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魚

馬蘭魚

馬藍魚(1936~),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陝西榆林人。註:馬藍老師的名字不是這個“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 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陝西榆林米脂
  • 出生日期:1936
  • 職業:秦腔表演藝術家,教育家
  • 畢業院校:陝西省藝術學校前副校長
  • 主要成就:帶《游西湖》向國家領導人演出,巡演十三省份,讓吹火走向全國
  • 代表作品:《游西湖》《宇宙鋒》《點將責夫》《恩仇記》《飛鴻山》
  • 得意弟子:齊愛雲 李軍梅 李曉峰均為梅花獎
人物經歷,一聲鬼怨震中華,一腔深情育桃李,藝術特色,代表劇目,主要傳人,

人物經歷

馬藍魚(1936~)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陝西榆林人。曾任西北戲曲研究院、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演員,陝西省藝術學校副校長,中國劇協第二~四屆理事,陝西秦腔研究會副會長。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譽為中國戲曲“吐火”第一人,人稱“火鳳凰”。
馬蘭魚
上世紀50年代,段林菊李應貞馬藍魚、李瑞芳 被譽為秦腔舞台的“四大名旦”。
馬藍魚祖父是孫中山同盟會會員,祖籍湖北。
她1936年出生於榆林縣鎮川堡,從小喜歡看戲。1946年鎮川堡解放,馬藍魚和李應貞一起參加了村上的文藝隊,踩高蹺、扭秧歌、演小眉戶劇。1948年春天,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招收演員,“當時的土改小組組長閆啟民領著史雷來到我家,推薦我和應貞。劇團給我家放了兩斗小米就把我領走了。走的時候我穿的是母親的棉衣棉褲和鞋子。我們新招的八個娃娃,跟著大人走了七八天路,過了黃河來到山西。到民眾劇團後,我第一次蓋上了新棉被。”那時的生活是很艱苦的,喝的是河水,吃的是小米飯,住的是土窯洞。沒有鐘錶,只能點香記時;缺少油燈,經常在月亮地里練功。馬健翎團長特別喜歡馬藍魚,經常給她單獨訓練。三個月後她在娃娃隊里考了個第一名。 馬藍魚清楚地記得,她第一次登台是在一個農村的土場子上給解放軍和當地老百姓演出,她在《魚腹山》中飾演王蘭英
1948年8月延安解放以後,劇團回到延安,經常下部隊、去兵工廠慰問演出,中央首長經常看他們的戲。有一次還和評劇團聯合演出,歡送彭老總的部隊上大西北前線。

一聲鬼怨震中華

1949年中秋節民眾劇團離開延安,一路走到西安。民眾劇團的到來以及隨後西北戲曲研究院的成立,使西安的戲劇舞台發生了一次大革命——無論是劇本改編、導演方式、舞台淨化、音樂創新,還是演員化妝與表演等都出現了根本的變化。這種變化集中表現在由馬藍魚主演的新編古典劇《游西湖》中。
在傳統《游西湖》中,李慧娘的鬼魂化妝是臉色煞白,形象可怖。在新編《游西湖》的“鬼怨·殺生”這折戲中,馬藍魚在塑造李慧娘鬼魂形象時,匠心獨具,把面部化妝改成紅潤的臉色,一身縞素,長紗飄飄,鬢角一朵紅梅,腳下一雙紅纓,除一綹鬆散的鬼發外,通體皆白,殷紅數點,形神兼備,色藝俱佳。一個有怨氣、有怒氣又美麗動人的全新鬼魂形象誕生了。
馬藍魚扮相好,悟性強,技能全面,又勤奮好學,勇於創新。為了把“鬼怨”中的雲步、鬼步學好,她曾向秦腔藝術教育家封至摸學習踩蹺。練好以後卸掉蹺,再走起雲步、鬼步來就能夠輕盈飄忽。她先後向秦腔老藝人何振中、董化清、王德元學習“吹火”技巧,在訓練時兩次燒傷了臉部。經過苦練,舞台上烈焰飛騰,火光閃閃。在吹火的同時,為加強舞蹈身段,她把芭蕾舞中的慢步加以戲曲化,揉進原有的青衣慢步之中,加強了飄忽的感覺。同時學習借鑑了尚小雲的左右兩雲手動作和川劇中的托扇動作來增加舞台效果——身披白紗的慧娘為救心愛的裴生,與刺客廖寅進行著勇猛的搏鬥,幽影飄蕩,舞姿翩翩,如游龍,若驚鴻,給觀眾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馬藍魚的唱腔別具一格,高低起伏,曲直舒展,聲情並茂。但是馬藍魚卻說,其實她的嗓子原來並不好,最早排《魚腹山》時,曾因嗓子不夠調,合不上板胡,急得直哭。後來經過以唱功見長的前輩名家楊金聲李正敏的悉心教授,又學習程硯秋的練嗓方法,堅持和琴師合作練唱,終於使嗓子得到了很大的改進。
正是憑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和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馬藍魚成功地塑造了李慧娘這個柔情似水、激情如火、堅毅倔強、潑辣勇敢、卓爾不群、美麗動人的藝術形象。
1953年,隨著《游西湖》的一炮打響,十七歲的馬藍魚一鳴驚人。1958年10月,“三大秦班”進京,演出團到中南海懷仁堂給中央領導匯報演出,《游西湖》選場是晚會的壓軸戲。演出結束以後,周總理把梅蘭芳請上台,指著馬藍魚給梅先生說:“這是咱陝北邊區的娃娃。”
1959年國慶10周年時,馬藍魚的《游西湖》再度進京演出,得到中外觀眾的讚賞。梅蘭芳在《人民日報》撰文稱讚馬藍魚“把慧娘的形象提到了英勇高潔的峰巔……慧娘這個復仇的女鬼,真是壯麗極了,也勇敢極了!”接著,《游西湖》在江南十三省巡迴演出,好評如潮,馬蘭魚塑造的李慧娘舞台形象被人們譽為“飛天美神”、“火中鳳凰”。

