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城鎮

魚城鎮

魚城鎮歷史悠久,是魚台縣老縣城,位於魚台縣西南部,南與江蘇豐縣接壤,西與金鄉縣毗鄰,位於兩省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3.54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人口39250人(2017),8849戶,耕地面積5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魚城鎮
  • 別名:魚城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寧市
  • 下轄地區:4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方與路
  • 電話區號:0537
  • 郵政區碼:272300
  • 地理位置:魚台縣西南部
  • 面積:53.54平方公里 
  • 人口:39250人(2017) 
  • 方言:中原官話蔡魯片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文廟大殿
  • 機場:濟寧曲阜機場
  • 火車站:濟寧站
  • 車牌代碼:魯H
簡介,地理位置,基本情況,發展,下轄村,人口數據,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工業發展,農業發展,產業特色,工作職能,地圖信息,

簡介

地理位置

魚城鎮地處魚台縣西南部,南與江蘇豐縣接壤,西與山東金鄉縣瀕臨,屬兩省三縣交界處,轄40個行政村,人口39250人(2017),總面積53.54平方公里。
魚城鎮魚城鎮

基本情況

魚城鎮交通發達,濟徐高速、棗曹公路在境內交匯,五條河流縱橫交錯。 魚城鎮是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是山東省“百新工程”建設單位。在鎮黨委、政府的團結帶領下,全鎮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被市、縣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平安建設先進單位”。全鎮通信設施完備,有線電視入戶6000多戶,程控電話5300餘部,已建成電話鎮,同時也是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主導產業有大蒜、圓蔥、蔬菜、蓮藕和辣椒,建有東關大蒜、圓蔥批發市場、卜橋辣椒市場、胡閣蔬菜市場和北關蓮藕市場。農 產品加工獨具特色,蒜製品、蔬菜脫水加工、棉花加工紡織、糧油加工等企業達100多家。2003年,全鎮蒜粉、蒜片出口創匯達100多萬美元。

發展

該鎮曾是魚台縣縣城,已有百年歷史,該鎮擁有全省重點中學—魚台二中,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屆黨委政府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積極帶領全鎮廣大幹群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價值經濟作物,著力推進工業化發展,業已形成了大蒜、元蔥、辣椒、棉花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組建了化工、機械、電子、運輸工業集群,全鎮GDP達到14.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200元。
魚城鎮魚城鎮

下轄村

喬口村 王莊村 前蔣村 杜橋村
後蔣村 灣里村 田集村 馬峨村
李管村 王劉村 胡閣村 夏莊村
洪寺村 李白村 鞏堂村 卜橋村
尹樓村 喬莊村 顧樓村 郭莊村
陳馬村 李黨村 羅莊村 西洪村
東洪村 張莊村 華村村 崔莊村
西北村 東南村 西南村 東北村
雙東村 蔡園村 楊邵村 雙西村
潘莊村 高莊村 楊樓村 林莊村
雙西村古槐樹雙西村古槐樹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魚城鎮魚城鎮
總人口
39081

19953

19128
家庭戶戶數
10166
家庭戶總人口(總)
37964
家庭戶男
19225
家庭戶女
18739
0-14歲(總)
9896
0-14歲男
5377
0-14歲女
4519
15-64歲(總)
25744
15-64歲男
13039
15-64歲女
12705
65歲及以上(總)
3441
65歲及以上男
1537
65歲及以上女
190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7183
2017年,人口39250人。

行政區劃

崔莊村、西北村、東南村、西南村、東北村、雙東村、蔡園村、楊邵村、雙西村、潘莊村、高莊村、楊樓村、林莊村、喬口村、王莊村、前蔣村、杜橋村、後蔣村、灣里村、田集村、馬峨村、李管村、王劉村、胡閣村、夏莊村、洪寺村、李白村、鞏堂村、卜橋村、尹樓村、喬莊村、顧樓村、郭莊村、陳馬村、李黨村、羅莊村、西洪村、東洪村、張莊村、華村
魚城鎮魚城鎮

