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特格特霍夫

馮·特格特霍夫

威廉·馮·特格特霍夫(1827年12月23日- 1871年4月7日),奧地利帝國海軍上將,利薩海戰的勝利者。他所表現的創新戰術以及他的無與倫比的勇氣、鼓舞人心的領導才能,都顯示他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海軍指揮官之一。

馮·特格特霍夫海軍上將--蒸汽時代撞擊戰怪傑奧地利帝國海軍上將。利薩海戰的勝利者,他所表現的創新戰術以及他的無與倫比的勇氣、鼓舞人心的領導。都顯示他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海軍指揮官之一。 早期的職業生涯 出生於奧地利施蒂里亞州馬爾堡,(現在斯洛維尼亞馬里博爾) ,他的父親雖然只是是一個中學校長,可他的母親家族卻是當地豪門,他的外公後來在1851-1861年連任10年的維也納市長。1840年他13歲就被送入帝國在威尼斯的海軍少年軍校學習,未畢業就碰上歐洲1848年革命,他的畢業典禮是在封鎖自立的威尼斯共和國的船上度過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廉·馮·特格特霍夫
  • 國籍:奧地利
  • 出生地:奧地利施蒂里亞州馬爾堡
  • 出生日期:1827年12月23日
  • 逝世日期:1871年4月7日
  • 職業:奧地利海軍上將
  • 主要成就:利薩海戰勝利者
早期生涯,奧普丹麥戰爭,利薩海戰,經過,影響,後期生涯,對其紀念,

早期生涯

威廉·馮·特格特霍夫出生於奧地利帝國施蒂里亞州馬爾堡(現在斯洛維尼亞馬里博爾),他的父親雖然只是是一個中學校長,可他的母親家族卻是當地豪門,他的外公後來在1851-1861年連任10年的維也納市長。1840年他13歲就被送入帝國在威尼斯的海軍少年軍校學習,未畢業就碰上歐洲1848年革命,他的畢業典禮是在封鎖自立的威尼斯共和國的船上度過的。
1854年他成為風帆戰艦伊莉莎白號的艦長,第二年,由於他的強烈請求。 他被任命為明輪艇金牛號的艦長克里米亞戰爭中執行封鎖多瑙河河口的任務 。由於他的優異表現引起了帝國海軍司令馬西米連諾大公的注意,1857年運送一個半官方科學考察到紅海考察,面對阿拉伯人,英國人,法國人,義大利人複雜交錯的勢力,他表現出傑出的外交和組織能力,順利的完成了任務,1858年他被任命為指揮官,巡行地中海東岸的摩洛哥,平息那裡的混亂狀態。
1859年的義大利戰爭奧地利艦隊執行封鎖了亞得里亞海,防止法國艦隊進襲的任務。隨著和平的恢復,1860年護送海軍司令馬西米蘭諾大公遠航巴西訪問皇帝佩德羅二世。1861年11月23日,他被任命為地中海東部艦隊司令。第二年護送因同情奧地利被廢黜的希臘國王奧托一世巴伐利亞

奧普丹麥戰爭

在1864年2月,第二次什勒斯維希戰爭爆發時 ,作為德意志聯邦成員,奧地利派馮·特格特霍夫指揮一個小艦隊的駛往北海,支持非常薄弱普魯士海軍打破丹麥海軍對德國北部港口的封鎖,經過短暫的交火,他的艦隊衝破了占優勢的丹麥艦隊的防線 迫使丹麥取消了對易北河威悉河港口的封鎖。接著支持普魯士血王子腓特烈·卡爾的軍隊占領阿爾斯島。勝利的結束了戰爭。