一腔深情育桃李

馬藍魚並沒有就此止步,她是一個永不滿足的“學習狂”。她說自己“總感覺在藝術上吃不飽”。
1957年,京劇大師尚小雲先生到西安後,尚小雲為師,尚小雲手把手給她排練了《昭君出塞》,並把自己用的寶劍和一幅行頭贈予她,傳授給她用劍練身段的技能。
馬藍魚戲路很寬,在秦腔舞台上,她還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形象,從古典戲到現代戲樣樣精彩。正是這一切,使得馬蘭魚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如日中天,蜚聲劇壇。但是馬藍魚卻說:“把《游西湖》的成功,僅僅歸功於我或者任何個人,都是不公平的。這要歸功於以馬健翎院長為首的戲曲研究院有那么好的藝術氛圍,要歸功於一批秦腔和京劇前輩老師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默默奉獻。”作為演員,尤其是名演員,在功成名就之後,能夠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尊重他人,不貪天下之功為己有,相當可貴。馬藍魚老師不僅在舞台上,也在生活中為年輕演員樹立了榜樣。
1972年馬蘭魚回到西安,被安排到陝西省藝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前身)任教,她又義無反顧地轉入到戲曲教學工作中。1979年在藝術學院戲曲系基礎上,成立了陝西省戲曲學校,馬藍魚擔任主管業務的副校長直至1996年離休。從1980年省戲校首批招生開始,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經過專業培訓,有的成為馳譽西北的名演員,有的還獲得了“秦腔四大名旦”的稱號。這些年輕演員說到馬校長對自己的藝術成長所付出的心血時,個個感恩戴德。
我問馬藍魚老師:“當年《游西湖》處於最佳狀態時,為何未能不失時機地拍成電影或舞台紀錄片?”馬老師無奈地說:“這也正是我的一大憾事。世事難料,常常陰差陽錯。”
1987年,馬藍魚經過多方努力,錄製了《游西湖》電視藝術片,但馬老師對這個藝術片並不滿意。因為不論拍攝技術和後期製作技術再怎樣先進,也難以準確再現當年的繽紛色彩和滿台輝煌,再難以找回當日的原班人馬及其整體組合,這不能不說是秦腔的一個遺憾,一種悲哀。
無論如何,秦腔游西湖》成為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具有全國影響的一部力作,成為秦腔的一面旗幟;馬藍魚也因此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秦腔表演藝術家。

藝術特色

1948年入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學藝,拜師馬建翎、李正敏尚小雲等,擅長青衣小旦兼演刀馬旦。表演長於舞蹈,工於表演,身段矯健優美,功底紮實,唱腔飽滿酣暢,注重以情取勝,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代表劇目

馬藍魚以秦腔游西湖》中李慧娘的吐火聞名,因此人稱“火鳳凰”。
其代表劇目有《魚腹山》、《戰洪州》、《宇宙鋒》、《女會計》、《白蛇傳》、《飛虹山》、《點將責夫》、《恩仇記》等。

主要傳人

齊愛雲秦腔著名旦角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戲曲梅花獎獲得者,“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李小鋒秦腔著名文武小生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戲曲梅花獎獲得者,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副團長(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
李君梅秦腔著名旦角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戲曲梅花獎獲得者“中國秦腔四小名旦”之首(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
李錦航,秦腔著名旦角演員,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藝術學校高級講師,教授,研究生
梁少琴秦腔著名旦角演員,“中國秦腔四小名旦”之一(甘肅省蘭州秦腔劇院)
梁玉秦腔著名正老旦演員(西安秦腔劇院三意社)
武紅霞秦腔著名正老旦演員 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