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

馬鐙

馬鐙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最早的馬鐙是單邊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演化成雙邊,進一步解放騎乘者的雙手,它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歷史。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最遲在西漢時期就有鐵馬鐙的替代物--布馬鐙,從西漢壁畫中可見一斑,西方人在經過東方遊牧民族入侵後逐漸裝備馬鐙,從而誕生了新的社會階級-——中世紀的騎士貴族階級。秦漢之際,更加靈活機動的騎兵逐漸取代了戰車。至唐朝,騎兵成為主戰兵種,用於大規模作戰。唐王朝正是憑藉強大的騎兵一舉擊敗東西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渾等周邊遊牧民族,創造了農業民族大規模戰勝遊牧民族的戰爭奇蹟。馬鐙大多使用鐵製成,為的是使馬鐙更牢固,不被脫落。據漠北出土壁畫等文物,匈奴人可能為最早使用馬鐙的民族。馬鐙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雙手,騎兵始可以靠雙腳控制平衡在馬上沖、刺、劈、擊,大大提升了騎兵戰鬥力,並可能依此擊敗歐洲人。西晉時有單蹬,東晉十六國時有雙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鐙
  • 發明時間:公元3世紀
  • 意義:有助於封建騎士階級的形成
  • 作用:幫助人上馬  利於騎射
起源,最早實物,發明,發明者,影響,發展,外形,簡史,發展歷史,演變過程,類型介紹,A型,B型,C型,D型,

起源

根據目前的實物考古發現,中國最遲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馬鐙,從西漢壁畫中可見一斑。
在沒有成熟馬鐙的3世紀前,由於以有馬鞍的發明和推廣,有大量騎士作戰的記錄,如西周晚期的數千騎作戰記錄,到了公元前4世紀戰國兵法對騎士作戰的兵書《六韜》,六韜中就有大量訓練和選拔騎兵的方法,如要求騎士能“絕塵跨溝壑””沖敵險阻“云云,可見當時中國騎兵的選拔和訓練之嚴,差不多同時代的中東,更是重裝騎兵的天下,都是沒有馬鐙的夾馬騎行的騎兵,可見在沒有馬鐙的年代,騎士只有更強化的訓練才能彌補;另外如南歐的亞歷山大的軍隊,大名鼎鼎的夥伴騎兵更是亞歷山大軍隊破敵的突擊所在;北亞遊牧民族的騎士更是從小騎行訓練,加之高橋馬鞍的發明,因而比文明民族更強的機動性和騎術。
在沒有馬鐙發明的年代,騎士作戰騎乘在馬匹的馬鞍上既有弓箭隨身又兼併長矛和刀劍盾牌,那個年代的騎士訓練比中世紀騎兵訓練要嚴,因而選拔要求更好。
北魏陶馬俑 :它雖然不很精美但卻是中國馬鐙發明與使用歷史中的一件重要文物。這件北魏陶馬俑,於1977年出土於呼和浩特大學路一座北魏中期的墓葬中,其時代約為公元5世紀前期,在馬俑腹部繪有一對馬鐙,這是拓跋鮮卑人所建北魏王朝使用馬鐙的實物見證,可見最起碼中國在公元400多年就有成熟的鐵馬鐙。
馬鐙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正如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指出的:“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套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
確實,馬鐙發明以後,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使人與馬連線為一體,使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騎兵們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也可以在馬背上左右大幅度擺動,完成左劈右砍的軍事動作。

最早實物

馬鐙又被西方馬文化研究界稱為“中國靴子”,馬鐙包括兩大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是由騎者踏腳的部分,即鐙環;二是將馬鐙懸掛在馬鞍兩側的鐙柄或鐙穿。考古發現表明:中國東北方的草原地區,約在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就可能已開始出現馬鐙。這種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其後,這種馬鐙通過高句麗向東傳播,擴散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繼而出現了窄踏板金屬馬鐙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廣泛傳播。在中國南方地區,約在公元4世紀也已出現了馬鐙。總之,木芯長直柄馬鐙是東西方各類馬鐙的源頭。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域,出土地點在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縣。1965年,考古人員在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對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馬鐙。這對馬鐙長24.5厘米,寬16.8厘米,是國際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發明