歷史沿革

魚城鎮歷史悠久,是魚台縣老縣城,戰國時宋取魯置方與,屬宋國方與邑。唐寶應元年(762年)始改方與為魚台,地屬魚台縣
魚城鎮魚城鎮
1956年4月魚台縣併入金鄉縣
1964年8月恢復魚台縣建制,
1984年5月,恢復鄉村建置,建立魚城鎮。
魚城鎮文物古蹟眾多,現僅存文廟大殿一處(魚台二中院內),始建於乾隆24年(公元1769年),是舊縣衙官員祭祀春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1956年稱魚城區,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鎮。1996年,面積53.8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轄卜橋、顧樓、喬莊、鞏堂、尹樓、潘莊、灣里、杜橋、王莊、後蔣、喬口、前蔣、李白、羅莊、陳馬、李黨、郭莊、中西南、東南、中東北、胡閣、中西北、田集、王劉、楊樓、馬峨、高莊、李管、東洪、西洪、崔莊、張莊、華村、林莊、楊邵、雙東、菜園、雙西、夏莊、洪寺40個行政村。

工業發展

魚台縣魚城鎮緊緊圍繞“發展抓項目,調整抓流通,平安抓穩定”這個主題,在民營經濟、招商引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全鎮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21700萬元,比上年增長32.7%,契約引資1512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09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7.5%和43.9%,其中500萬元以上的項目8個,全鎮民營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營造經濟窪地,吸引外商投資。對外來投資商實行全程服務,並指名一名副科級領導實行包保責任制,努力營造經濟窪地,吸引外商投資。其中,華旗紡織製品有限公司由江蘇江陰方亞蘇女士投資2800萬元,建設的5萬錠環錠紡織項目,前期工程1萬錠已於2006年7月份試車投產,年內可實現銷售收入2500萬元,利稅260萬元;濟寧馳程工貿有限公司由江蘇沛縣張輝先生投資1200萬元,為唐山勝代、山推、徐工集團鑄造大型挖掘機零部件,2006年已完成產值1700萬元,利稅130萬元。此外,投資800萬元的乾元機械,1500萬元的華蕾柳編工藝都已投產銷售。河北邢台林長良投資的射釘製造、濟南投資的金健果蔬等都在500萬元以上。全鎮已經形成棉花加工、機械製造、紡織、大蒜元蔥深加工、柳編等五大產業集群。
魚城鎮魚城鎮
培植骨幹企業,拉動經濟成長。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的作用,重點培植骨幹企業,使企業不斷擴張,規模不斷擴大,實力不斷擴強。一是確保華旗紡織一年新上1萬錠環錠紡,5年內實現5萬錠的目標不動搖;二是使馳程公司年每追加500萬元、乾元機械300萬元的投資任務不縮減;三是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搞好柳編加工,讓農民不出門也可掙到錢,實現民企雙贏;四是不斷更新技術設備,做好中魯、永銘、鴻遠等企業的技術改造,凸顯龍頭企業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

