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準極地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共4顆,是中國的極軌氣象衛星系列,共發射了4顆,即FY-1A衛星FY-1B衛星FY-1C衛星FY-1D衛星。風FY-1A衛星和FY-1B衛星分別在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發射升空。風雲一號C衛星在性能上作的較大改進,被列入世界氣象業務套用衛星的序列,風雲一號D衛星從2000年開始正樣設計,於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B火箭發射升空。

基本介紹

發射歷程,功能用途,衛星特徵,FY-1A衛星,簡介,感測器,FY-1B衛星,簡介,感測器,FY-1C衛星,簡介,基本任務,軌道參數,衛星感測器,退役,FY-1D衛星,意義,運行狀況,

發射歷程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於1977年形成總體初步方案,並全面開展研製工作。1985年10月,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工程被列入“七五”期間衛星型號發展的重點項目。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共4顆,是中國的極軌氣象衛星系列,共發射了4顆,即FY-1A衛星,FY-1B衛星,FY-1C衛星、FY-1D衛星。
衛星
發射時間
工作情況
服役時間
FY-1A
1988年9月7日
失效
39天
FY-1B
1990年9月3日
失效
165天
FY-1C
1999年5月10日
失效
7年多
FY-1D
2002年5月15日
失效
10年

功能用途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極地軌道氣象衛星。衛星可以向世界各地雲圖接收站傳送實時的氣象雲圖,還可以對海洋水色進行探測和對海溫進行遙感研究;衛星上攜帶有空間粒子成分監測器,可對空間環境進行研究。
探測晝夜的雲圖、地表圖像、海洋水色圖像、水體邊界、海洋面溫度、冰雪覆蓋和植被生長,用以獲取全球性氣象信息,向全世界氣象衛星地面站傳送氣象資料,並具有探測空中粒子成分的功能。

衛星特徵

FY-1A,1B是試驗型氣象衛星,分別於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用長征四號火箭發射,衛星本體是1.4×1.4× 1.2米的六面體,星體外側對稱安裝六塊太陽帆板,衛星總長度為8.6米,星重750千克,三軸定向穩定,衛星高900公里,傾角99°,周期102天,86分鐘,每天衛星繞地球為14圈。首顆 FY-1A衛星入軌後獲取了大量高質量雲圖資料。由於姿態失控,衛星工作了39天。
FY- 1B衛星的姿態控制系統比FY─1A有明顯改善,但系統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改進。。這兩顆衛星上裝載的遙感器,成像性能良好,獲取的試驗數據和運行經驗為後續衛星的研製和管理提供了有意義的數據。FY-1A是中國第一顆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標誌著中國已躋身世界少數幾個有能力自己研製、發射和運行氣象衛星國家的行列。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FY-1C於1999年5月10日發射,運行於901千米的太陽同步極軌道,衛星設計壽命3年。衛星的主要遙感器是甚高解析度可見光-紅外掃瞄器,通道數由FY-1A/B的5個增加到10個,解析度為1100米。衛星獲取的遙感數據主要用於天氣預報和植被、冰雪覆蓋、洪水、森林火災等環境監測,FY-1C衛星因其在軌運行的穩定性和獲取數據的準確性,而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業務極軌氣象衛星序列,成為中國第一顆被列入世界氣象業務的衛星。
FY-1D衛星從2000年開始正樣設計,於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B火箭發射升空。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是中國第一顆傳輸型極軌遙感衛星。其主要任務是獲取國內外大氣、雲、陸地、海洋資料,進行有關數據收集,用於天氣預報、氣候預測、自然災害和全球環境監測等。

FY-1A衛星

簡介

FY-1A衛星於1988年9月7日用長征四號火箭發射,衛星本體是六面體,星體外側對稱安裝六塊太陽帆板,衛星總長度為8.6米,星重750千克,三軸定向穩定,衛星高900公里,傾角99°,周期102.86分鐘,每天衛星繞地球為14圈。首顆FY-1A衛星入軌後獲取了大量高質量雲圖資料。運行不久,發現水汽對紅外探測器造成污染,由於遭遇強烈的太陽活動,衛星發生太陽單粒子翻轉事件,姿態失控,衛星工作了39天。沒有達到預定的工作壽命要求。

感測器

衛星攜帶多光譜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儀,它有五個通道,用於獲取晝夜可見光、紅外雲圖,冰雪覆蓋、植被、海洋水色、海面溫度等。衛星資料傳送方式有:甚高解析度傳輸(HRPT),低解析度圖象傳送(APT)和延遲圖象傳輸(DPT)。

FY-1B衛星

簡介

FY-1B衛星於1990年9月3日用長征四號火箭發射。由於採取防污染設計和防污染技術措施,其地面收到的可見光雲圖質量比第一顆氣象衛星清晰,紅外圖像質量良好,當時國際先進的同類衛星相當。衛星正常運行165天后,由於星載計算機突發故障造成姿態失控,後經搶救恢復正常工作。但星載計算機受到空間環境的影響,工作不穩定,衛星斷續工作,沒有達到設計壽命要求。

感測器

FY-1B衛星星載5通道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計的性能和衛星的主要功能,與美國第三代極軌氣象衛星相當,接近業務套用水平;衛星可見光通道圖像質量良好,信噪比高於設計要求。姿態控制系統比FY-1A有明顯改善,但系統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改進。它提高了中國天氣預報的時效性、準確性以及監察災害性天氣的能力。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FY-1C衛星