據漠北出土壁畫等文物,匈奴人可能為最早使用馬鐙的民族。
在沒有馬鐙的時候,古代人騎馬是一樁苦差事,因為當馬飛奔或騰躍時,騎手坐在馬鞍上,兩腳懸空,只好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緊地抓住馬鬃才能防止從馬上摔下來。
古代各國軍隊,如波斯人、亞述人、埃及人、羅馬人、巴比倫人以及希臘人都不知道,更談不上使用馬鐙;甚至亞力山大大帝率軍橫跨整箇中亞時,他的騎士們的雙腿也是橫跨於馬鞍兩旁,雙腳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支撐,其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馬鐙發明以後,這種麻煩就迎刃而解了。有關古代馬鐙的起源和發明,一直是學術界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大約到公元3世紀時,中國冶煉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並開始製造銅或鐵制的馬鐙。發明馬鐙的構思很可能是從登山時偶爾利用皮繩打成環再踩環而上的經驗中得到啟發而發明了馬鐙。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漢代使用的金屬馬鐙,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單鐙,出現於江南的雕塑品上,也就是前已舉出的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的騎俑。所以“大約到公元3世紀時,中國冶煉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並開始製造銅或鐵制的馬鐙。”的說法是無依據的猜想。
1955—1960年期間,在湖南長沙西晉永寧二年(302年)墓葬中,出土的三件騎馬青瓷俑隨葬品,發現馬鞍左前側處作出三角狀鐙,這是目前青瓷中最早的馬鐙形象。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馬之右側卻沒有裝鐙,乘馬者的腳並沒有踏在鐙里,鐙在足部的前上方,並且鐙革很短,只有人腿部的一半長。
1965年,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馮素弗墓,獲得了馬鐙的實物資料。馮素弗死於太平七年(415年)。1983年,在河南安陽孝民屯154號墓中,發現了一隻馬鐙(如圖一)。該墓約略相當於西晉末到東晉初年,(約316年前後)。比此墓出土的馬鐙年代稍遲的另一組實物,出土於遼寧朝陽袁台子東晉墓中。孝民屯154號墓、袁台子墓和馮素弗墓出土的馬鐙有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木芯外包嵌青銅片,孝民屯154號墓與馮素弗墓的銅鐙片都鎏金,裝飾頗為華美。它們也有明顯的差異,即孝民屯154號墓是單鐙,而另兩墓均為雙鐙;同時孝民屯154號墓馬鐙的鐙枘較長,鐙體呈扁圓形,蹬腳處略向內凹,而馮素弗墓中的鐙,鐙柄校短,鐙體呈圓角的三角形,蹬腳處較平直。
總之,從長沙永寧二年墓到孝民屯154號墓,到朝陽袁台子墓,再到馮素弗墓的出土品,表明公元4世紀初期,中國就可能有了馬鐙,而馬鐙的發生、發展經歷了從初起的單鐙到較為完備的雙鐙這樣一個過程。
南北朝以後,馬鐙的形制逐漸變化,最後形成更便於蹬踏的馬鐙。這時的馬鐙,鐙柄減短,鐙體上部圓弧,踏腳從形成微有弧曲的寬平沿。

發明者

據漠北出土壁畫等文物,匈奴人可能為最早使用馬鐙的民族。但是,鐙的發明與革新,到底是由騎馬民族為了乘騎方便而發明的,抑或由非騎馬民族為了便於掌握騎術進行騎兵作戰的需要而發明的?
早在本世紀20年代,有的西方學者就曾探討過。有人認為,北方遊牧民族至遲在公元1、2世紀就已使用馬鐙,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另有人認為,這樣的回答未免失之武斷,從現已發現的資料看,沒有發現任何一件遊牧民族的金屬鐙實物;過著遊牧生活的騎馬民族並不迫切,而非騎馬民族為了掌握騎術,自然更迫切地求助於完備的馬具。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單鐙,出現於江南的雕塑品上,也就是前已舉出的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的騎俑。
究竟這兩種推測,哪一種更接近歷史的真實呢?由於資料的限制,目前還沒有可能得出更確切的答案,我們還應該繼續探索而不要輕率武斷地下結論。即使如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已知時代最早的金屬鐙標本,發現於中原地區,安陽孝民屯晉墓的出土物充分表明了這一問題。

