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則翁

陳則翁(約1232—約1296),南宋末期詩人。字仁則,號瑞洲,浙江瑞安閣巷柏樹村人。出生於書香之家,少受庭訓,讀經史,習詩文,知書達理,為人正直。公元1268年(南宋鹹淳四年),試登禮部貢舉學究科。曾登宏詞科,歷官至廣東副使。所著集名《滄浪興集》。現存詩九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則翁
  • 別名:陳仁則、陳瑞洲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瑞安
  • 出生日期:約1232年
  • 逝世日期:約1296年
  • 主要成就:詩歌創作
  • 代表作品:《半雲庵和答林霽山
人物簡介,家世家族,生平事跡,

人物簡介

陳則翁,字仁則,號瑞洲。約公元1232年(宋理宗紹定五年)出生於浙江瑞安閣巷柏樹村的書香之家。官至廣東副使,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據瑞安閣巷《陳氏宗譜》中的《瑞洲公傳》記載:“因崖山之變,棄官歸里,遷居柏橋,建集善院,奉宋主龍牌,朝夕哭奠,日與林景熙、裴季昌、曹許山輩以詩文往來,私相痛悼,作為詩歌,離黍之悲,溢於言外。”公元1296年(元成宗元貞二年)卒於家。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八五。

家世家族

陳氏先祖原由閩遷徙括溫。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陳鐸從溫州遷至瑞安崇儒里(今閣巷柏樹)。至南宋,陳靜有四子:陳圓陳滿、陳齋、陳供。陳供兄弟喜讀書,講氣節,淡泊明志,無意仕途。陳圓,字居禮,家園多植翠竹,號稱“竹所”。陳供有陳養惠、陳則翁、陳任翁、陳養善等四子。陳則翁承前繼後,振興家世,為陳氏家族中堅人物。
陳則翁膝下八子(原配薛氏生二子,龔氏生三子,周氏生三子)。承傳家訓,習讀經史,善詩文,並有才名。
長子陳昌時(物吾),娶周埏(宋狀元周坦弟)之女為妻,是高則誠岳父。穎悟聰敏,博學強識,擅長詩文,由禮部學究科任廉州路教授,著有《雞肋集》。鄉情詩作中《覆舟行》一詩,關心民瘼,敢為漁民鼓呼,民間廣為流傳。為文雄深高古,明代平陽舉人蔡芳(資靜)修篡弘治《溫州府志》時,讀其詩文贊曰:“章圓如丸珠,句奇如鉤棘,語麗如長春芙蓉,韻古如黃鐘大呂,非尋常步驟所可仿佛也。”
次子陳得時(老吾),由郡貢生任常州無錫教諭,著有《潁西清嘯集》。
三子陳可時(懶吾),善詩文。
四子陳與時(存吾),任南康雜造局副使。《送高則誠赴舉兼簡梅莊兄》一詩,盛傳鄉里。與靖安居士陳允文友善,互有詩詞酬唱。
五子陳識時(民吾),善詩詞,通音律,操文立就,昆仲間有“雁行中推自眉焉”之譽。
六子陳濟時(夷吾),七子陳齋時(操吾),八子陳齊時(音吾),亦喜愛詩文。
陳則翁孫輩,多有文才,代有聞人。陳岡(士原),詩人,昌時子,著有《溪堂集》。陳禮專(士芳),得時子,任浙江宣尉司都事。陳昇(士順),可時子,任江西崇仁縣尉。陳觀寶(士珍),識時子,有詩作問世。陳氏家族文風興盛,世代延綿,久盛不衰。
陳則翁家族傳世著作有《清潁一源集》八卷(永嘉區鄉著會抄本,溫州圖書館收藏),自宋元至明代,選錄陳家數十位詩人,計三百多首詩,為崇儒里陳氏著作之精華,給瑞安人民留下一部寶貴的文化遺產。《清潁一源集體》曾多次付梓,其主要刊印有三:第一次編印為公元1316年(元延祐三年),陳則翁孫陳岡蒐集陳氏祖孫四代的陳供、陳兼善、陳養浩、陳則翁、陳任翁、陳昌時、陳文尹、陳得時、陳可時、陳與時、陳識時、陳岡、陳昇、陳禮專、陳觀寶等15人的詩作選編《清潁一源集》,平陽仙口裴庾作序,贊曰:“甄陶復倡為詩社,一時英俊更唱迭和,預其盟者不啻登門之榮,由是詩盛於陳氏之門矣”。第二次為公元1572年(明隆慶六年),陳氏後裔又將陳備、陳寵、陳大、陳謀、陳端、陳睿、陳挹、陳鏹、陳衍慶、陳瑤、陳演卿、陳天復、陳天寵、陳挺等14人的詩作匯集,陳挺(筠川)整理刊印《清潁一源集》續編。第三次重印為公元1825年(清道光五年)。為詩集先後作序題跋的有裴庾、仇遠胡長孺蔡敏、古農等人,對該書均作較高的評價。
崇儒里有陳高二姓族鄰里而居,積澱了深厚的家學淵源,聞人輩出。陳供之女(陳則翁之妹)嫁給高天賜(高明祖父),陳昌時又將女兒嫁給高明,陳則翁是高明的舅公,又是外祖父,兩家數代聯姻,親上加親,感情篤厚。高明(則誠)小時在集善院讀書,陳家傾注親情之愛,倍加呵護培養。高明父親高功甫,不幸早逝,祖父高天錫(南軒)、伯父高俊甫(梅莊)、弟高暘(賓叔)都有詩作。高明傑作《琵琶記》,琵琶一曲,中外揚音,馳名於世,他被譽為“南曲之祖”。《明史》有傳。
宋元時期,陳氏家族以陳則翁為領軍人物,承上啟下,世代薪火,一脈相傳,在飛雲江南岸異軍崛起,獨樹一幟,自成“集善派”體系,成果豐碩,在瑞安家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生平事跡

