公有制,農業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
1958年,颳起“一平二調”的共產風、浮誇風、強迫命令風,瞎指揮生產風、幹部特殊化”,農業生產遭到破壞,造成嚴重缺糧。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洗劫中,生產管理混亂,產量下降,農業生產發展緩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落實了黨對農村的經濟政策,實現了聯產承包責任制,進行了經濟改革,發展產品生產,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智慧得到充分發揮,科學種田得到迅速普及,注重產業結構調整,糧食畝產量從1980年的550斤,到2002年增加到1000斤。

林業

本鎮植樹造林因地制宜,植有用材林、經濟林和少量竹林。建國後,有所發展,溝河兩岸,村旁路邊,宅前屋後廣植樹木。20世紀50年代蔥蘢茂盛。
1951年植樹121000棵。1956年合作化以後,樹木折價入社,歸集體所有。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後,歸生產隊管理、經營。1958年至1960年因大煉鋼鐵、大辦食堂,燒柴困難,砍伐殆盡,大多成了光禿莊。1961年以後,為實行大地園林化,擴大樹林面積,重視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生產。
1979年,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後,由承包者管理;嗣後誰植樹誰收益。制訂護林公約,沿路百米建一護林房。在原鮦城區西南部建蘋果園600畝,植蘋果樹9700棵。嗣後,八里槐鄉沿臨鮦路南側地段植樹10000餘棵。1980年植樹604000棵,育苗407畝。1985年,植樹945000棵,育苗831畝。植樹、育苗朝著優質樹、果木、風景林木方向發展。

畜牧業

本鎮歷來就有飼養家畜家禽的傳統習慣。家畜主要有牛、馬、騾、驢、豬、羊、兔、貓、狗;家禽主要有雞、鴨、鵝、鴿、鴛鴦。
1962年,實行三級核算,隊為基礎,促進了家畜家禽的發展。“文化大革命”時期,單純強調“以糧為綱”,挫傷了農民養殖業的積極性,飼養業一度受到抑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推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迅速發展了農民家庭飼養業。1980年,飼養耕畜的農戶占總產的75%;飼養豬的農戶占總戶的68%;飼養羊的農戶占總戶的25.2%;98%的農戶飼養雞;也有些農戶養雞、鴨、鵝、兔、蜂等多種。
1986年後,畜牧養殖業發展迅速,截止到2002年,家畜家禽飼養量達35萬隻(頭)。主要養殖典範有:大顧莊顧洪順成立同源無公害養豬協會,會員670人,遍及全國各地,協會基礎母豬6000頭,年產優質二元母豬2萬頭,三元育肥豬8萬頭。鮦城居委會以魏二喜養牛場可存欄750頭,年銷售上千頭,二喜養牛協會年銷售優質肉牛近萬頭。

鄉鎮企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對外開發對內搞活和富民政策的鼓舞下,通過經濟體制改革,區屬、鎮屬企業發展迅速,1985年底,已發展15個,職工630人,固定資產100萬元以上,流動資產近千萬元。2000年以來,鮦城鎮始終把發展鄉鎮企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到2002年,全鎮企業發展到30多家。主要有:皮革加工、麵粉加工、食品加工、服裝加工、冷凍、麻油加工及芝麻優選等。皮革加工業曾經因為治理污染關停整頓,鮦城鎮領導階層及時研究措施,加大治污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廠和皮革生產工業園區,2005年,投資200萬的臨泉縣製革工業集團公司、臨泉縣第一製革廠、鮦城鎮福星製革廠相繼復工投產,鮦城鎮皮革生產已經開始重振雄風。