影響

從世界範圍來看,封建社會裡的軍隊的主力是騎兵,恩格斯明確地指出,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騎兵在整箇中世紀一直是各國軍隊的主要兵種,(《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4卷305頁)。晉代開始,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誌著騎乘用的馬具的完備,使得騎兵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有了完善的馬具,騎兵就更容易控制和馴服馬匹,並且使人騎在馬上較為舒適、穩固、省力;同時,得以使騎兵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使複雜的戰術動作和列陣的訓練變得更容易了,能夠充分發揮甲冑和兵器的效能,為東晉和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騎戰和重裝甲騎兵的大規模發展,提供了條件(參見圖三)。
東方遊牧民族發明的馬鐙引入歐洲以後,促進了西歐重甲騎兵的發展,也有助於封建騎士階級的形成,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產生過源遠的影響。

發展

西安漢墓里,出現了貴族遊獵時馬匹配備馬鐙的圖像。我國最早出現硬質金屬馬鐙的年代是北魏時期。中國在4世紀初形成的成套完備的馬具(主要是鞍和鐙),對海東諸國影響很大。
安陽孝民屯西晉墓和朝陽袁台子晉墓出土的馬鐙,就提供了實物證據。這兩處的鐙,作木芯銅包片,鐙柄長,鐙體近扁圓形。從公元4世紀到5世紀,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遺物可以看到明顯地受了中原地區馬鐙的影響。如在朝鮮慶州市皇南洞發掘的五世紀末的墓葬——“天馬冢”,出土的鐙為扁圓狀的長柄木芯銅和鐵鐙。同樣的影響,也波及到古代日本。在日本古墳時代中期(約5世紀中葉)的古墓中,出土的鐙是木芯外包鐵包片的扁圓形鐙,顯示出和孝民屯晉墓出土品相同的特點,表現出其間的淵源關係。這可能是以朝鮮半島為跳板而傳入扶桑的,特別是倭與高句麗的接觸和矛盾,促進倭人大量引進馬具;另一方面,倭王也開展了對中國南朝的外交活動,由於當時中國南方和北方使用的馬具有著共同的特點,因此也不排除倭人直接從中國南方引進馬具的可能性。
讀過古代史的人都知道,大約公元6世紀中葉,柔然人在被北魏擊敗後,(柔然人)阿瓦爾人(Avars)從東向西,穿過俄羅斯南部最終到達多瑙河與蒂薩河之問的地帶定居,到560年時對強大的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其之所以銳不可擋,就是因為使用當時獨一無二的鑄鐵制的馬鐙。為了消除這種威脅,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對騎兵進行了大改組,公元580年又親自訓練騎兵,特彆強調必須使用鐵制馬鐙。這是歐洲文獻資料中第一次提到馬鐙。
歐洲普遍使用馬鐙要晚得多,幾乎到中世紀早期歐洲各國的常規軍隊才開始使用。
中世紀時歐洲的軍隊,有了牢牢地聯結在馬鞍上的馬鐙,馬背上的騎士就坐得更穩了,可以舉起寶劍向下猛砍,可以抵擋刺來的長矛,也可以在馬鞍上移動躲閃,在中世紀步兵到騎兵的主要兵種的演變過程中,馬鐙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樣有助於封建騎士階級的形成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外形

