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則誠紀念堂

高則誠紀念堂

高則誠紀念堂,位於浙江省瑞安市(縣級市)南濱街道柏樹村集善院西側,即高郎橋的東南方。1988年春動工,1993年建成。占地面積96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平方米。整個建築古樸雄渾,堂頂龍蟠虎踞,門台莊重典雅,門前一副楹聯:“此地曾蘊玉,其人可鑄金”,橫額為“南曲祖師”。大門正門上方懸掛著的遒勁灑脫的“高則誠紀念堂”六個大字,系當代大戲劇家曹禺親筆,匾額上配上古銅綠色字型和絳紅色印章,顯得格外雅觀醒目。現已重新裝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則誠紀念堂
  • 地理位置:浙江省瑞安市南濱街道柏樹村集善院西側
  • 占地面積:960平方米
  • 建成時間:1993年
景點簡介,景點布局,人物介紹,堂內建築,內堂陳列,高則誠衣冠冢,大棟柱的意義,《琵琶記》的影響,人物作品,創作過程,《琵琶記》學術研討會,《琵琶記》的起源,四大聲腔,文化財富,修建過程,

景點簡介

高則誠紀念堂位於瑞安市南濱街道柏樹村集善院西側,1994年2月18日正式落成開館,占地面積有96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00平方米,標高為10米,是一座造型古樸典雅、美觀大方的文化名人紀念館。199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高則誠紀念堂高則誠紀念堂
高則誠,名明,字晦叔,號菜根道人,生於元末,卒於明初,被尊稱為“南戲鼻祖”。高則誠幼年好學,聰明過人,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元至正五年中進士,曾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掾、福建行省都事等小官。至正十二年,他在慶元擔任推官時,台州方國珍起義反抗元朝廷,攻占慶元。高則誠辭官歸隱在鄞縣櫟社,以詞曲自娛,用三年時間,把宋代戲曲《趙貞女蔡二郎》和鼓詞《琵琶記》加工改編成大型劇本《琵琶記》,使其具有反封建統治、反科舉制度的鮮明主題。《琵琶記》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六百多年盛演不衰。該劇1841年就有外文譯本,高氏被稱作世界文化名人。

景點布局

高則誠紀念堂內有大堂陳列室、高則誠衣冠冢,紀念堂匾額由中國文聯副主席、戲劇家協會主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曹禺先生題書,瑞籍畫家鄭鵾為高公造像,畫出了一個既有“清謙耿直、恬淡自守”的氣質,又有“幾回欲挽銀河水,好與蒼生洗汗顏”的氣度的高則誠標準像。許多戲劇界專家、學者如黃宗江錢法成曾聯松蘇淵雷等為其創作楹聯,書法家郭仲選姜東舒林劍丹、潘知山為其書寫。紀念堂內部陳列有高則誠的著作《大成樂賦》、《曉起偶成》等六十餘篇詩文和《琵琶記》劇本原著,此外還陳列有關《琵琶記》的專著和論文百餘篇,如當代著名學者俞平伯錢南揚田漢戴不凡、侯百朋等的作品。在這裡,參觀者既可以親瞥元明那個時代的文學精品,又能欣賞現代的詩詞、書法、篆刻、美術作品。
高則誠紀念堂高則誠紀念堂
高則誠紀念堂於1993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為瑞安的一處珍貴人文景觀。走入紀念堂,正堂懸掛的高公則誠容圖是畫家鄭鵾創作的。一幅形神兼備的畫像,顯示出高則誠既有“清廉耿直、恬淡自守”的高貴品質,又有“幾回欲挽銀河水,好與蒼生洗汗顏”的雍容氣度。懸掛在畫像兩側的對聯是曾聯松用鐵線篆體書寫的高公自勉聯,上聯是“勁松三徑依稀在”,下聯是“老菊東籬淡泊情”。畫像和對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遼寧名書法家於溥光特地為紀念堂落成題寫了“藝湛頌千古,流芳譽五洲”十個大字,更為紀念堂錦上添花。
高則誠衣冠冢的東首有集善院,原為宋末遺臣陳則翁等供奉宋朝歷代皇帝牌位而倡建,是寄託亡國哀思的紀念性建築,因曾為高則誠兒時讀書之所,又稱高明學堂,具有雙重歷史意義,彌足珍貴。2000年8月,為迎接國際南戲學術研討會在溫州召開,我市決定修復集善院,使高則誠紀念堂與集善院相互連通,擴展了參觀的面積和內容,進一步擴大了紀念館的影響力。