陳則翁出生於瑞安的書香門第,曾試登禮部貢舉學究科及宏詞科。宋鹹淳(宋度宗年號,1265-1274)年間,陳則翁出任廣東副使,掌管廣東南路糧食貨物轉運,兼理邊防治安巡察監督,忠於職守,調運廣南糧食物資,盡力協助陳秀夫張世傑等大臣組織力量抗元,匡復保國。值元軍大舉南下,時局維艱,陳任翁(麟洲)隨兄陳則翁至廣東,倡義舉勇,為宋室起兵勤王,由大將張世傑檄提兵任廣南督僉,以身許國,英勇善戰,在督僉事任內不幸病于軍中,英年早逝,年僅26歲。國破弟亡,陳則翁懷著悲戚之情,跋山涉水,將麟洲靈柩從廣南運歸故里安葬。晚清翰林編修黃紹第(叔頌)《瑞安百詠》中有《陳瑞洲兄弟亮節》贊云:“劫後山庵剩半雲,瑞洲兄弟並能文。杜鵑同下東風拜,朝夕龍牌奉故君”。陳氏兄弟忠義之士,高風亮節,東甌揚名。
公元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發生“厓山之變”,宋朝大勢已去,陸秀夫臨危抱年幼皇帝趙昺投海,盡節殉國。宋亡後,愛國志士陳則翁不仕元朝,孤臣未盡報國之志,無奈從廣東棄官回歸故里隱居,在集善院正廳供奉宋室皇帝龍牌,附置文天祥、陸秀夫等牌位祭祀。每逢朔望,陳則翁常與平陽愛國詩人林景熙(霽山)、宋埠林昊淵(五峰)、仙口裴季昌(芸山)和瑞安曹村曹穭孫(許山)等宋代遺臣,相聚於集善院祭奠,並在陳宅半雲庵賦詩詠懷,傾訴愛國之情,以釋亡國之恨,當時在瑞平二地頗有影響。陳則翁關心桑梓,熱心公益,行善賑濟,修築道路、橋樑、堤塘,於龍船河建造石橋(俗稱高郎橋),便利於柏樹與高宅腕往來,並將集善院左右廂房辦書塾,聘請名師授課,獎掖後進,培育人才。高明小時曾在這裡讀書,深受栽培。
陳則翁晚年正是朝代興亡更迭之際,心緒惆悵,寫了諸多鄉情詩作和愛國憂時詩篇,私相痛悼,以托黍離之悲。陳則翁與林景照棄官歸隱,相約同游溫州江心孤嶼。觀覽甌江中川自然景色,宋高宗“清輝”碑和文天祥《北歸宿中川寺》等詩篇,勾起了詩人對往事的記憶,懷念思緒,心潮湧動,即景賦詩。人間變幻,世事滄桑,隔岸軍營號角,夕陽寒鴉晚歸,行殿成荒土,菸草又萋萋,憂恨滿懷愁緒,不禁黯然神傷。陳瑞洲的詩作,與詩人林霽山的《夢中作四首》和《冬青花》等詩篇,同是憂國傷時的高潔風骨之作,世代傳唱。
陳則翁約於公元1296年卒於家,前來弔祭的村民親友名士眾多,墓葬管岙後溪,著有《滄浪興集》,存有《瑞洲小集》(《四庫全書》本,溫州圖書館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