鐙是一個平底的環形物,用皮帶固定,懸掛於騎乘動物(主要是馬,也包括騾等馬科動物)上鞍的兩邊,供騎者放置雙腳,也可以輔助騎者上下。有了鐙,騎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穩,也更容易控制馬匹,從而能夠解放雙手,在馬上做出各種動作,這使騎乘動物在交通、通信和軍事上開始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鐙被認為創造和傳播現代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有人認為可以與輪子和印刷術相提並論。馬鐙的使用還被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導致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誕生。
馬鐙

簡史

馬在我國被馴養,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溫良的優點,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早期馬多被用來駕車,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軍隊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車混合為主,動輒都是幾十萬,而騎兵大多不過不過五六千騎。直至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才為趙國訓練了一支強大的混合型騎兵隊伍,改變了原來的軍隊裝備,這是軍事史上一項偉大的變革。此後,各諸侯國都非常重視發展騎兵。
但是,在當時騎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為還沒有發明馬鐙。在公元前亞歷山大率軍東征,橫掃中亞大地時,他的將士們的雙腿是在馬腹的兩邊空蕩蕩地懸垂著,沒有任何支撐。他們靠著大腿的力量,用力夾住猛烈顛跛的馬以保持自身的穩定。這種艱辛可以料想。而馬鐙是騎馬時踏腳的裝置,沒有它,當馬飛奔或騰越時,騎士們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抓馬鬃才能避免摔下馬來。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的重大發現。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許多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馬身上馬具齊備都裝備著馬鞍但沒有發現馬鐙。
馬鐙雖然很小,它可以使騎士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效力。馬鐙發明的準確的時間目前學界尚無定論。

發展歷史

中國實物的硬質金屬馬鐙的年代是北魏時期,這種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其後,這種馬鐙通過高句麗向東傳播,擴散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繼而出現了窄踏板金屬馬鐙在亞洲大草原上的廣泛傳播。在中國南方地區,約在公元4世紀也已出現了馬鐙。總之,木芯長直柄馬鐙是東西方各類馬鐙的源頭。其後,馬鐙也被高句麗人掌握和改造,用木芯包鐵鐙代替了北燕的木芯包銅鐙。
馬鐙
有了它,騎兵可以更輕鬆的在馬上做各種動作,人類戰爭史才真正迎來了騎兵無敵的年代。馬鐙最早是用皮革製成的。馬鐙有銀、銅、鐵鎏銀、鐵等不同的材質。它是馬具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件。是為了幫助騎士上馬而發明的。

演變過程

為了使研究儘量客觀,我們儘可能地蒐集經科學發掘或有準確出土地點的馬鐙,並參考相關的雕塑和壁畫,一共選取了188件標本,絕大部分為實物馬鐙。由於個別地區實物標本貧乏,所以我們還選擇了一些雕塑和壁畫中的馬鐙作為補充資料。我們選取的標本年代主要集中在4世紀-9世紀。10世紀以後,馬鐙樣式趨於統一,僅選取了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標本,以說明馬鐙發展演變的完整過程。
儘管馬銷樣式繁多,但是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馬鐙的區別主要在於懸系部分。依據懸系部分的特徵,種類繁多的馬鐙可以歸類為四個類型,即直柄橫穿型馬鐙、壺鐙、T形柄金屬馬鐙和8字形馬鐙。這四個類型既相互關聯,又各自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類型介紹