人物介紹

高則誠,高明,字則誠,號菜根道人,瑞安崇儒里(今閣巷鎮柏樹村)人。約生於元大德九年(1305年),卒於明洪武初年(1368年)。曾官處州錄事、浙東閫幕都事、紹興府判官、慶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掾等。至正十六年後改授福建行省都事,道經慶元,被方國珍強留幕下。高明不從,隱居鄞縣櫟肚,以詞曲自娛。他為人狷介耿直,“數忤權貴”,仕途生涯很不稱意。據說他是在辭官還鄉途中卒於寧海。原有《柔克齋集》20卷,今僅存詩55首,詞曲4首,文12篇。《琵琶記》是他的名篇,明清兩代刊刻傳抄的版本存世者約有40多種,堪稱中國戲曲版本之冠。在中國戲劇史上,《琵琶記》是一座里程碑,高則誠是一位劃時代的先驅人物。高則誠的《琵琶記》代表了中國南戲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戲文的終結、明清傳奇的先聲,把中國戲劇創作引向新的階段,開創了中國戲劇繁榮的新時代。

堂內建築

高則誠紀念堂於1993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為瑞安的一處珍貴人文景觀。走入紀念堂,正堂懸掛的高公則誠容圖是畫家鄭鵾創作的。一幅形神兼備的畫像,顯示出高則誠既有“清廉耿直、恬淡自守”的高貴品質,又有“幾回欲挽銀河水,好與蒼生洗汗顏”的雍容氣度。懸掛在畫像兩側的對聯是曾聯松用鐵線篆體書寫的高公自勉聯,上聯是“勁松三徑依稀在”,下聯是“老菊東籬淡泊情”。畫像和對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遼寧名書法家於溥光特地為紀念堂落成題寫了“藝湛頌千古,流芳譽五洲”十個大字,更為紀念堂錦上添花。
高則誠紀念堂高則誠紀念堂

內堂陳列

紀念堂內的陳列內容亦十分豐富,有高則誠的名著《琵琶記》全集,瑞安縣誌中的高則誠傳全文,目前流傳下來的高則誠撰寫的文學作品《大成樂賦》、《曉成偶成》等七十餘篇。此外陳列櫃內收集了俞平伯田漢李希凡等名家撰寫的有關高則誠和《琵琶記》的論文及研究專著近百篇,能使參觀者一飽眼福。

高則誠衣冠冢

紀念堂古色古香的圍牆內,有一大片綠地,種植著蒼松翠柏,玉蘭茶花,前方正中有一座高則誠衣冠冢,一隻栩栩如生的白鶴站立墓頂,墓碑上刻有深厚飽滿的“高公則誠之墓”六個大字,墓後築有屏風,堆塑著彩色立體的松鶴朝陽圖,兩側有蘇淵雷的手跡:“南曲琵琶翻別調,東嘉風雅屬斯人。”墓坐北朝南,建在一方形白石台基上,四角砌石欄桿,正面正中設石級。距台基不遠處,鑿有一泓水池,四周圍以石砌欄桿。

大棟柱的意義

紀念堂內有十六根大棟柱,柱上楹聯繁多。“老歸山林,悲世事,吐心聲,朝朝暮暮,拍歌琵琶記,壯遊宦海,鄰蒼生,舒憤懣,歲歲年年,彈淚柔克齋。”這幅由楊作雨撰、郭仲選書的楹聯濃縮了高則誠坎坷的一生。高則誠出生書香門第,翰墨世家:“自少以博學稱”。元至正四年(1344年)中舉人,次年登進士第。他從宦多年,始終沉抑下僚,仕途蹭蹬。“往事疑皆夢,浮名笑此身”。遂辭官退隱,埋首撰寫《琵琶記》。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聞高明之才,派人徵召進京修《元史》,高以病老辭謝,不久即病逝。