利薩海戰

經過

普奧戰爭爆發後義大利作為普魯士的同盟對奧地利宣戰,但其陸軍在庫斯托扎被被阿爾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魯道夫大公擊敗,於是試圖利用海軍優勢,在海上尋求勝利。1866年6月27日,義大利艦隊在佩爾薩諾海軍上將率領下,從安科納出海,企圖用登入的方式攻占奧地利海軍基地利薩島 ,在連續4天的強攻後,馮·特格特霍夫率領的艦隊終於於7月20日趕到了利薩外海,鑒於義大利艦隊比奧地利艦隊多50% (奧7艘,意11艘),遠距離炮戰拼消耗肯定不利於奧軍,馮·特格特霍夫迅速下令將屬下艦隻編成了三個前後排列的“人”字陣型,以此進攻編成縱隊的義大利艦隊。戰鬥中,特格特霍夫的旗艦列在第一個“人”字陣型居中突出的位置,帶領艦隊成功突破了縱隊陣型,進入亂戰,採用近距離射擊以及撞角等戰法,連續兩次迴旋撞擊,乾脆利落的撞沉了義大利旗艦,打垮了對方的戰鬥意志,徹底擊敗了優勢的義大利艦隊。
馮·特格特霍夫屹立在艦橋上馮·特格特霍夫屹立在艦橋上

影響

馮·特格特霍夫指揮的這次海戰是蒸汽時代第一場海戰,猶如一盞引航燈,對19世紀中後期海軍兵器、戰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引導指向作用。19世紀中葉,戰鬥中一路縱隊(艦船成單一縱列)仍是正常的戰術編隊,使用舷側炮火,大家認為最適宜。然而,在1866年7月20日,在利薩,雙方擁有裝甲艦的第一次艦隊作戰中,被認為較為弱小的奧地利一方卻贏得了勝利。奧方利用鍥形隊形向義大利艦船縱隊隊形的間隙處集中兵力突擊。威廉·馮·特格特霍夫再次證明集中兵力的原則在海上同陸上一樣,是可行的。這和霍雷肖·納爾遜61年前在特拉法爾加海戰的突擊是相似的。這場戰役後,讓戰術家們苦苦思考的什麼才是最良進攻陣型的問題有了答案,。以致於直接影響到18年後的北洋海軍黃海海戰的布陣。
利薩海戰圖--奧艦隊黑色 意艦隊白色利薩海戰圖--奧艦隊黑色 意艦隊白色

後期生涯

利薩海戰後,馮·特格特霍夫還沒有回到基地,雪片般嘉獎電錶已經湧來,包括前奧地利海軍司令,現在四面楚歌的皇帝墨西哥皇帝馬西米連諾一世 ,他還獲得了的瑪麗亞特里薩勳章和取得維也納榮譽市民的稱號 。
回到基地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皇帝敦促他南下達爾馬提亞海岸,以保障該地區海軍基地的發展。這實際上為占領( 1878年)和兼併( 1908年)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做準備。
1867年他執行了一次悲傷的使命,去墨西哥運送他的恩主,被華雷斯·貝尼托槍決的馬西米連諾皇帝的遺體回到故鄉。
1868年他成為海軍部長,軍事委員會委員和上院議院,封男爵,大力推行對奧匈帝國海軍的全面改革,正要大展宏圖時卻於1871年因肺炎在維也納去世,年僅43歲。

對其紀念

1877年在波拉(現在克羅地亞的普拉)豎立了他的紀念碑,上面寫著:“勇敢戰鬥在赫里戈蘭,光榮勝利在利薩,他使奧地利海軍獲得了強大和不朽的聲譽。”這個紀念碑因義大利1919年搶占波拉而拆除,1935年的紀念碑被轉移到奧地利格拉茨
“衣架”紀念碑“衣架”紀念碑
維也納的特格特霍夫紀念碑於利薩戰役後20年建成,紀念碑中特格豪夫的雕像高高立在如戰船桅桿的立柱上,遠遠望去如同一個大衣架,維也納人對這個設計並不太讚賞,戲稱之為“衣架”。
2004 年,他的頭像出現在20歐元紀念幣上 。
二戰德國著名戰艦“歐根親王重巡洋艦本來是要被命名為馮·特格特霍夫海軍上將號的,後來顧及盟友義大利的面子才改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