A型

直柄橫穿型馬鐙
總體特徵為直柄,柄上有一橫穿。該型馬鐙演變趨勢為橫柄越來越短,踏板越來越寬;鐙環形狀雖然也有不同,但不像鐙柄和踏板那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因此不作為分式的主要依據。根據鐙柄和踏板的變化,A型馬鐙可分以下八式:
AI式:木芯長直柄馬鐙
鐙柄為長條狀,其長度與馬鐙通高之比約為二分之一,柄上部有穿,柄根部漸窄;馬鐙通體厚度相同,踏板略微向上凸起。此式馬鐙質地為木芯,三麵包銅片或外包皮革。
AI式馬鐙在3世紀中葉~4世紀中葉出現於遼寧朝陽地區,均出於鮮卑人墓葬中。
AII式:木芯包金屬直柄馬鐙
。鐙柄較I式變短,為短粗的條狀,其長度與馬鐙通高之比小於或等於三分之一,柄上部有一長方形橫穿,柄根部略窄於上部。踏板微凸,其寬度與馬鐙通體厚度基本相同或略寬。
AII式馬鐙質地為木芯,四面包銅片(通常鎏金)或鐵片。AII式馬鐙4世紀開始流行於我國東北地區,5~6世紀流行於朝鮮半島和日本。
AIII式:長直柄金屬鐙。
鐙柄為長條狀,柄端帶橫穿的部分加寬,呈橫置的長方形或方形。踏板寬於馬鐙通體厚度,有的踏板上還帶有小突起。
AIII式馬鐙最早的標本見於寧夏固原北魏漆棺畫墓(固原縣文物工作站, 1984: ),年代為484~486年(孫機,1996:122)。但是這種長直柄金屬鐙在我國流行時間不長,迅速為新式樣馬鐙所代替;在朝鮮半島和日本則一直沿用到7世紀。
AIV式:窄踏板直柄金屬鐙。
鐙柄大大縮短,其與橫環連線的部分成短柱狀,形似柄頸,從而使柄部看起來很像鐙環上扁形的“耳”(蘇聯學者稱為“帶薄片耳”型鐙),鐙柄為圭首形或方形;穿位於鐙柄的中部或下部。踏板一般都較為平直或略微向下弧,其寬度大於馬鐙通體厚度,但不像後來的金屬鐙那樣踏板中間有一道突起的脊)。
AIV式馬鐙質地為金屬,以鐵制為多,亦有銅製。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AIV式馬橫標本是寧夏固原李賢墓出土的明器鐵馬鐙,年代為569年。AIV式馬鐙的分布十分廣泛,幾乎傳遍歐亞大陸各地。
AV式:馬蹄形鐙環直柄金屬鐙。
銀柄圭首形或方形,穿位於鐙柄的中部或下部。鐙環為馬蹄形,踏板寬大,中間有一道橫脊,兩邊略微下卷。
AV式馬鐙均為金屬質地,一般為青銅製。目前所見AV式馬橫標本均有豪華裝飾,採用鎏金、包銀或錯金銀工藝,製作極其精美,其中或有等級之分。這種馬鐙數量不多,只在內蒙古、陝西和俄羅斯米努辛斯克盆地發現了少數幾例。
AVI式:寬踏板直柄金屬鐙。
鐙柄以方形為主,亦有圭首形;穿位於鐙柄的中部或下部。踏板寬大,微微下弧,中間有一道橫脊,兩邊下卷,有的踏板上還有接孔AVI式馬鐙以鐵制為主,亦有銅製。AVI式馬鐙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整個歐亞大陸。
AVII式:鐙柄進一步縮短,柄頸退化;穿變得寬大,其位置與鐙環極為接近:一般位於緊接鐙環上端處或在鐙柄與鐙環之間。歐洲維京人墓葬( 9-11世紀)中出現一種馬鐙:長鐙環,鐙環上端為寬大的穿,有的穿上還帶攀。維京人的馬鐙基本上與AVI式馬鐙相同。AVII式馬鐙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歐亞大陸。
AVIII式:鐙柄退化,僅存鐙環,鐙環梁部有穿。
AVIII式馬鐙是10世紀金屬馬鐙的典型代表,後來逐漸成為歐亞大陸馬鐙的主流。