《琵琶記》的影響

高則誠撰寫《琵琶記》,可謂嘔心瀝血。“風聲月色來亭榭,老淚年來濕幾更。”他反覆吟唱,劇本一再修改。《琵琶記》問世後,蜚聲劇壇,朱元璋覽之贊曰:“四書五經,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貴富家不可無。”從明朝以來,《琵琶記》被視為傳奇的典範,它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並稱中國古代五大名劇,也是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

人物作品

創作過程

高則誠生於1305年,原名明,號則誠,又號菜根道人,瑞安閣巷人。從小就受到父母和外祖父的影響,深諳南宋滅亡的痛史,同情廣大人民的痛苦,具有一定的愛國愛民的思想。元朝建立以後,高則誠考中進士,斷斷續續做了十來年的元朝官吏。由於他為官清廉,不畏權勢,生性耿直,剛正不阿,經常與上司意見不和,故常常辭官隱退,任職時間都不長。在他任官期間,經常為人民著想,替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後專心致志從事他醞釀已久的《琵琶記》的創作。大約花了三年時間,《琵琶記》終於問世了。《琵琶記》上演以後,深受廣大民眾歡迎,在元末的劇壇上成為一朵璀璨奪目的鮮花,六百多年,流傳不衰,影響深遠。為了紀念這位文化名人,弘揚瑞安的優秀文化傳統,近年來,瑞安市成立了高則誠研究會,並在高則誠的故鄉――閣巷鎮柏樹村,修建了一座高則誠紀念堂。
高則誠《琵琶記》凌刻本及插圖高則誠《琵琶記》凌刻本及插圖

《琵琶記》學術研討會

金秋10月,溫州盛事不斷,輕博會剛剛落幕,又迎來“紀念高則誠誕辰700周年暨《琵琶記》學術研討會”。本次學術盛會由浙江省文化廳與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州市委宣傳部、瑞安市人民政府、溫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30多位海內外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宣讀論文30餘篇,並參觀了高則誠紀念堂,觀摩了永嘉崑劇團演出的《琵琶記》。這是繼上世紀的“《琵琶記》學術研討會”之後又一次以《琵琶記》為主題的研討會。1956年,中國劇協在北京舉辦“《琵琶記》研討會”,歷時一個多月,會後出版了《琵琶記論文集》,在中國戲曲學術性研討活動中,其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影響之深遠,都是前所未有的。溫州人也為擁有高則誠這樣一位為中國戲曲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先賢而自豪。高明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縣閣巷鎮柏樹村人。他於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中鄉試,曾任處州錄事、浙東閫幕都事、紹興府判官、慶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掾等。至正十六年後(公元1356年)改授福建行省都事,道經慶元,被方國珍強留幕下。高明不從,隱居鄞縣櫟社,以詞曲自娛。他為人狷介耿直,“數忤權貴”,仕途生涯很不稱意,據說在辭官還鄉途中卒於寧海。原有《柔克齋集》20卷,今僅存詩55首,詞曲4首,文12篇。

《琵琶記》的起源

琵琶記》全名《蔡伯喈琵琶記》,明清兩代刊刻傳抄的版本存世者約有40多種,堪稱中國戲曲版本之冠。全劇共42出,關目如《南浦送別》、《吃飯吃糠》、《描容上路》、《琴訴荷池》、《廊房相會》、《掃松下書》等。遠在《琵琶記》成書以前的宋代,民間就已流傳著關於蔡伯喈的傳說。陸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詩云:“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這“負鼓盲翁”所唱的蔡中郎故事,很可能就是《琵琶記》的前身。明代徐渭《南詞敘錄·宋元舊編》中有《趙貞女蔡二郎》一目,注云:“即舊伯喈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實為戲文之首。”高則誠將“負鼓盲翁”所唱及南戲所演的蔡伯喈故事加以裁剪加工,改編而成為《琵琶記》。由於劇中的蔡伯喈是歷史人物,後人便對此多方猜測:或以為是唐相牛僧孺之子牛繁的朋友蔡生;或以為“琵琶”二字上有四“王”字,就認為是高則誠的朋友王四;或以為是蔡京的第二個兒子蔡卞;或以為是五代時的慕容伯喈;或以為是鄧敞等等,數百年間聚訟未休。其實劇中的蔡伯喈只是一個藝術形象,與東漢時做過中郎將的陳留人蔡邕並不相干。
也許是《琵琶記》太出名了,高則誠的一生又行蹤不定,他究竟在哪裡寫作此劇,歷代也是眾說紛紜。明永樂《瑞安縣誌》、明嘉靖《寧波府志》都說在鄞縣櫟社沈氏樓。清人劉廷璣則說,高則誠寫此劇的地點,是在麗水西郊的姜山懸藜閣,《浙江通志》載有東陽古蹟“三杯亭”,說高則誠在麗水時,曾師事義烏人黃縉,但黃縉並不知道他會詞曲。高則誠離開後,黃縉偶登其所居樓,見壁間貼滿了《琵琶記》手稿,深嘆其“文辭淹博,意義精工,遂追餞至此亭斟酒三杯而別”。清人周亮工《書影》則說是在杭州的昭慶寺,寺中還留有高則誠寫此劇曲時按拍的几案,“當按拍處,痕深寸許”。也有人說是在蕭山任原禮家寫的,康熙《蕭山縣誌》就有此記載。可見《琵琶記》的創作地也成了一樁多頭公案。