簡介

風雲一號C星(FY—1C),於1999年5月10日發射升空。衛星總質量為958公斤,軌道高870公里,傾角為98.8度,衛星主體呈立方體,長2.02M,寬2M,高2.215M,設計壽命為2年。由於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技術措施,產品質量、對空間環境影響的適應性和系統可靠性都得到較大提高,已穩定工作兩年多並超期服役,所有備份單機尚未投入使用。
FY-1CD衛星性能有較大改進,增加了探測通道,提高了探測精度,為更精確的中長期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提供必要的基本資料,並可在災害監測、環境遙感中發揮巨大作用。美洲、歐洲和亞洲等地區多個國家都建立了兼容接收風雲1C、1D星的數據接收系統和相應的數據處理與套用系統,風雲一號衛星數據成為全球災害監測和環境變化研究的重要數據之一。

基本任務

每天定時兩次向世界各地氣象台站實時傳送10個通道1.1km甚高解析度的數字量雲圖;記錄存儲全球國外地區4個通道4km解析度數字量雲圖,延時回放給中國地面站。

軌道參數

軌道特徵:太陽同步軌道
軌道高度:863km
道傾角:98.79°
軌道偏心率:0.00188
軌道回歸周期:10.61天
軌道降交點地方時:8∶34(1999-07-04)
軌道降交點地方時2年後漂移量:23min15.84s(指標為<1h)

衛星感測器

衛星重950kg,平均功耗256W,外形為1.42m×1.42m×1.2m六面體,太陽帆板伸展後總長10.556m。
衛星由遙感(含空間粒子探測器)、圖像傳輸、DCDS、天線、結構、熱控制、電源、姿態控制、測控和星載計算機10個分系統組成。前4個分系統是衛星的有效載荷,後6個分系統是衛星平台服務分系統。
①10通道掃描輻射計
衛星的主要探測器是兩台互為備份的10通道掃描輻射計,其主要技術性能的在軌實測結果如表1、2所示。其中可見光和近紅外通道定標精度達到10%的指標要求;紅外輻射定標精度達到1K指標要求;空間解析度HRPT圖像優於1.1km,GDPT圖像優於4km。
②空間粒子成分探測器
空間粒子成分探測器探測結果如表3所示。
③圖像傳輸特性
高解析度圖像傳輸(CHRPT):頻率1700MHz,碼速率為l.3308Mb/s,全球任意地點可以實時接收。
延時圖像傳輸(DPT):頻率為1708MHz,碼速率為1.3308Mb/s,分為GDPT和LDPT兩種。GDPT用於星上存儲4個通道(通道1,2,4,5)、4km解析度均勻化的全球資料,星上可存儲時間為300min的觀測資料,當衛星過境時回放,每天可以獲得一次全球資料。
④衛星姿態控制性能FY-1C星三軸穩定對地定向的姿控系統採用偏置動量輪加磁進動、章動控制和磁平穩卸載方案。三台紅外地平儀是主要的姿態測量儀器,兩台計算機構成姿控中央控制器。其在軌測試結果見表4。
⑤衛星壽命和雲圖資料可用率
衛星設計壽命為2年;壽命期內雲圖資料的可用率大於97.5%。

退役

2007年1月11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點28分左右,從西昌發射了一枚反衛星飛彈,成功地擊毀了已經退役的“風雲1C”氣象衛星。這次試驗使用了動量殺傷彈頭。美國空軍Space-Track網上查了風雲一號的軌道數據(由北美防空司令部雷達系統提供顯示,風雲1C的軌道在格林威治時間11日21:44至12日13:03之間,從845x864公里突然升高到869x876公里。對一顆燃料基本耗盡的退役衛星來說,這么明顯的軌道提升確實是不正常的。12日之後,該網站沒有發布過任何新數據。
中央情報局對這次飛彈發射事先有知。Space-Track在11日發布的風雲1C軌道數據達5次之多,大大超過平時的1-2次,說明當日雷達系統有意識加大了對風雲1C的跟蹤。從以上情況判斷,這個報導有一定的真實可能。當然,也不排除風雲1C由於某種我們未知的原因發生了軌道變化,而中央情報局或者記者,出於對中國的偏見,臆斷和製造了這個事件。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FY-1D衛星

風雲一號D衛星從2000年開始正樣設計,其在繼承了風雲一號C衛星的成功經驗及技術的基礎上,對其技術狀態作了14項改進,以進一步提高其穩定性。該衛星的質量為950公斤。
風雲一號D氣象衛星發回首張照片風雲一號D氣象衛星發回首張照片
風雲一號D正常運行10年,超額完成任務,已經停止運行。

意義

1990年9月3日風雲一號B星成功發射入軌。其性能明顯改善,地面收到的可見光雲圖質量比第一顆氣象衛星清晰,紅外雲圖與當時國際先進的同類衛星相當。
風雲一號C星在軌運行的穩定性和獲取數據的準確性得到廣泛認可,世界氣象組織於2000年8月正式將風雲一號C星列入世界業務極軌氣象衛星的行列。這是中國第一顆列入世界氣象業務套用系列,為世界各國免費提供氣象資料的衛星。

運行狀況

風雲一號A星於1988年9月7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太陽同步軌道),也是中國第一顆傳輸型極軌遙感衛星。在軌運行39天,發生故障,導致衛星失效。風雲一號B星於1990年9月3日成功發射。該衛星在軌正常運行了165天后,出現故障,斷續工作到1992年11月份,在軌累計正常運行285天。
風雲一號C星於1999年5月10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999年8月22日交付中國氣象局使用。FY-1C星在軌穩定運行了近五年,2004年6月24日開始,停止了對FY-1C星雲圖的接收存檔。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FY-1C衛星的成功發射被列為中國1999年十大科技新聞之一,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銘刻在中華世紀壇上。2000年5月,FY-1衛星在軌穩定運行一年之後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列入套用衛星序列。
風雲一號D衛星於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星超期服役數年,積累了大量數據,已經停止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