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學

顱骨頭骨是許多動物的頭部骨性結構。頭骨可以支撐臉部,並保護頭部不受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顱骨學
  • 外文名:craniology
基本信息,顱骨(skull)組成,人類顱骨,

基本信息


頭骨可分為兩部分:顱骨下頜骨。頭顱一般只是一個顱骨,不包含下頜骨,這是從源頭上的一個非常普遍作出了錯誤的術語。這些動物因頭蓋骨被稱為craniates。
顱骨學顱骨學

顱骨(skull)組成

共23塊.腦顱:8塊,構成顱腔;面顱:15塊,構成面部支架.另外有3對聽小骨位於顳骨內。腦顱位後上方,略呈卵圓形,內為顱腔,容納腦。面位於前下方,形成面部的基本輪廓,並參與構成眼眶、鼻腔和口腔。
(1)腦顱骨:成對的:頂骨,顳骨;不成對的:額骨,篩骨,蝶骨,枕骨.記憶口訣:蝴蝶展翅底中坐,後枕前篩前上額;一塊頂骨頂中央,兩塊顳骨嵌兩側.
(2)面顱骨:成對的:上頜骨,齶骨,顴骨,淚骨,下鼻甲,鼻骨;不成對的:犁骨,下頜骨,舌骨.記憶口訣:鼻上淚,顴甲齶;不成對,犁下舌.
(3)顱的整體觀:頂面觀: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後面觀:乳突,枕外隆突,上項線顱底內面觀:顱前窩:雞冠,篩孔,篩板.顱中窩:垂體窩,視神經管,頸動脈溝,破裂孔,眶上裂,圓孔,卵圓孔,棘孔,三叉神經壓跡.顱後窩:枕骨大孔,舌下神經管內口,枕內隆突,橫竇溝,乙狀竇溝,頸靜脈孔,內耳門.顱底外面觀:由前向後:骨齶,牙槽弓,鼻後孔,犁骨,切牙孔,齶大孔,卵圓孔,棘孔,下頜窩,關節結節,破裂孔,頸靜脈窩及孔,枕骨大孔,枕髁,莖突,乳突,枕外隆突,莖乳孔.顱側面觀:外耳門,顴弓,顳窩(顴弓上方),顳下窩(顴弓下方),翼區,翼上頜裂,翼齶窩(上頜骨體,蝶骨翼突,齶骨間).翼齶窩的交通:向前經眶下裂通眶腔;向後上經圓孔通顱中窩;向後經翼管通顱底外面破裂孔;向外經翼上頜裂通顳下窩;向內經蝶齶孔通鼻腔;向下經翼齶管,齶大孔通口腔.前面觀:眶:眶上孔(眶上切跡);眶下孔/裂/溝/管;淚囊窩,淚腺窩.骨性鼻腔:前:梨狀孔;後:鼻後孔;中:骨性鼻中隔;外側壁:上,中,下鼻甲及鼻道;鼻旁竇:額竇位於額骨眉弓深面,開口於中鼻道前部(篩漏斗).篩竇位於篩骨迷路內,分前,中,後三群,前中群:開口於中鼻道,後群:開口於上鼻道.蝶竇位於蝶骨體內,開口於蝶篩隱窩.上頜竇位於上頜骨體內,開口於中鼻道.
(4)新生兒顱的特徵:腦顱大於面顱(8:1),腦囟:前囟,後囟,乳突囟,蝶囟.上,下頜不發達,鼻旁竇未發育,乳突不明顯.

人類顱骨

人類顱骨通常由29塊骨頭組成。除了下頜骨,其他骨頭之間由骨縫連線,只允許微量的運動。
8塊骨頭組成腦顱,容納並保護大腦和延髓;14塊骨頭組成面顱(用在其他動物時也稱髒顱或咽顱),支撐面部,形成面部輪廓;顳骨包住中耳的6塊聽小骨;舌骨,支撐喉,通常認為不是顱骨的一部分,因為它與其他骨頭沒有關節連線。
顱骨也包括副鼻腔,它連線著呼吸上皮細胞和大氣管。副鼻腔的功能不明,有可能是為了減輕顱骨重量而不損害強度,或者為了加強聲音共鳴。以象為例,副鼻腔非常寬闊。象的顱骨因為要附著頸和軀幹的肌肉而非常巨大,但它的重量出乎意料得輕。較小的腦顱被寬闊的副鼻腔包圍,減輕了重量。
腦膜有三層,包圍中樞神經系統的組織。它們是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
對於人類來說,顱骨的解剖位置是法蘭克福平面,即眼眶下邊緣和耳道上邊界所處的水平平面。這個位置是主體直立且平視前方的位置。作為比較,研究其他靈長動物顱骨時也會使用法蘭克福平面。但那並不代表是自然位置。
骨頭通常由膜內骨化和軟骨內骨化形成。面顱以及腦顱頂和兩側的骨頭由膜內骨化形成,支撐大腦的骨頭(枕骨、蝶骨、顳骨和篩骨)大多由軟骨內骨化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