四大聲腔

琵琶記》是歷代戲曲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中國古典戲曲
作品之一,至今依然是各地方戲曲劇種經常上演的劇目。《琵琶記》的出現,表明了中國戲曲草創時代的結束,是戲劇舞台從內容到形式走向成熟的標誌,不但為南方四大聲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所賴以依存的傳奇體制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中國戲劇獨特的表現形態(歌舞演故事)提供了定向發展的坐標。《琵琶記》無論是關目的細膩、布局的周密、文辭的聲情並茂,以及雙線平行發展的戲劇結構等方面,在古典劇作中都堪稱典範,被後人譽為“南曲之祖”。
高則誠高則誠

文化財富

古往今來,《琵琶記》不但是舞榭歌台盛演不衰的戲曲劇本,而且也是明清以來人們不斷研究和探索的熱門課題,各種筆記、隨筆、專論及曲學書目和文史類教科書,論及《琵琶記》的不下數百種。溫州本土學人對高則誠與《琵琶記》的研究起步較早,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任溫州海關關督的如皋人冒廣生從各種典籍中輯錄高則誠早已散失的詩作,刻印了《柔克齋集》(柔克齋是高則誠的室名);1956年,中山大學教授、溫州籍學者董每戡出版了《琵琶記簡說》與《五大名劇論》;上世紀80年代初,瑞安學者舒良婭出版了《高則誠的故事》;原溫州師範學院副教授侯百朋為了尋找高家的家譜,甚至帶著糧票跋山涉水,深入到窮鄉僻壤,他先後出版了《高則誠與琵琶記》、《琵琶記資料彙編》等;著名的九葉派詩人唐湜在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民族戲曲散論》中,把《琵琶記》列為專門一章來討論;原溫州師範學院副教授胡雪岡與原溫州市圖書館古籍部主任張憲文合作出版了《高則誠集》。瑞安籍學者孫崇濤在訪問西班牙時,帶回了一部《全家錦囊》,其中就有《琵琶記》古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我主編的《南戲探討集》,發表了多篇有關高則誠與《琵琶記》的研究文章;在瑞安還成立了高則誠研究會;此外,我國香港、台灣地區和韓國、新加坡、日本、菲律賓等國的學者,都樂於將《琵琶記》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且不斷有著作問世。從這一意義上說,《琵琶記》不僅屬於中華民族,而且是世界各民族共同擁有的文化財富。

修建過程

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中世紀劇作家,高則誠的故里——瑞安閣巷鎮的農民慷慨解囊,多方集資,柏樹村的一位農民陳炳金老人,為了修建高則誠紀念堂,甚至賣掉了自己的一匹馬。1991年,在原陳氏宗祠(高則誠是陳家女婿)故址,高則誠紀念堂終於竣工,成為人們爭相景仰的人文景觀。為此次盛會錦上添花的是新成立不久的永嘉崑劇團,特地排演了《琵琶記》,此劇以歷史上永嘉崑劇所演的《琵琶記》為底本,其古樸稚拙的演技催人淚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