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漢字)

驛(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驛是一個漢字,讀作yì,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該文字在《左傳·文公十六年》和《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驛
  • 拼音:yì
  • 鄭碼:XXBI
  • 筆畫數:8
釋義,詳細註解,常用詞組,民俗參考,古籍解釋,

釋義

(1) 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
~站。~館。~丞(掌管驛站的官員)。~吏。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時,眾若沸羹,公(袁可立)事與忤。袁崇煥遣驛吊敵,公詬言於朝,朝議是公。”
(2) 現為地名用字:龍泉~(在中國四川省)。
(3) 古同“繹”,絡繹。
(4)鄭碼:XXBI,U:9A7F,GBK:E6E4
(5) 筆畫數:8,部首:馬,筆順編號:55154112

詳細註解

[名]
(1) 形聲。從馬,從“罒/幸”(yì),“罒/幸”亦聲。“罒/幸”意為“一網打盡”,轉義為“一羅網”。“馬”與“罒/幸”聯合起來表示“以馬為交通工具的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本義:用馬傳遞公文、物品或訊息的皇家運輸網。引申義:用馬接力快遞。接力快遞用的馬。)
(2) 同本義 [post horse]
驛馬驛馬
驛,置騎也。——《說文
孟子置郵,所謂遽也。
馹為傳車,驛為馬騎。
楚子乘驛。——《左傳·文公十六年》
使驛謁諸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後數日驛至。——《後漢書·張衡傳
差徭驛遞最繁苛,公(袁可立)貽書郡守。——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3)驛站[post]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4) 又如:驛遞夫馬(驛馬);驛馬星(星相家的迷信說法,若占卜得驛馬星,表示將遠行、赴任、移居);驛吏(管理驛站的官吏);驛亭(古代作為行旅中途休息住宿的處所);驛書(以驛馬傳送的文書);驛館(旅館,驛舍);驛騎(乘驛馬傳遞文書的使者)
(5)驛路:古代專門給馬車之類通行的道路,也做驛道

常用詞組

驛吏
yìlì
[postmaster;official in the stagehouse]驛站的官吏
怒驛吏。——清·張廷玉《明史
yìmǎ
(1) [post-horse]∶一種供郵政騎手或乘騎郵政使用的馬
(2) [relay]∶在驛站中準備替換其它馬匹以便旅行者立刻繼續前進的馬匹
yìshè
[post (where formerly couriers charyed horses and rested)]驛站供來往人員住宿的房屋。也泛指旅店
驛使
yìshǐ
[estafette] 古代驛站傳送朝廷文書
驛站
yìzhàn
[post] 古時專供傳遞文書者或來往官吏中途住宿、補給、換馬的處所
驛卒
yìzú
[corvee working in post] 在驛站供差遣的士卒
漢譯英
English
( 驛 )
Y ì
The old hour provides the person who deliver the official document midway at rest, change the place of the horse, also point to provide the horse that deliver the official document use.
Choice of words for the place name now.
In ancient times similar to the " 繹 ", continuous.
繁體:驛。

民俗參考

漢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是否為常用字:否
姓名學:姓,多用男性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玉篇》譯也,道也。《增韻》今之遞馬。
傳舍也。《唐書·劉晏傳》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正字通》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
往來不絕曰駱驛。《後漢·郭伋傳》駱驛不絕。
落驛。《書·洪範》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傳》驛,氣落驛不連屬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注》驛驛,苗生貌。
姓。本作𩦯,俗省作驛。互詳馹字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