歷史沿革

鮦城古名鮦陽。夏、商、周三代屬豫州,春秋時屬楚國。秦屬陳郡寢縣。漢置鮦陽縣,屬豫州汝南郡。三國屬魏。晉至隋代,先後建屬豫州汝陰郡、新蔡郡、淮陽郡。唐代鮦陽縣歸河南道潁州汝陰郡沈丘縣。明屬直隸鳳陽府潁州。清屬安徽省潁州府阜陽縣,清末為阜陽縣西四鎮。民初屬安徽省阜陽縣。民國24年(1935)年臨泉建縣,改名鮦城鎮,屬臨泉縣第一區。劃為大聯保。
1939年,大聯保改為鄉、鎮,劃為鮦城鎮、孫樓鄉,各轄11個保。鮦城鎮轄彭馬莊、劉小樓、蔣廟、楊劉莊、劉老家、毛明、連王莊、潘寨、李營、小孫莊、鮦西城等11個保。孫樓鄉轄孫樓、魏營、劉莊、袁莊、八里槐、張莊、曹莊、姚莊、土樓、蔣樓、陳莊11個保。
1947年至1949年2月,劃為14個行政村。1947年解放,設鮦城區,屬豫皖蘇邊區第四分區泉南縣所轄。1949年3月,撤銷泉南縣,鮦城歸臨泉縣所轄,行政村改為鄉。
1952年8月,東南窪馬莊、龐營、大韓莊、大顧莊四鄉劃歸黃嶺區,本區將範圍縮小仍劃為14鄉,即鮦城、小袁莊、牛莊、魏營、姚老莊、李腰莊、駱馬莊、潘寨、清涼寺、雷莊、鄉官、大劉莊、韓莊、韓老家。
1955年,東南四鄉劃回,合併為6個鄉。
1957年,為水利糾紛,經國務院批准,將本區西部的白楊村、黃莊、聞莊3個自然村劃歸河南省項城縣賈嶺區,同時將賈嶺區的冷莊、張小莊、邢營、楊樓、李方莊、張樓6個自然村劃歸本區。原6鄉劃為鮦城、鄉官、小袁莊、梨園4個鄉。
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撤區,成立鮦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61年9月,恢復區,設鮦城區公所,劃為鮦城、姚寨、劉小樓、龐營4個人民公社。其中,鮦城人民公社轄鮦城、鮦陽、潘寨、冷莊、八里槐、郭莊、大馬莊、王土樓、李腰莊和袁莊10個生產大隊。
1969年,撤區並社,並為龐營、鮦城兩個人民公社。鮦城人民公社轄鮦城、周莊、八里槐、前王莊、劉小樓、王土樓、李腰莊、彭馬莊、小袁莊、牛莊、姚老莊、姚寨、辛莊、潘寨14個大隊。
1979年8月,恢復區,鮦城區下轄鮦城、小袁莊、姚寨、李王樓、毛明、韓老家、八里槐、龐營8個人民公社,74個生產大隊。
1983年,人民公社改為鄉,鮦城區設7鄉1鎮,1個直屬園藝場。
1985年東起八里槐鄉楊營、陳趙莊、代老家,與此黃嶺區白廟鄉接壤;西至關廟,與河南省賈嶺鄉交界;南至流鞍河,與姜寨區相鄰;北到姚寨鄉冷莊、候營,與河南省項城縣新橋和沈丘縣交界。
1992年2月撤區並鄉。原鮦城區轄7鄉1鎮,撤併後由原鮦城鎮、李王樓鄉和三橋鄉合併統稱鮦城鎮,下轄23個行政村(含4個居委會),64個自然村,47272人,土地43904畝,鎮址設在原鮦城公所所在地(現駐地)。

歷史人物

畢卓
畢卓,字茂世,晉朝鮦陽(今鮦城)人,少年時豁達豪放,很有才華。公元321年被尚書郎胡毋輔之推薦為吏部郎。因當時朝政腐敗,加上“八王之亂”,權柄你爭我奪,殺殺砍砍,國無寧日。他為保身,扮成一個不問政事,不愛權勢,飲酒自樂的人。與胡母輔之、攸放、攸孚、謝鯤、羊曼、光逸、桓彝結為好友,時稱“八達”。他曾夜間醉後盜鄰人之酒被縛於酒瓮邊,天亮時主人見是畢吏部,大驚,解縛謝罪。而他卻大笑:“讓我聞一夜的酒香,多謝了。”並讓其打酒再飲,大醉而歸。至今民間仍有“瓮邊醉倒畢吏部,馬上扶歸李太白”的勸酒對聯。他曾說:“得酒數滿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執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還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自此衰矣。”於是自題一匾於門首:“游息書屋”。後來當上了行止秉正、統帥有方的溫嶠將軍的平南長史,協助溫嶠做了很多有益之事,直至死去。國畫大師齊白石曾有《畢卓盜酒》畫作,並題:“宰相歸田,囊中無錢。寧可為盜,不肯傷廉。”

古蹟

鮦陽古郡 在鮦城鎮北郊,因面臨鮦水之陽而得名。這裡地墊很高,陶片瓦礫俯拾皆是,城池規模清晰。在此出土有大量的古代文物,如陶壺,陶鼎、銅鏡、石馨及戰國時楚國的黃金貨幣等。
鮦陽早在兩漢、魏、晉時就曾兩次設郡。一次在南朝封宋永初元年(420年)元月,劉裕廢東晉稱帝,改國號宋,將新蔡郡設在鮦陽。30年後,又將郡移至汝南。另一次在南朝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蕭道成廢宋,改號齊,將新蔡郡改為北新蔡郡,仍設在鮦陽。
畢卓墓 在鮦城鎮1千米處,高4米,周長80餘米,宏偉威嚴。墓內分為正室、後室、西室、東室。全為青磚結構,墓磚上刻有鳥花紋。畢卓為晉朝鮦陽人,曾任吏部郎。因嗜灑如命,醉盜領家釀酒而傳笑古今。1958年,當地民眾掘墓取磚,曾挖出大量五銖銅錢和一隻灑壺,及一“吉士夫人”的磚刻。
老枸桔樹 在鮦城鎮古鮦陽城遺址處。相傳為元朝未年大將察罕鐵木爾在鮦陽城建花園時所植,至今已有660餘年的歷史。

民俗

每年的二月二十五古會,是鮦城集第一個廟會,也是鮦城集最熱鬧的時候。大戲唱起來,雜技耍起來,龍燈舞起來,各地客商雲集,貨棚林立,方圓幾十里的老少爺們紛至沓來,有錢的沒錢的,來湊個熱鬧,看個風景。小孩看猴,老人聽戲,姑娘小伙們隨意逛逛、發發簡訊;朋友聚在一起,三元兩元吃點涼皮,喝點小酒;親戚招待親戚,敘敘家長里短,說說小孩考學,牽牽月老紅繩。生活多姿多彩,酸甜苦辣皆在其中,相聚時刻,其樂融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