農業發展

魚台縣魚城鎮是一個農業大鎮,大蒜、元蔥、棉花、辣椒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占全鎮耕地面積的95%,全鎮有各類農產品收儲加工專業戶183戶、企業66家,形成了辣椒和棉花、芹菜、大蒜元蔥收儲加工等一批專業村和較大規模的大蒜元蔥市場、辣椒市場。但是,由於受資金制約,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未能有效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針對這種情況,鎮黨委、政府主動在銀信部門和企業、農戶之間牽線搭橋,採取“政府引導、農信助推、民企互聯”的資金運作模式,以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為切入點,積極探索農村經濟發展融資新路子,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共贏。 發展促進會注入活力。2005年10月,鎮黨委、政府經多方努力,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純民間性質的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促進會採取“入會自願,退會自由”的方式自願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企業入會時首先要交納一定數額的擔保基金,然後可享受會員待遇,在運作過程中,參照行業協會的管理模式制定了《魚城鎮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章程》和《擔保基金管理辦法》,選舉產生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理事會會員,同時制定了具體的例會制度、活動方式、基金管理、入會和擔保須知等,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系統完整的擔保貸款運作程式。各入會企業至少交納20萬元的擔保基金,寫出自願交納申請和貸款申請,由促進會理事會全體成員通過後方可生效,但貸款金額不能超過本人交納擔保基金的3倍。會員企業在尋求貸款支持時,必須由促進會會長和全體會員簽字認可,且要由全部入會企業進行互動式擔保;會員企業貸款額超出該企業交納的入會擔保基金時,借款人要提供反擔保,以確保需求資金貸得出,到期按時能還款,建立起良好的信貸擔保關係。
“雙千”工程如虎添翼。2006年6月,鎮黨委政府在認真總結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成功運作經驗的基礎上,與信用聯社再次聯手啟動了種養加銷“雙千”工程,“雙千”工程服務對象為魚城鎮農村種養戶、工商戶和民營企業,主要幫助解決在從事種植、養殖、加工、銷售過程中出現的資金需求,為農民致富奔小康助推提速。貸款額度從5000元至10萬元,特殊情況可達到20萬元。計畫3年內培養扶持1000個種植養殖大戶、1000個加工銷售專業戶和企業,使他們成為搏擊市場經濟大潮的“小老闆”,成為引領農民致富的“帶頭人”,“雙千”工程的實施,全鎮有15000人參與這項工程,並且從中得到經濟效益,加快推進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協會助推經濟發展。全鎮相繼成立了誠信貸款擔保協會、辣椒協會、棉花協會、大蒜協會和對外貿易進出口協會等46個農村經濟發展協會。推選出村級擔保會員219人,已審定信用農戶(個體工商戶)910戶,信用村22個,累計發放“雙千”工程貸款1730萬元。以小協會支撐大產業,全鎮經濟得到了健康、快速發展。由於周轉資金供應足,各企業加工量成倍增長,2007年增加大蒜加工量8萬噸,總量達到了15萬噸;同時,由於各企業生產規模擴大,用工人員進一步增加,解決就業人員3000多人,比原來增加1600人。2006年,全鎮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9710萬元,同期增長37%,增幅位居全縣第3位,外貿出口增長14%,增幅位居全縣第2位,國、地稅收入分別增長113.5%、26.74%增幅均居全縣第3位。由於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和村信貸擔保協會管理嚴格,誠信度高,及時還貸還息,使信用聯社每年多增加利息收入300多萬元;同時,風險降低,堅定了信用聯社放貸的信心。

產業特色

該鎮針對2004年農產品市場出現的缺斤短兩、信譽不足、欺行霸市、秩序混亂的實際,發動民眾成立了市場管理協會,對農產品市場進行監管;他們還協同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門重點查處了欺行霸市、缺斤短兩的不法商販。現在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不僅大大方便了當地農副產品的市場交易,還吸引了不少外地產品前來交易。 以加工帶動市場流通,使農副產品在加工中增值。該鎮在信用聯社等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一批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僅大蒜脫水廠就有22家,有5家有進出口權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工生產的蒜粒、蒜粉、蒜乾等產品全部出口。深加工項目的健康發展直接促進了當地農產品市場的流通,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市場模式。通過加工,直接增加了農副產品的價值和農民的收入。
流通吸納剩餘勞動力,促農民間接增收。魚城鎮不僅是魯西南較大的大蒜、圓蔥交易、加工基地,而且還是較大的辣椒集散地。該鎮農民通過間作套種的形式實現了“四種四收”,實現了土地產出的最大化,今年畝效益達到了4500元。同時,市場流通活躍了,該鎮一部分農民通過做農產品深加工成為了“大老闆”;另外一部分農民通過揀蒜、剝蒜皮、裝冷庫、揀辣椒、代購代銷等形式積極參與農產品市場交易,在市場活躍的兩個月,人均收入2000元,也間接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工作職能

一是強化鄉鎮幹部的轉型培訓,適應農村工作現實的需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確職責任務; 二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要堅持圍繞發展建設農村基層組織,要擴大選育視野,創新選育方式,抓好乾部培訓,激發農村基層組織活力,保證政令暢通,來提高基層幹部組織領導建設新農村的能力。
其次,增強鄉鎮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國家將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重點轉向農村,農田基本建設,防汛抗旱和減災體系建設,農村道路、飲水、沼氣、電網、通信等基礎設施,教育、衛生、文化等農村公共事業建設等將得到全面加強,
再次,在建設新農村進程中,鄉鎮政府要最佳化發展環境,培育特色產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希望過上好日子,是每個農民的所期所盼。
一是扶優扶強,培育農村經濟發展的龍頭,充分發揮有形示範的榜樣帶動作用;
二是發展特色產業,發揮產業集聚效應,以特色圖強,以特色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三是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廣協會+農戶等自發性發展模式。
第四,抓好矛盾糾紛排查,強化綜合治理,確保新農村建設中的穩定和諧。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濟寧市魚台縣魚城鎮委(346省道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