B型

壺鐙
直柄,柄上端有穿,整個馬鐙形似圓壺,將足前部包住。壺鐙是一種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馬鐙,目前只見於日本和朝鮮半島南部。壺鐙製作工藝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做出鐙架,再把鐙環前部的鐙架包上皮革;另一種是用木頭旋制出壺形鐙。後一種馬鐙出現較晚,始見於7世紀。依據壺鐙不同的製作工藝,可將其分兩個亞型。
Ba型:鐙架包皮革壺鐙,變化趨勢與直柄橫穿型馬鐙相似。據鐙柄和踏板的變化,可以分為三式。
·BaI式:長直柄,柄上端有穿,形似AII式馬鐙鐙環前套上皮囊(表一,31)。BaI式馬鐙鐙架為木芯包金屬。無論從形制還是從材質,都表明BaI式馬鐙與AII式馬鐙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可以說,BaI式馬鐙是All式馬鐙本地化的產物。
·BaII式:長直柄,穿位於鐙柄上端,踏板呈半月形(表一,34)。BaII式壺鐙在6世紀採用木芯包金屬雕架,6世紀末逐漸為金屬鐙架取代。
·BaIII式:鐙柄大大縮短,形成一個柄頸,將寬大的穿連線在雕環上,踏板呈半月形,鐙架為金屬制。
Bb型:木旋壺鐙,用木頭旋制而成,其形制與BaII式壺鐙相同,但材質不同(表一,36)。流行於7世紀。

C型

T形柄金屬馬鐙
帶有T字形短直柄,踏板寬於馬鐙通體厚度。這種金屬鐙的T字形短直柄可能是直柄橫穿型馬鐙的一種變體,因技術或其它原因無法做出穿部,而採用直柄上加橫槓的工藝來代替。
C型馬鐙僅見兩件標本,均為鐵制。一件發現於俄羅斯阿爾泰地區庫德爾格,另一件發現於我國新疆克爾木齊。庫德爾格墓葬年代為6-7世紀。克爾木齊那件馬鐙最初被認為是戰國至漢代遺物(新疆社科院考古所,1983:圖166)。從形制上看,這件馬鐙的踏板寬於馬鐙通體厚度,除了鐙柄略有不同外,與鄭仁泰墓、獨孤思貞墓所出馬鐙非常接近,年代應在6—7世紀。最近出版的《新疆古蹟大觀》已正確將其斷為唐代之物(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9年:340)。

D型

8字形馬鐙。整個馬鐙的形狀如同阿拉伯數字8,上面彎曲出的小圈為控系用的圈鼻,下面為銷環。D型馬鐙均為金屬質地,一般為鐵制。該型馬鐙可分為兩個亞型。
Da型:馬鐙的鐙鼻與橫環連線部分不交叉,大多在鐙環上方形成一個圓形或扁圓形的小圈鼻。這種類型的馬鐙亦有早晚之別,早晚變化主要體現在頸部的有無和踏板的寬窄,可分兩式。
·DaI式:長頸8字形馬鐙。鐙鼻與錯環之間採用長頸,形制上明顯模仿直柄橫穿型馬鐙,踏板略寬於馬鐙通體厚度。
·DaII式:無頸8字形馬鐙。鐙鼻與雕環之間無頸,踏板定於馬鐙通體厚度,有越來越加寬的趨勢,晚期或帶裝飾。
Db型:鐙環與橫鼻連線部分採用捲曲工藝,鐙鼻呈圓形或三角形。
8字形馬鐙起源於南西伯利亞,始見於6-7世紀,後來傳人中亞和歐洲廣大地區。這種馬鐙似乎從未向東方傳播,中國境內、朝鮮半島和日本至今尚未發現。8字形馬鐙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採用西方傳統的鍛造工藝製作。而直柄橫穿型金屬馬鐙通常採用東方傳統的鑄造製作。8字形馬鐙的早期形式明顯模仿直柄橫穿型馬鐙。由於長直柄型馬鐙不適合用鍛造工藝製作,長頸8字形馬鐙後來迅速被無頸8字形馬鐙取代。
據以上討論,馬鐙源於中國東北鮮卑墓出上的木芯長直柄馬鐙。5世紀在亞洲北方出現的金屬馬鐙是在木芯長直柄馬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來對歐亞大陸軍事變革產生直接影響的是金屬馬鐙。直柄橫穿型馬鐙和海東的壺鐙以及南西伯利亞的8字形馬鐙均有淵源關係,後兩種類型的馬鐙是在直柄橫穿型馬鐙影響下,結合當地製作工藝特色發展起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